一种轻型热敷按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45250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一种轻型热敷按摩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轻型热敷按摩装置,特别是一种同时具有热敷和按摩功效的轻便型装置,固定在手部或腕部以节省操作者力气,用于按摩身体多处部位,特别适用于膝盖等经常活动部位。



背景技术:

如今人们生活水平正处于稳步上升的状态,每天忙于工作和学习,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导致很多人忽视了身体健康,由于长时间保持一个坐姿进行工作和学习,上班族都会有或轻或重的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和颈椎病等症状,且在日常生活和劳动中,难免会因受伤等各种原因,出现腰、腿部扭伤,腰突、肾虚、头部失枕和各种风湿关节病等等,这些病症发作时,疼痛难忍。有时因条件的限制又不能及时就医和根治,这时热敷按摩就成为缓解疼痛和放松的有效途径;热敷能够直接提升患处的温度,使皮下血管扩张,加速血液循环,达到消除慢性炎症、止痛、去肿、加速痊愈、舒缓肌肉痉挛、松弛神经、改善筋腱柔软度的效果。目前,常用的热敷热源有热毛巾、热水袋、热敷贴等,市场上用于热敷的产品很多,有的用于肩部、腿部和腹部,由于热敷的位置不同,需要不同的固定方式,比如腰部和腿部通过简单的固定方式就能实现,而膝盖部的热敷产品固定在膝盖部后,膝盖稍微运动就会松动,影响热敷效果,即使不运动,热敷效果相比于其他位置的热敷效果也较差;现在用于按摩的产品体型较大,不易移动和随身携带,而且,热敷产品和按摩产品是独立的两个产品,无法达到同时同步的效果。因此,寻求设计一种轻型热敷按摩装置,体型小巧,便于随身移动,设置绑带,固定在手部或腕部,操作方便,省时省力,起到同时热敷和按摩的功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出设计一种轻型热敷按摩装置,以解决病症出现时不能及时医治和根治的问题,解决现有热敷产品固定在身体活动部位时易松动、理疗效果差的问题,解决现有按摩器体积大、不易移动的问题,解决小型按摩器不易操作、造成操作者手指用力、劳动强度大的问题,克服现有热敷产品和按摩产品独立分开、不能同步热敷按摩的缺陷。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涉及的轻型热敷按摩装置,其主体结构包括:外壳、充电孔、加热棒、加热电极、密封圈、折页、孔盖板、按摩盖、密封涂层、腔室、受热液体、保温层、绑带和卡扣;外壳为中空结构的长方型壳体结构,长为80~120mm、宽为40~100mm、高为20~50mm、壁厚为2~6mm,外壳的上表面的开设一个通孔结构的直径为2~6mm的充电孔,加热棒为中空结构,加热棒的一端封闭,另一端固定密封安装在充电孔下方的外壳内壁上,加热棒的直径为8~20mm、长为40~80mm;直径为0.5~1.5mm的加热电极穿过充电孔,一直延伸到加热棒内部,加热电极的长度比加热棒短5~10mm;外壳上的充电孔内安装环形结构的壁厚为1~2mm的密封圈进行密封;在外壳的上表面离充电孔间距为10~20mm的位置,设置一个折页,折页上安装一个孔盖板,在非充电状态下,将孔盖板盖在充电孔上,防止杂物进入充电孔,保护充电孔内的加热电极;在外壳的下表面上开设一个直径为30~50mm的圆孔,在外壳下表面的圆孔上固定安装一个直径为30~50mm的半球形的按摩盖,圆孔的尺寸和按摩盖的结合部尺寸相匹配,将按摩盖的外表面进行抛光处理,防止按摩时划伤皮肤;厚度为0.4~1mm的密封涂层将外壳和按摩盖形成的内部空间进行密封,外壳和按摩盖形成的内部空间为腔室,腔室内装入受热液体;在外壳和按摩盖的外表面包裹式设置一层厚度为8~15mm的保温层,防止受热液体温度过高时烫伤皮肤;在外壳的上表面设置两根绑带,绑带的长度为40~60mm、宽为10~25mm,两根绑带通过卡扣相互连接并相互固定,卡扣打开时,两根绑带分离,卡扣结合时,两根绑带相互连接;本发明在使用时,当需要进行热敷按摩时,打开孔盖板,将电源或移动电源接在充电孔内的加热电极上进行供电,加热电极再将电传递到加热棒;加热棒进行加热,并对受热液体进行加热处理,当加热到需要温度时,拔出电源,关闭孔盖板;通过卡扣将两根绑带绑在手上或手腕上进行相对固定,将按摩盖与需要热敷按摩的身体相接处,然后腕部用力,便可以实现热敷按摩工作。

所述的半球形按摩盖的外表面设置与按摩盖成一体结构的凸起结构,直径为5~10mm的凸起结构沿按摩盖的外球面均匀布置,均匀布置的多个凸起结构便于同时按摩多个穴位,增加按摩和理疗效果。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体积小,便于移动,随时随地可进行治疗,安装在手上或手腕上,便于腕部用力,降低操作者工作强度,热敷、按摩同时进行,理疗效果好,可重复使用;其整体结构设计简单,原理科学,便于操作,使用方便,安全可靠,应用环境友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剖面原理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整体俯视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3中的按摩盖的整体结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涉及的轻型热敷按摩装置,其主体结构包括:外壳1、充电孔2、加热棒3、加热电极4、密封圈5、折页6、孔盖板7、按摩盖8、密封涂层9、腔室10、受热液体11、保温层12、绑带13和卡扣14;外壳1为中空结构的长方型壳体结构,长为80~120mm、宽为40~100mm、高为20~50mm、壁厚为2~6mm,外壳1的上表面的开设一个通孔结构的直径为2~6mm的充电孔2,加热棒3为中空结构,加热棒3的一端封闭,另一端固定密封安装在充电孔2下方的外壳1内壁上,加热棒3的直径为8~20mm、长为40~80mm;直径为0.5~1.5mm的加热电极4穿过充电孔2,一直延伸到加热棒3内部,加热电极4的长度比加热棒3短5~10mm;外壳1上的充电孔2内安装环形结构的壁厚为1~2mm的密封圈5进行密封;在外壳1的上表面离充电孔2间距为10~20mm的位置,设置一个折页6,折页6上安装一个孔盖板7,在非充电状态下,将孔盖板7盖在充电孔2上,防止杂物进入充电孔2,保护充电孔2内的加热电极4;在外壳1的下表面上开设一个直径为30~50mm的圆孔,在外壳1下表面的圆孔上固定安装一个直径为30~50mm的半球形的按摩盖8,圆孔的尺寸和按摩盖8的结合部尺寸相匹配,将按摩盖8的外表面进行抛光处理,防止按摩时划伤皮肤;厚度为0.4~1mm的密封涂层9将外壳1和按摩盖8形成的内部空间进行密封,外壳1和按摩盖8形成的内部空间为腔室10,腔室10内装入受热液体11;在外壳1和按摩盖8的外表面包裹式设置一层厚度为8~15mm的保温层12,防止受热液体11温度过高时烫伤皮肤;在外壳1的上表面设置两根绑带13,绑带13的长度为40~60mm、宽为10~25mm,两根绑带13通过卡扣14相互连接并相互固定,卡扣14打开时,两根绑带13分离,卡扣14结合时,两根绑带13相互连接。

本实施例使用时,当需要进行热敷按摩时,打开孔盖板7,将电源或移动电源接在充电孔2内的加热电极4上进行供电,加热电极4再将电传递到加热棒3;加热棒3进行加热,并对受热液体11进行加热处理,当加热到需要温度时,拔出电源,关闭孔盖板7;通过卡扣14将两根绑带13绑在手上或手腕上进行相对固定,将按摩盖8与需要热敷按摩的身体相接处,然后腕部用力,便可以实现热敷按摩工作。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涉及的轻型热敷按摩装置,其主体结构同实施例1,外壳1为中空结构的长方型壳体结构,长为100mm、宽为60mm、高为20mm、壁厚为3mm,外壳1的上表面的开设一个通孔结构的直径为3mm的充电孔2,加热棒3为中空结构,加热棒3的一端封闭,另一端固定密封安装在充电孔2下方的外壳1内壁上,加热棒3的直径为10mm、长为50mm;直径为1mm的加热电极4穿过充电孔2,一直延伸到加热棒3内部,加热电极4的长度比加热棒3短5mm;外壳1上的充电孔2内安装环形结构的壁厚为2mm的密封圈5进行密封;在外壳1的上表面离充电孔2间距为20mm的位置,设置一个折页6,折页6上安装一个孔盖板7,在非充电状态下,将孔盖板7盖在充电孔2上,防止杂物进入充电孔2,保护充电孔2内的加热电极4;在外壳1的下表面上开设一个直径为50mm的圆孔,在外壳1下表面的圆孔上固定安装一个直径为50mm的半球形的按摩盖8,圆孔的尺寸和按摩盖8的结合部尺寸相匹配,将按摩盖8的外表面进行抛光处理,防止按摩时划伤皮肤;厚度为0.5mm的密封涂层9将外壳1和按摩盖8形成的内部空间进行密封,外壳1和按摩盖8形成的内部空间为腔室10,腔室10内装入受热液体11;在外壳1和按摩盖8的外表面包裹式设置一层厚度为10mm的保温层12,防止受热液体11温度过高时烫伤皮肤;在外壳1的上表面设置两根绑带13,绑带13的长度为50mm、宽为15mm,两根绑带13通过卡扣14相互连接并相互固定,卡扣14打开时,两根绑带13分离,卡扣14结合时,两根绑带13相互连接。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涉及的轻型热敷按摩装置,其主体结构同实施例1,所述的半球形按摩盖8的外表面设置与按摩盖8成一体结构的凸起结构15,直径为5~10mm的凸起结构15沿按摩盖8的外球面均匀布置,均匀布置的多个凸起结构15便于同时按摩多个穴位,增加按摩和理疗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