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堵塞的球囊扩张导尿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12354发布日期:2019-04-05 20:21阅读:548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堵塞的球囊扩张导尿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涉及一种防堵塞的球囊扩张导尿管。



背景技术:

导尿管是以天然橡胶、硅橡胶或聚氯乙烯制成的器械,可以经由尿道插入膀胱以引流尿液。现有的导尿管以三腔导尿管使用最为频繁,三腔导尿管具有气囊的注气通道,注液的注液通道,以及导尿的导尿通道,气囊为了方便导尿管体内固定,注液通道用于进行膀胱冲洗,以防止泌尿系感染,导尿通道用于连接尿袋排出尿液。

在泌尿外科临床实践中,膀胱内出血、膀胱结石和膀胱痉挛是造成导尿管梗阻的重要原因,现有的导尿管导尿孔孔径及数量有限,有效引流通道常常易受到血块、结石甚至是痉挛的膀胱粘膜堵塞,造成引流不畅。膀胱出血形成血凝块或膀胱结石的患者,若未及时对其膀胱进行冲洗或冲洗不彻底,会造成导尿管堵塞,很可能给患者造成生命危险。此外,保留导尿的患者易出现膀胱痉挛,导致导尿管堵塞,引流不通畅,经常的膀胱冲洗及更换导尿管不仅会对患者形成安全隐患,也增加了医务工作者的日常工作量。因此,研制一种能够有效防止膀胱内血凝块、结石或者膀胱粘膜阻塞管口的导尿管对于患者是十分必要而且是有利的。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堵塞的球囊扩张导尿管,能够有效防止膀胱内血凝块、结石或者膀胱粘膜阻塞导尿管,减轻患者和医务人员负担。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防堵塞的球囊扩张导尿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导尿管管体,所述的管体头部侧壁上开设有导尿孔和注液孔,导尿孔与管体内腔连通,所述的管体头部后端外壁上设置有气囊,所述的管体的管壁上开设有注气通道和注液通道,所述的注气通道一端与气囊相通连,另一端与管体尾部的注气接口相通连,所述的注液通道一端与注液孔相通连,另一端与管体尾部的注液接口相通连,所述的管体头部端头为分体式连接的一可降解端头,所述的可降解端头的材料为生物可降解材料。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生物可降解材料可选用聚乳酸类材料、聚乙醇酸类材料及其共聚物等。如聚乳酸在体内的降解主要是以酯键的非酶性水解方式进行,其中间产物是乳酸(糖的代谢产物),而乳酸可以进入人体代谢的三羧酸循环,最终代谢成水和二氧化碳,经尿道、尿液、皮肤等以各种形式排出体外。采用生物可降解材料制作而成的可降解端头,当导尿孔发生堵塞后,可降解端头降解后形成了新的进出通道,达到了导尿管防堵塞的目的,使导尿管的防堵塞时间延长,解决了现在导尿管易堵塞的医学难题。

其中,优选方案如下:

所述的导尿管头部向上弯曲构成弧形结构,方便导尿管插入。

所述的管体头部侧壁上设置有n组环形凸起,所述的导尿孔和注液孔位于相邻的环形凸起之间。导尿孔和注液孔容易贴在膀胱粘膜上,造成粘膜充血水肿,有可能阻塞通道,因此加入环形凸起,避免导尿孔和注液孔贴在膀胱粘膜上。

所述的管体内腔均匀设置有环形的支撑件。导尿管一般为硅胶软管,插入患者体内容易被患者的尿道挤扁,容易发生堵塞,因此加入环形的支撑件起到支撑的作用,避免被挤扁。

所述的管体尾部前端外壁上黏贴有阻挡件,所述的阻挡件包括半圆形且与管体外壁黏贴的黏贴部以及黏贴部上向外延伸的阻挡部。导尿管的气囊只有内固定作用,若不采取外固定,在病人体位变动时,有时导尿管可向膀胱内移动,增加了对尿道粘膜的损伤,同时容易将尿道外细菌带入尿道引起泌尿系感染。因此,加入阻挡件,可以避免导尿管向膀胱内移动,降低对尿道粘膜的损伤以及不必要的细菌感染。

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1)采用生物可降解材料制作而成的可降解端头,可有效降低导尿管堵塞发生率或延长导尿管堵塞周期,避免了反复插入导尿管给患者带来的极大痛苦,提高了治疗效果,减少了医护人员的负担;(2)加入了环形凸起,避免导尿孔和注液孔贴在膀胱粘膜上对其造成充血水肿;(3)管体内腔中的环形支撑件起到对管体内腔支撑的作用,避免被挤扁发生堵塞;(4)加入了阻挡件,可以避免导尿管向膀胱内移动,降低对尿道粘膜的损伤以及不必要的细菌感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管体的A-A视图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中12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管体 2、导尿孔 3、注液孔 4、气囊 5、注气通道 6、注液通道 7、注气接口 8、注液接口 9、可降解端头 10、环形凸起 11、支撑件 12、阻挡件 13、黏贴部 14、阻挡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图3所示,一种防堵塞的球囊扩张导尿管,包括导尿管管体1,所述的管体1头部侧壁上开设有导尿孔2和注液孔3,导尿孔2与管体1内腔连通,所述的管体1头部后端外壁上设置有气囊4,所述的管体1的管壁上开设有注气通道5和注液通道6,所述的注气通道5一端与气囊4相通连,另一端与管体1尾部的注气接口7相通连,所述的注液通道6一端与注液孔3相通连,另一端与管体1尾部的注液接口8相通连,所述的管体1头部端头为分体式连接的一可降解端头9,所述的可降解端头9的材料为生物可降解材料。

所述的生物可降解材料可选用聚乳酸类材料、聚乙醇酸类材料及其共聚物等。如聚乳酸在体内的降解主要是以酯键的非酶性水解方式进行,其中间产物是乳酸(糖的代谢产物),而乳酸可以进入人体代谢的三羧酸循环,最终代谢成水和二氧化碳,经尿道、尿液、皮肤等以各种形式排出体外。采用生物可降解材料制作而成的可降解端9头,当导尿孔2发生堵塞后,可降解端头9降解后形成了新的进出通道,达到了导尿管防堵塞的目的,使导尿管的防堵塞时间延长,解决了现在导尿管易堵塞的医学难题。

所述的导尿管头部向上弯曲构成弧形结构,方便导尿管插入。

所述的管体1头部侧壁上设置有n组环形凸起10,所述的导尿孔2和注液孔3位于相邻的环形凸起10之间。导尿孔2和注液孔3容易贴在膀胱粘膜上,造成粘膜充血水肿,有可能阻塞通道,因此加入环形凸起10,避免导尿孔2和注液孔3贴在膀胱粘膜上。

所述的管体1内腔均匀设置有环形的支撑件11。导尿管一般为硅胶软管,插入患者体内容易被患者的尿道挤扁,容易发生堵塞,因此加入环形的支撑件11起到支撑的作用,避免被挤扁。

所述的管体1尾部前端外壁上黏贴有阻挡件12,所述的阻挡件12包括半圆形且与管体外壁黏贴的黏贴部13以及黏贴部13上向外延伸的阻挡部14。导尿管的气囊4只有内固定作用,若不采取外固定,在病人体位变动时,有时导尿管可向膀胱内移动,增加了对尿道粘膜的损伤,同时容易将尿道外细菌带入尿道引起泌尿系感染。因此,加入阻挡件12,可以避免导尿管向膀胱内移动,降低对尿道粘膜的损伤以及不必要的细菌感染。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