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医学治疗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00337发布日期:2018-06-30 01:30阅读:317来源:国知局
口腔医学治疗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是涉及一种口腔医学治疗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口腔疾病包括牙、舌和口腔内其他软组织疾病,医生在对患者口腔内部进行检查或治疗时,需要让患者仰头张口,但治疗时间过长时,长时间的张口患者嘴部会感觉疲劳,有时会不自主的合拢嘴或乱动,尤其一些神经不能控制的患者和一些好动的小孩,不仅影响了正常治疗,而且治疗期间治疗用具还会碰伤患者;目前,医生为了治疗的正常进行都会用到一些口腔支撑的装置,但这些装置基本上都是放在患者口腔内,这样会使患者口腔加快口水产生,为了排除口水,治疗时常会被间断,而且这些装置放在患者口中卫生方面也不能得到百分之百的保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口腔医学治疗辅助装置,通过在躺椅头靠部上设置额头束缚带和下巴束缚带,医生在为患者治疗口腔疾病时,借助额头束缚带和下巴束缚带的外力将患者额头和张开后的下巴固定,不仅避免了患者因长时间张口导致嘴部肌肉疲劳不自主的合拢嘴,影响治疗的情况发生,而且也避免了患者在治疗期间乱动的情况发生,保证了卫生的安全,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口腔医学治疗辅助装置,包括躺椅头靠部,在所述躺椅头靠部的上端面中部设有后脑型槽,在所述后脑型槽的一侧从上到下依次设有固定块A、滑槽A和滑动块A,在所述后脑型槽的另一侧从上到下依次设有固定块B、滑槽B和滑动块B,所述固定块A、滑槽A和滑动块A分别与所述固定块B、滑槽B和滑动块 B相对应,所述固定块A上端面通过连接带A与目字扣A连接,所述固定块B上端面连接有额头束缚带,所述额头束缚带与所述目字扣A相适配,在所述滑槽A、滑槽B内部底端面上均设有数个限位槽,在所述滑槽A、滑槽B内部两侧壁均分别设有卡槽,在所述滑动块A、滑动块B上端面均设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底端与所述限位槽间隙配合,所述滑动块A上端面的限位柱一侧设有连接带B,在所述连接带B的上端设有目字扣B,在所述滑动块B上端面的限位柱一侧设有下巴束缚带,所述下巴束缚带与所述连接带B相对应并与目字扣B相适配,在所述滑动块A、滑动块B下端均设有卡板,所述卡板卡接在卡槽内部。

所述的口腔医学治疗辅助装置,在所述下巴束缚带上设有下巴压板,所述下巴压板内部设有左右贯通的通孔,下巴束缚带穿过通孔与下巴压板活动连接。

所述的口腔医学治疗辅助装置,在所述下巴压板的下端面上设有倒U型软橡胶护垫,在所述下巴压板的上端面上设有向上倾斜的伸缩杆,在所述伸缩杆上端连接有鹅颈管,在所述鹅颈管的上端设有探照灯,在所述探照灯外沿任意一侧设有开关。

所述的口腔医学治疗辅助装置,在所述后脑型槽内设有海绵垫。

所述的口腔医学治疗辅助装置,在所述滑动块A、滑动块B内部均设有上下贯通的穿孔,所述限位柱穿过穿孔,限位柱柱底卡接在限位槽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口腔医学治疗辅助装置,通过在躺椅头靠部上设置与人体脑型相适配的后脑型槽,患者可将头部靠在后脑型槽内,医生在为患者治疗口腔疾病时,借助额头束缚带和下巴束缚带的外力将患者额头和张开后的下巴固定,不仅避免了患者因长时间张口导致嘴部肌肉疲劳不自主的合拢嘴,影响治疗的情况发生,而且也避免了患者在治疗期间乱动的情况发生,保证了卫生的安全,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下巴压板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下巴压板上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滑动块B结构剖析图。

图中:1、躺椅头靠部;2、后脑型槽;3、固定块A;4、连接带A;5、目字扣A;6、滑槽A;7、限位槽;8、卡槽;9、目字扣B;10、连接带B;11、滑动块A; 12、探照灯;13、固定块B;14、额头束缚带;15、滑槽B;16、限位柱;17、下巴束缚带;18、滑动块B;19、下巴压板;20、软橡胶护垫;21、通孔;22、开关;23、鹅颈管;24、伸缩杆;25、穿孔;26、卡板。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结合附图1、2、3或4给出的口腔医学治疗辅助装置,包括躺椅头靠部1,在所述躺椅头靠部1的上端面中部设有与人体脑型相适配的后脑型槽2,在所述后脑型槽2内设有海绵垫,在所述后脑型槽2的一侧从上到下依次设有固定块 A3、滑槽A6和滑动块A11,在所述后脑型槽2的另一侧从上到下依次设有固定块B13、滑槽B15和滑动块B18,所述固定块A3、滑槽A6和滑动块A11分别与所述固定块B13、滑槽B15和滑动块B18相对应,所述固定块A3上端面通过连接带A4与目字扣A5连接,所述固定块B13上端面连接有棉麻或医用凝胶材质制成的额头束缚带14,所述额头束缚带14与所述目字扣A5相适配,在所述滑槽A6、滑槽B15内部底端面上均设有数个限位槽7,在所述滑槽A6、滑槽B15 内部两侧壁均分别设有卡槽8,在所述滑动块A11、滑动块B18上端面均设有限位柱16,所述限位柱16底端与所述限位槽7间隙配合,所述滑动块A11上端面的限位柱16一侧设有连接带B10,在所述连接带B10的上端设有目字扣B9,在所述滑动块B18上端面的限位柱16一侧设有棉麻或医用凝胶材质制成下巴束缚带17,所述下巴束缚带17与所述连接带B10相对应并与目字扣B9相适配,在所述下巴束缚带17上设有医用塑料制成的下巴压板19,所述下巴压板19内部设有左右贯通的通孔21,下巴束缚带17穿过通孔21与下巴压板19活动连接,在所述下巴压板19的下端面上设有与人体下巴相适配的倒U型医用软橡胶护垫 20,在所述下巴压板19的上端面上设有向上倾斜的伸缩杆24,在所述伸缩杆 24上端连接有鹅颈管23,在所述鹅颈管23的上端设有探照灯12,在所述探照灯12外沿任意一侧设有开关22,在所述滑动块A11、滑动块B18下端均设有卡板26,所述卡板26卡接在卡槽8内部,在所述滑动块A11、滑动块B18内部均设有上下贯通的穿孔25,所述限位柱16穿过穿孔25,限位柱16柱底卡接在限位槽7内。

实施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口腔医学治疗辅助装置,当医生为患者治疗口腔疾病时,首先患者需躺在治疗躺椅上,头部靠在后脑型槽2内,将额头束缚带14 穿插在目字扣A5上,并调节合适松紧,将患者额头固定,根据患者下巴的长短,分别向上略微拔出滑动块A11和滑动块B18上的限位柱16,并分别上下滑动滑动块A11和滑动块B18,达到合适限位,将限位柱16插在限位槽7内,患者张开嘴巴,同时将下巴压板19压在下巴上,将下巴束缚带17穿插在目字扣B13 上紧固,为了方便观察口腔内部,可将下巴压板19上的伸缩杆24拉出,打开开关22将探照灯12点亮,并调节鹅颈管23使探照灯12灯光能够照进口腔内,本实用新型不仅避免了患者因长时间张口导致嘴部肌肉疲劳不自主的合拢嘴,影响治疗的情况发生,而且也避免了患者在治疗期间乱动的情况发生。

本实用新型未详述部分为现有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