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手拉提升装置的辅助起身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85616发布日期:2018-10-02 18:20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居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手拉提升装置的辅助起身椅。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椅子已成为人们的生活必需品。人们坐在普通的座椅上要起身或坐下时,需要腿肌用力支撑才能完成动作。但对于老年人或腿肌无力的人完成这一动作较为困难。老年人或腿肌无力的人起身和坐下都需要借助外力才能完成动作。

现有公开号为CN104274283B的发明专利一种辅助起坐的椅子,其包括椅面、连杆、连杆及摇杆组成的平行四边形机构和椅子本体、滑块、连杆及摇杆组成的摇杆滑块机构。所述两种机构组合成六杆机构。推杆的一端与摇杆铰接,另一端与摇杆铰接,摇杆的一端与推杆铰接,另一端与蜗轮轴铰接,摇杆转动驱动六杆组合机构。当起身时,蜗轮、蜗杆传动带动摇杆顺时针转动,使推杆带动摇杆转动,使滑块沿内滑槽向上移动,同时椅面绕着销轴转动,辅助使用者站起。在坐下时,使用者臀部紧贴椅面,摇杆逆时针转动,使得摇杆带动滑块向下移动,同时椅面托着使用者坐下;所述辅助起坐的椅子在帮助人们起身时,椅座翻转,人的身体随椅座转动,容易发生意外事件,比如人们抓不稳椅子的扶手而摔倒,同时使用起来也不方便,椅座上翻的角度太大,容易让人从椅座上滑倒,椅座上翻的角度太小,人们又无法倚靠椅子站起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具有手拉提升装置的辅助起身椅。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手拉提升装置的辅助起身椅。

一种手拉提升装置,其包括:

齿轮组,其连接有手拉杆,所述手拉杆用于驱动所述齿轮组;

抬升架,其与所述齿轮组相连,转动的齿轮组带动所述抬升架上升或下降;

自动分合棘轮机构,所述自动棘轮机构与所述齿轮组相连,所述自动分合棘轮机构设有棘轮、棘爪和自动分合组件;

当棘轮顺时针转动且所述棘轮超过第一预设的转动范围时,所述自动分合组件使棘轮和棘爪分离;当棘轮逆时针转动且所述棘轮超过第二预设的转动范围时,所述自动分合组件使棘轮和棘爪啮合。

进一步的,所述齿轮组设有第一连接轴、第二连接轴、套在第一连接轴上的第一齿轮、套在第二连接轴上的第二齿轮、第一单向轴承和第二单向轴承,所述第一单向轴承套在第一连接轴上并与所述手拉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单向轴承设置于第一连接轴和第一齿轮之间,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啮合。

进一步的,所述自动分合组件设有套在棘轮上的棘轮套、设置于所述棘轮的端面上的第一限位销和第二限位销,所述棘轮套呈扇形,当顺时针转动的棘轮超过第一预设的转动范围时,所述第一限位销推动所述棘轮套,所述棘轮套推动棘爪使棘爪与所述棘轮分离;当逆时针转动的棘轮超过第二预设的转动范围时,所述第二限位销推动棘轮套,棘爪复位与所述棘轮啮合。

进一步的,所述抬升架设有拉手;所述拉手固定在抬升架的上端,所述抬升架的下端具有第一横梁,所述第一横梁的后端铰接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横梁的前端铰接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固定在第二连接轴上;

所述抬升架还具有两个支撑杆、连接两个支撑杆的搭接杆和两个固定筒,两个固定筒固定在所述第一横梁的侧身上,所述支撑杆的下端伸入所述固定筒中,所述搭接杆位于所述固定筒的上方,所述固定筒具有多个限位孔,所述多个限位孔上下排成一排。

进一步的,所述抬升架中具有抬升调节器,所述抬升调节器具有调节按钮、铁丝和卡销;所述铁丝从一个支撑杆中伸入,经过搭接杆,从另一个支撑杆穿出,所述铁丝的两端均与所述卡销固定连接,所述卡销穿过限位孔;所述调节按钮具有顶杆,所述顶杆定在所述铁丝上。

一种具有手拉提升装置的辅助起身椅,包括:

椅架,设有椅架背部和左扶手架以及右扶手架,所述左扶手架具有前支脚和第二横梁;所述第二横梁连接椅架背部和前支脚的上端;所述左扶手架与右扶手架对称;

所述左扶手架和右扶手架上均固定有手拉提升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连接轴和第二连接轴穿过第二横梁,所述齿轮组和自动分合棘轮机构靠近所述第二横梁外侧,所述第一连杆靠近第二横梁的内侧,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第二横梁铰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横梁的外侧,其另一端与棘爪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椅架背部设有两个第二弹簧,所述椅架背部通过所述的两个第二弹簧分别与两个手拉杆相连。

进一步的,还包括可伸缩的同步杆,所述同步杆的固定分别与两个所述抬升架的上端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横梁的前端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用于作为第二连杆的转动界限;

所述第二横梁的内侧设有隔板,所述隔板作为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逆时针转动的界限。

本实用新型通过拉动手拉提升装置带动起身不方便者起身,通过棘轮机构防止手拉提升装置往下翻转,所述手拉提升装置的抬升架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调整高度,以匹配不同身长的人,可以通过调整两个抬升架的上端的距离来匹配不同肩宽的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手拉提升装置的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分合棘轮机构;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抬升架的半剖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请参照图1-图4,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手拉提升装置的辅助起身椅,其包括手拉提升装置100和椅架200。

将手拉提升装置100设置在椅架200左侧和右侧的扶手上,通过手拉动手拉提升装置100辅助人们在椅子上起身。

所述手拉提升装置100包括齿轮组120、自动分合棘轮机构130和抬升架110,齿轮组120中具有手拉杆140,通过拉动手拉杆140驱动齿轮组120,齿轮组120带动抬升架110以顺时针转动,所述抬升架110以顺时针转动时,所述抬升架110处于升高的状态。

实施例1:

齿轮组120,其连接有手拉杆140,所述手拉杆用于驱动所述齿轮组120;

抬升架110,其与所述齿轮组120相连,转动的齿轮组120带动所述抬升架110上升或下降;

自动分合棘轮机构,所述自动棘轮机构与所述齿轮组120相连,所述自动分合棘轮机构设有棘轮131、棘爪132和自动分合组件;

当棘轮131顺时针转动且所述棘轮131超过第一预设的转动范围时,所述自动分合组件使棘轮131和棘爪132分离;当棘轮131逆时针转动且所述棘轮131超过第二预设的转动范围时,所述自动分合组件使棘轮131和棘爪132啮合。

第一预设的转动范围为棘轮131和棘爪132啮合,棘轮131只能顺时针转动,棘轮131转动超过该范围,棘轮131便可逆时针转动。

第二预设的转动范围为棘轮131和棘爪132处于分离状态,在这个范围内,棘轮131可以顺时针转动也可以逆时针转动,顺时针转动极限通过控制第一连杆119a的转动极限来控制,逆时针转动的极限为第二限位销135推动棘轮套133,让棘轮套133从棘爪132与棘轮131之间脱离,棘爪132复位与所述棘轮131啮合。

所述齿轮组120设有第一连接轴121、第二连接轴122、套在第一连接轴121上的第一齿轮123、套在第二连接轴122上的第二齿轮124、第一单向轴承125和第二单向转轴126,所述第一齿轮123和第二齿轮124啮合;所述第一单向轴承125上固定手拉杆140;以逆时针方向拉动手拉杆140,所述手拉杆140带动所述第一连接轴121逆时针转动,所述第一齿轮123做逆时针转动,与所述第一齿轮123啮合的第二齿轮124顺时针转动,所述第一单向轴承125与所述手拉杆140没有发生相对转动,当以顺时针拉动手拉杆140时,所述手拉杆140以第一连接轴121为支点顺时针转动,所述第一连接轴121静止不动。

所述自动分合棘轮机构130设有与第二齿轮124同轴的棘轮131、棘爪132以及自动分合组件,所述自动分合组件包括套在棘轮131上的棘轮套133、设置于棘轮131的端面上的第一限位销134和第二限位销135,所述棘轮套133呈扇形,当顺时针转动的棘轮131超过第一预设的转动范围时,所述第一限位销134推动所述棘轮套,所述棘轮套推动所述棘爪使棘爪与棘轮131分离;此时,棘爪从棘轮131的齿槽中退出;其中,棘轮131在第一预设的转动范围之内转动时,棘轮131只能顺时针转动,棘爪卡住棘轮131使棘轮131不能逆时针转动。

当逆时针转动的棘轮131超过第二预设的转动范围时,所述第二限位销135推动棘轮套,棘爪复位(棘爪伸入棘轮131的齿槽中)与棘轮131啮合,其中棘轮131在第二预设的转动范围之内转动时,棘爪不限制棘轮131的转动方向。

棘轮131转动时,所述棘轮131上的第一限位销134或第二限位销135推动棘轮套133转动,所述棘爪132伸入棘轮131的齿槽中以限制棘轮131逆时针转动。

当第二齿轮124顺时针转动时,所述第二连接轴122也以顺时针转动,所述第二连接轴122带动抬升架110也以顺手时针转动;所述棘爪132伸入所述棘轮131的齿槽中,所述棘轮131在预设的范围内以顺时针转动,所述棘爪132可以阻止所述棘轮131以逆时针转动。

若棘轮131的转动超过第一预设的转动范围时,棘轮131上的第一限位销134接触到棘轮套133,第一限位销134推动所述棘轮套133转动,棘轮套133的转动将棘爪132从棘轮131的齿槽中退出,所述棘轮套133卡在棘爪132和棘轮131的齿槽之间,此时,棘爪132不能限制棘轮131以逆时针转动了,若棘轮131以逆时针转动到第二预设的转动范围时,所述第二限位销135接触到所述棘轮套133,推动棘轮套133以逆时针转动,所述棘轮套133从棘爪132和棘轮131之间退出,棘爪132又伸入棘轮131的齿槽中。

所述抬升架110设有拉手111;所述拉手111固定在抬升架110的上端,所述抬升架110的下端具有第一横梁112,所述第一横梁112的后端铰接有第一连杆119a,所述第一横梁112的前端铰接有第二连杆119b,所述第一连杆119a固定在第二连接轴122上。

第二连接轴122以顺时针转动时,所述第一连杆119a也以顺时针转动,所述抬升架110从初始位置以顺时针转动到终点位置的过程中,所述抬升架110先升高再下降,所述初始位置为第一连杆119a以及第二连杆119b和第一横梁112平行时的位置。所述终点位置为第一连杆119a能够转动的最大角度的所在位置,所述第一连杆119a转动的初始位置到终点位置的转动范围与所述棘轮131的预设的转动范围相对应。

所述抬升架110具有两个支撑杆113、连接两个支撑杆113的搭接杆114和两个固定筒115,两个固定筒115固定在所述第一横梁112的侧身上,所述支撑杆113的下端伸入所述固定筒115中,所述搭接杆114位于所述固定筒115的上方,所述固定筒115具有多个限位孔,所述多个限位孔上下排成一排。

所述抬升架110中具有抬升调节器,所述抬升调节器具有调节按钮116、铁丝117和卡销118;所述铁丝117从一个支撑杆113中穿入,经过搭接杆114,从另一个支撑杆113穿出,所述铁丝117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卡销118固定连接,所述卡销穿过限位孔;所述调节按钮116具有顶杆,所述顶杆定在所述铁丝117上。所述铁丝117的两端套有卡销弹簧,所述卡销弹簧一端抵住卡销118,另一端抵住支撑杆113,所述卡销弹簧套有防扭套,防止卡销弹簧折弯。

所述抬升架110的高度可调,其中,两个固定筒115的强度足够大,两个所述支撑杆113从两个固定筒115中伸出的部位越多,所述抬升架110越高。

所述抬升架110的高度可以通过所述抬升调节器来调节的,调节按钮116上还具有两个小弹簧,所述小弹簧的一端顶住所述搭接杆114,其另一端抵住所述调节按钮116,按动调节按钮116,顶杆顶住所述铁丝117,铁丝117两端向中间收缩,卡销弹簧处于压缩状况,所述卡销从所述限位孔缩进去,再调节支撑杆113与所述固定筒115的相对位置进而调节抬升架110的高度,松开所述调节按钮116,两个小弹簧自然伸长,所述卡销弹簧自然伸长,所述卡销118固定筒115中伸出限位孔,从而使得支撑杆113在固定筒115中固定。通过抬升调节器调节抬升架110的高度,让抬升架110的高度可以与不同身长的人相匹配。

所述抬升架110在提升过程:反复拉动手拉杆140,实现抬升架110间歇性抬升,手拉杆140逆时针转动时,所述第一连接轴121逆时针转动,所述第一齿轮123逆时针转动,带动所述第二齿轮124顺时针转动,所述第二齿轮124顺时针转动,第二连接轴122也随第二齿轮124顺时针转动,第二连接轴122带动第一连杆119a顺时针转动,第一连杆119a由横放状态到竖立状态,抬升架110上升,手拉杆140只有逆时针转动时,抬升架110才会抬升,当手拉杆140顺时针转动时,因为第一单向轴承125的缘故,不能带动所述第一转动轴转动,故手拉杆140的顺时针转动时,抬升架110静止不动(不升不降)。

若要使抬升架110下降,逆时针拉动手拉杆140,使棘轮顺时针转动,直到第一限位销134推动棘轮套133,让棘轮套133将棘爪132从棘轮131中的齿槽中推开,棘轮套133卡在所述棘爪132和棘轮131之间,此时,所述棘轮131可以逆时针转动,逆时针转动第一连杆119a,所述抬升架110下降,此时,第二连接轴122逆时针转动,棘轮131逆时针转动,所述第二齿轮124逆时针转动,第二齿轮124带动所述第一齿轮123顺时针转动。因第一齿轮123和第一连接轴121之间设有第二单向轴承126,故所述第一连接轴121不随第一齿轮123转动,因此,抬升架110在下降过程中,所述手拉杆140静止不动。

实施例2:

将手拉提升装置100设置到椅架200的左侧以及右侧的扶手架上,所述椅架200设有椅架背部210和左扶手架220以及右扶手架230;所述左扶手架220具有前支脚221和第二横梁222;所述第二横梁222连接椅架背部210和前支脚221的上端;所述左扶手架220与右扶手架230对称。

所述左扶手架220和右扶手架230上均固定有手拉提升装置100;其中,所述第一连接轴121和第二连接轴122穿过第二横梁222,所述齿轮组120和自动分合棘轮机构130靠近所述第二横梁222外侧,所述第一连杆119a靠近第二横梁222的内侧,所述第二连杆119b与所述第二横梁222铰接。

在使用具有手拉提升装置100的辅助起身椅时,所述抬升架110支撑在人们的腋下,左手与右手同时拉动所述拉杆,逆时针拉杆带动齿轮组120,齿轮组120带动所述抬升架110转动,其中抬升架110上的第一连杆119a和第二连杆119b顺时针转动。

所述第二横梁222的外侧固定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下端固定在第二横梁222的外侧,其另一端连接所述棘爪132的头部,所述棘爪132与所述第二横梁222的外侧铰接,当棘轮131以顺时针转动时,棘爪132反复的伸入棘轮131的齿槽以及退出棘轮131的齿槽这两个动作,所述第一弹簧为棘爪132伸入棘轮131的齿槽提供动力。

所述椅架背部210设有两个第二弹簧211,所述椅架背部210通过所述的两个第二弹簧211分别与两个手拉杆140相连,所述第二弹簧211可以限制手拉杆140顺时针转动的范围,当人们不小心拉动手拉杆140过度时,手拉杆140可以为人们提供一定的支撑力,避免人们摔倒。

所述第二横梁222的前端设有限位块223,所述限位块223用于作为第二连杆119b的转动界限,所述限位块223上具有减震弹簧,所述限位块223所在位置为第二连杆119b顺时针转动的极限位置,所述限位块223上的减震弹簧起缓冲作用,避免让第二连杆119b直接撞击到限位块223,避免硬着陆的不适感。

可伸缩的同步杆300,所述同步杆300的固定分别与两个所述抬升架110的上端固定连接,通过同步杆300可以调节两个所述抬升架110的上端的距离,尽量让左侧与右侧的抬升架110都能支撑在人们的腋下。

所述第二横梁222的内侧设有隔板,所述隔板作为第一连杆119a和第二连杆119b逆时针转动的界限。

在本次实施例中,当人体站稳后,拉动抬升架140至第二连杆119b将接触到限位块223时,此时棘轮套133在第一限位销134的作用下转动到刚好与棘爪132接触,棘爪132在小弹簧的拉动下将棘轮套133压住,此时棘轮131、棘爪132分离,则第一连杆119a可以逆时针转动。当转动接近初始位置时(即将与搁板接触),第二限位销135刚好将棘轮套133往下拨待第一连杆119a、第二连杆119b与搁板完全接触时,棘轮131、棘爪132刚好又接触了。

所述具有手拉提升装置的辅助起身椅的下侧可以设置有马桶400,所述马桶400包括靠背410和马桶座420;所述马桶400设置于椅架200下方,在椅架200下方设置马桶400,可以方便行动不便者上厕所,行动不便者可以利用具有手拉提升装置100的辅助起身椅起身。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