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融针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41835发布日期:2019-02-12 21:34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消融针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消融针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微创外科技术日趋成熟,其中,射频、微波消融成为临床肿瘤治疗中的一种重要手段,射频、微波消融的原理是将电能、电磁能转化为热能,造成局部组织高温,使肿瘤组织快速凝固坏死,肿瘤细胞不耐高温,当温度上升至60℃时,肿瘤细胞蛋白质变性凝固,导致不可逆的坏死。采用射频、微波消融,肿瘤中心的最高温度可达100-120℃,周边也可达60℃,不但可以快速杀死肿瘤细胞,同时还可以凝固肿瘤周围的血管,在正常组织与癌细胞之间形成一个反应带,将肿瘤包裹在其中,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防止肿瘤转移的作用。

消融手术是在B超或CT的引导下,将消融针穿刺并定位到肿瘤部位,通过能量转换使得组织自身的极性分子高速旋转摩擦产生大量热量从而将肿瘤细胞杀死。为了确保消融针不偏离病灶,需要人工手持或者由手术钳进行夹持固定,热消融持续时间在10-45分钟之间不等,给医生造成了很大的手术负担。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消融针在使用的过程中无法固定,需要人工手持或者由手术钳进行夹持固定,手术负担大,消融针容易发生偏移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消融针固定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消融针固定装置,包括固定部、牵引部、连接部及滑动部,所述固定部固定于人体皮肤上,其中部设有开口,下表面为不连续的粘接面,所述牵引部连接所述固定部,所述滑动部可移动地固定于消融针上,所述滑动部通过连接部连接所述牵引部。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固定部为圆形,所述固定部上设有至少两个插槽组,所述牵引部通过所述插槽组与所述固定部连接,所述插槽组沿所述固定部的中心对称设置。

进一步的技术效果,牵引部通过连接轴与插槽组连接固定部,保证了牵引部与固定部贴合的更加牢靠。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插槽组包括第一插槽、第二插槽,所述第一插槽、第二插槽沿所述固定部的中心向外依次设置,所述牵引部包括中心体及牵引带,所述中心体为中空柱体且连接连接轴,牵引带的一端连接所述中心体,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插槽、第二插槽并固定于人体皮肤上。

进一步的技术效果,所述牵引带由固定部的上表面穿入第一插槽,由固定部的下表面穿出第二插槽,使得牵引带紧密的贴合于固定部的表面,提高了整体的稳定性。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牵引带与所述中心体为可拆卸式连接,所述中心体由硬质材料制作而成,所述牵引带由弹性材料制作而成。

进一步的技术效果,通过可拆卸式设计,在进行不同的手术时,针对于牵引部而言,只需对牵引带进行更换,而无需更换中心体,减少了医疗垃圾的产生,更加节约、环保。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固定部沿所述开口的周向设有至少两个连接轴,所述连接轴连接所述牵引部。所述连接轴由弹性材料制作而成,所述连接轴沿所述固定部的中心对称设置。

进一步的技术效果,所述连接轴采用弹性材料制作而成,拉动牵引部时,连接轴发生弹性形变,从而保证牵引部与固定部之间发生相对运动。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接部为卡接头,所述滑动部为一中空圆柱体并套设于所述消融针上,所述滑动部与所述卡接头相匹配。

进一步的技术效果,所述滑动部沿所述消融针上下移动,根据手术的需要调节滑动部的位置,进而调节消融针插入患者体内的深度。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接部为一弹簧夹,所述滑动部为一中空圆柱体并套设于所述消融针上,所述滑动部沿周向设有凹槽,所述弹簧夹与所述凹槽相匹配。

进一步的技术效果,所述弹簧夹夹持于滑动块的凹槽内,避免了滑动部在弹簧夹内上下移动。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滑动块与所述消融针之间设有密封圈。

进一步的技术效果,密封圈使得滑动块与消融针之间结合的更为牢靠。

本发明的消融针固定装置,设置固定部、牵引部、连接部及滑动部,固定部用于将固定装置与人体皮肤进行固定,滑动部用于调节消融针的插入深度,连接部用于连接滑动部及牵引部,牵引部用于调节滑动部的偏转角度,进而带动消融针发生偏转,使得消融针在不同的偏转角度下都能与人体皮肤固定。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实施例1消融针固定装置工作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消融针固定装置非工作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消融针固定装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实施例1消融针固定装置中固定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1消融针固定装置中牵引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2消融针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2消融针固定装置中连接部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具体说明如下:消融针1、固定部2、牵引部3、卡接头4、滑动部5、连接轴6、连接柱7、弹簧夹8、第一插槽21、第二插槽22、中心体31、牵引带32、凹槽51、卡合缺口81。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及图2所示,一种消融针1固定装置,包括固定部2、牵引部3、连接部及滑动部 5。

如图4所示,固定部2为圆形贴片,采用弹性材料制作而成,其中部设有开口,下表面为不连续的粘接面,用于与人体皮肤进行贴合。固定部2沿周向设有4个插槽组,4个插槽组以固定部2的圆心为中心呈中心对称设置,插槽组包括第一插槽21、第二插槽22,第一插槽21、第二插槽22沿固定部2的圆心向外依次设置。

如图5所示,牵引部3包括中心体31及牵引带32,中心体31由硬质材料制作而成,牵引带32由弹性材料制作而成。中心体31为中空的柱体,牵引带32的个数为4个,牵引带 32设置的位置与插槽组的位置相匹配,牵引带32的一端连接中心体31,另一端的底面为粘接面;牵引带32底面为粘接面的一端穿过第一插槽21、第二插槽22并固定于人体皮肤上。由于固定部2与牵引带32均采用弹性材料制作而成,当牵引带32穿过第一插槽21、第二插槽22时,固定部2与牵引带32之间贴合的更加紧密,提高了消融针1固定装置整体的稳定性。

如图3所示,固定部2中部的开口为圆形,圆形开口的周向向上设有连接轴6,固定部2 与中心体31通过连接轴6连接,固定部2、中心体31、连接轴6为一体成型式设计。连接轴 6设置为4个,且与插槽组之间交错设置,4个连接轴6以固定部2的圆心为中心呈中心对称设置,连接轴6采用具有弹性的硬质材料制作而成,通过调节4个牵引带32的长度,对中心体31向4个方向施加不同的力,使得中心体31偏转一定的角度,由于连接轴6采用弹性材料制作而成,当中心体31发生偏转时,连接轴6发生形变,不会限制中心体31的偏转。

如图3所示,牵引部3的上部设有连接部,牵引部3与连接部为一体成型式设计,牵引部3与连接部通过连接柱7连接,连接柱7采用硬质材料制作而成,牵引部3、连接部、连接柱7为一体成型式设计。连接部为一卡接头4,其中部设有圆柱形卡槽,圆柱形卡槽内设有内螺纹,滑动部5为一中空圆柱体,滑动部5套设于消融针1上,滑动部5与消融针1之间设有密封圈,滑动部5的外部设有外螺纹,外螺纹与内螺纹相匹配。

工作过程:

进行消融手术时,将连接部与滑动部5通过螺纹连接固定,4个牵引带32分别与4个插槽组进行固定。将滑动块上移至消融针1的上部,滑动部5上移的同时带动整个消融针1固定装置上移,在CT或B超的引导下,将消融针1的端部插入肿瘤处,此时,将滑动部下移,从而带动整个消融针1固定装置下移,将固定部2的下表面贴合于人体皮肤上,调节牵引带 32的长度以调节消融针1的偏转角度,调节完成后,将牵引带32的端部固定于皮肤上,即完成了对消融针1的固定。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结构大致相同,区别特征在于,连接部为一弹簧夹8,弹簧夹8 固定于牵引部3的中心体31上,弹簧夹8上设有卡合缺口81,滑动部5为一圆柱体并套设于消融针1上,滑动块沿周向设有凹槽51,凹槽51与卡合缺口81相匹配。通过弹簧夹8连接滑动块,使得连接部与滑动部5的固定过程更加简单、快速,提高了手术效率。

牵引部3与固定部2之间通过卡槽组与牵引带32进行连接,牵引部3与固定部2之间不设置连接轴6,牵引带32与中心体31之间为可拆卸式设计。通过可拆卸式设计,在进行不同的手术时,只需对牵引带32进行更换,无需更换中心体31,减少了医疗垃圾的产生,更加节约、环保。

以上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进行阐述,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变形或替换。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