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弯曲双极手术器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41811发布日期:2019-02-12 21:34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可弯曲双极手术器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弯曲双极手术器械,属于医疗手术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规的与高频手术器连接使用的电极一般都是不可弯曲的,且受材料和工艺限制,大多为直型或固定角度式结构,对于腔内形态不规则或位于操作盲区的腔内病灶,常规的电极很难准确迅速地对手术部位进行电切或电凝,往往需要多次穿刺创建不同角度的通道,反复操作,病人创口损伤大,手术效果欠佳,术后并发症和复发率偏高。受此限制,此类器械多用于开放式手术。

现有用于镜下或腔内手术的双极弯曲电极,电极弯曲牵引机构和电极输入导线占用四个腔道,电极和轴杆尺寸较大,其弯曲设计结构多为金属管激光切削槽口实现弯曲功能,其加工成本过高,工艺难度大,且弯曲角度有限,临床使用范围狭窄。

随着手术方式的拓展,部分双极电极需要在生理盐水环境下才能正常工作,以实现预期功能,现有电极大多无注水通道,且电极使用过程中温度过高,容易烫伤周边组织,病人和使用者的风险较高,因此手术过程中需单独建立注水通道,医生操作不方便,且对病人损伤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可弯曲双极手术器械,它不仅能够实现双极电凝或电切的功能,而且能够调节电极组件的头部任意角度的弯曲,便于对腔内不规则或盲区部位的病灶进行彻底的凝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弯曲双极手术器械,它包括:

操作手柄;

管体;

电极部件,所述电极部件包括相互隔离开的两个电极组件,所述电极组件可移动地穿设在管体上,所述电极组件的头部固接于管体的头部;

管体头部弯曲驱动组件,所述管体头部弯曲驱动组件活动设置在操作手柄上,并且所述管体头部弯曲驱动组件分别与两个电极组件相连,以便通过动作所述管体头部弯曲驱动组件,使其中一个电极组件在管体内向管体的尾部移动和使另外一个电极组件在管体内向管体的头部移动,从而使管体的头部和电极组件的头部发生摆动;

用于与高频手术器相连以便实现电凝能量或电切能量输入的电极插接部件,所述电极插接部件与两个电极组件的尾部电性连接。

进一步提供了一种电极组件的具体结构,所述电极组件包括电极头和导电牵引丝,所述电极头固接于所述管体的头部,所述导电牵引丝可移动地穿设在管体上,所述导电牵引丝的头部与相应的电极头相连,所述导电牵引丝的尾部分别固接在管体头部弯曲驱动组件上,然后分别与电极插接部件电性连接。

进一步提供了一种管体的具体结构,所述管体为多腔管,所述多腔管内设置有至少两个相互隔离开的轴向腔道,所述电极组件的至少一部分容置于相应的轴向腔道内。

进一步为了同时自带注液功能,可根据手术需要在电极组件的作用部位注入生理盐水或其他药液,创建电解环境、实现冷却功能和/或药物治疗的目的,所述的可弯曲双极手术器械还包括外套管和注液组件,所述外套管安装在所述管体上,并且所述外套管与所述管体之间形成有注液通道,所述外套管的头端与所述管体的头部发生摆动的部位的尾端之间具有距离,从而使外套管的头端与所述管体的外壁之间形成注液通道的出口,所述注液组件安装在外套管上,以便所述注液组件用于注入液体并将其送入所述注液通道内。

进一步,所述注液组件上设置有注液口,所述外套管上设置有与注液通道相连通的注液进口,所述注液口与所述注液进口相连通。

进一步,所述注液组件包括注液接头、尾连接块和连接座,所述尾连接块与注液接头相连,连接座设置在注液接头内,连接座和尾连接块均套设在外套管上,注液接头上设置有第一注液口,所述连接座上设置有第二注液口,第一注液口和第二注液口连通形成与注液进口相连通的注液口。

进一步,所述管体头部弯曲驱动组件包括旋转轮,所述旋转轮可转动地安装在操作手柄上。

进一步为了便于电极组件的一部分固接在旋转轮上,所述旋转轮上设置有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其中一个电极组件的一部分固接在第一固定座上,另外一个电极组件的一部分固接在第二固定座上。

进一步为了使两个电极组件无相互交叉的现象,两个电极组件关于管体的轴线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对称设置。

进一步提供了一种电极插接部件的具体结构,所述电极插接部件包括电缆线和插头,所述电缆线的头部分别与电极组件的尾端电性连接,所述电缆线的尾部与所述插头电性连接。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手控调整旋转轮可实现管体的头部和电极组件的头部的任意角度的弯曲,便于对腔内或镜下难以触及的部位进行电凝或电切,实现一次插入圆周凝切的效果,彻底清除病灶,降低手术并发症,同时可有效避免多次穿刺,反复调整插入角度,简化操作步骤,缩短手术时间;

2、本实用新型的两个电极头之间的绝缘层直接利用多腔管的两个轴向腔道之间的中间壁进行绝缘,电极组件的电源输入线与弯曲的牵引线两者合二为一,且直接利用多腔管的轴向腔道作为通道,可显著简化器械的结构,缩小管体和外套管形成的轴杆的外径尺寸,所需的穿刺通道更小,便于腔内或镜下微创手术使用;

3、器械利用外套管与管体之间的自然间隙形成输送液体的注液通道,充分利用内部腔道空间的同时又实现注液功能,输送的液体可在电极周围形成电解环境,亦可实现冷却降温作用,避免温度过高损伤周围组织,降低手术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可弯曲双极手术器械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管体的头部结构剖视图;

图3为图2中的A-A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注液组件的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4所示,一种可弯曲双极手术器械,它包括:

操作手柄1;

管体;

电极部件,所述电极部件包括相互隔离开的两个电极组件,所述电极组件可移动地穿设在管体上,所述电极组件的头部固接于管体的头部;

管体头部弯曲驱动组件,所述管体头部弯曲驱动组件活动设置在操作手柄1上,并且所述管体头部弯曲驱动组件分别与两个电极组件相连,以便通过动作所述管体头部弯曲驱动组件,使其中一个电极组件在管体内向管体的尾部移动和使另外一个电极组件在管体内向管体的头部移动,从而使管体的头部和电极组件的头部发生摆动;

用于与高频手术器相连以便实现电凝能量或电切能量输入的电极插接部件,所述电极插接部件与两个电极组件的尾部电性连接。

如图2所示,所述电极组件包括电极头13和导电牵引丝14,所述电极头13固接于所述管体的头部,所述导电牵引丝14可移动地穿设在管体上,所述导电牵引丝14的头部与相应的电极头13相连,所述导电牵引丝14的尾部分别固接在管体头部弯曲驱动组件上,然后与电极插接部件电性连接。

如图2所示,所述管体为多腔管15,所述多腔管15内设置有至少两个相互隔离开的轴向腔道17,所述电极组件的至少一部分容置于相应的轴向腔道17内;具体地,多腔管15可采用热塑性弹性体材料制成。

如图1、2所示,为了便于在电凝或电切的同时注入生理盐水或其它介质,为电极周围提供电传导介质,同时起到冷凝降温的作用,防止温度过高,烫伤周围组织,所述的可弯曲双极手术器械还包括外套管16和注液组件3,所述外套管16安装在所述管体上,并且所述外套管16与所述管体之间形成有注液通道18,所述外套管16的头端与所述管体的头部发生摆动的部位的尾端之间具有距离,从而使外套管16的头端与所述管体的外壁之间形成注液通道18的出口,所述注液组件3安装在外套管16上,以便所述注液组件3用于注入液体并将其送入所述注液通道18内,具体地,所述外套管16可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具有一定的刚性和强度;注液组件3设置在管体尾部和外套管16外侧,可圆周旋转,通过注液通道向电极头13周围输送液体。

如图4所示,所述注液组件3上设置有注液口,所述外套管16上设置有与注液通道相连通的注液进口,所述注液口与所述注液进口相连通,具体地,注液组件3包括注液接头7、尾连接块8和连接座10,所述尾连接块8与注液接头7相连,连接座10设置在注液接头7内,连接座10和尾连接块8均套设在外套管16上,注液接头7上设置有第一注液口,所述连接座上设置有第二注液口,第一注液口和第二注液口连通形成与注液进口相连通的注液口,所述外套管16上还设置有两个前密封圈11,两个前密封圈 11分别设置在连接座10的两侧,用于密封连接座10,所述注液组件3还包括密封套9,密封套9设置在尾连接块8的尾端,外套管16的尾部和密封套9之间设置有后密封圈 12,以此实现密封作用,防止注液时液体泄漏,通过注液接头7注入生理盐水或其他介质,液体可通过外套管16与多腔管15之间的间隙传输至电极头13部位,实现注液功能。

如图1所示,所述管体头部弯曲驱动组件包括旋转轮2,所述旋转轮2可转动地安装在操作手柄1上。

如图1所示,为了便于电极组件的一部分固接在旋转轮2上,所述旋转轮2上设置有第一固定座19和第二固定座20,其中一个电极组件的一部分固接在第一固定座19 上,另外一个电极组件的一部分固接在第二固定座20上。

如图1所示,为了使两个电极组件无相互交叉的现象,两个电极组件关于管体的轴线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固定座19和第二固定座20对称设置。

如图1所示,所述电极插接部件包括电缆线5和插头6,所述电缆线5的头部分别与电极组件的尾端电性连接,所述电缆线5的尾部与所述插头6电性连接;具体地,所述电缆线5的头部分别与导电牵引丝14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本实用新型首先将插头6与适用的高频手术器正确连接,调整旋转轮2使管体的前端保持直线初始状态,将连接生理盐水或其它灌注液的管路接口与器械的注液接头7连接,打开输液阀,生理盐水或者其它灌注液通过注液接头7、连接座10和外套管16的注液进口后经外套管16内壁与多腔管15外壁之间的注液通道18顺畅流至电极头13的部位;然后通过镜下穿刺通道将器械管体插入被作用组织部位,再次拨动旋转轮2通过牵拉导电牵引丝14带动电极头13连同多腔管15的头部一起弯曲,观察调整电极头13 的角度和方向,直至与被作用组织表面接触,激发高频手术器输出功率,实现电凝或电切;根据手术需要,适时调整器械的深度或弯曲角度,直至将病变组织完全电凝或电切。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