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壮药复方药艾条及其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425958阅读:133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针灸用的壮药复方药艾条,具体是一种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壮药复方药艾条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慢性进行性骨关节病,主要影响中轴骨骼并导致显着的疼痛和残疾。目前强直性脊柱炎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单纯的西医治疗效果欠佳,多为口服内服药物,长期应用副作用较大。

强直性脊柱炎属于壮医学“发旺”范畴,其发病缓慢,病情长而起伏,常累及脊柱骨突、骶髂关节及髋关节。壮医认为其病机为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风、寒、湿等邪毒乘虚而入,客于筋骨,阻滞龙路、火路,引起天地人三气不能同步而发病。

灸法作为壮医常用外治手段之一,被广泛应用于治疗风、寒、湿等邪毒侵袭人体,阻滞龙路、火路而引起的各种疾病。将传统的艾灸疗法运用于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当中,已有很多报道,但大多数所用的都是清艾条,为了提高治疗效果,基于壮医理论选用合适的复方药艾条来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还未见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疗效显著、安全可靠、无毒副作用,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的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壮药复方药艾条及其制作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壮药复方药艾条,所述的艾条为柱状体结构,由填充物和用来包装填充物的卷纸组成,所述填充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艾绒200~300份、战骨10~15份、横经席10~15份、桂枝10~15份、千斤拔4~6份、七叶莲4~6份、走马胎4~6份、海风藤4~6份、地枫皮4~6份、红鱼眼4~6份。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填充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艾绒200份、战骨10份、横经席10份、桂枝10份、千斤拔4份、七叶莲4份、走马胎4份、海风藤4份、地枫皮4份、红鱼眼4份。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填充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艾绒250份、战骨12份、横经席12份、桂枝12份、千斤拔5份、七叶莲5份、走马胎5份、海风藤5份、地枫皮5份、红鱼眼5份。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填充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艾绒300份、战骨15份、横经席15份、桂枝15份、千斤拔6份、七叶莲6份、走马胎6份、海风藤6份、地枫皮6份、红鱼眼6份。

所述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壮药复方药艾条的制作方法,将战骨、横经席、桂枝、千斤拔、七叶莲、走马胎、海风藤、地枫皮、红鱼眼研成细末并过100目筛,混合均匀,将卷纸铺平,将艾绒和药末均匀铺在纸上,然后卷紧如爆竹状,外用鸡蛋清涂抹,再糊上卷纸一层,两头分别留空纸3厘米,卷紧即成。

药理分析:

战骨:马鞭草科豆腐柴属植物黄毛豆腐柴premnafulvacraib的叶;性味:味辛,微甘,性平;功效:壮腰健骨、活血化瘀、散结止痛;主治:腰腿痛,跌打扭伤,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水肿,毒疮和水火烫伤。

横经席:藤黄科胡桐属植物薄叶胡桐calophyllummembranaceumgardn.etchamp.的根、叶;性味:微苦,性平;功效:祛风湿,壮筋骨,活血止痛;主治:风湿关节痛,腰腿痛,跌打损伤,黄疸型肝炎,月经不调,痛经。

桂枝:樟科植物肉桂cinnamomumcassiapresl的干燥嫩枝;性味:辛、甘,性温;功效:发汗解肌,温经通脉,助阳化气,散寒止痛;主治:关节痹痛,风寒感冒,脘腹冷痛,血寒经闭,痰饮,水肿,心悸,奔豚。

千斤拔:豆科植物蔓性千斤拔flemingiaphilippinensismerr.etrolfe.的根;性味:甘、涩,性平;功效:祛风除湿,舒筋活络,强筋壮骨,消炎止痛;主治:风湿骨痛,腰骨疼痛,软困目眩,四肢无力,消化不良,食欲不振。

七叶莲:五加科植物鹅掌藤scheffleraarboricolahayata的根或茎叶;性味:味辛、微苦,性温;功效:祛风止痛,活血消肿;主治:风湿痹痛,头痛,牙痛,脘腹疼痛,痛经,产后腹痛,跌打肿痛,骨折,疮肿。

走马胎:紫金牛科植物走马胎ardisiagigantifoliastapf的干燥根;性味:味辛、苦,性温;功效:祛风活血,强壮筋骨,散瘀消肿;主治:风湿关节痛,筋骨疼痛,跌打肿痛,产后风瘫,半身不遂,慢性溃疡。

海风藤:胡椒科植物风藤piperkadsura(choisy)0hwi的干燥藤茎;性味:味辛、苦,性微温;功效:祛风湿,通经络,止痹痛;主治:风寒湿痹,肢节疼痛,筋脉拘挛,屈伸不利。

地枫皮:木兰科植物地枫illiciumdifengpik.i.b.etk.i.m.的干燥树皮;性味:味微辛、涩,性温;功效:祛风除湿,行气止痛;主治:风湿痹痛,劳伤腰痛。

红鱼眼:大戟科植物无毛龙眼睛phyllanthusreticulatuspoir.var.glabermuell.-age.的茎;性味:气微,味淡、涩,性平;功效:祛风活血、散瘀消肿;主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所述的药艾条,按照壮医理论配制而成,各味药物组合,发挥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最大药效,毒副作用小,成本低,标本兼治,组方合理,组方中战骨、横经席、千斤拔壮腰强骨、活血通络;七叶莲、走马胎、海风藤、地枫皮、红鱼眼祛风除湿、化瘀消肿;桂枝扩张周围血管,增强体表循环、促进汗腺分泌,从而增加热的散发,并且促使所有药物更好的透过皮肤进入血液循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壮药复方药艾条,所述的艾条为柱状体结构,由填充物和用来包装填充物的卷纸组成,所述的填充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艾绒200份、战骨10份、横经席10份、桂枝10份、千斤拔4份、七叶莲4份、走马胎4份、海风藤4份、地枫皮4份、红鱼眼4份。

实施例2

一种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壮药复方药艾条,所述的艾条为柱状体结构,由填充物和用来包装填充物的卷纸组成,所述的填充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艾绒250份、战骨12份、横经席12份、桂枝12份、千斤拔5份、七叶莲5份、走马胎5份、海风藤5份、地枫皮5份、红鱼眼5份。

实施例3

一种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壮药复方药艾条,所述的艾条为柱状体结构,由填充物和用来包装填充物的卷纸组成,所述的填充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艾绒300份、战骨15份、横经席15份、桂枝15份、千斤拔6份、七叶莲6份、走马胎6份、海风藤6份、地枫皮6份、红鱼眼6份。

实施例1~3所述的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壮药复方药艾条的制作方法,将战骨、横经席、桂枝、千斤拔、七叶莲、走马胎、海风藤、地枫皮、红鱼眼研成细末并过100目筛,混合均匀,将卷纸铺平,将艾绒和药末均匀铺在纸上,然后卷紧如爆竹状,外用鸡蛋清涂抹,再糊上卷纸一层,两头分别留空纸3厘米,卷紧即成。

疗效判断:

1、病例选择:

作为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壮药复方药艾条,选择治疗组50例,年龄16~52岁,平均27.3岁。

2、治疗方案:对50例患者采用本发明壮药复方药艾条治疗,一天一次艾灸,使用单孔艾灸盒熏灸,每灸15~20min,至皮肤出现红晕为度。施灸过程中注意询问患者感觉,根据患者感觉调节火源与皮肤距离,及时弹尽烟灰,避免烫伤患者。用后的艾条严格注意放置在灭火瓶中,避免引发火灾。施灸结束后,嘱患者避寒湿,调情志,少食肥甘厚腻及辛辣寒凉之品。

3、疗效评价标准:

临床缓解:腰背部疼痛消失,无僵硬、活动受限等表现,血沉、c-反应蛋白正常。

显效:腰背部疼痛基本消失,偶有僵硬、活动受限感,血沉、c-反应蛋白正常或接近正常。

有效:腰背部疼痛等临床症状和体征有一定程度改善,血沉、c-反应蛋白有改善。

无效:腰背部疼痛等临床症状和体征无改善,血沉、c-反应蛋白无改善。

4、结果:临床缓解15例,显效21例,有效1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2%。

以下举3个典型病例:

(1)李某,女,20岁,广西博白人。患者因腰臀髋部反复疼痛,腰板硬强直,活动受限4年,加重3周来诊。刻诊:面色稍苍白,形体消瘦,颈项转动不利,弯腰困难,膝关节稍肿大。舌淡红,苔白腻,脉滑。骨盆x线正位片:骶髂关节模糊,符合as改变征象;hla-b27阳性,血沉46mm/小时,c-反应蛋白38mg/l。根据病史、体征及影像学检查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采用本发明艾灸治疗,10天后腰臀髋部疼痛稍改善,腰板硬强直稍缓解,颈项、腰活动稍好,短气、乏力减轻。继续治疗6周,症状体征进一步好转,血沉、c-反应蛋白正常,随访半年无复发。

(2)张某,男,27岁,广西宜州人。患者因腰骶部沉重疼痛反复发作4年余,加重1月来诊。刻诊:腰部、双髋关节疼痛,活动受限,受凉加重,行走不便,手足不温,困倦乏力,舌淡红,苔薄略黄,脉沉。骶髂关节ct:双侧骶髂关节面模糊,关节间隙变窄,并见部分融合;hla-b27阳性,血沉29mm/小时,c-反应蛋白76mg/l。根据病史、体征及影像学检查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采用本发明艾灸治疗,1周后晨僵,腰部、髋部疼痛减轻,手足转温。继续治疗5周,症状体征进一步好转,血沉、c-反应蛋白接近正常,随访半年无复发。

(3)冯某,男,38岁,广西南宁人。患者因反复腰背痛10余年来诊。刻诊:脊柱各方向活动度受限,双髋关节轻压痛,双侧髋关节各方向活动受限,舌质暗,苔薄白,脉滑。骶髂关节x线片示双侧骶髂关节破坏、部分融合,腰椎呈竹节样改变;hla-b27阳性,血沉58mm/小时,c-反应蛋白23mg/l。根据病史、体征及影像学检查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采用本发明艾灸治疗,2周后腰背部疼痛减轻,脊柱及髋关节活动稍好。继续治疗5周,腰背部疼痛消失,脊柱及髋关节活动稍受限,血沉、c-反应蛋白有改善。

本发明针对强直性脊柱炎的施灸:灸大椎、身柱、至阳、中枢、腰阳关、腰腧等督脉穴位,施灸时要小心烫伤。

本发明所述的药艾条,按照壮医理论配制而成,各味药物组合,发挥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最大药效,毒副作用小,成本低,标本兼治,组方合理,组方中战骨、横经席、千斤拔壮腰强骨、活血通络;七叶莲、走马胎、海风藤、地枫皮、红鱼眼祛风除湿、化瘀消肿;桂枝扩张周围血管,增强体表循环、促进汗腺分泌,从而增加热的散发,并且促使所有药物更好的透过皮肤进入血液循环。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