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培元固本、温通下焦的中药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95950发布日期:2018-06-15 21:28阅读:74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药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培元固本、温通下焦的中药油。



背景技术:

防治疾病和保健的给药模式主要以口服、注射给药、腔道给药为主流,但是常常会给使用者带来不适或者不方便。《理论骈文》中记载:“皮肤隔而毛窍通,不见脏腑恰直达脏腑也。中焦之症,以药贴腹为第一捷法”,说明凡内疾之症皆可以用外调之法,其效果更好。中草药油是将中草药的有效成分通过科学的方法进行提留,再将其通过特殊的溶媒技术,百分之百的溶入到植物精油中。而中草药油化学成分结构较小,极易渗透皮肤,有很强的渗透力,透过皮肤能迅速的吸收,并深入皮肤组织到达血液、淋巴等循环系统。所以说中草药油在“从外治内”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虽然中药油仅仅涂抹皮肤上使用,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是靶向性不强。而中医临床的穴位实质是体表的一个个布点(穴位)通过经脉而与脏腑气血发生着紧密的关系,是经脉气血输送与流注出入的地方。各种物理和药物刺激可通过经脉的传导、联系而调理脏腑功能、疏通气血,以实现治病或保健的目的。

关元穴位于脐下三寸处,它为先天之气海,是养生吐纳吸气凝神的地方,为元阴元阳之气闭藏之门户。关元穴是男子藏精,女子藏血之处,是统摄元气之所;关元穴募集小肠经气血,传导任脉水湿。关元穴具有培肾固本、补气回阳、清热利湿、培补元气、导赤通淋的作用。临床上多用于泌尿、生殖系统疾患(《素问·气穴论》、《医经精义》、《医经理解》、《脉经》、《资生经》)。上述关元穴的特性为本发明以关元穴为用药靶点提供了依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引入中草药油和穴位靶向给药理念,发明一种培元固本、温通下焦的中药油。

本发明所采用的培元固本、温通下焦的中药油是将下述质量份配比的原料用有机溶剂提取得到的混合油:

紫苏籽100~500份、肉桂15~20份、花椒15~20份、小茴香15~20份、丁香5~20份、南瓜子5~20份、干姜5~15份、乳香5~15份、菟丝子5~20份、蛇床子5~20份、补骨脂5~20份。

上述的中药油用于治疗痛经、月事不调、崩漏时,优选将下述质量份配比的原料用有机溶剂提取得到的混合油:

紫苏籽100~500份、肉桂15~20份、花椒15~20份、小茴香16~20份、丁香5~10份、南瓜子5~10份、干姜10~15份、乳香10~15份、菟丝子5~10份、蛇床子5~10份、补骨脂5~8份。

上述的中药油用于治疗尿路感染、尿道炎、盆腔炎时,优选将下述质量份配比的原料用有机溶剂提取得到的混合油:

紫苏籽100~500份、肉桂15~20份、花椒15~20份、小茴香16~20份、丁香10~15份、南瓜子5~10份、干姜5~10份、乳香10~15份、菟丝子5~10份、蛇床子15~20份、补骨脂5~8份。

上述的中药油用于治疗遗尿、小便频繁、小便不通时,优选将下述质量份配比的原料用有机溶剂提取得到的混合油:

紫苏籽100~500份、肉桂15~20份、花椒15~20份、小茴香16~20份、丁香5~10份、南瓜子15~20份、干姜5~10份、乳香10~15份、菟丝子10~20份、蛇床子14~20份、补骨脂10~15份。

上述的中药油用于治疗阳痿、遗精时,优选将下述质量份配比的原料用有机溶剂提取得到的混合油:

紫苏籽100~500份、肉桂15~20份、花椒15~20份、小茴香16~20份、丁香10~15份、南瓜子5~10份、干姜5~10份、乳香5~10份、菟丝子10~20份、蛇床子15~20份、补骨脂15~20份。

上述的中药油用于日常保健时,优选将下述质量份配比的原料用有机溶剂提取得到的混合油:

紫苏籽100~500份、肉桂15~20份、花椒15~20份、小茴香15~20份、丁香5~10份、南瓜子5~10份、干姜10~15份、乳香5~10份、菟丝子10~20份、蛇床子5~10份、补骨脂10~15份。

本发明中药油的制备方法为:按照上述质量份配比分别称取原料紫苏籽、肉桂、丁香、南瓜子、小茴香、干姜、乳香、花椒、菟丝子、蛇床子、补骨脂,将原料混合后粉碎过50目筛,然后用原料总质量5~6倍的有机溶剂回流提取2~3次,每次1~2小时,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回收提取溶剂,得到的混合液即为本发明中药油。

上述的有机溶剂为石油醚、环己烷、丙酮、乙醚、乙酸乙酯、乙醇中的任意一种。

本发明中药油的给药途径为:将中药油涂抹于关元穴,以艾条灸关元穴。每天2次,每次2mL,疗程15~40天。

本发明中药油中所采用的各成分的作用如下:

肉桂:味甘辛而性温,具有补元阳,暖脾胃,除积冷,通血脉的功效;治一切风气,补五劳七伤,通九窍,利关节,益精,明目,暖腰膝,破痃癖癥瘕,消瘀血,治风痹骨节挛缩,续筋骨,生肌肉;临床用于治疗命门火衰,肢冷脉微,亡阳虚脱,腹痛泄泻,寒疝奔豚,腰膝冷痛,经闭症瘕,阴疽,流注,及虚阳浮越,上热下寒。

丁香:味辛而性温;入胃、脾、肾经;具有温中降逆,温肾助阳的功效;临床用于治疗脘腹冷痛,肾虚阳痿,腰膝酸冷。

小茴香:味辛而性温;归肝,肾膀胱,胃经;具有温肾暖肝;行气止痛;和胃。临床用于寒疝腹痛,睾丸偏坠,脘腹冷痛,胁痛,肾虚腰痛,痛经。

干姜:味辛而性温;入肝、肺、肾经;具有温中逐寒,回阳通脉的功效;临床主腰肾中疼冷,冷气,破血,去风,通四肢关节,开五脏六腑,去风毒冷痹,夜多小便。治嗽,主温中,霍乱不止,腹痛,消胀满冷痢,治血闭。

乳香:味辛苦而性温;具有活血行气;通经止痛;消肿生肌的功效。为宣通脏腑、流通经络之要药,又善治女子行经腹疼,产后瘀血作痛,月事不以时下;临床主气血凝滞、心腹疼痛,痈疮肿毒,跌打损伤,痛经,产后瘀血刺痛。

花椒:味辛而性温;归脾,肺,肝,肾,心,心包经;具有温中止痛,除湿止泻,杀虫止痒的功效。临床主消宿食,通三焦,温脾胃,补右肾命门,杀蛔虫,止泄泻。

菟丝子:味辛甘而性平;入肝、肾经;具有补肝肾,益精髓,明目。临床主腰膝酸痛,遗精,消渴,尿有余沥。

蛇床子:味辛苦而性温;归脾,肾经;具有温肾壮阳,燥湿杀虫,祛风止痒的功效;主男子阳痿;阴囊湿痒;临床主女子宫寒不孕,寒湿带下,阴痒肿痛,风湿痹痛,湿疮疥癣,男子阳痿,阴囊湿痒。

补骨脂:味苦辛而性温;入肾经;具有补肾助阳,纳气平喘,温脾止泻的功效;阴中生阳,壮火益土之要药,治男子女人五劳七伤,下元久冷,乌髭鬓,一切风病,四肢疼痛,驻颜壮气;临床主肾阳不足,下元虚冷,腰膝冷痛,阳痿精,尿频,遗尿,肾不纳气,虚喘不止,脾肾两虚。

南瓜子:味甘而性微寒;入肾经、肝经;具有有驱虫,下乳,健脾,利水之功效传统功效。现代医学发现南瓜子含有丰富的必需脂肪酸、氨基酸、植物甾醇、维生素等,临床用于治疗绦虫病、血吸虫病,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膀胱剌激征,尿道结石等。

紫苏籽:含油51.7%,油中富含不饱和脂肪酸α-亚麻酸50-70%,亚油酸17.6%。苏籽油的食用、药用具有悠久的历史,《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长期食用紫苏籽油可以:增加脑部营养、健脑益智、调节脑神经和视神经功能,调节高血压、高血脂、降低胆固醇,防止动脉粥样硬化、抑制血栓形成,降低脑血栓及心血管病的发作,增强人体免疫功能,调节机体代谢、延缓机体衰老,减缓并防止老年痴呆症的发生,预防脂肪肝和糖尿病,对保健肌肤和减肥也有较好效果。

本发明中药油以中药材为原料精制而成,该中药油采用关元穴外敷,艾灸温煦引导药物吸收,有培元固本、温通下焦之功。该中药油制备成本低,原料易取,制备工艺简单易行,适应症广,无毒副作用,可广泛适用于治疗阳痿、月事不调、崩漏、遗精、遗尿、小便频繁、小便不通、痛经、尿路感染、尿道炎、盆腔炎等临床症状,疗效显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仅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1

称取中药饮片紫苏籽200g、肉桂15g、花椒15g、小茴香20g、丁香8g、南瓜子5g、干姜15g、乳香15g、菟丝子8g、蛇床子8g、补骨脂5g,混合均匀后粉碎过50目筛,然后加入原料总质量6倍的乙醇回流提取两次,每次1h,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回收乙醇,得到培元固本、温通下焦的中药油。

实施例2

称取中药饮片紫苏籽200g、肉桂15g、花椒20g、小茴香15g、丁香15g、南瓜子5g、干姜10g、乳香15g、菟丝子10g、蛇床子20g、补骨脂5g,混合均匀后粉碎过50目筛,然后加入原料总质量6倍的乙醇回流提取两次,每次1h,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回收乙醇,得到培元固本、温通下焦的中药油。

实施例3

称取中药饮片紫苏籽200g、肉桂15g、花椒15g、小茴香15g、丁香5g、南瓜子20g、干姜5g、乳香10g、菟丝子20g、蛇床子15g、补骨脂20g,混合均匀后粉碎过过50目筛,然后加入原料总质量6倍的乙醇回流提取两次,每次1h,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回收乙醇,得到培元固本、温通下焦的中药油。

实施例4

称取中药饮片紫苏籽200g、肉桂20g、花椒15g、小茴香20g、丁香15g、南瓜子5g、干姜5g、乳香5g、菟丝子20g、蛇床子20g、补骨脂20g,混合均匀后粉碎过过50目筛,然后加入原料总质量6倍的乙醇回流提取两次,每次1h,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回收乙醇,得到培元固本、温通下焦的中药油。

实施例5

称取药材饮片紫苏籽200g、肉桂20g、花椒15g、小茴香15g、丁香10g、南瓜子5g、干姜10g、乳香10g、菟丝子20g、蛇床子10g、补骨脂20g,混合均匀后粉碎过过50目筛,然后加入原料总质量6倍的乙醇回流提取两次,每次1h,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回收乙醇,得到培元固本、温通下焦的中药油。

为了证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发明人采用本发明中药油进行实际应用,具体如下:

实际治疗应用病例为100人,其中男性40例,女性60例,年龄最小者16岁,年龄最大者72岁,其中包括痛经15例,盆腔炎25例,阴道炎20例、前列腺炎30例,肾阳虚10例;将中药油涂抹于关元穴,以艾条灸关元穴,每天2次,每次2mL。治疗时间最短15天,最长40天。

痛经:痛经诊断标准,①经期或经期前后下腹周期性疼痛;②经妇科检查和B超检查均显示无出现器质性病变。排除标准:①合并肝肾功能、造血系统障碍、心血管疾病、精神病患者;②子宫畸形、处女膜闭锁需行手术治疗、放置宫内节育器;③继发性痛经者,经检查确诊有子宫肿瘤、子宫内膜异位症或盆腔炎等疾病者,④存在植物精油过敏史者。疗效评价标准:显效:经治疗腹痛等不适症状均消失,停药后连续3个月经周期均未出现复发;有效:经治疗腹痛等不适症状均减轻,停药后连续2个月经周期均未出现复发;无效:达不到上述标准。痛经治疗有效率=显效和有效占总例数的百分比之和。主要由下腹部受寒致痛经15例,将实施例1的中药油每次2mL涂抹于关元穴,每天2次,然后以艾条灸关元穴,用药15~20天后,治愈12例,痛经治疗有效率为75%。

盆腔炎:纳入标准:①患者均符合《妇产科学》中对慢性盆腔炎的诊断标准;②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腹坠涨、腰骶酸痛、月经失调、白带增多、子宫压痛等表现;③患者对于本研究均知情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排除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囊肿、卵巢癌等其他原因导致的下腹坠涨、腰骶酸痛、月经失调患者;②存在植物精油过敏史者;③排除精神疾病及智能障碍患者。治疗效果评价:分为治愈,有效、无效3个标准。治愈:临床症状消失,妇科检查结果阴性,B超检查盆腔积液消失;有效:临床症状明显好转,妇科检查附件区压痛减轻,B超检查盆腔积液明显减少;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变,妇科检查及B超检查结果无变化。治疗有效率=(治愈+有效)/总例数×100%。盆腔炎25例,将实施例2的中药油每次2mL涂抹于关元穴,每天2次,然后以艾条灸关元穴,用药40~60天后,治愈18例,有效率为72%。

细菌性阴道炎:入选及排除标准:①阴道分泌物匀质、稀薄、白色,常常黏附患者的阴道壁;③阴道分泌物胺臭味试验阳性;③患者阴道分泌物pH>4.5;④显微镜下观察到阴道分泌物中线索细胞阳性。排除标准:①排除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②滴虫性阴道炎;③老年性阴道炎;④不配合治疗者;有严重肝、肾功能异常病史,妊娠期妇女;⑤存在植物精油过敏史者。临床疗效判定标准:①治愈:临床症状消失,清洁度为Ⅰ~Ⅱ度,阴道分泌物、线索细胞及pH值均呈阴性;②显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清洁度为Ⅱ~-Ⅲ度,阴道分泌物、线索细胞及pH值中只有1项呈阳性;③有效:临床症状有所改善,清洁度为Ⅲ度,阴道分泌物、线索细胞及pH值中有两项呈现阳性;④无效:用药3d后临床症状无变化或加重,阴道分泌物、线索细胞及pH值均呈阳性。细菌性阴道炎20例,将实施例3的中药油每次2mL涂抹于关元穴,每天2次,然后以艾条灸关元穴,用药30~40天后,治愈16例,有效率为80%。

前列腺炎:诊断标准:①符合前述西医诊断标准;②病程>1个月;③年龄20~50岁,男性;④无严重全身性疾病或重要脏器严重疾病,心、肝、肾功能正常;⑤自愿受试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泌尿系统感染或尿道炎者;②单纯的前列腺增生症患者;③前列腺癌患者;④以局部疼痛为主要表现,起因于下腹部、会阴、腰骶等部位的其他病变者,如泌尿系统结石、精索静脉曲张、直肠结肠疾病、附睾炎、腹股沟疝、腰椎疾病等;⑤存在植物精油过敏史者;⑥近3个月内腹部曾行外科手术者。疗效评价标准:痊愈:临床症状、体征等全部消失,前列腺液检查正常,前列腺液细菌培养呈阴性;显效:临床症状、体征等明显改善。前列腺液检查基本正常,前列腺液细菌培养呈阴性;有效:临床症状、体征等部分改善,前列腺液检查可有轻度异常,前列腺液细菌培养阳性;无效: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均基本无改善甚至加重。前列腺炎30例,将实施例4的中药油每次2mL涂抹于关元穴,每天2次,然后以艾条灸关元穴,用药40~50天后,治愈23例,有效率为70%。

阳痿:纳入标准①年龄在20~55岁,符合阳痿肝郁不疏证诊断标准;②NPT(夜间阴茎涨大实验)检查正常;③已婚或同居,居住条件良好;④配偶性欲正常,能充分配合;⑤了解本研究并同意参加的门诊患者;⑥按国际勃起功能评分(IIEF-5),包括阴茎勃起信心、勃起硬度、维持勃起能力和性交满意度等5个问题,总分25分,评分≤21分,轻度(I)12~21分,中度(II)8~l1分,重度(III)5~7分。排除标准:①年龄<20岁或>55岁者;②有内分泌、心血管、神经系统疾病以及外伤手术史等器质性原因者;③具有药物因素如正在服用降压药、抗抑郁药、抗组胺药、H2受体拮抗剂患者;④具有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患者;⑤依从性差或有可能无法完成本研究全过程的患者;⑥研究人员认为不宜纳入试验者。疗效评价标准:①治愈:性功能完全正常,IIEF-5积分大于21分。②显效:性功能明显好转,IIEF-5积分由中重度转为轻度。③好转:性功能好转。IIEF-5积分由重度转为轻度。④无效:性功能无好转,IIEF-5积分无变化。阳痿10例,将实施例5的中药油每次2mL涂抹于关元穴,每天1次,然后以艾条灸关元穴,用药30~40天后,有效8例,有效率为80%。

典型病例例举

袁先生:48岁,农民,前列腺炎,排尿时有烧灼感、尿急、尿频、排尿疼痛症状严重,影响正常生活,使用实施例3制备的中药油涂抹于关元穴,以艾条灸关元穴,每天2次,每次2mL。用药40天排尿时烧灼感、尿急、尿频、排尿疼痛症状消失。

张女士:31岁,阴道炎,外阴瘙痒,尿频、尿痛等症状明显,使用实施例2制备的中药油涂抹于关元穴,以艾条灸关元穴,每天2次,每次2mL,用药30天外阴瘙痒,尿频、尿痛症状消失。

刘先生:32岁,具有四肢乏力,面色苍白,四肢微寒,多汗、阴茎的勃起不好,睾丸冷疼,小便清冷等症状明显。使用实施例4制备的中药油涂抹于关元穴,以艾条灸关元穴,每天2次,每次2mL,用药30天四肢乏力,面色苍白,四肢微寒,多汗,睾丸冷疼,小便清冷症状消失;阴茎的勃起症状得到改善。

姜老先生:63岁,具有四肢乏力,面色苍白,四肢微寒,多汗,睾丸冷疼,小便清冷,尿频等症状明显。使用实施例5制备的中药油涂抹于关元穴,以艾条灸关元穴,每天2次,每次2mL,用药40天四肢乏力,面色苍白,四肢微寒,多汗,睾丸冷疼,小便清冷症状改善明显。

葛小姐:19岁,月经来临时,常常伴有痉挛性、阵发性疼痛而导致面色发白、出冷汗、全身无力、四肢厥冷等症状。使用实施例1制备的中药油涂抹于关元穴,以艾条灸关元穴,每天2次,每次2mL,用药15天后,月经来临时痉挛性、阵发性疼痛消失。

李女士:44岁,患有盆腔炎,具有下腹痛、阴道分泌物增多,尿急、尿频、尿痛,子宫两侧压痛明显等临床症状。使用实施例2制备的中药油涂抹于关元穴,以艾条灸关元穴,每天2次,每次2mL,用药40天后阴道分泌物恢复正常,下腹痛,尿急、尿频、尿痛,子宫两侧压痛明显症状消失。

实际治疗100人将中药油涂抹于关元穴,以艾条灸关元穴,每天2次,每次2mL,用药周期15~40天之间,除5例过敏性体质患者外,其它95例患者均未发生皮肤过敏和不良刺激反应。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