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食管癌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748979发布日期:2018-06-22 09:45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制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食管癌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食管癌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临床症状因病程发展、病理形态、机体反应等多种因素的不同而表现不尽相同,以下按早、中、晚期分别讨论。1.早期食管癌症状临床上症状常不明显,多是因局部病灶刺激食管蠕动异常或痉挛,或因局部炎症、糜烂、表浅溃疡、肿瘤浸润所致,常反复出现,间歇期可无症状可持续几年时间。主要特征性症状为胸骨后不适或咽下痛。疼痛呈烧灼样、针刺样或牵拉摩擦样疼痛,尤其是进食粗糙、过热或有刺激性的食物时为显著。食物通过缓慢并有轻度哽噎感,大部分进展缓慢。其他少见症状有胸骨后闷胀,咽部干燥发紧等。3%~8%的病例可无任何感觉。2.中期食管癌症状典型症状进行性吞咽困难,由于食管壁具有良好的弹性及扩张能力,在癌未累及食管全周一半以上时,吞咽困难症状尚不显著。咽下困难的程度与病理类型有关,缩窄型和髓质型较其他型为严重。约10%的病例症状或初发症状不是咽下困难者占20%~40%,而造成食管癌的诊断延误。部分病人在吞咽食物时有胸骨后或肩胛间疼痛。根据肿瘤部位提示已有外侵引起食管周围炎、纵隔炎或食管深层溃疡所致。下胸段肿瘤引起的疼痛可以发生在剑突下或上腹部。若有持续性胸背痛多为癌肿侵犯及(或)压迫胸膜及脊神经所致。食管癌本身和炎症可反射性地引起食管腺和唾液腺分泌增加,经食管逆蠕动,可引起呛咳和肺炎。3.晚期食管癌的症状多因压迫及并发症引起,并且可以发生淋巴及血行转移。食管病变段有溃疡、炎症或是肿瘤外侵,则产生胸骨后或背部持续性隐痛。如疼痛剧烈并伴有发热,应警惕肿瘤是否已经穿孔或行将穿孔。癌肿淋巴结转移常在锁骨上部胸锁乳突肌的附着部后方,左侧多于右侧,如压迫喉返神经,出现声音嘶哑;压迫颈交感神经,则产生Horner综合征。因吸入性炎症引起的喉炎也可造成声音嘶哑,通过间接喉镜检查有助于鉴别。癌肿压迫气管,可出现咳嗽及呼吸困难,有时由于食管高度梗阻,产生逆蠕动使食管内容物误吸入气道造成感染。癌组织侵透纵隔、气管、支气管、主动脉,形成纵隔炎、气管食管瘘,发生肺炎、肺脓肿,甚至致命性大出血等。病人因咽下困难出现营养不良,脱水等恶病质。若有骨、肝、脑等重要脏器转移,可出现骨痛、黄疸、腹水、昏迷等症状。

对于癌症的治疗最好能考虑进行综合性的治疗,如手术、化疗、放疗以及中药的调理,这并非是哪一种方法就可以解决的,中药的使用也必须得先进行辨证,中药对于癌症的治疗主要是起一定的调理作用,与化疗药物配合可以缓解化疗药物的副作用,提高身体素质。但单纯依靠中药来根治癌症目前还不太可能。

分外科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和综合治疗。两种或以上疗法同时或先后应用称为综合治疗。结果显示以综合治疗效果较好。如手术治疗:手术是治疗食管癌首选方法。若全身情况良好、有较好的心肺功能储备、无明显远处转移征象者,可考虑手术治疗。一般以颈段癌长度<3厘米、胸上段癌长度<4厘米、胸下段癌长度<5厘米切除的机会较大。然而也有瘤体不太大但已与主要器官,如主动脉、气管等紧密粘连而不能切除者。对较大的鳞癌估计切除可能性不大而患者全身情况良好者,可先采用术前放疗,待瘤体缩小后再作手术。手术禁忌证:①全身情况差,已呈恶病质。或有严重心、肺或肝、肾功能不全者。②病变侵犯范围大,已有明显外侵及穿孔征象,例如已出现声音嘶哑或已有食管气管瘘者。③已有远处转移者。

还有放射疗法:①放射和手术综合治疗,可增加手术切除率,也能提高远期生存率。术前放疗后,休息3~4周再做手术较为合适。对术中切除不完全的残留癌组织处做金属标记,一般在术后3~6周开始术后放疗。②单纯放射疗法,多用于颈段、胸上段食管癌,这类患者的手术常常难度大,并发症多,疗效不满意;也可用于有手术禁忌证而病变时间不长,患者尚可耐受放疗者。也有化学治疗:采用化疗与手术治疗相结合或与放疗、中医中药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有时可提高疗效,或使食管癌患者症状缓解,存活期延长。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食管癌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所得药剂具有解毒散结、活血祛瘀、益气养阴,杀伤癌细胞、抑制癌细胞生长、提高免疫力的功能,直接作用于病灶部位,以达到缩小肿块、缓解梗阻,畅通食道的作用;该药大多采用天然成分、服用安全,无明显副作用,经多年临床观察未见病人有不良反应,适合患者长期服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治疗食管癌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树莓10-20份、醋鳖甲5-10份、紫河车5-10份、山豆根5-10份、五灵脂10-20份、白及30-40份、三七10-15份、皂角菌10-15份、丹参5-10份、橄榄叶10-15份、黑牵牛5-10份、姜半夏10-15份、桑白皮3-6份、天山雪莲6-10份、桦菌芝15-20份、茯苓10-15份、黄芪10-20份、甘草5-10份、蜘蛛香10-20份、水飞蓟10-20份、焦山楂5-10份、乌梅5-10份、葛仙米10-20份。

优选地,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树莓10份、醋鳖甲5份、紫河车5份、山豆根5份、五灵脂10份、白及30份、三七10份、皂角菌10份、丹参5份、橄榄叶10份、黑牵牛5份、姜半夏10份、桑白皮3份、天山雪莲6份、桦菌芝15份、茯苓10份、黄芪10份、甘草5份、蜘蛛香10份、水飞蓟10份、焦山楂5份、乌梅5份、葛仙米10份。

优选地,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树莓20份、醋鳖甲10份、紫河车10份、山豆根10份、五灵脂20份、白及40份、三七15份、皂角菌15份、丹参10份、橄榄叶15份、黑牵10份、姜半夏15份、桑白皮6份、天山雪莲10份、桦菌芝20份、茯苓15份、黄芪20份、甘草10份、蜘蛛香20份、水飞蓟20份、焦山楂10份、乌梅10份、葛仙米20份。

优选地,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树莓15份、醋鳖甲7.5份、紫河车7.5份、山豆根7.5份、五灵脂15份、白及35份、三七12.5份、皂角菌12.5份、丹参7.5份、橄榄叶12.5份、黑牵牛7.5份、姜半夏12.5份、桑白皮4.5份、天山雪莲8份、桦菌芝17.5份、茯苓12.5份、黄芪15份、甘草7.5份、蜘蛛香15份、水飞蓟15份、焦山楂7.5份、乌梅7.5份、葛仙米15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一种治疗食管癌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按上述的配方称取各组分;

S2、将称取的树莓、醋鳖甲、紫河车、山豆根、五灵脂、白及、三七皂角菌、丹参、橄榄叶、黑牵牛、姜半夏、桑白皮、天山雪莲、桦菌芝、茯苓、黄芪、甘草、蜘蛛香、水飞蓟、焦山楂、乌梅和葛仙米送入超声破碎器经超声破碎处理后,用5倍体积的90%乙醇水溶液室温冷浸三次,每次18h,过滤,浓缩滤液,得膏状物,并回收溶剂;然后将所得的膏状物用适当的水分散后,依次用乙酸乙酯、正丁醇分别萃取三次,并将所得的滤渣部分继续用水冷浸提取三次,每次20h,合并所有浸提液,得提取液;

S3、按提取液质量百分比为1.5-2.5%的比例加入中性蛋白酶,30-50℃下酶解0.5-2h,过滤,得酶解液;

S4、将所得的发酵液迅速冷冻后再自然解冻,使提取物中淀粉老化沉淀;收集上清液,剩余部分离心,收集离心液体并合并于上清液中,喷雾干燥,即得。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制备工艺的优化,使得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可以充分析出,且可以减少药材中的杂质所带来的副作用,具有解毒散结、活血祛瘀、益气养阴,杀伤癌细胞、抑制癌细胞生长、提高免疫力的功能,直接作用于病灶部位,以达到缩小肿块、缓解梗阻,畅通食道的作用;该药大多采用天然成分、服用安全,无明显副作用,经多年临床观察未见病人有不良反应,适合患者长期服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治疗食管癌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树莓10份、醋鳖甲5份、紫河车5份、山豆根5份、五灵脂10份、白及30份、三七10份、皂角菌10份、丹参5份、橄榄叶10份、黑牵牛5份、姜半夏10份、桑白皮3份、天山雪莲6份、桦菌芝15份、茯苓10份、黄芪10份、甘草5份、蜘蛛香10份、水飞蓟10份、焦山楂5份、乌梅5份、葛仙米10份。

实施例2

一种治疗食管癌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树莓20份、醋鳖甲10份、紫河车10份、山豆根10份、五灵脂20份、白及40份、三七15份、皂角菌15份、丹参10份、橄榄叶15份、黑牵10份、姜半夏15份、桑白皮6份、天山雪莲10份、桦菌芝20份、茯苓15份、黄芪20份、甘草10份、蜘蛛香20份、水飞蓟20份、焦山楂10份、乌梅10份、葛仙米20份。

实施例3

一种治疗食管癌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树莓15份、醋鳖甲7.5份、紫河车7.5份、山豆根7.5份、五灵脂15份、白及35份、三七12.5份、皂角菌12.5份、丹参7.5份、橄榄叶12.5份、黑牵牛7.5份、姜半夏12.5份、桑白皮4.5份、天山雪莲8份、桦菌芝17.5份、茯苓12.5份、黄芪15份、甘草7.5份、蜘蛛香15份、水飞蓟15份、焦山楂7.5份、乌梅7.5份、葛仙米15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一种治疗食管癌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按实施例1-实施例3所述的配方称取各组分;

S2、将称取的树莓、醋鳖甲、紫河车、山豆根、五灵脂、白及、三七皂角菌、丹参、橄榄叶、黑牵牛、姜半夏、桑白皮、天山雪莲、桦菌芝、茯苓、黄芪、甘草、蜘蛛香、水飞蓟、焦山楂、乌梅和葛仙米送入超声破碎器经超声破碎处理后,用5倍体积的90%乙醇水溶液室温冷浸三次,每次18h,过滤,浓缩滤液,得膏状物,并回收溶剂;然后将所得的膏状物用适当的水分散后,依次用乙酸乙酯、正丁醇分别萃取三次,并将所得的滤渣部分继续用水冷浸提取三次,每次20h,合并所有浸提液,得提取液;

S3、按提取液质量百分比为1.5-2.5%的比例加入中性蛋白酶,30-50℃下酶解0.5-2h,过滤,得酶解液;

S4、将所得的发酵液迅速冷冻后再自然解冻,使提取物中淀粉老化沉淀;收集上清液,剩余部分离心,收集离心液体并合并于上清液中,喷雾干燥,即得。

经大量的治疗案例实践,本实施例所得的中药复方具有解毒散结、活血祛瘀、益气养阴,杀伤癌细胞、抑制癌细胞生长、提高免疫力的功能,直接作用于病灶部位,以达到缩小肿块、缓解梗阻,畅通食道的作用;该药大多采用天然成分、服用安全,无明显副作用,经多年临床观察未见病人有不良反应,适合患者长期服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