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糖网病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91685发布日期:2018-09-08 01:14阅读:51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糖网病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糖网病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糖尿病发病率从1980年的0.67%迅速攀升到2010年的11.6%,患者人数已经突破1.3亿人,成为世界上糖尿病患病人数最多的国家。糖尿病最大的危害是各种急慢性并发症,尤其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以下简称“糖网病”),导致极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糖网病已经成为20-70岁人群致盲的主要病因,而且是不可避免致盲性疾病的首位病因。大约有80%以上的糖尿病患者会发生糖网病,失明的危险性比正常人高25倍。

目前我国糖网病患者超过4000万人。患者数量巨大,但是中国眼科医生数量很少。据卫计委统计,我国目前只有3.2万名眼科医生,其中,从事眼底医疗服务和研究的医生大约800-1000人,相对于1亿多的糖尿病患者来说,眼科医生严重不足。

患者在进行眼科检查之前,均需要拍摄其眼底照片,眼科医生获取患者的大量的眼底照片图像并对上述大量的眼底照片图像进行查看,然后凭借个人经验对上述眼底照片图像进行分析,以对上述眼底照片图像进行分类,最后根据上述分类情况判断患者是否患有dr(diabeticretinopathy,糖尿病视网膜病)以及所患dr的严重程度。

但是,上述诊断方法中,需要人工对大量的眼底照片图像进行分类处理,使得医生的工作量较大且对上述诊断方法对医生的医资水平要求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糖网病检测装置,能够降低医生的工作量。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糖网病检测系统,包括图像采集装置、数据传输装置和标记模型;

所述图像采集装置用于采集待检测人员的眼底图像,包括移动式图像采集设备和外置镜头;

所述外置镜头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移动式图像采集设备上,包括固定端、固定镜头连接器和镜头;

所述固定端包括后盖吸附贴,用于真空吸附在移动式图像采集设备后盖上;所述后盖吸附贴通过伸缩支架连接有边框吸附贴;所述后盖吸附贴上还设置有连接固定扣;

所述固定镜头连接器包括与所述连接固定扣卡扣连接的固定口,所述固定口连接有旋转伸缩支架,所述旋转伸缩支架连接有镜头连接件;

所述外置镜头包括密封连接的前镜筒和后镜筒;所述前镜筒与镜头连接件连接,内设置有前透镜;所述前镜筒和所述后镜筒连接处通过卡扣固定有内透镜;所述后镜筒内设置有后透镜;所述前镜筒和所述后镜筒螺纹连接,所述前镜筒设置有led白光灯,所述后镜筒设置有红外灯;

所述数据传输装置用于将所述图像采集装置采集的图像发送至所述标记模型;

所述标记模型用于对所述图像采集装置采集的图像进行分析,并给出结论。

优选的,还包括模型训练装置;

所述模型训练装置用于训练所述标记模型,具体包括:

通过眼底照片特异性标注和机器学习建立思维模型,使用多领域数据集融合训练提高模型的辨识和分析能力。

优选的,所述标记模型用于对所述图像采集装置采集的图像进行分析具体包括:

对所述图像分层扫描,找出特征源。

优选的,所述连接固定扣通过滑动凹槽固定在手机固定端,所述伸缩支架滑动设置在所述滑动凹槽内。

优选的,所述后镜筒上设置有固定绑带。

优选的,所述前透镜通过前镜固定盖安装在前镜筒上。

优选的,所述后镜筒上设置有电源接口;

所述电源接口用于连接电源。

本发明提出的糖网病检测系统,通过图像采集装置采集待检测人员的眼底图像,并通过数据传输装置传输至标记模型进行图像分析,从而可以通过标记模型给出测评,帮助医生提供诊断数据,降低医生的工作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糖网病检测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固定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固定镜头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糖网病检测系统,包括图像采集装置1、数据传输装置2和标记模型3;

所述图像采集装置1用于采集待检测人员的眼底图像,包括移动式图像采集设备4和外置镜头5;

所述外置镜头5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移动式图像采集设备1上,包括固定端501、固定镜头连接器502和镜头503;

所述固定端501包括后盖吸附贴5011,用于真空吸附在移动式图像采集设备后盖上;所述后盖吸附贴5011通过伸缩支架5012连接有边框吸附贴5013;所述后盖吸附贴5013上还设置有连接固定扣5014;

所述固定镜头连接器502包括与所述连接固定扣5014卡扣连接的固定口5021,所述固定口5021连接有旋转伸缩支架5022,所述旋转伸缩支架5022连接有镜头连接件5023;

所述外置镜头503包括密封连接的前镜筒5031和后镜筒5032;所述前镜筒5031与镜头连接件5023连接,内设置有前透镜5033;所述前镜筒5031和所述后镜筒5032连接处通过卡扣固定有内透镜5034;所述后镜筒5032内设置有后透镜5035;所述前镜筒5031和所述后镜筒5032螺纹连接,所述前镜筒5031设置有led白光灯,所述后镜筒设置有红外灯5036;

所述数据传输装置2用于将所述图像采集装置1采集的图像发送至所述标记模型3;

所述标记模型3用于对所述图像采集装置采集的图像进行分析,并给出结论。

可见,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糖网病检测系统,通过图像采集装置采集待检测人员的眼底图像,并通过数据传输装置传输至标记模型进行图像分析,从而可以通过标记模型给出测评,帮助医生提供诊断数据,降低医生的工作量。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糖网病检测系统还包括模型训练装置;

所述模型训练装置用于训练所述标记模型,具体包括:

通过眼底照片特异性标注和机器学习建立模型,使用多领域数据集融合训练提高模型的辨识和分析能力。

本实施例中,标记模型用于对图像进行自主分析,并给出反馈意见。因此,可以预先对模型进行训练,可以通过眼底照片特异性标注和机器学习建立思维模型,应用多领域数据集融合训练提高辨识和分析能力,从而产生独立分析的能力并不断自我强化。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标记模型用于对所述图像采集装置采集的图像进行分析具体包括:

对所述图像分层扫描,找出特征源。

本实施例中,通过自动扫描照片,将图像分解为图层,对图像进行逐层分析,给出意见,找出特征源,可以有效的降低对模型的运算能力的要求。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固定扣通过滑动凹槽固定在手机固定端,所述伸缩支架滑动设置在所述滑动凹槽内。

举例来说,移动式图像采集设备可以为手机,本实施例中,滑动凹槽固定连接在后盖吸附贴上,由于每个手机的结构不同,边框吸附贴可以吸附的位置也不相同,因此在实际固定时需要调整边框吸附贴的位置。本申请中,伸缩支架可以滑动设置在滑动凹槽内,从而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伸缩支架的位置,边框吸附贴设置在伸缩支架的两端;完成伸缩支架的调整后,可以通过螺栓等锁紧装置锁紧伸缩支架,防止滑动支架移动。由于手机的尺寸也不相同,因此可以采用伸缩支架,通过调整伸缩支架的长度,从而可以使边框吸附贴更加贴合的吸附在手机边框上。

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后镜筒上设置有固定绑带。

本实施例中,进行眼球等部位的拍摄时,需要将镜头固定在头部,因此可以在后镜筒上设置固定绑带,使用时可以通过固定绑带将镜头固定在使用者的头部,便于进行拍摄。

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前透镜通过前镜固定盖安装在前镜筒上。

本实施例中,前盖固定盖的作用是固定前透镜,便于安装和更换前透镜。

同理,后透镜也可以通过固定盖等部件安装在后镜筒上,便于安装或更换。

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后镜筒上设置有电源接口;

所述电源接口用于连接电源。

本实施例中,本实施例中,可以在镜筒上设置电源接口,电源接口可以用于连接电源为镜头的部分部件进行供电。

本发明提出的糖网病检测系统工作时,将伸缩支架打开,与移动式图像采集设备如手机的边缘固定,让移动设备后盖吸附在后盖吸附区;拿下连接固定扣,将镜头连接设备的连接固定口放置与连接固定扣原位置下,在滑动凹槽中调节合适位置,然后拧紧连接固定扣固定镜头连接处,并让吸附区的吸附垫发挥作用吸附住移动设备后盖;将卡扣及前透镜连接至镜头连接处,旋转锁死,安装完成;安装完成后可以通过绑带将镜头固定在头部,打开镜头的红外灯和led白光灯为镜头进行补光,采集眼球的图像,并通过数据传输装置发送至标注模型,其中数据传输装置可以为手机自带的数据传输装置。

标注模型可以通过自动扫描照片,将图像分解为图层,对图像进行逐层分析,给出意见,找出特征源,从而可以通过标记模型给出测评,帮助医生提供诊断数据,降低医生的工作量。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至少可以实现如下效果: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图像采集装置采集待检测人员的眼底图像,并通过数据传输装置传输至标记模型进行图像分析,从而可以通过标记模型给出测评,帮助医生提供诊断数据,降低医生的工作量。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