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电极、生物电极单元和生物电极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77165发布日期:2018-10-16 20:11阅读:422来源:国知局
生物电极、生物电极单元和生物电极包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生物信息测量用的生物电极等,特别是涉及确保能够安放在正确位置的功能并且在安放时不显眼的生物电极等。



背景技术:

以往,在心电图测量等中,使用安放在被检者的皮肤以获取生物信息的生物电极。通常,在心电图测量中,根据检查内容,需要将多个(例如5个)生物电极分别安放在被检者的已决定的位置。

关于该生物电极的安放位置,在下述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在生物电极的主体部示出安放位置(图1、图2)。另外,在下述专利文献2示出了在电极标注出定义安放位置的标志。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4-35640号公报

专利文献2: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03/3153840号说明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欲解决的问题

然而,在利用霍尔特心电图仪进行24小时测量的情况下等,由于被检者要在安放着生物电极的状态下进行日常生活,因此,存在上述这样的安放位置的显示变得显眼、安放性不好这样的问题。对于被检者而言,优选的是尽可能使安放的生物电极不显眼。特别是,由于在夏季穿着的衣物少,因此,不期望表示安放位置的文字、标志太过显眼。

因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确保安放在正确位置的功能并且在安放时不显眼的生物电极等。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个侧面的生物信息测量用的生物电极包括:电极主体;安放部,其使所述电极主体安放在生物体;以及覆盖部,附着在所述电极主体或者所述安放部,在生物信息测量前被取下,并且,在所述覆盖部附着有能识别所述生物电极的安放位置的第1信息。

利用该侧面,在覆盖部附着有能识别生物电极的安放位置的第1信息,安装者能够利用该信息将生物电极可靠地安放。并且,由于覆盖部在生物信息测量前被取下,因此,在测量中第1信息的显示消失,外观上能够使生物电极不显眼,可以提高被检者的安放性。

本发明的进一步的目的和特征可以由下面说明的发明的实施方式得知。

附图说明

图1是应用了本发明的生物电极、生物电极单元和生物电极包的实施方式例所涉及的概要立体图。

图2是示出生物电极1的一个例子的平面图。

图3是示出生物电极1的一个例子的剖视图。

图4是示出生物电极1的一个例子的概要的分解图。

图5是示出安放位置说明图41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6是例举将覆盖膜12剥离的样子的图。

图7是示出在覆盖膜12和标签15中显示的信息的一个例子的图。

标记的说明

1:生物电极

2:导线

3:连接器端子

4:收纳袋

10:剥离膜

11:安放胶带

12:覆盖膜

13:安放胶

14:电极元件

15:标签

16:双面胶

41:安放位置说明图

10:生物电极单元

200:生物电极包

x:第1信息

y:第2信息

z:第3信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例。然而,该实施方式例没有限定本发明的技术范围。此外,在图中,对相同或者类似的要素标注同一附图标记或者参考记号来说明。

图1是应用了本发明的生物电极、生物电极单元和生物电极包的实施方式例所涉及的概要立体图。图1所示的本发明所涉及的生物电极1在安放在被检者(生物体)后去除的覆盖膜12(覆盖部)示出能识别安放位置的信息(第1信息x、第3信息z),实现确保能够安放在正确位置的功能并且在安放时不显眼的生物电极。

生物电极1是生物信息测量用的电极,在本实施方式例中,是为了测量动态心电图而安放在被检者的胸部来使用的电极。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例中,作为一个例子,设想使用5个生物电极1来进行测量的情况。5个生物电极1的各个电极在图1的由a所指示的虚线的位置,能互相分开,并在被分开后安放在被检者的预定位置。

各生物电极1在安放在被检者后,检测被检者的心电图信号,这些心电图信号经由其一端与各生物电极连接的各导线2而被发送。如图1所示,5条导线2的另一端分别与连接器端子3连接。连接器端子3是与未图示的记录装置连接的部分,利用各导线2发送的心电图信号经由连接器端子3而发送至记录装置,存储(记录)在记录装置中。

在测量心电图时,对于1个被检者需要这5个生物电极1、5条导线2和连接器端子3,此处,将这些统一地称为生物电极单元100。

生物电极单元100在使用前,以收纳在图1所示的收纳袋4的状态来对待,将该收纳袋4和生物电极单元100,换言之,将生物电极单元100被收纳在收纳袋4的状态在此处称为生物电极包200。此外,以该生物电极包200为单位,作为1个产品来对待。另外,在收纳袋4的表面示出(记载)安放位置说明图41。后述安放位置说明图41的内容。

接下来,说明生物电极1的构造。图2是示出生物电极1的一个例子的平面图。图3是示出生物电极1的一个例子的剖视图。另外,图4是示出生物电极1的一个例子的概要的分解图。此外,图2是从与安放在被检者的面相反的面观察生物电极1的图。另外,图3是以穿过图2的生物电极1的中心点并在上下方向延伸的与图2的纸面垂直的面切开而得到的剖视图。另外,在图3和图4中,下方是在安放时与被检者接触的侧。以下,将在生物电极1安放在被检者的状态下的朝向被检者侧的方向称为“下方”,将其相反的方向称为“上方”。所以,将各部的朝向“下方”的面称为“下表面”,将朝向“上方”的面称为“上表面”。

下面,基于图2-4来说明生物电极1的单体,但对于5个生物电极1,包括相同的构造、构成。

如图2-4所示,生物电极1包括剥离膜10、安放胶带11、覆盖膜12、安放凝胶13、电极元件14和标签15。剥离膜10(覆盖部)是将生物电极1安放在被检者时被去除的树脂制的膜,配备在最下方。剥离膜10如图3所示,直到安放在被检者为止,与安放胶带11和安放凝胶13的下表面接触并将其覆盖,防止其干燥。剥离膜10还防止具有黏着性的安放胶带11变皱、粘在不适当的位置。

安放胶带11(安放部)是用于安放生物电极1时将生物电极1固定(粘贴)在被检者的身体(皮肤)的胶带,如图4所示,成为中空圆形的形状。安放胶带11的下表面具有黏着性,在去除剥离膜10后直接粘贴在被检者的皮肤。

覆盖膜12是覆盖生物电极1的上表面的、更具体而言覆盖安放胶带11的上表面的膜,如图2、图4所示,为中空圆形的形状。覆盖膜12直到生物电极1被安放在被检者为止,如图2、图3所示,被粘贴在安放胶带11的上侧,在生物电极1安放在被检者之后,在测量前被取下(剥离)。所以,在测量心电图时,覆盖膜12被去除。

另外,如图2所示,在覆盖膜12示出(附着有)预定的信息(图2的x、z)。该预定的信息是生物电极1的安装者能够识别生物电极1的安放位置的信息,后述其具体的内容。

此外,覆盖膜12可以具有安放胶带11的增强作用,在直到安放于生物电极1为止的期间防止安放胶带11变皱等。另外,覆盖膜12在本实施方式例中在安放胶带11的全周粘贴,但覆盖膜12的形状、安放胶带11的上表面内的粘贴位置和粘贴范围不限于此,也可以是局部地覆盖安放胶带11的形状。

安放凝胶13(安放部)是在安放生物电极1时与被检者的皮肤接触,将被检者的心脏发出的电动势传递至电极元件14的部分。所以,安放凝胶13由具有导电性和黏着性的胶构成,如图3和图4所示,配置在剥离膜10的上表面与电极元件14的下表面之间。在生物电极1安放到被检者时,由于剥离膜10被去除,因此,安放凝胶13的下表面紧贴(接触)被检者的皮肤,安放凝胶13的上表面与电极元件14的下表面接触。

电极元件14将从安放凝胶13传出的电动势检测为心电图信号,将该心电图信号经由导线2而向上述记录装置发送。电极元件14如图3、图4所示,位于安放凝胶13的上表面,包含圆板形的材料。

标签15(标签部)是覆盖电极元件14的上表面的电极元件14的覆盖密封。标签15如图2、图4所示,成为近似圆形的形状,粘贴在电极元件14的上表面。另外,如图2所示,在标签15示出(附着有)预定的信息(图2的y)。后述该预定的信息y的内容。

如图3所示,双面胶16是粘贴在安放胶带11的上表面和电极元件14的下表面的中空形状的胶带。

具有以上说明的构造的本实施方式例所涉及的生物电极1的特征在于:在覆盖膜12记载预定的信息x、z;覆盖膜12和标签15所记载的预定信息x、y、z的内容和表现方法,以下,说明其具体的内容。

首先,说明生物电极单元100所具备的5个生物电极1的安放位置。图5是示出安放位置说明图41的一个例子的图。在测量心电图的情况下,作为观察心脏的电活动的导联方法,已知有导联2个电极间的电位差的双极电极法。在双极电极法中,根据其特征,有nasa导联、cc5导联、cm5导联等,在这些各导联中,2个生物电极1被用作双极(双通道)。而且,根据各导联,预先决定成为这些双极(双通道)的2个生物电极1的安放位置。

在图5的(a)、(b)和(c)中,针对在动态心电图测量中经常使用的3个测量方法,分别示出5个生物电极1的安放位置。图5的(a)是使用了nasa导联和cm5导联的测量方法的情况,图5的(b)是使用了cc5导联和cm5导联的测量方法的情况,图5的(c)是使用了nasa导联和cc5导联和cm5导联的测量方法的情况。

图5中,d所指示的“nasa”等显示表示导联方法,f所指示的“橙”的标志等表示生物电极1的安放位置及识别其安放位置的颜色,在其下显示的e所指示的“ch2+”等显示表示的是通道名。

作为一个例子,在图5的(a)中,作为cm5导联,2个生物电极1分别被用作通道“ch1-”和通道“ch1+”;作为nasa导联,2个生物电极1分别被用作通道“ch2-”和通道“ch2+”,剩余的一个生物电极1被用作“n”(中性电极)。在图5的(b)和(c)中也一样。

此外,图5中,c所指示的部分表示被检者的胸部。另外,图5所示的安放位置说明图41显示(记载)在图1所示的收纳袋4。

接下来,说明将生物电极1安放在被检者时的步骤。通常,被检者之外的安装者进行安放。首先,安装者将要安放的1个生物电极1从其他生物电极1分开。接下来,安装者将剥离膜10的大的部分剥离。如图2所示,在剥离膜10,在b所指示的线的位置有切口,以其为界分为上部和下部。剥离膜10的大的部分是指图2中的其下部。

之后,安装者用覆盖膜12所示的信息x、z等来识别安放位置,在被检者的安放位置粘贴生物电极。接下来,安装者将残留的剥离膜10的小的部分(图2的剥离膜10的上部)剥离。

然后,安装者最后将覆盖膜12剥离。图6是例举将覆盖膜12剥离的样子的图。在覆盖膜12中,在圆形的径向有1处切口,如图6的g所示,安装者从该切口依次向图6的箭头h的方向将覆盖膜12剥离。由此,其上显示的信息x、z与覆盖膜12一起被去除。

接下来,说明显示(记载)在覆盖膜12和标签15的信息。图7是示出在覆盖膜12和标签15显示的信息的一个例子的图。在图7的(a)-(e)中,针对生物电极单元100所具有的5个生物电极1,分别示出所显示的信息。此外,在图7所示的例子中,记载有(a)-(e)所示的信息的5个生物电极1被提供作为1组。

如图2和图7所示,在覆盖膜12显示(记载)有预定的信息x(以下称作第1信息)。第1信息是能识别该生物电极1(被检者)的安放位置的信息,例如包含导联名(导联方法的名称)、通道名或者分配给安放位置的颜色(不是颜色的名称而是颜色其本身)中的至少1个信息。

另外,第1信息显示(记载)在覆盖膜12的与被检者的安放位置对应(相应)的位置。具体而言,在将覆盖膜12的上表面(中空圆形)作为被检者的安放区域(胸部、图5的c)时,在与该生物电极1的安放位置大致适合的位置显示第1信息。

在图7所示的例子中,在图7的(a)的情况下,该生物电极1为了作为中性电极n来使用,在与其安放位置对应的左下的位置,通道名为“n”的文字与预先分配给该安放位置的黑色的填充区域(图7的第1信息xa)共同表示。该左下的位置如图5的(a)-图5的(c)所示,与正面观察被检者的情况下的中性电极n的安放位置大致对应。

另外,在图7的(b)的情况下,以该生物电极1被用作nasa导联或者cc5导联的通道ch2-的方式,导联名为“nasa”和“cc5”的文字被分别显示在与该安放位置对应的左上和左下的位置,同时显示在预先分配给这些安放位置的橙色的填充区域(图7的第1信息xb1和xb2)。换言之,示出的是,在该生物电极1以nasa导联的用途使用的情况下被安放在左上的位置(图5的(a)),在该生物电极1以cc5导联的用途使用的情况下被安放在左下的位置(图5的(b)和图5的(c))。

下面,对于图7的(c)-(e)的情况,也等同地显示第1信息(图7的第1信息xc1、xc2、xd和xe)。这样,在图7所示的例子中,由于5个生物电极1的安放位置不同,因此,各生物电极1附着有的第1信息的内容互不相同。

此外,如图7的(b)和(c)所示,1个生物电极1能够对1个生物电极1显示与多个导联方法对应的多个第1信息,从而能够作为因测量方法不同而不同的导联方法的电极使用。

接下来,如图2和图7所示,在标签15显示(记载)有预定的信息y(以下,称作第2信息)。第2信息是能识别该生物电极1(被检者)的安放位置的信息,例如是该生物电极1的通道名。在图2所示的例子中,表示的是该生物电极1被用作通道“ch2-”的情况。

作为第2信息的背景的标签15的表面(上表面)涂有与被检者的皮肤的颜色相近的颜色。例如为皮肤色。

另外,第2信息显示在比第1信息的显示范围窄的范围,以比第1信息中使用的文字小的文字显示。

另外,第2信息的显示中,使用的是与第一信息的显示中使用的颜色相比不显眼的颜色(例如饱和度低的颜色)。

另外,第2信息在安放在被检者且被检者站立的状态下显示在标签15的下部(图2和图7的标签15的下部,换言之,下方的端部)。例如,优选的是,在该状态下的上下方向,显示在标签15的下三分之一的范围。

此外,如图7的(c)等所示,第2信息也能够在1个生物电极1显示与多个导联方法对应的多个第2信息。

在图7所示的例子中,在(a)的情况下,以该生物电极1被用作中性电极n的方式,通道名为“n”的文字以皮肤色作为背景,在标签15的下部以比第1信息的文字小的文字显示(图7的第2信息ya)。

下面,对于图7的(b)-(e)的情况,等同地显示第2信息(图7的第2信息yb、yc、yd和ye)。

另外,如图2和图7所示,在覆盖膜12显示(记载)有预定的信息z(以下称作第3信息)。第3信息是能识别该生物电极1(被检者)的安放位置的信息,具体而言,第3信息以与显示在收纳袋4的安放位置说明图41所使用的标志(图5的f等)对应的标志来表现。另外,第3信息在覆盖膜12内被显示在与第1信息同样的位置。即,第3信息也显示在与该生物电极1的安放位置对应的场所。

在图2和图7所示的例子中,第3信息使用与在安放位置说明图41中使用的标志相同的标志,显示在第1信息的附近。

如图2和图7所示,作为一个例子,第3信息以分配给该生物电极1的安放位置的颜色(上述的第1信息所包含的颜色)为背景,能够以包含表示该颜色的名称的文字的圆形的标志来表现。

在图7的(a)的情况下,在黑色的圆形中写入有“黑”这样的文字的标志(图7的za)被显示在第1信息(图7的xa)的旁边。下面,对于图7的(b)-(e)的情况,等同地显示第3信息(图7的第3信息zb、zc、zd和ze)。

此外,也可以不显示该第3信息。同样,关于第2信息,虽然优选进行显示,但也可以不显示。

另外,第1信息和第3信息所使用的上述颜色可以是对各生物电极1分配的颜色,5个颜色互不相同的颜色分别分配给各生物电极1。所以,该颜色是识别安放位置和生物电极1的颜色。

另外,图7所示的1组(5个)生物电极1显示第1信息、第2信息和第3信息,从而能够在基于图5说明的3个的任意测量方法中使用。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生物电极单元100包括5个生物电极1,但生物电极单元100所包括的生物电极1的数量不限于此,当然可以根据测量中使用的导联方法的数量等来变更。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第1信息和第3信息被显示在覆盖膜12,但也可以将第1信息和第3信息显示在不同部分、即在安放生物电极1时附带于生物电极1、在安放后被去除的部分,例如显示剥离膜10。

另外,作为其他例子,也可以包括粘贴在标签15的上表面、在测量前剥离的密封,在该密封标注有第1信息和第3信息。另外,也可以是在电极元件14自身具有与标签15同样的功能而不具备标签15的生物电极中,在电极元件14的上表面粘贴同样的密封。

在这些覆盖膜12以外的部分标注第1信息和第3信息情况下,针对这些信息的显示内容、显示方法,可以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中,电极元件14和标签15或者电极元件14相当于技术方案中所记载的“电极主体”,安放胶带11和安放凝胶13相当于技术方案中所记载的“安放部”,剥离膜10、覆盖膜12或者标注所述第1信息和第3信息的密封相当于技术方案中所记载的“覆盖部”。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例所涉及的生物电极1、生物电极单元100和生物电极包200中,由于能识别生物电极1的安放位置的信息(第1信息)被显示在测量心电图时被去除的覆盖膜12,因此,安装者能够根据该信息可靠(准确)进行安放,并且,能够在测量中使该信息显示消失并使生物电极1不显眼,因此,可以提高被检者的安放性。

另外,作为第1信息,包含导联名、通道名或者识别安放位置/生物电极1的颜色中的至少1个,因此,安装者能够容易判断(识别)安放位置。

并且,由于第1信息被显示在覆盖膜12的与安放位置相应的位置,因此,安装者能够更容易地判断(识别)安放位置。

另外,由于在第1信息中能够包含与多个导联方法相应的多个信息,因此,可以在多个测量方法中使用相同的生物电极单元100,能够将生物电极包200的产品种类抑制得少,因此,能够削减制造方面和管理方面的成本。

另外,由于能识别生物电极1的安放位置的第2信息被显示在安放后也不去除的标签15,因此,在即将测量时、测量时能够确认生物电极1的安放位置。

另外,由于第2信息在被检者为安放状态下显示在生物电极1的下部,因此,在被安放在胸部的上部的情况下等,第2信息的显示容易被衣物隐藏,能够使生物电极1不显眼。

另外,由于第2信息与第1信息相比显示得小,因此,从这一点而言,也能够使生物电极1不显眼。

并且,通过使标签15为与皮肤接近的颜色,使第2信息为饱和度低的颜色,能够使生物电极1更不显眼。

另外,由于能识别生物电极1的安放位置的第3信息以与显示在收纳袋4的安放位置说明图41同样的标志显示在覆盖膜12,因此,对于安放位置示出多个信息,能够与安装者的技术无关地可靠地安放生物电极1。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例中,说明生物电极1被用于心电图测量的情况,但本发明也可以适用于被检者安放生物电极并进行测量这样的其他测量中使用的生物电极。

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包含技术方案中所记载的发明及其等同替代物。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