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旋藻胶囊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972877发布日期:2018-07-20 18:36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医药保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螺旋藻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累积诸多压力、饮食生活的变化及生活习惯的紊乱等,导致我们体内血液中的胆固醇及脂肪增加变成混浊状。因此容易产生出血栓,且血液成份亦失去平衡,因而变成即使出现血栓亦难以溶解掉的体质。这种血栓为心肌梗塞或脑塞栓等重大疾病的起因。这些疾病多半至发病为止无自觉症状,多数都是突然病倒,甚至,还会留有后遗症。因此身处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之中,最为重要的即为预防工作,为了成为不会产生血栓以及可以将形成的血栓溶解掉的体质,则必须借由运动及饮食来改善生活习惯。技术实现要素: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螺旋藻食品抗血栓原理单一,储存稳定性差以及吸收率不高的缺陷,提供了一种螺旋藻胶囊,同时还提供了该螺旋藻胶囊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螺旋藻胶囊,由胶囊壳和容设于所述胶囊壳内的内容物组成,所述内容物以重量份计含有如下组分:中链甘油三酸酯3-8份、egcg0.1-0.5份、螺旋藻菌1-4份、螺旋藻激酶10-30份、葵花油45-75份、蜂蜡3-10份以及甘油脂肪酸酯3-10份,所述胶囊壳以重量份计含有如下组分:明胶40-70份、甘油15-30份以及蜂蜡10-30份。优选地,其中所述gecg的含量不低于98%。优选地,其中所述螺旋藻激酶的活性不低于1200fu。优选地,其中所述内容物以重量份计含有如下组分:中链甘油三酸酯5份、egcg0.3份、螺旋藻菌3份、螺旋藻激酶20份、葵花油60份、蜂蜡3.7份以及甘油脂肪酸酯8份,所述胶囊壳以重量份计含有如下组分:明胶45份、甘油30份以及蜂蜡25份。优选地,其中所述内容物以重量份计含有如下组分:中链甘油三酸酯6.28份、egcg0.42份、螺旋藻菌4份、螺旋藻激酶25份、葵花油45份、蜂蜡9.3份以及甘油脂肪酸酯10份,所述胶囊壳以重量份计含有如下组分:明胶70份、甘油20份以及蜂蜡10份。优选地,其中所述内容物以重量份计含有如下组分:中链甘油三酸酯5.8份、egcg0.35份、螺旋藻菌3.2份、螺旋藻激酶15份、葵花油65份、蜂蜡6份以及甘油脂肪酸酯4.65,所述胶囊壳以重量份计含有如下组分:明胶40份、甘油30份以及蜂蜡30份。一种螺旋藻胶囊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1)称量:称取配方量的中链甘油三酸酯、egcg、螺旋藻菌、螺旋藻激酶、葵花油、内容物蜂蜡、胶囊壳蜂蜡、甘油脂肪酸酯、明胶以及甘油,备用;(2)配料:将螺旋藻菌、螺旋藻激酶、葵花油和甘油脂肪酸酯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将中链甘油三酸酯加热到60-90℃时添加内容物蜂蜡和egcg,搅拌熔融0.5-1小时,得到油溶胶,然后降温至15-30℃保温,待用;将上述的混合物加入油溶胶中,边加边搅拌,混合均匀后过胶体磨2-3次,脱尽气泡,得内容物待用;(3)化胶:先将胶囊壳蜂蜡、甘油放入化胶罐中加热至50-70℃,在转速为15-45rpm的搅拌状态下将明胶缓慢加入,并继续加热至80-100℃,搅拌熬制0.5-1小时,脱气泡后得到胶液,且80-120目过滤,在40-60℃下放置4-6小时,备用;(4)压瓦:开动软胶囊压制机,进行压制胶丸,控制生产环境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压制出的胶丸用输送带输送到转笼中定型3-5小时;(5)洗丸、干燥:用体积浓度为15-95%的食用酒精进行清洗胶丸,直至胶丸表面光洁、透亮,无油状物,然后将胶丸转至干燥室干燥,控制干燥室温度24-30℃,相对湿度20-30%,干燥24-48小时,得软胶囊,将软胶囊装入瓶中。优选地,所述步骤(4)中,所述生产环境温度为18-22℃,相对湿度为40-60%,内容物的装量为0.3g/粒。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优点:(1)本发明所提供的螺旋藻胶囊,其中,螺旋藻激酶被证明可以有效地溶解血栓,主要是分解胆固醇、分解体内酸化型脂质,有抑制血栓形成和溶解血栓、降低胆固醇的作用;egcg具有抑制血液中低密度蛋白(不溶性纤维蛋白)含量的功效,且其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不仅改善了血管壁的韧性,也延长了该组合物体系的稳定性;蜂胶中不仅含有丰富的黄酮而且还有多种成分,使其具有软化血管,降低血管脆性,有效减少血栓形成,防治血管硬化,改善微循环的作用,即增加了血管的韧性,也加快了血栓的排出;螺旋藻菌具有改变人体肠道菌丛生态,帮助消化道机能正常化,以使排便顺畅,维持体内生理环保的作用,促进了微循环;中链甘油三酸酯用于人体的吸收方式不同于其他油脂,吸收速度比长链脂肪酸快四倍,且其不产生脂肪蓄积,能很好地溶解胆固醇等,降低或避免了egcg被空气氧化的风险;葵花油是植物油中含有亚油酸最多的,亚油酸具有降低血脂、软化血管、降低血压、促进微循环的作用,能起到防止人体血清胆固醇在血管壁的沉积,增强血管的韧性和促进微循环;而甘油脂肪酸酯的加入,使得整个组合物体系稳定,进一步增强了体系中各个组分的功效。即本发明所提供的螺旋藻胶囊,将不同作用机理的以上各成分巧妙地组合在一起,使它们从抑制血栓的形成、增加血栓的溶解,加快溶解的血栓排出和增强血管的弹性多方面协同作用,达到使人体成为不会产生血栓、可以将形成的血栓溶解掉以及快速把溶解掉的血栓排出体外的体质。(2)本发明所提供的螺旋藻胶囊,将中链甘油三酸酯、egcg、螺旋藻菌、螺旋藻激酶、葵花油、甘油脂肪酸酯以及蜂蜡科学配比,所有原材料均是绿色材料,安全高效,同时采用胶囊作为载体,携带及食用方便,规避了egcg的苦涩味道和螺旋藻激酶的难闻气味,长期服用安全、无毒、副作用。(3)本发明中将egcg稳定地分散于中链甘油三酸酯中,使得egcg被中链甘油三酸酯包裹住,不仅保证了egcg的溶解量,也避免了egcg被空气氧化的问题,使得egcg的效果可以得到充分的使用。(4)本发明所提供的螺旋藻胶囊,与现有技术的螺旋藻制品相比,能够显著提高螺旋藻胶囊的吸收性和稳定性,使得各组分的综合效果得到充分的体现。(5)本发明所提供的螺旋藻胶囊,由于蜂蜡在内容物中的容纳量不高,蜂蜡被分别用于内容物组分和胶囊壳组分中,提高了蜂蜡在整个螺旋藻胶囊中的比例,从而使得螺旋藻胶囊具有更好的抗血栓性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除非另外定义,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若存在矛盾,则以本申请提供的定义为准。本发明中所述的内容物蜂蜡为用于螺旋藻胶囊中内容物的蜂蜡,所述的胶囊壳蜂蜡为用于螺旋藻胶囊中胶囊壳的蜂蜡。除非另外说明,本文中所有的百分比、重量份数、比值等均是按重量计。本发明使用的中链甘油三酸酯、egcg、螺旋藻菌、螺旋藻激酶、葵花油、甘油脂肪酸酯以及蜂蜡均为市购。实施例1(1)称量:称取3份中链甘油三酸酯、0.1份egcg、1份螺旋藻菌、25份螺旋藻激酶、60份葵花油、5.9份甘油脂肪酸酯、5份内容物蜂蜡、30份胶囊壳蜂蜡、50份明胶和20份甘油,备用;(2)配料:将1份螺旋藻菌、25份螺旋藻激酶、60份葵花油和5.9份甘油脂肪酸酯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将3份中链甘油三酸酯加热到60℃时添加5份内容物蜂蜡和0.1份egcg,搅拌熔融0.5小时,得到油溶胶,然后降温至25℃保温,待用;将步骤(1)所得的混合物依次加入油胶液中,边加边搅拌,混合均匀后过胶体磨2-3次,脱尽气泡,获得内容物,待用;(3)化胶:先将30份胶囊壳蜂蜡、20份甘油放入化胶罐中加热至50℃,在转速为15rpm的搅拌状态下将50份明胶缓慢加入化胶罐,并继续加热至80℃,搅拌熬制0.5小时,脱气泡后得到胶液,80目过滤,在40℃下放置4小时,备用;(4)压瓦:开动软胶囊压制机,进行压制胶丸,生产环境温度18℃,相对湿度40%,控制内容物0.3g/粒,压制出的胶丸用输送带输送到转笼中定型3小时;(5)洗丸、干燥:用体积浓度为20%的食用酒精进行清洗胶丸,直至胶丸表面光洁、透亮,无油状物,然后将胶丸转至干燥室干燥,控制干燥室温度24℃,相对湿度20%,干燥24小时,将软胶囊装入瓶中,60粒/瓶。实施例2:(1)称量:称取5份中链甘油三酸酯、0.3份egcg、3份螺旋藻菌、20份螺旋藻激酶、60份葵花油、8份甘油脂肪酸酯、3.7份内容物蜂蜡、25份胶囊壳蜂蜡、45份明胶和30份甘油,备用;(2)配料:将3份螺旋藻菌、20份螺旋藻激酶、60份葵花油和8份甘油脂肪酸酯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将5份中链甘油三酸酯加热到70℃时添加3.7份内容物蜂蜡和0.3份egcg,搅拌熔融0.8小时,得到油溶胶,然后降温至20℃保温,待用;将步骤(1)所得的混合物依次加入油胶液中,边加边搅拌,混合均匀后过胶体磨2-3次,脱尽气泡,得内容物待用;(3)化胶:先将25份胶囊壳蜂蜡、30份甘油放入化胶罐中加热至60℃,在转速为18rpm的搅拌状态下将45份明胶缓慢加入化胶罐,并继续加热至85℃,搅拌熬制0.5小时,脱气泡后得到胶液,100目过滤,在50℃下放置4小时,备用;(4)压瓦:开动软胶囊压制机,进行压制胶丸,生产环境温度20℃,相对湿度45%,控制内容物0.3g/粒,压制出的胶丸用输送带输送到转笼中定型3.5小时;(5)洗丸、干燥:用体积浓度为25%的食用酒精进行清洗胶丸,直至胶丸表面光洁、透亮,无油状物,然后将胶丸转至干燥室干燥,控制干燥室温度27℃,相对湿度25%,干燥30小时,将软胶囊装入瓶中,60粒/瓶。实施例3:(1)称量:称取4.74份中链甘油三酸酯、0.26份egcg、2.5份螺旋藻菌、30份螺旋藻激酶、55份葵花油、4份甘油脂肪酸酯、3.5份内容物蜂蜡、20份胶囊壳蜂蜡、55份明胶和25份甘油,备用;(2)配料:将2.5份螺旋藻菌、30份螺旋藻激酶、55份葵花油和4份甘油脂肪酸酯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将4.74份中链甘油三酸酯加热到75℃时添加3.5份内容物蜂蜡和0.26份egcg,搅拌熔融0.8小时,得到油溶胶,然后降温至20℃保温,待用;将步骤(1)所得的混合物依次加入油胶液中,边加边搅拌,混合均匀后过胶体磨2-3次,脱尽气泡,得内容物待用;(3)化胶:先将20份胶囊壳蜂蜡、25份甘油放入化胶罐中加热至58℃,在转速为25rpm的搅拌状态下将55份明胶缓慢加入化胶罐,并继续加热至89℃,搅拌熬制0.6小时,脱气泡后得到胶液,110目过滤,在50℃下放置6小时,备用;(4)压瓦:开动软胶囊压制机,进行压制胶丸,生产环境温度20℃,相对湿度52%,控制内容物0.3g/粒,压制出的胶丸用输送带输送到转笼中定型4小时;(5)洗丸、干燥:用体积浓度为30%的食用酒精进行清洗胶丸,直至胶丸表面光洁、透亮,无油状物,然后将胶丸转至干燥室干燥,控制干燥室温度27℃,相对湿度23%,干燥32小时,将软胶囊装入瓶中,60粒/瓶。实施例4:(1)称量:称取6.28份中链甘油三酸酯、0.42份egcg、4份螺旋藻菌、25份螺旋藻激酶、45份葵花油、10份甘油脂肪酸酯、9.3份内容物蜂蜡、10份胶囊壳蜂蜡、70份明胶和20份甘油,备用;(2)配料:将4份螺旋藻菌、25份螺旋藻激酶、45份葵花油和10份甘油脂肪酸酯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将0.42份中链甘油三酸酯加热到75℃时添加9.3份内容物蜂蜡和0.42份egcg,搅拌熔融1小时,得到油溶胶,然后降温至30℃保温,待用;将步骤(1)所得的混合物依次加入油胶液中,边加边搅拌,混合均匀后过胶体磨2-3次,脱尽气泡,得内容物待用;(3)化胶:先将10份胶囊壳蜂蜡、20份甘油放入化胶罐中加热至63℃,在转速为30rpm的搅拌状态下将70份明胶缓慢加入化胶罐,并继续加热至90℃,搅拌熬制0.65小时,脱气泡后得到胶液,100目过滤,在50℃下放置6小时,备用;(4)压瓦:开动软胶囊压制机,进行压制胶丸,生产环境温度22℃,相对湿度60%,控制内容物0.3g/粒,压制出的胶丸用输送带输送到转笼中定型4.5小时;(5)洗丸、干燥:用体积浓度为42%的食用酒精进行清洗胶丸,直至胶丸表面光洁、透亮,无油状物,然后将胶丸转至干燥室干燥,控制干燥室温度30℃,相对湿度30%,干燥42小时,将软胶囊装入瓶中,60粒/瓶。实施例5:(1)称量:称取7.5份中链甘油三酸酯、0.5份egcg、3.5份螺旋藻菌、10份螺旋藻激酶、70份葵花油、3.5份甘油脂肪酸酯、5份内容物蜂蜡、15份胶囊壳蜂蜡、60份明胶和25份甘油,备用;(2)配料:将3.5份螺旋藻菌、10份螺旋藻激酶、70份葵花油和3.5份甘油脂肪酸酯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将7.5份中链甘油三酸酯加热到90℃时添加5份内容物蜂蜡和0.5份egcg,搅拌熔融0.5小时,得到油溶胶,然后降温至20℃保温,待用;将步骤(1)所得的混合物依次加入油胶液中,边加边搅拌,混合均匀后过胶体磨2-3次,脱尽气泡,得内容物待用;(3)化胶:先将15份胶囊壳蜂蜡、25份甘油放入化胶罐中加热至58℃,在转速为35rpm的搅拌状态下将60份明胶缓慢加入化胶罐,并继续加热至87℃,搅拌熬制0.7小时,脱气泡后得到胶液,120目过滤,在50℃下放置4小时,备用;(4)压瓦:开动软胶囊压制机,进行压制胶丸,生产环境温度20℃,相对湿度50%,控制内容物0.3g/粒,压制出的胶丸用输送带输送到转笼中定型5小时;(5)洗丸、干燥:用体积浓度为60%的食用酒精进行清洗胶丸,直至胶丸表面光洁、透亮,无油状物,然后将胶丸转至干燥室干燥,控制干燥室温度26℃,相对湿度27%,干燥36小时,将软胶囊装入瓶中,60粒/瓶。实施例6:(1)称量:称取5.8份中链甘油三酸酯、0.35份egcg、3.2份螺旋藻菌、15份螺旋藻激酶、65份葵花油、4.65份甘油脂肪酸酯、6份内容物蜂蜡、30份胶囊壳蜂蜡、40份明胶和30份甘油,备用;(2)配料:将3.2份螺旋藻菌、15份螺旋藻激酶、65份葵花油和4.65份甘油脂肪酸酯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将5.8份中链甘油三酸酯加热到85℃时添加6份内容物蜂蜡和0.35份egcg,搅拌熔融0.8小时,得到油溶胶,然后降温至25℃保温,待用;将步骤(1)所得的混合物依次加入油胶液中,边加边搅拌,混合均匀后过胶体磨2-3次,脱尽气泡,得内容物待用;(3)化胶:先将30份胶囊壳蜂蜡、30份甘油放入化胶罐中加热至70℃,在转速为40rpm的搅拌状态下将40份明胶缓慢加入化胶罐,并继续加热至80℃,搅拌熬制0.5小时,脱气泡后得到胶液,100目过滤,在50℃下放置6小时,备用;(4)压瓦:开动软胶囊压制机,进行压制胶丸,生产环境温度18-22℃,相对湿度40-60%,控制内容物0.3g/粒,压制出的胶丸用输送带输送到转笼中定型5小时;(5)洗丸、干燥:用体积浓度为83%的食用酒精进行清洗胶丸,直至胶丸表面光洁、透亮,无油状物,然后将胶丸转至干燥室干燥,控制干燥室温度30℃,相对湿度28%,干燥45小时,将软胶囊装入瓶中,60粒/瓶。实施例7为了证明在螺旋藻制品中单纯加入egcg,以及加入经过中链甘油三酸酯油溶后的egcg的效果,其中由螺旋藻菌、螺旋藻激酶、葵花油、内容物蜂蜡和甘油脂肪酸酯混合得到的混合物,以下简称螺旋藻精华素,本试验样品中的螺旋藻精华素采用实施例5中的配方量来配制,然后通过实施例1-实施例6中任一项中的螺旋藻胶囊的制备方法,制备胶囊物质;将将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5组,每组6只,各组分别为:1、空白组(control),灌服与给药组数目相同的空胶囊。2、螺旋藻精华素胶囊组(以下简称样品1),给药量为10kiu·kg-1。3、螺旋藻精华素+egcg胶囊组(以下简称样品2),给药量为10kiu·kg-1。4、螺旋藻精华素+egcg+中链甘油三酸酯胶囊组(以下简称样品3),给药量为10kiu·kg-1。上述螺旋藻精华素采用实施例5的组分和配比进行配制,即以重量份计含有3.5份螺旋藻菌、10份螺旋藻激酶、70份葵花油、5份内容物蜂蜡和3.5份甘油脂肪酸酯,且其胶囊壳以重量份计含有15份胶囊壳蜂蜡、60份明胶及25份甘油,样品1和样品2中的egcg含量一致,以重量份计均含有1份的egcg。每日给药1次,连续7日。给药后第8天,将大鼠以质量百分比为3.5%水合氯醛进行腹腔麻醉(1ml/100g),手术分离双侧颈总动脉。在双侧颈总动脉下各垫一条1.2cm*3.0cm的塑料薄片,用浸渍有50μlfecl3溶液(10%,w/w)的滤纸条(1.0cm*1.5cm)覆盖双侧颈总动脉。20min后取下滤纸条,剪下变色区域并用生理盐水洗净,滤纸吸干水分后测量其长度,并用分析水平精密称重。单位长度血栓的重量记为相对栓重(mg/cm),并以下述公式计算抗栓率(%)。抗栓率%=(w对照-w给药)/w对照×100%w对照-对照组平均相对栓重;w给药-给药组平均相对栓重。按上式计算抗栓率,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见表1。表1不同给药组抗栓率结果组别栓重(mg·cm-1)抗栓率(%)空白对照组5.63±1.10/样品12.33±0.7658.61样品20.94±0.3283.30样品33.62±1.0135.70结果表明,通过对空白对照组与样品3进行对比,说明螺旋藻精华素具有显著的抗栓效果(p<0.05),样品1和样品2的抗栓效果均显著强于样品3,说明egcg的加入可以增强螺旋藻制品的抗栓效果;且样品2的抗栓效果又显著高于样品1,说明通过中链甘油三酸酯溶解得到的egcg具有比单纯用egcg具有更好的抗栓效果。由此可知,提高吸收的物质是溶于中链甘油三酸酯的egcg,这是因为egcg被中链甘油三酸酯包裹住,不仅保证了egcg的溶解量,还有效地避免了egcg被空气氧化的问题,使得egcg的效果可以得到充分的使用。实施例8——egcg提高组合物体系的稳定性按照实施例7的配制方法,配制样品1、样品2和样品3,然后把样品1、样品2和样品3分别放置于37℃环境中,30天后,运用纤维蛋白平板法测定各样品的酶活性,计算残余酶活力。表2样品1、样品2和样品3的残余酶活力情况组别残余酶活力样品153.6%样品282%样品328.9%结果:样品1、样品2和样品3的组合物粉体在37℃环境下放置30天后,残余酶活力分别为53.6%、82%和28.9%,说明螺旋藻胶囊提高了nk的温度稳定性。以上,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技术领域
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