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熨药物的智能炒热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62632发布日期:2018-08-14 16:55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是临床治疗辅助设备领域,尤其是中药热熨疗法的治疗辅助设备,具体为一种热熨药物的智能炒热机。



背景技术:

热熨法是中医特色疗法之一,在临床应用广泛,效果好需求大。热熨法的常用材料为性味形状适合的各种中药药材,如吴茱萸、紫苏子、丁香、花椒、海盐等等。治疗时可为单种药物也可以混合药物进行炒热至一定温度后,装入布袋,热熨患者的患部或穴位,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常规一人次治疗药物用量约500g,将药物炒热至60-70℃,将加热后的药物装带热熨治疗,为了避免烫伤患者,热熨时布袋的温度不能超过70℃,对年老、婴幼儿及感觉障碍患者温度控制更低,布袋不超过50℃,避免烫伤。

目前,临床上进行热熨治疗的药物加热方法五花八门,选用的加热设备主要有炒锅、干热机、微波炉等。炒锅炒热全程都需要人力操作,而且需不停翻炒5分钟以上且炒制容量有限,还需用温度计手动测量药物温度,效率差且测量的温度也不准确;干热机加热药物则速度慢耗时长,从常温加热至治疗温度约需要数小时;微波炉加热是目前临床最常用的加热方法,单人次药物加热时间约为2-3分钟,但一次只能加热一人次量,温度测量也需要人工进行,效率仍然不能满足病人的需求。随着中医不断的被国人甚至外国人的接受,热熨疗法作为中医流下下来的传统的治疗方法越来越多的运用到临床治疗上,但每次对热熨药物的加热过程对医务工作者来说是漫长而困难的过程,为了减轻医务工作者的工作强度,让需要热熨治疗的患者不需要等待过长的时间,需要研发一种快捷炒热热熨药物的机器,但市面上仍然缺少一种专门针对中医热熨药物的方便快捷的智能炒热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熨药物的智能炒热机,该智能炒热机加热速度快,药物受热均匀,且温度可调节的,便于辅助临床治疗。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有:

一种热熨药物的智能炒热机,包括炒热机的本体、控制模块、加热模块、滚筒以及用于驱动滚筒的驱动模块,所述滚筒设于本体内并向本体的一侧延伸有开口,所述加热模块用于加热滚筒;所述加热模块环绕或部分环绕所述滚筒设置,所述滚筒内设有螺旋板且该螺旋板延伸至所述开口处;还包括测温杆,该测温杆架设于滚筒内壁;所述控制模块连接并控制所述加热模块和驱动模块运行,所述驱动模块驱动所述滚筒正转或反转。

本发明的一种热熨药物的智能炒热机,可以将药物从开口处加入滚筒内加热,该滚筒内设置螺旋板使得药物可以在滚筒内反复翻炒,让药物受热更加均匀,提高药物炒热的效率;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滚筒正转和反转,配合滚筒内壁的螺旋板,使得滚筒正转时,螺旋板将药物向滚筒内送至滚筒的加热区域,当滚筒反转时,螺旋板可以将滚筒内的药物从开口处送出,方便用户取走滚筒内的药物进行热熨治疗;在滚筒内还设有测温杆,传统的加热热熨药物的设备一般不具有测温装置或者将测温装置设置在滚筒外,这样测温就显得非常不准确,而热熨疗法对温度的要求较高,所述需测温杆防止在壳体内,直接与热熨药物接触,准确测量热熨药物的温度;通过控制模块控制炒热机的运行,使得炒热机运行更加智能;且滚筒可根据医院的临床需求,来调整容量,一次炒热多人量的热熨药物,达到药物翻炒至合适温度取出用布袋装好即可热熨治疗,期间药物温度降低可再次启动翻炒,方便医护人员实施热熨治疗。

进一步的,所述测温杆为环形测温杆,所述环形测温杆配合滚筒内壁设置。由于滚筒是滚动的,而药物一般堆积于滚筒的底部,所需要将测温杆设置为环形,使得测温杆在任何状态下都能与药物接触,准确的测量药物的实际温度。

再进一步的,所述测温杆的设置位置与所述螺旋板配合,使滚筒在炒热热熨药物时,所述测温杆至少有部分测温杆与热熨药物接触探温。所述测温杆的设置位置与滚筒内的螺旋板配合,使得滚筒在炒热热熨药物时能够让热熨药物保持与测温杆接触,使测温杆能够实时准确探测热熨药物的温度。

再进一步的,所述加热模块为电磁加热和/或微波加热。由于滚筒需要滚筒,所述传统的加热管不适合用于本发明的滚筒的加热,而采用电磁加热和/或微波加热,可以对转动的滚筒加热还能方便控制模块的控制。

再进一步的,所述电磁加热为电磁导丝,所述电磁导丝环绕或部分环绕滚筒外壁设置。所述电磁导丝环绕滚筒,能够全方位对滚筒加热,使得翻炒的药物效率更高,加热效率更快,能够及时对伤患进行热熨治疗,缓解病人的病痛。

再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模块为电动机,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电动机的转速。通过控制模块控制电动机的转速,进而达到控制滚筒转速的效果,当需要炒制大量药物时,可以调高转速,避免滚筒转动翻炒效率过低,当只需炒制少量药物时,可以采用低速转动,避免浪费电能。

优选的,还包括控制按键,该控制按键连接控制模块控制所述驱动模块和加热模块。所述控制按键可以设在本体上,也可以在本体内设置遥控的模块,通过遥控上的按键对炒热机进行操控,方便医护人员操作该炒热机。

进一步的,所述本体上还设有至少一个显示区域,所述显示区域连接测温杆和控制模块。所述显示区域显示内容至少包括有滚筒的转速或转速标示、滚筒正反转标示、加热模块的功率或功率标示和药物的温度指示中的一项,所述显示区域还可以设置有多个,每个显示区域显示一定数量的内容。

再进一步的,还包括导药板,导药板为本体上开口的下侧延伸的面板。当滚筒反转时,滚筒内的药物会在螺旋板的作用下向外运动从开口处排出,一般的会将滚筒水平放置,开口设置本体的侧边上,设置导药板可以使排出的药物落入导药板上,使得药物能够更加方便的收集。

再进一步的,所述导药板由本体向外倾斜向下设置,且该导药板为伸缩板。由于排出的药物具有较高的温度,不方便医护人员用手直接接触药物,避免造成烫伤,所欲将导药板倾斜设置,在导药板的末端设置容纳药物的布袋,让落入导药板上的要能够自动滑入布袋即可对患者进行热熨治疗。

优选的,还包括暂存腔室,所述暂存腔室连接所述滚筒的开口,该暂存腔室向上延伸有进药口,并向下延伸有出药口。热熨药物从所述进药口加入暂存腔室内,所述暂存腔室配合所述滚筒的正、反转完成向滚筒内进药及向出药口出药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所述智能炒热机的剖视图;

图2为所述智能炒热机另一种实施例的横向剖视图;

图3为所述智能炒热机另一种实施例的纵向剖视图;

图4为所述智能炒热机另一种实施例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一种热熨药物的智能炒热机。

如图1所示的一种热熨药物的智能炒热机,包括炒热机的本体1、控制模块4、加热模块8、滚筒2以及用于驱动滚筒2的驱动模块5,所述滚筒2设于本体1内并向本体1的一侧延伸有开口22,所述加热模块8用于加热滚筒2;所述加热模块8环绕或部分环绕所述滚筒2设置,所述滚筒2内设有螺旋板21且该螺旋板21延伸至所述开口22处;还包括测温杆3,该测温杆3架设于滚筒2内壁;所述控制模块4连接并控制所述加热模块8和驱动模块5运行,所述驱动模块5驱动所述滚筒2正转或反转。

本发明的一种热熨药物的智能炒热机,可以将药物从开口22处加入滚筒2内加热,该滚筒2内设置螺旋板21使得药物可以在滚筒2内反复翻炒,让药物受热更加均匀,提高药物炒热的效率;所述驱动装置5驱动滚筒2正转和反转,配合滚筒2内壁的螺旋板21,使得滚筒2正转时,螺旋板21将药物向滚筒2内送至滚筒2的加热区域,当滚筒2反转时,螺旋板21可以将滚筒2内的药物从开口22处送出,方便用户取走滚筒2内的药物进行热熨治疗;在滚筒2内还设有测温杆3,传统的加热热熨药物的设备一般不具有测温装置或者将测温装置设置在滚筒2外,这样测温就显得非常不准确,而热熨疗法对温度的要求较高,所述需测温杆3防止在壳体内,直接与热熨药物接触,准确测量热熨药物的温度;通过控制模块4控制炒热机的运行,使得炒热机运行更加智能;且滚筒2可根据医院的临床需求,来调整容量,一次炒热多人量的热熨药物,达到药物翻炒至合适温度取出用布袋装好即可热熨治疗,期间药物温度降低可再次启动翻炒,方便医护人员实施热熨治疗。

进一步的,所述测温杆3为环形测温杆,所述环形测温杆配合滚筒2内壁设置。由于滚筒2是滚动的,而药物一般堆积于滚筒2的底部,所需要将测温杆3设置为环形,使得测温杆3在任何状态下都能与药物接触,准确的测量药物的实际温度。

再进一步的,所述测温杆3的设置位置与所述螺旋板21配合,使滚筒2在炒热热熨药物时,所述测温杆3至少有部分测温杆3与热熨药物接触探温。所述测温杆3的设置位置与滚筒2内的螺旋板21配合,使得滚筒2在炒热热熨药物时能够让热熨药物保持与测温杆3接触,使测温杆3能够实时准确探测热熨药物的温度。

再进一步的,所述加热模块8为电磁加热和/或微波加热。由于滚筒2需要滚筒2,所述传统的加热管不适合用于本发明的滚筒2的加热,而采用电磁加热和/或微波加热,可以对转动的滚筒2加热还能方便控制模块4的控制。

再进一步的,所述电磁加热为电磁导丝,所述电磁导丝环绕或部分环绕滚筒2外壁设置。所述电磁导丝环绕滚筒2,能够全方位对滚筒2加热,使得翻炒的药物效率更高,加热效率更快,能够及时对伤患进行热熨治疗,缓解病人的病痛。

再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模块5为电动机,所述控制模块4控制所述电动机的转速。通过控制模块4控制电动机的转速,进而达到控制滚筒2转速的效果,当需要炒制大量药物时,可以调高转速,避免滚筒2转动翻炒效率过低,当只需炒制少量药物时,可以采用低速转动,避免浪费电能。

优选的,还包括控制按键41,该控制按键41连接控制模块4控制所述驱动模块5和加热模块8。所述控制按键41可以设在本体1上,也可以在本体1内设置遥控的模块,通过遥控上的按键对炒热机进行操控,方便医护人员操作该炒热机。

进一步的,所述本体1上还设有至少一个显示区域,所述显示区域连接测温杆3和控制模块4。所述显示区域显示内容至少包括有滚筒2的转速或转速标示、滚筒2正反转标示、加热模块8的功率或功率标示和药物的温度指示中的一项,所述显示区域还可以设置有多个,每个显示区域显示一定数量的内容。通过直观的数据显示,便于用户能够更加方便控制炒热机的工作。

再进一步的,还包括导药板11,导药板11为本体1上开口22的下侧延伸的面板。当滚筒2反转时,滚筒2内的药物会在螺旋板21的作用下向外运动从开口22处排出,一般的会将滚筒2水平放置,开口22设置本体1的侧边上,设置导药板11可以使排出的药物落入导药板11上,使得药物能够更加方便的收集。

再进一步的,所述导药板11由本体1向外倾斜向下设置,且该导药板11为伸缩板。由于排出的药物具有较高的温度,不方便医护人员用手直接接触药物,避免造成烫伤,所欲将导药板11倾斜设置,在导药板11的末端设置容纳药物的布袋或者量具,让落入导药板11上的要能够自动滑入布袋即可对患者进行热熨治疗。

优选的,还包括散热风机6,所述散热风机6连接控制模块4,所述本体1上设有散热孔61。为了避免炒热机内部温度过高导致损坏,在本体1内设置散热风机6,通过控制模块4控制散热风机6的启动,再经过散热孔61排出。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便于用户向炒热机内加入热熨药物的实施例,如图2至4所示的热熨药物的智能炒热机,包括炒热机的本体11、控制模块4、加热模块8、滚筒2以及用于驱动滚筒2的驱动模块5,所述滚筒2设于本体1内并向本体1的一侧延伸有开口22,所述加热模块8用于加热滚筒2;所述加热模块8环绕或部分环绕所述滚筒2设置,所述滚筒2内设有螺旋板且该螺旋板延伸至所述开口22处;还包括测温杆(未画出),该测温杆架设于滚筒2内壁;所述控制模块4连接并控制所述加热模块8和驱动模块5运行,所述驱动模块5驱动所述滚筒2正转或反转。

如图3所示,所述加热模块8部分环绕与所述滚筒2的下侧表面,由于重力的作用,热熨药物在炒制时存在所述滚筒2的下侧,所述加热模块8能够与热熨药物配合炒制,避免加热模块8热量的浪费。

还包括暂存腔室7,所述暂存腔室7连接所述滚筒2的开口22,该暂存腔室7向上延伸有进药口71,并向下延伸有出药口72。热熨药物从所述进药口71加入暂存腔室7内,所述暂存腔室7配合所述滚筒2的正、反转完成向滚筒2内进药及向出药口72出药的效果。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发明构成任何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