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逆热变色性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82463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可逆热变色性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可逆热变色性组合物和使用了该可逆热变色性组合物的固态书写工具以及书写工具用墨,所述可逆热变色性组合物可防止因快速书写导致的自放热或来自背面的热所引起的非意图的变色。本发明涉及一种可逆热变色性组合物、以及包含该可逆热变色性组合物的固态书写物和书写工具用墨组合物,所述可逆热变色性组合物的特征在于,其包含受热变色或褪色的可逆热变色性成分(a)、和(b)对传递到所述可逆热变色性成分的热量进行控制的成分的组合而成。
【专利说明】可逆热变色性组合物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具有可逆热变色性的组合物。详细而言,涉及形成具有可逆热变色性的笔迹的、由铅笔芯或色芯等固态芯构成的固态书写物;以及作为用于圆珠笔等书写用墨组合物等的着色剂(色料)使用的可逆热变色性组合物。
【背景技术】
[0002]以往,关于形成热变色性笔迹的固态书写物及书写用墨组合物,已公开了若干方案(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5)。
[0003]上述固态书写物通过单独使用可逆热变色性组合物或使用其微胶囊封入物作为在赋形材料蜡中所添加的着色剂,可形成通过温度变化而变色的笔迹。特别是,在使用封入有加热褪色型可逆热变色性组合物的微胶囊颜料的情况下,由于可通过摩擦热而容易地擦除笔迹,因此成为能够对笔误等进行修改等的便利性高的书写物,例如可适用于笔记本或记事本上的书写或绘图等。
[0004]上述固态书写物中,由于使用蜂蜡、木蜡、固体石蜡或微晶蜡作为蜡,因此能够赋予流利的书写感,但是在摩擦擦除时笔迹部分容易发滑而难以擦除,具有在擦除了笔迹的位置容易目视确认到残留图像等问题。
[0005]还研究了通过使用聚乙烯蜡等聚烯烃蜡作为蜡从而在擦除了笔迹的位置难以目视确认到残留图像。但是,书写时的书写感变得不顺畅,在与纸等书写面之间摩擦增大,笔迹有时会因此时生成的热量而变 浅。此外,在用于涂色画(塗>9絵)等中的反复涂布时,反复涂布的笔迹会因快速书写导致的自放热而褪色,有时难以使书写处形成深浅图案。
[0006]另外,对于通过使用了上述可逆热变色性组合物的书写用墨所书写的笔迹,在利用固态书写物时产生的反复涂布导致的褪色难以成为重大问题。但是,在笔记本或记事本等被书写面有正反两面的情况下,可产生其它问题。为了擦除在纸的表面侧记录的笔迹而利用摩擦等施加热时,所施加的热量会达到背面,有时会使位于背面的笔迹擦除或变色。这种问题在固态书写物中也会样产生。
[0007]如上所述,使用了可逆热变色性组合物的固态书写物和书写用墨组合物有时会在不希望擦除或变色的部位发生擦除或变色。
[0008]现有技术文献
[0009]专利文献
[0010]专利文献1:日本实开平7-6248号公报
[0011]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5-1369号公报
[0012]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8-291048号公报
[0013]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9-166310号公报
[0014]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11-178979号公报
[0015]非专利文献
[0016]非专利文献1:近藤保、小石真纯共著“微胶囊-其制法?性质?应用三共出版株式会社1977年
【发明内容】

[0017]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0018]本发明提供用于固态书写物和书写用墨组合物的、能够通过加热而褪色或变色的可逆热变色性组合物,该可逆热变色性组合物在不希望褪色或变色的部位上的褪色或变色少。
[0019]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0020]本发明的可逆热变色性组合物的特征在于,其包含可逆热变色性成分(a)和(b)对传递到所述可逆热变色性成分的热量进行控制的成分的组合而成,
[0021]上述可逆热变色性成分(a)包含(al)给电子显色性有机化合物、(a2)受电子化合物、和(a3)使基于上述(al)成分和(a2)成分的电子授受反应在特定温度区域可逆地发生的反应介质而成。
[0022]另外,本发明的固 态书写物的特征在于,其包含可逆热变色性微胶囊颜料、(bi)选自由蔗糖脂肪酸酯和糊精脂肪酸酯组成的组中的酯化合物、和(C)聚烯烃蜡而成,
[0023]上述可逆热变色性微胶囊颜料内含可逆热变色性成分(a),上述可逆热变色性成分(a)包含(al)给电子显色性有机化合物、(a2)受电子化合物、和(a3)使基于上述(al)成分和(a2)成分的电子授受反应在特定温度区域可逆地发生的反应介质而成。
[0024]另外,本发明的另一固态书写物的特征在于,其包含可逆热变色性微胶囊颜料、(bi)选自由蔗糖脂肪酸酯和糊精脂肪酸酯组成的组中的酯化合物、(bii)以时常与可逆热变色性成分非相溶的状态存在且其熔点低于成分(a3)的熔点的吸热相变化合物、和(C)聚烯烃蜡而成,
[0025]上述可逆热变色性微胶囊颜料内含可逆热变色性成分(a),上述可逆热变色性成分(a)由(al)给电子显色性有机化合物、(a2)受电子化合物、和(a3)使基于上述(al)成分和(a2)成分的电子授受反应在特定温度区域可逆地发生的反应介质构成。
[0026]发明的效果
[0027]根据本发明,笔迹不会因快速书写导致的自放热而变浅或褪色,因此使用了本发明的可逆热变色性组合物的书写工具或书写物所得到的笔迹的可见性提高。此外,在将本发明的可逆热变色性组合物用于固态书写物的情况下,能够提供还可适用于着色处需要深浅图案的涂色画等反复涂布用途的固态书写物。另外,将本发明的可逆热变色性组合物用于书写工具用墨组合物时,在擦除笔记本等上书写的笔迹时背面的文字等无用部分不会被擦除或变色等,可发挥优异的效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8]图1是示出内含加热褪色型可逆热变色性组合物的微胶囊颜料的变色行为的说明图。
[0029]图2是示出内含具有色彩记忆性的加热褪色型可逆热变色性组合物的微胶囊颜料的变色行为的说明图。
[0030]图3是示出内含加热显色型可逆热变色性组合物的微胶囊颜料的变色行为的说明图。
[0031]图4是示出可逆热变色性组合物中的吸热相变化合物所产生的变色行为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本发明的可逆热变色性组合物必须具有(a)可逆热变色性成分、和(b)对传递到所述可逆热变色性成分的热量进行控制的成分这两种构成成分。下面对这些成分进行具体说明。
[0033](a)可逆热变色性成分
[0034]本发明中所用的可逆热变色性成分(下文中为简便起见有时称为成分(a))包含后述的(al)~(a3)成分,这样的成分(a)的一种是具有下述特性的、具有滞后宽度较小的特性(ΛΗ = I~7°C )的物质。
[0035](i)以特定的温度(变色点)为界,在其前后变色,在高温侧变色点以上的温度区域呈褪色状态,在低温侧变色点以下的温度区域呈显色状态;
[0036](ii)在常温区域中,上述褪色状态和显色状态之中仅能存在特定的一种状态;
[0037](iii)通过利用加热达到高温侧变色点以上的温度、或利用冷却达到低温侧变色点以下的温度,变成另一种状态,在维持该温度的期间该状态得以维持,但若不应用上述加热或冷却则返回常温 区域所呈的状态(参照图1)。
[0038]这样的成分(a)通过加热而褪色、通过冷却而显色的情况下,可称为加热褪色型可逆热变色性成分。这样的成分(a)记载于日本特公昭51-44706号公报、日本特公昭51-44707号公报、日本特公平1-29398号公报等中。
[0039]另外,还可以使用显示大滞后特性(AHb = 8~50°C)的成分(a)。即,可使用下述成分:所述成分沿着以下路径而变色,所述路径是对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色浓度进行绘制而成的曲线形状在温度从比变色温度区域更低的一侧升高的情况下和相反地从比变色温度区域更高的一侧下降的情况下显著不同的路径,所述成分的完全显色温度U1)以下的低温区域的显色状态或完全褪色温度(t4)以上的高温区域的褪色状态在特定温度区域[t2~七3之间的温度区域(实质上二相保持温度区域)]具有色彩记忆性。该成分可以为加热褪色型(通过加热而褪色,通过冷却而显色)的成分,也可以内含于微胶囊中。具有这样的色彩记忆性的可逆热变色性成分记载于日本特公平4-17154号公报、日本特开平7-179777号公报、日本特开平7-33997号公报、日本特开平8-39936号公报等中。另外,还可以使用与其相反地通过加热而显色的可逆热变色性成分。
[0040]下面,利用图2的曲线图对成分(a)的色浓度-温度曲线中的滞后特性进行说明。
[0041]图2中,纵轴表示色浓度,横轴表示温度。温度变化导致的色浓度的变化沿着箭头行进。此处,A是表示达到完全褪色状态的温度t4 (下文中称为完全褪色温度)下的色浓度的点,B是表示开始褪色的温度t3(下文中称为褪色开始温度)下的色浓度的点,C是表示开始显色的温度t2 (下文中称为显色开始温度)下的色浓度的点,D是表示达到完全显色状态的温度L(下文中称为完全显色温度)下的色浓度的点。
[0042]另外,线段EF的长度是表示变色的对比度的标准,线段HG的长度是表示滞后程度的温度宽度(下文中记为滞后宽度Λ H),该Λ H值越大则越易于保持变色前后的各状态。[0043]此处,t4与t3之差或t2与&之差(Λ t)是表示变色敏锐性的标准。
[0044]进而,为了在成分(a)的显色褪色状态之中在常温区域仅存在特定的一种状态(显色状态),同时通过摩擦而使基于上述成分(a)所得到的笔迹简单地变色(褪色),优选完全褪色温度(t4)为45°C~95°C、且显色开始温度(t2)为-50°C~10°C。
[0045]此处,关于为了在常温区域保持显色状态且使笔迹因摩擦所导致的变色性容易而优选完全褪色温度(t4)为45°C~95°C、且显色开始温度(t2)为_50°C~10°C的理由,可如下进行说明。若从显色状态经褪色开始温度(t3)在未达到完全褪色温度(t4)的状态下停止加热,会产生再次恢复到第一状态的现象;以及,即使从褪色状态经显色开始温度(t2)在未达到完全显色温度U1)的状态下中止冷却,也可维持产生了显色的状态,因而若完全褪色温度(t4)为超过常温区域的温度45°C以上,在通常的使用状态下可维持显色状态,若显色开始温度(t2)为低于常温区域的温度-50~10°C,则在通常的使用中可维持褪色状态。
[0046]此外,在通过摩擦擦除笔迹的情况下,若完全褪色温度(t4)为95°C以下,通过在书写面所形成的笔迹上利用摩擦部件进行多次摩擦所产生的摩擦热,能够充分变色。
[0047]完全褪色温度(t4)为超过95°C的温度的情况下,通过用摩擦部件进行摩擦所得到的摩擦热难以达到完全褪色温度,因此难以容易地变色,存在摩擦次数增加、或对摩擦过度施加负荷的倾向,因此有可能损伤书写面。
[0048]由此,上述温度设定对于在书写面选择变色状态的笔迹并择一地目视确认的固态书写物、书写用墨组合物是重要的条件,能够满足便利性和实用性。
[0049]在上述的完 全褪色温度(t4)的温度设定中,为了在通常的使用状态下维持显色状态,优选为更高的温度,而且为了使摩擦所产生的摩擦热超过完全褪色温度(t4),优选为低温。
[0050]由此,完全褪色温度(t4)优选为50°C~90°C、更优选为60°C~80°C。
[0051]此外,在上述的显色开始温度(t2)的温度设定中,为了在通常的使用状态下维持褪色状态,优选为更低的温度,适宜为_50°C~5°C、更适宜为-50°C~0°C。
[0052]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使本发明的组合物的成分(a)为显色状态,作为冷却单元优选利用通用的冷冻库进行冷却,考虑到冷冻库的冷却能力,限度为-50°C为止,因此完全显色温度U1)为-50°C以上。
[0053]本发明中,滞后宽度(ΛΗ) —般为50°C~100°C的范围、优选为55°C~90°C、进一步优选为60°C~80°C。
[0054]以上,使用图2对加热褪色型成分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相反地使用加热显色型成分。这样的加热显色型成分的滞后特性如图3所示。
[0055]作为可用于本发明的(al)成分,可以使用所谓的隐色染料。具体地说,可以举出二苯基甲烷苯酞类、苯基吲哚基苯酞类、吲哚基苯酞类、二苯基甲烷氮杂苯酞类、苯基吲哚基氮杂苯酞类、荧烷类、苯乙烯基喹啉类和二氮杂若丹明内酯类等。
[0056]更具体地说,可以举出
[0057]3,3-双(对二甲基氨基苯基)-6- 二甲基氨基苯酞、
[0058]3-(4-二乙基氨基苯基)-3-(1-乙基-2-甲基吲哚-3-基)苯酞、
[0059]3,3-双(1-正丁基-2-甲基吲哚-3-基)苯酞、
[0060]3, 3~双(2_乙氧基-4- 二乙基氣基苯基)_4-氣杂苯駄、[0061]3-[2-乙氧基-4-(N-乙基苯胺基)苯基]-3-(1-乙基-2-甲基吲哚-3-基)-4_氮杂苯酞、
[0062]3,6- 二苯基氨基荧烷、
[0063]3,6-二甲氧基荧烷、
[0064]3,6- 二正丁氧基荧烷、
[0065]2-甲基-6-(N-乙基-N-对甲苯基氨基)荧烷、
[0066]3-氯-6-环己基氨基荧烷、
[0067]2-甲基-6-环己基氨基荧烷、
[0068]2_ (2_氯苯胺基)_6_ 二正丁基氨基突烧、
[0069]2_ (3_ 二氣甲基苯胺基)_6_ 二乙基氛基突烧、
[0070]2-(N-甲基苯胺基)-6_ (N-乙基-N-对甲苯基氨基)荧烷、
[0071]1,3-二甲基-6-二乙基氨基荧烷、
[0072]2_氣_3_甲基_6_ 二乙基氛基突烧、
[0073]2-苯胺基-3-甲基_6_ 二乙基氛基突烧、
[0074]2-苯胺基-3-甲基-6- 二正丁基氨基荧烷、
[0075]2_ 二甲苯氛基_3_甲基_6_ 二乙基氛基突烧、
[0076]1,2_苯并_6_ 二乙基氛基突烧、
[0077]I, 2-苯并-6- (N-乙基-N-异丁基氨基)荧烷、
[0078]I, 2-苯并_6_ (N-乙基-N-异戍基氛基)突烧、
[0079]2-(3-甲氧基-4-十二烷氧基苯乙烯基)喧琳、
[0080]螺[5H-⑴苯并吡喃并(2,3-d)嘧啶-5,I’(3’ H)异苯并呋喃]_3’ -酮、
[0081]2-( 二乙基氨基)-8-( 二乙基氨基)-4_甲基-螺[5H-⑴苯并吡喃并(2,3_g)嘧啶-5,I’(3’H)异苯并呋喃]-3-酮、
[0082]2_( 二正丁基氨基)-8-( 二正丁基氨基)-4_甲基-螺[5H-⑴苯并吡喃并(2,3-g)嘧啶-5,I’(3’ H)异苯并呋喃]-3_酮、
[0083]2-( 二正丁基氨基)-8-( 二乙基氨基)-4_甲基-螺[5H-⑴苯并吡喃并(2,3_g)嘧啶-5,I’(3’ H)异苯并呋喃]-3_酮、
[0084]2-( 二正丁基氨基)-8_ (N-乙基-N-异戊基氨基)-4_甲基-螺[5H_(1)苯并吡喃并(2,3-g)嘧啶-5,I’(3’ H)异苯并呋喃]-3_酮、
[0085]2-( 二丁基氨基)-8-( 二戊基氨基)-4_甲基-螺[5H-⑴苯并吡喃并(2,3_g)嘧啶-5,I’(3’H)-异苯并呋喃]-3-酮、
[0086]3-(2-甲氧基-4-二甲氨基苯基)-3_ (1-丁基-2-甲基吲哚_3_基)_4,5,6,7_四
氯苯酞、
[0087]3-(2-乙氧基-4- 二乙基氨基苯基)-3-(1-乙基_2_甲基吲哚-3-基)-4,5,6, 7-四氯苯酞、
[0088]3-(2-乙氧基-4- 二乙基氨基苯基)-3-(1-戊基_2_甲基吲哚-3-基)-4,5,6, 7-四氯苯酞、
[0089]4,5,6,7-四氯_3_[4_ ( 二甲氨基)_2_甲基苯基]_3_ (1-乙基_2_甲基-1H-叼I哚-3-基)-1 (3H)-异苯并呋喃酮、[0090]3’,6’ -双[苯基(2-甲基苯基)氨基]-螺[异苯并呋喃-1 (3H),9’ -[9H]咕吨]-3-酮、
[0091]3’,6’ -双[苯基(3-甲基苯基)氨基]-螺[异苯并呋喃-1 (3H),9’ -[9H]咕吨]-3_酮和
[0092]3’,6’ -双[苯基(3-乙基苯基)氨基]-螺[异苯并呋喃-1 (3H),9’ -[9H]咕吨]-3-酮等。
[0093]此外,还可以举出在表现荧光性的黄色至红色的显色中有效的吡啶系、喹唑啉系、双喹唑啉系化合物等,且可例示出4-[2,6_双(2-乙氧基苯基)-4-吡啶基]-N,N-二甲基苯胺。
[0094]作为用于本发明的成分(a2)的受电子化合物,有具有活性质子的化合物组、假酸性化合物组(不是酸,但在组合物中起着酸的作用,从而使成分(al)显色的化合物组)、具有电子空穴的化合物组等。
[0095]若例示具有活性质子的化合物,作为具有酚羟基的化合物,不仅有具有一个苯酚基的一元酚类,还有具有2个以上苯酚基的多酚类。另外,还可以举出具有烷基、芳基、酰基、烷氧羰基、羧基及其酯或酰胺基、卤素基等作为其取代基的酚类,以及双酚、三酚等以及酚-醛缩合树脂等。此外,也可以使用上述具有酚羟基的化合物的金属盐。
[0096]更具体地说,可以举出苯酚、邻甲酚、叔丁基邻苯二酚、壬基苯酚、正辛基苯酚、正十二烷基苯酚、正硬脂基苯酚、对氯苯酚、对溴苯酚、邻苯基苯酚、对羟基苯甲酸正丁酯、对羟基苯甲酸正辛基、间苯二酚、没食子酸十二烷基、2,2-双(4-羟苯基)丙烷、4,4-二羟基二苯砜、1,1-双(4-羟苯基)乙烷、2,2-双(4-羟基-3-甲基苯基)丙烷、双(4-羟苯基)硫醚、1-苯基-1,1-双(4-羟苯基)乙烷、1,1-双(4-羟苯基)-3-甲基丁烷、1,1-双(4-羟苯基)-2-甲基丙烷、1,1-双(4-羟苯基)正己烷、1,1-双(4-羟苯基)正庚烷、1,1-双(4-羟苯基)正辛烷、1,1-双(4-羟苯基)正壬烷、1,1-双(4-羟苯基)正癸烷、1,1-双(4-羟苯基)正十二烷、2,2-双(4-羟苯基)丁烷、2,2-双(4-羟苯基)乙基丙酸酯、2,2-双(4-羟苯基)-4-甲基戊烷、2,2-双(4-羟苯基)六氟丙烷、2,2-双(4-羟苯基)正庚烷和2,2-双(4_轻苯基)正壬烧等。
[0097]另外,上述具有酚羟基的化合物能够表现最有效的热变色特性,其也可以使用选自芳香族羧酸和碳原子数为2~5的脂肪族羧酸、羧酸金属盐、酸式磷酸酯及其金属盐、1,2,3-三唑及其衍生物中的化合物等。
[0098]此外,还可以应用加热显色型可逆热变色性组合物作为受电子化合物,所述加热显色型可逆热变色性组合物使用了具有碳原子数为3~18的直链或侧链烷基的特定的烷氧基酚类化合物(日本特开平11-129623号公报)、特定的羟基苯甲酸酯(日本特开2001-105732号公报)、没食子酸酯(日本特开2003-253149号公报)等。
[0099]作为使基于上述成分(al)和成分(a2)的电子授受反应在特定温度区域可逆地发生的反应介质的成分(a3),可以举出醇类、酯类、酮类和醚类等。
[0100]作为上述成分(&3),优选的是显示51:以上且小于501:的厶1'值(熔点-浊点)的羧酸酯化合物,所述羧酸酯化合物能够形成显示色彩记忆性的可逆热变色性组合物,所述可逆热变色性组合物在色浓度-温度曲线上显示大的滞后特性(对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色浓度进行绘制而成的曲线在温度从低温侧向高温侧变化的情况下和从高温侧向低温侧变化的情况下不同的性质)而变色。例如可以使用分子中含有取代芳香环的羧酸酯、含有未取代芳香环的羧酸与碳原子数为10以上的脂肪族醇的酯、分子中含有环己基的羧酸酯、碳原子数为6以上的脂肪酸与未取代芳香族醇或苯酚的酯、碳原子数为8以上的脂肪酸与支链脂肪族醇的酯、二羧酸与芳香族醇或支链脂肪族醇的酯、肉桂酸二苄酯、硬脂酸庚酯、己二酸二癸酯、己二酸二月桂酯、己二酸二肉豆蘧酯、己二酸二鲸蜡酯、己二酸二硬脂酯、甘油三月桂酸酯、甘油三肉豆蘧酸酯、甘油三硬脂酸酯、甘油二肉豆蘧酸酯和甘油二硬脂酸酯等。[0101]另外,也可以使用碳原子数为9以上的奇数的脂肪族一元醇与碳原子数为偶数的脂肪族羧酸得到的脂肪酸酯化合物、由正戊醇或正庚醇与碳原子数为10~16的偶数的脂肪族羧酸得到的总碳原子数为17~23的脂肪酸酯化合物。
[0102]具体地说,作为酯类可以举出乙酸正十五烷基酯、丁酸正十三烷基酯、丁酸正十五烷基酯、己酸正十一烷基酯、己酸正十三烷基酯、己酸正十五烷基酯、辛酸正壬酯、辛酸正十一烷基酯、辛酸正十三烷基酯、辛酸正十五烷基酯、癸酸正庚酯、癸酸正壬酯、癸酸正十一烷基酯、癸酸正十三烷基酯、癸酸正十五烷基酯、月桂酸正戊酯、月桂酸正庚酯、月桂酸正壬酯、月桂酸正十一烷基酯、月桂酸正十三烷基酯、月桂酸正十五烷基酯、肉豆蘧酸正戊酯、肉豆蘧酸正庚酯、肉豆蘧酸正壬酯、肉豆蘧酸正十一烷基酯、肉豆蘧酸正十三烷基酯、肉豆蘧酸正十五烷基酯、棕榈酸正戊酯、棕榈酸正庚酯、棕榈酸正壬酯、棕榈酸正十一烷基酯、棕榈酸正十三烷基酯、棕榈酸正十五烷基酯、硬脂酸正壬酯、硬脂酸正十一烷基酯、硬脂酸正十三烷基酯、硬脂酸正十五烷基酯、二十烷酸正壬酯、二十烷酸正十一烷基酯、二十烷酸正十三烷基酯、二十烷酸正十五烷基酯、山嵛酸正壬酯、山嵛酸正十一烷基酯、山嵛酸正十三烷基酷和山箭酸正十五烷基酷等。
[0103]另外,作为酮类,总碳原子数10以上的脂肪族酮类是有效的,可以举出2-癸酮、3-癸酮、4-癸酮、2-^ 酮、3-^ 酮、4-^ 酮、5-^ 酮、2-十二酮、3-十二酮、4-十二酮、5-十二酮、2-十三酮、3-十三酮、2-十四酮、2-十五酮、8-十五酮、2-十六酮、3-十六酮、9-十七酮、2-十五酮、2-十八酮、2-十九酮、10-十九酮、2- 二十酮、11- 二十酮、2- 二^
酮、2- 二十二酮、月桂酮和硬脂酮等。
[0104]此外,作为总碳原子数为12~24的芳烷基酮类,例如可以举出正十八烷基苯酮、正十七烷基苯酮、正十六烷基苯酮、正十五烷基苯酮、正十四烷基苯酮、4-正十二烷基苯乙酮、正十三烷基苯酮、4-烷基苯乙酮、正十二烷基苯酮、4-正癸基苯乙酮、正十一烷基苯酮、4-正壬基苯乙酮、正癸基苯酮、4-正辛基苯乙酮、正壬基苯酮、4-正庚基苯乙酮、正辛基苯酮、4-正己基苯乙酮、4-正环己基苯乙酮、4-叔丁基苯丙酮、正庚基苯酮、4-正戍基苯乙酮、环己基苯基酮、苄基-正丁基酮、4-正丁基苯乙酮、正己基苯酮、4-异丁基苯乙酮、
1-萘乙酮、2-萘乙酮、环戊基苯基酮等。
[0105]另外,作为醚类,总碳原子数为10以上的脂肪族醚类是有效的,可以举出二戊基
醚、二己基醚、二庚基醚、二辛基醚、二壬基醚、二癸基醚、双十一烷基醚、双十二烷基醚、双十三烷基醚、双十四烷基醚、双十五烷基醚、双十六烷基醚、双十八烷基醚、癸二醇二甲醚、十一烷二醇二甲醚、十二烷二醇二甲醚、十三烷二醇二甲醚、癸二醇二乙醚和十一烷二醇二乙醚等。
[0106]此外,作为上述成分(a3),适宜使用下述通式(I)所示的化合物。[0107][化学式I]
[0108]
【权利要求】
1.一种可逆热变色性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包含可逆热变色性成分(a)和(b)对传递到所述可逆热变色性成分的热量进行控制的成分的组合而成, 所述可逆热变色性成分(a)包含(al)给电子显色性有机化合物、(a2)受电子化合物、和(a3)使基于所述(al)成分和(a2)成分的电子授受反应在特定温度区域可逆地发生的反应介质而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逆热变色性组合物,其中,所述可逆热变色性成分(a)内含于微胶囊中。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逆热变色性组合物,其中,成分(b)为以下(bi): (bi)选自由蔗糖脂肪酸酯和糊精脂肪酸酯组成的组中的酯化合物。
4.一种固态书写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态书写物包含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可逆热变色性组合物和(c)聚烯烃蜡而成。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固态书写物,其中,所述聚烯烃蜡的软化点在100°C~130°C的范围,且针入度为10以下。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固态书写物,其中,所述聚烯烃蜡为酸改性聚乙烯蜡。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逆热变色性组合物,其中, 成分(b)为以下(bii): (bii)以时常与所述可逆热变色性成分非相溶的状态存在且其熔点低于成分(a3)的熔点的吸热相变化合物, 所述可逆热变色性组合物互变地呈现第I显色状态与第2显色状态,各显色状态的保持温度区域均在一定的温度区域,显示出下述滞后特性: 在第I显色状态,在温度上升的过程中若达到温度t3,则由第I显色状态开始变色,在高于温度t3的温度t4以上的温度区域,完全变成第2显色状态, 在第2显色状态,在温度下降的过程中若达到低于所述t3的温度t2,则由第2显色状态开始变色,在低于t2的温度h以下的温度区域,完全变成第I显色状态, 在温度t2与温度t3之间的温度区域选择性地保持第I显色状态与第2显色状态。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逆热变色性组合物,其中,所述(bii)成分内含于微胶囊中。
9.一种书写用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书写用墨组合物包含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可逆热变色性组合物和分散介质。
10.一种固态书写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态书写物包含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可逆热变色性组合物和赋形材料。
11.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逆热变色性组合物,其中,所述成分(b)为如下(bi)与(bii)的组合: (bi)选自由蔗糖脂肪酸酯和糊精脂肪酸酯组成的组中的酯化合物、 (bii)以时常与所述可逆热变色性成分非相溶的状态存在且其熔点低于成分(a3)的熔点的吸热相变化合物。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可逆热变色性组合物,其中,所述(bii)成分内含于微胶囊中。
13.一种固态书写物,其特征在于, 其包含可逆热变色性微胶囊颜料、(bi)选自由蔗糖脂肪酸酯和糊精脂肪酸酯组成的组中的酯化合物、和(C)聚烯烃蜡而成, 所述可逆热变色性微胶囊颜料内含可逆热变色性成分(a),所述可逆热变色性成分(a)包含(al)给电子显色性有机化合物、(a2)受电子化合物、和(a3)使基于所述(al)成分和(a2)成分的电子授受反应在特定温度区域可逆地发生的反应介质而成。
14.一种固态书写物,其特征在于, 其包含可逆热变色性微胶囊颜料、(bi)选自由蔗糖脂肪酸酯和糊精脂肪酸酯组成的组中的酯化合物、(bii)以时常与所述可逆热变色性成分非相溶的状态存在且其熔点低于成分(a3)的熔点的吸热相变化合物、和(C)聚烯烃蜡而成, 所述可逆热变色性微胶囊颜料内含可逆热变色性成分(a),所述可逆热变色性成分(a)由(al)给电子显色性有机化合物、(a2)受电子化合物、和(a3)使基于所述(al)成分和(a2)成分的电子授 受反应在特定温度区域可逆地发生的反应介质构成。
【文档编号】C09K9/02GK103998569SQ201280051978
【公开日】2014年8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15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25日
【发明者】户塚太郎, 中村尚嗣 申请人:株式会社百乐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