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灼伤致胰腺炎动物模型的创建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981829发布日期:2018-11-17 00:25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灼伤致胰腺炎动物模型的创建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动物模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灼伤致胰腺炎动物模型的创建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标准胃癌根治性手术的推广、普及以及高频电刀在手术中的广泛使用,由电损伤直接切割所致的创伤性局灶性胰腺炎(post-traumaticfocalpancreatitis,ptfp)的发生有增加趋势。胃癌根治术后ptfp与胃癌术后急性胰腺炎完全不同,前者的胰腺本身炎症不重,即血尿淀粉酶指标不高,仅有少量胰液渗出,其临床表现多由于少量的胰液渗出侵犯其邻近脏器引起包裹性积液(淀粉酶升高),属于无菌性化学性炎症,后期可继发感染。现有技术中公开了可能的ptfp发病机制:(1)胃癌根治性术中剥离胰腺被膜及清扫淋巴结时,可直接损伤胰腺组织,导致胰酶被激活或外溢发生消化作用;(2)术中结扎胰十二指肠动脉时发生胰腺供血不足或发生血管痉挛和微小血栓形成等,使胰腺组织缺氧导致胰腺细胞自溶坏死;(3)没有充分的引流而造成包裹性积液;(4)合并存在十二指肠残端微小漏,早期引流不畅发现晚,十二指肠液及胆汁可激活胰液,后者可继续腐蚀十二指肠残端,产生恶性循环;(5)激活的胰酶侵蚀横结肠裸露的血管导致出血。研究病理和探索有效的治疗方法或者药物都需要建立合适的实验动物模型。因此,有必要对电灼伤致局灶性胰腺炎创建相应的动物模型。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电灼伤致胰腺炎动物模型的创建方法,该方法所得疾病动物模型成活率高、可复制性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灼伤致胰腺炎动物模型的创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对非人动物术前准备、麻醉、消毒;s2:剖腹并解剖出胰腺组织,使用高频电刀电凝胰腺被膜,术中生理盐水补液;s3:复位胰腺后逐层缝合关腹,术后对非人动物保暖处理;s4:观察s3所得非人动物模型,并对其生理指标进行鉴定。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非人动物为大鼠,s2中高频电刀电凝的胰腺被膜为位于胃后方近脾门处的胰腺组织被膜。大鼠胰腺与人类的胰腺器官不同,广泛分布于大鼠肠系膜中,因此术中选取大鼠胰腺组织较为集中的区域。优选的技术方案为,s1中麻醉采用10%水合氯醛经腹腔注射,水合氯醛的用量为0.3-0.5ml/100g非人动物模型体重。优选的技术方案为,s2高频电刀的电凝模式为双极电凝,电刀的输出功率为5-50w。使用双极电凝对胰腺进行电灼伤,容易控制创伤广度、深度及强度,保证了模型的均一性和可重复性。优选的技术方案为,s2术中生理盐水补液的用量为1-3ml/100g非人动物模型体重,注射方式为皮下注射。优选的技术方案为,大鼠体重为200~250g,高频电刀电凝胰腺被膜的灼伤面积为0.6~1.2cm2。优选的技术方案为,s4中包括:分别在术后24小时、72小时和7天对非人动物模型进行解剖,提取血清、腹水及胰腺组织并合理保存标本。优选的技术方案为,s4中还包括:检测血清和腹水中的淀粉酶及磷脂酶a2的含量。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电灼伤致胰腺炎动物模型的创建方法中,手术操作无需特殊机械,操作简便;通过鉴定得模型动物术后24小时胰腺浅表组织充血水肿明显,术后72小时胰腺浅表组织出现出血、局部坏死,深部组织基本正常,术后7天胰腺病理改变与术后72小时无明显差异;经血清和腹水淀粉酶测定和病理学观察证实患创伤性局灶性胰腺炎,未有大鼠在7天观察期内死亡,建模成功率100%,模型建立方法具有可行性和可重复性。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对照组和建模组模型血清淀粉酶的条形统计图;图2是实施例1对照组和建模组模型腹水淀粉酶的条形统计图;图3是实施例1对照组和建模组模型血清磷脂酶a2的条形统计图;图4是实施例1对照组和建模组模型腹水磷脂酶a2的条形统计图;图5是实施例1对照组大鼠胰腺病理切片图;图6是实施例1建模组大鼠胰腺病理切片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非人动物模型包括但不限于大鼠,还可以采用兔、猴、犬等。高频电刀高频电刀是一种取代机械手术刀进行组织切割的电外科器械。它通过有效电极尖端产生的高频高压电流与肌体接触时对组织进行加热,实现对肌体组织的分离和凝固,从而起到切割和止血的目的。电凝模式主要包括单极电凝和双极电凝两种。麻醉麻醉处理包括但不限于10%水合氯醛,等效替代方案还可以为戊巴比妥钠3-5%的注射液。实施例1实施例1的电灼伤致胰腺炎动物模型的创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选取清洁级sd大鼠,体重200-250g,雄性;手术前12小时禁食水,备皮,麻醉采用10%水合氯醛(0.3ml/100g)经腹腔注射,麻醉成功后,消毒;s2:剖腹并解剖出胰腺组织,建模组使用高频电刀(conmedsystem5000)(模式:bipolar,功率:5w)电凝胰腺被膜,选取胰腺组织较为集中区域(胃后方近脾门),灼伤面积约1cm*1cm大小,术中生理盐水2ml/100g皮下注射;s3:复位胰腺后逐层缝合关腹,术后对非人动物保暖处理(使用棉布包裹大鼠);s4:观察s3所得非人动物模型,并对其生理指标进行鉴定:(1)一般状况:手术过程中观察试验动物的一般状况,监测术后精神状态、进食、排便的变化;(2)血清和腹水淀粉酶、磷脂酶a2:每组3个时间点应用淀粉酶、磷脂酶a2的elisa试剂盒(上海晶抗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进行检测;(3)大体观察和病理检查:在3个时间点,肉眼观察腹水量、胰腺及胰周组织情况,切取胰腺组织制作病理切片并进行he染色和镜下观察。实施例2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麻醉采用戊巴比妥钠3-5%的注射液,电刀功率50w,灼伤面积约1cm*1.5cm大小,术中生理盐水1ml/100g皮下注射。实施例3实施例3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电刀功率25w,灼伤面积约0.6cm*1cm大小,术中生理盐水3ml/100g皮下注射。双极电凝通过双极镊子的两个尖端,向中间组织提供高频电流,产生热效应;而单极电凝的电刀头直接摧毁与电极尖端接触的组织,产生较强的热效应,损伤控制较双极电凝难度大。且单极电凝模式中形成闭合回路,需使用电极板,在非人动物模型中接触面积及紧密度较难控制。实施例1-3同时设置对照组,对照组同样对大鼠进行手术,区别在于,仅翻动胰腺后复位,其余操作同建模组。实施例1和对照组术中及术后观察、检测结果:1、手术情况及术后一般状况:麻醉诱导3min后,大鼠角膜反射、肌腱反射消失,自主呼吸平稳,因操作简单,整个建模时间大约20分钟,麻醉诱导后2小时左右大鼠开始苏醒,对照组和建模组无明显差异。术后反应情况:建模组大鼠术后精神状态较对照组差,术后活动量较少,觅食行为延迟,排便延后及量减少;2、大体观察:建模组术后24小时腹水量达高峰,术后72小时腹水较前减少,术后7天腹水明显减少,详见下表1;腹水颜色为淡黄色。建模组胰腺组织有充血、水肿、局部坏死表现,与周围组织粘连明显,周围渗出明显;对照组未见明显异常;表腹水量(ml)组别/时间24h72h7d对照组1.500.540.56建模组3.341.521.063、血清和腹水中淀粉酶、磷脂酶a2的测定:a、如图1所示,术后72小时,建模组大鼠血清淀粉酶水平[(70.94±4.78)u/l]明显高于对照组[(57.47±4.33)u/l,(p<0.01)];术后24小时,建模组大鼠血清淀粉酶水平[(60.14±3.87)u/l]与对照组[(56.91±4.08)u/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天,建模组大鼠血清淀粉酶水平[(58.19±2.96)u/l]与对照组[(56.96±5.26)u/l]比较差异同样无统计学意义(p>0.05)。b、如图2所示,建模组大鼠腹水淀粉酶水平在术后24小时[(154.73±7.65)u/l]、72小时[(125.27±8.34)u/l]、7天[(103.53±10.56)u/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24小时[(31.77±2.85)u/l,p<0.01]、72小时[(32.28±4.62)u/l,p<0.01]、7天[(31.26±4.13)u/l,p<0.01]。c、如图3所示,建模组大鼠术后24小时血清磷脂酶a2水平[(7.18±0.68)ng/ml]高于对照组[(6.8±0.50)ng/ml,p<0.05];建模组大鼠术后72小时血清磷脂酶a2水平[(6.88±0.67)ng/ml]与对照组[(6.96±0.35)ng/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建模组大鼠术后7天血清磷脂酶a2水平[(7.4±0.76)ng/ml]与对照组[(6.94±0.36)ng/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如图4所示,建模组大鼠腹水磷脂酶a2水平在术后24小时[(12.38±0.82)ng/ml]、72小时[(11.28±0.71)ng/ml]、7天[(11.88±0.59)ng/m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24小时[(7.74±0.52)ng/ml,p<0.01]、72小时[(7.40±0.58)ng/ml,p<0.01]、7天[(7.18±0.84)ng/ml,p<0.01]。图1-4均为条形统计图,图中c表示对照组,m表示建模组。4、组织病理学表现:对照组大鼠胰腺病理切片示:胰腺组织,腺体结构正常,无明显炎性细胞浸润(图5)。建模组大鼠胰腺病理切片示:术后24小时胰腺浅表组织充血水肿明显,术后72小时胰腺浅表组织出现出血、局部坏死,深部组织基本正常(图6),术后7天胰腺病理改变与术后72小时无明显差异。建模成功率评价:经血清和腹水淀粉酶测定和病理学观察证实,建模组15只sd大鼠均为创伤性局灶性胰腺炎,未有大鼠在7天观察期内死亡,建模成功率100%。实施例2和实施例3所得动物模型表现同实施例1,未有大鼠在7天观察期内死亡。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技术领域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