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中医药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936205发布日期:2018-11-14 02:25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治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中医药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中医药制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治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中医药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条件的提升,各种疾病也在人群中肆意扩展,高血压病是人群中的常见病之一,高血压性脑出血是高血压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常发生于50~70岁,男性略多,冬春季易发。高血压病常导致脑底的小动脉发生病理性变化,突出的表现是在这些小动脉的管壁上发生玻璃样或纤维样变性和局灶性出血、缺血和坏死,削弱了血管壁的强度,出现局限性的扩张,并可形成微小动脉瘤。因情绪激动、过度脑力与体力劳动或其他因素引起血压剧烈升高,导致已病变的脑血管破裂出血所致。如今主要的治疗方式有内科治疗和外科治疗。内科治疗包括:控制高血压对高血压性脑出血,应及时应用适当的降压药物以控制过高的血压;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止血药和凝血药,出血部位发生再出血亦不常见,通常无须用抗纤维蛋白溶解药;保持营养和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并发症防治。外科治疗包括:可挽救重症患者生命及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手术宜在发病后6~24小时内进行,预后直接与术前意识水平有关,昏迷患者通常手术效果不佳。市场上有许多口服的降压药物,多事一些西药,有些需要长期的服用,有些则是见效慢,无法完全治愈,而且普通的降压西药对身体的副作用较大,长期服用会带来很多么的副作用,控制率较低。但是现有的现有的中医药剂粉末的制备装置只能进行简单的粉碎,无法同时对药材进行清洗;只进行一次粉碎操作,粉碎不够彻底;需要单独进行称量包装,工序繁琐。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

(1)现有的中医药剂粉末的制备装置只能进行简单的粉碎,无法同时对药材进行清洗;

(2)只进行一次粉碎操作,粉碎不够彻底;

(3)需要单独进行称量包装,工序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治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中医药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防治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中医药剂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构成:钩藤10-35份、党参5-15份,延胡索10-25份,黄芩5-15份、天麻10-20份、黄芪10-20份、桑根8-16份、马齿笕8-16份、银杏叶15-35份、白芍5-15份、栀子10-20份,胆南星5-10份,陈皮5-15份、西红花6-12份、罗布麻5-15份、当归2-8份、龙骨1-5份。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治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中医药剂的制备方法,所述防治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中医药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相应份数的钩藤、党参、延胡索、黄芩、天麻、黄芪、桑根、马齿笕、银杏叶、白芍、栀子、胆南星、陈皮、西红花、罗布麻、当归、龙骨用清水淋洗洗净,浸泡5-15分钟;

2)将浸泡后的中药材在50℃~80℃内进行烘干,烘干时间为1~3小时;

3)将烘干后的中药材进行切片,粉碎;

4)将粉碎后的药材进行称重,分袋包装。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治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中医药剂的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治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中医药剂的制备系统设置有:

箱体;

箱体左上端开设有入口,花洒通过螺丝固定于箱体内侧顶部,第一电机通过螺栓固定于箱体左侧,第一电机与箱体内部的转轴连接,转轴与横门通过齿轮相连,红外线射灯通过螺栓固定于横门下部左侧的箱体上;

传送带位于装置底部,通过制动装置和电机相连;箱体内部中间在传送带上侧焊接有竖门;刀片组焊接于一侧箱体上,第二电机栓接于箱体顶部,与第三电机并列放置;伸缩杆与第三电机轴连接,伸缩杆下侧通过螺栓固定有称重机;

传送带下侧通过螺栓固定有压缩机,出口位于装置左下角;控制组中的单片机分别和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第一驱动器、第二驱动器、第三驱动器通过导线相连;电源接口用于和外部电源连接。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治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中医药剂的制备系统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治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中医药剂的制备系统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制药所需的药材按比例通过入口放入清洗室内,由单片机设置清洗时间,单片机采用时间最优控制算法控制花洒进行清洗;

所述时间最优控制算法为

其中:暂态电势e′q、功率pm、喷洒角δ、ω为单片机参数,x1=xd+x′d+xt+xl1为暂态电抗、单片机变压器电抗、输电线路电抗之和,vs为系统母线电压,x2=xl2为输电线路电抗,bsvc为svc的电纳,kb为svc调节系统的放大倍数,h为机组转动惯量,d为阻尼系数,pd=dδω(t)/ω0为阻尼功率,δδ(t)=δ(t)-δ0,δω(t)=ω(t)-ω0,δbsvc=bsvc(t)-bsvc0,(δ0,ω0,bsvc0)是控制量ub=0时的平衡点,y为系统的输出。

2)清洗完毕后,单片机通过计算电机的转子力矩控制第一驱动器的运行来控制第一电机工作,打开横门,将药材倒入烘干室内部,启动红外线射灯,对单片机设定所需的温度值;

所述转子力矩平衡方程式为:

j=a,b;k=a,b;j≠k

式中ua,ia,ra分别为a相的电压、电流及电阻;j为电机转子本身及其所带负载的总惯量;d为粘滞摩擦系数;t电磁、t负载分别为电磁转距及负载转距;lij及ljk为各相的自电感及互电感。

3)温度传感器采用数字pid控制算法对温度进行控制,当温度达到设定值后,竖门开启,同时传送带将药材送入粉碎室内,第二驱动器控制第二电机工作,启动刀片组进行粉碎;

所述数字pid控制算法模型为

式中:en为第n次采样的偏差量;en-1为第n-1次采样的偏差量;t为采样周期;ti为积分时间;td为微分时间;kp为比例系数。

4)将粉碎好的药材通过传送带送入称重机进行称重,如果符合设定值,压缩机会将药材包装并送到出口处,如果重量不达标,则会进行补放药材,同时伸缩杆将药材的下放口进行封堵,直到达到设定值为止;

本发明提供的防治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中医药剂的制备系统不仅结构简单,而且操作相当方便,增加了清洗室和烘干室,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少了外部环境的影响物质,增加了两组刀具,可以将药材更好的粉碎,在制药环节增加电子感应的称重机,能够实时准确地对药材进行包装,通过运用单片机和传感器,使装置更加智能化,使各个步骤的运行更加灵敏和精确,避免了人工可能带来的一些不必要的错误,给防治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中医药剂的制备带来了新的革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防治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中医药剂的制备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控制组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防治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中医药剂的制备方法流程图;

图中:1、入口;2、花洒;3、第一电机;4、转轴;5、横门;6、红外线射灯;7、传送带;8、竖门;9、刀片组;10、第二电机;11、第三电机;12、控制组;13、伸缩杆;14、称重机;15、压缩机;16、出口;17、温度传感器;18、压力传感器;19、单片机;20、电源接口;21、第一驱动器;22、第二驱动器;23、第三驱动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结构作详细的描述。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防治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中医药剂的制备系统包括:入口1、花洒2、第一电机3、转轴4、横门5、红外线射灯6、传送带7、竖门8、刀片组9、第二电机10、第三电机11、控制组12、伸缩杆13、称重机14、压缩机15、出口16、温度传感器17、压力传感器18、单片机19、电源接口20、第一驱动器21、第二驱动器22、第三驱动器23。

入口1在箱体左上侧;花洒2用螺丝固定于顶部;第一电机3焊接于箱体,外部有保护盒,与内部的转轴4相连;转轴4与横门5相连;红外线射灯6位于横门5下部左侧的箱体上;

传送带7位于装置底部,通过制动装置和电机相连;竖门8用于控制材料进入下一个箱体;刀片组9焊接于一侧箱体上,上部有第二电机10;第二电机10焊接于箱体顶部,与第三电机11并列放置;伸缩杆13与第三电机11相连,用于控制底板的伸缩;称重机14在伸缩杆13的下部;

压缩机15在传送带的下部,用螺丝进行固定;出口16位于装置左下角;控制组12中的单片机19分别和温度传感器17、压力传感器18、第一驱动器21、第二驱动器22、第三驱动器23通过导线相连;电源接口20用于和外部电源连接。

一种防治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中医药剂的制备系统的使用方法包括:先将制药所需的药材按比例通过入口1放入清洗室内,通过花洒2进行清洗,由单片机19设置清洗时间,待清洗完毕后,单片机19控制第一驱动器21的运行来控制第一电机3工作,此时打开横门5,将药材倒入烘干室内部,启动红外线射灯6,对单片机19设定所需的温度值,由温度传感器17控制,当温度达到设定值后,竖门开启,同时传送带7将药材送入粉碎室内,第二驱动器22控制第二电机工作,启动刀片组9进行粉碎,然后将粉碎好的药材通过传送带7送入称重机14进行称重,如果符合设定值,压缩机15会将药材包装并送到出口16处,如果重量不达标,则会进行补放药材,同时伸缩杆13将药材的下放口进行封堵,直到达到设定值为止,电机工作的时间都是单片机19上的程序进行控制,更加智能化。

一种防治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中医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治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中医药剂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构成:钩藤10-35份、党参5-15份,延胡索10-25份,黄芩5-15份、天麻10-20份、黄芪10-20份、桑根8-16份、马齿笕8-16份、银杏叶15-35份、白芍5-15份、栀子10-20份,胆南星5-10份,陈皮5-15份、西红花6-12份、罗布麻5-15份、当归2-8份、龙骨1-5份。

如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防治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中医药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将相应份数的钩藤、党参、延胡索、黄芩、天麻、黄芪、桑根、马齿笕、银杏叶、白芍、栀子、胆南星、陈皮、西红花、罗布麻、当归、龙骨用清水淋洗洗净,浸泡5-15分钟;

s102:将浸泡后的中药材在50℃~80℃内进行烘干,烘干时间为1~3小时;

s103:将烘干后的中药材进行切片,粉碎;

s104:将粉碎后的药材进行称重,分袋包装。

以上所述仅是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