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铁皮石斛益生菌本草口服制剂及其制备与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36192发布日期:2018-11-14 02:25阅读:52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及食品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铁皮石斛益生菌本草口服制剂及其制备与应用。

背景技术

现代社会节奏加快,人们工作和生活压力愈发沉重,加之作息不规律、劳逸失度,饮食常不节制,缺乏运动量,许多人身体检查无明显疾病,但有种种不适的症状,处于亚健康状态,常见身心疲倦、失眠健忘、口干舌燥、饮食不振、情绪低落、心烦意乱、反应迟钝、心烦意乱、记忆减退和神经质等,疲劳和不适会使人们的生活质量下降,严重时可导致疾病。

在肿瘤的放化疗过程中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副作用,常见的有恶心呕吐、口干舌燥、身体衰弱、免疫功能下降、消化障碍、血细胞减少等等。对于头颈部肿瘤患者,放化疗会损伤分泌口水的腺体,造成口干舌燥、无唾液或唾液分泌极少,口干难以忍受,影响口腔自洁,进而引起龋齿、牙菌斑、口臭等情况。即使水不离口也不解渴,导致患者生存质量普遍下降,甚至因副作用过于强烈而被迫中止治疗。

许多口腔疾病的发病起因于口腔微生态的紊乱。生理状态下,口腔微生物之间、微生物与宿主之间存在着动态平衡,共同参与机体代谢、免疫、营养及维持口腔的健康。但在物理化学因素、细菌因素、宿主因素等各种外界因素影响下,口腔中的微生态平衡会被打破,条件致病菌转变为致病菌,从而导致相关口腔疾病的发生,如龋齿、牙周病、口臭、口腔念珠菌病和反复性口腔溃疡等,而各种口腔疾病又会加剧菌群的失衡。

因此,急需具有口腔保健和调节机体免疫作用的食品或药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铁皮石斛益生菌本草口服制剂及其制备与应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以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铁皮石斛益生菌本草口服制剂,其制备原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铁皮石斛粉0.1~10重量份、罗汉果粉20~30重量份、金银花粉10~15重量份、胖大海粉10~15重量份、甘草粉5~10重量份、青果粉5~10重量份、薄荷脑0.1~1重量份,所述制备原料还包括益生菌粉,以制备原料的总重量计,所述益生菌的活菌数量为1×109~1×1010cfu/g。

所述铁皮石斛粉为将铁皮石斛粉碎后获得或通过市购途径获得。

优选地,所述铁皮石斛粉的粒径为100~120目。

所述铁皮石斛为兰科植物铁皮石斛(d.officinale)的新鲜或干燥茎。

所述罗汉果粉为将罗汉果粉碎后获得或通过市购途径获得。

优选地,所述罗汉果粉的粒径为100~120目。

所述罗汉果为葫芦科罗汉果属植物罗汉果(momordicagrosvenoriswingle)的干燥成熟果实。

所述金银花粉为将金银花粉碎后获得或通过市购途径获得。

优选地,所述金银花粉的粒径为100~120目。

所述金银花,又名忍冬(lonicerajaponica),金银花为忍冬科忍冬属植物忍冬及同属植物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

所述胖大海粉为将胖大海粉碎后获得或通过市购途径获得。

优选地,所述胖大海粉的粒径为100~120目。

所述胖大海(semensterculiaelychnophorae)为梧桐科植物胖大海的干燥成熟种子。

所述甘草粉为将甘草粉碎后获得或通过市购途径获得。

优选地,所述甘草粉的粒径为100~120目。

所述甘草(glycyrrhizaeradixetrhizoma)为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uralensisfisch.、胀果甘草glycyrrhizainflatabat.或光果甘草glycyrrhizaglabrall.的干燥根和根茎。

所述青果粉为将青果粉碎后获得或通过市购途径获得。

优选地,所述青果粉的粒径为100~120目。

所述青果(chineseolive)橄榄科植物橄榄canariumalbumraeusch.的成熟果实。

所述薄荷脑的分子式为c10h20o。

优选地,所述益生菌选自唾液乳杆菌(lactobacillussalivarius)、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rhamnosus)、罗伊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reuteri)或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acidophilus)中的任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益生菌由唾液乳杆菌(lactobacillussalivarius)、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rhamnosus)、罗伊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reuteri)和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acidophilus)。

优选地,所述益生菌中唾液乳杆菌(lactobacillussalivarius)、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rhamnosus)、罗伊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reuteri)和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acidophilus)的重量份数比例为(0.01~1):(0.01~1):(0.01~1):(0.01~1)。

所述益生菌粉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将唾液乳杆菌(lactobacillussalivarius)、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rhamnosus)、罗伊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reuteri)和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acidophilus)四种菌分别活化,扩大培养,离心收集菌体,喷雾干燥得到各活菌粉,按照比例混合,获得益生菌粉。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前述铁皮石斛益生菌本草口服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铁皮石斛粉、罗汉果粉、金银花粉、胖大海粉、甘草粉、青果粉、薄荷脑、益生菌粉分别过筛后,按比例混合均匀;

(2)加入粘合剂,混合均匀过筛造粒,粉碎后过筛整粒;

(3)将步骤(2)处理后的物料送入压片机,在压片机中加入润滑剂,进行压片处理,得到铁皮石斛益生菌本草口服制剂。

优选地,步骤(1)中,将铁皮石斛粉、罗汉果粉、金银花粉、胖大海粉、甘草粉、青果粉、薄荷脑、益生菌粉分别过100~120目筛。

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粘合剂与其他制备原料的重量份数关系是:铁皮石斛粉0.1~10重量份时,加入粘合剂50~70重量份。

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粘合剂选自山梨糖醇或微晶纤维素中的任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粘合剂由山梨糖醇和微晶纤维素组成。山梨糖醇和微晶纤维素的重量份数比为(30~40):(20~30)。

优选地,步骤(3)中,所述润滑剂与其他制备原料的重量份数关系是:铁皮石斛粉0.1~10重量份时,加入润滑剂0.1~1重量份。

优选地,步骤(3)中,所述润滑剂为硬脂酸镁。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前述铁皮石斛益生菌本草口服制剂在制备具有口腔保健和调节机体免疫作用的食品或药品中的用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铁皮石斛益生菌本草口服制剂可以有效抑制口腔、咽喉部、肠道等部位有害菌群繁殖,平衡口腔、肠道微生态,调节机体免疫,改善牙周及胃肠道整体状态等功效。产品携带服用方便,尤其适合于久病初愈或正在接受肿瘤放化疗的亚健康人群,也适合于健康人群增强体质、改善生活质量。

具体实施方式

在进一步描述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之前,应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下述特定的具体实施方案;还应当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为了描述特定的具体实施方案,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试验方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或者按照各制造商所建议的条件。

当实施例给出数值范围时,应理解,除非本发明另有说明,每个数值范围的两个端点以及两个端点之间任何一个数值均可选用。除非另外定义,本发明中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意义相同。除实施例中使用的具体方法、设备、材料外,根据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现有技术的掌握及本发明的记载,还可以使用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方法、设备、材料相似或等同的现有技术的任何方法、设备和材料来实现本发明。

除非另外说明,本发明中所公开的实验方法、检测方法、制备方法均采用本技术领域常规的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染色质结构和分析、分析化学、细胞培养、重组dna技术及相关领域的常规技术。这些技术在现有文献中已有完善说明,具体可参见sambrook等molecularcloning:alaboratorymanual,secondedition,coldspringharborlaboratorypress,1989andthirdedition,2001;ausubel等,currentprotocolsinmolecularbiology,johnwiley&sons,newyork,1987andperiodicupdates;theseriesmethodsinenzymology,academicpress,sandiego;wolffe,chromatinstructureandfunction,thirdedition,academicpress,sandiego,1998;methodsinenzymology,vol.304,chromatin(p.m.wassarmananda.p.wolffe,eds.),academicpress,sandiego,1999;和methodsinmolecularbiology,vol.119,chromatinprotocols(p.b.becker,ed.)humanapress,totowa,1999等。

本发明中,铁皮石斛为兰科植物铁皮石斛d.officinale的新鲜或干燥茎;所述薄荷脑的分子式为c10h20o;罗汉果为葫芦科罗汉果属植物罗汉果(momordicagrosvenoriswingle)的干燥成熟果实;金银花,又名忍冬(lonicerajaponica),金银花为忍冬科忍冬属植物忍冬及同属植物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胖大海(semensterculiaelychnophorae)为梧桐科植物胖大海的干燥成熟种子;甘草(glycyrrhizaeradixetrhizoma)为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uralensisfisch.、胀果甘草glycyrrhizainflatabat.或光果甘草glycyrrhizaglabrall.的干燥根和根茎;青果(chineseolive)橄榄科植物橄榄canariumalbumraeusch.的成熟果实。

铁皮石斛粉为将铁皮石斛粉碎后获得或通过市购途径获得。

罗汉果粉为将罗汉果粉碎后获得或通过市购途径获得。

金银花粉为将金银花粉碎后获得或通过市购途径获得。

胖大海粉为将胖大海粉碎后获得或通过市购途径获得。

甘草粉为将甘草粉碎后获得或通过市购途径获得。

青果粉为将青果粉碎后获得或通过市购途径获得。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首先提供一种铁皮石斛益生菌本草口服制剂,其制备原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铁皮石斛粉1重量份、罗汉果粉20重量份、金银花粉10重量份、胖大海粉10重量份、甘草粉5重量份、青果粉5重量份、薄荷脑1重量份,所述制备原料还包括益生菌粉,以制备原料的总重量计,所述益生菌的活菌量为2×109cfu/g。

所述益生菌由唾液乳杆菌(lactobacillussalivarius)、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rhamnosus)、罗伊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reuteri)和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acidophilus)组成,唾液乳杆菌(lactobacillussalivarius)、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rhamnosus)、罗伊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reuteri)和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acidophilus)的重量份数比例为2:2:1:5。

所述益生菌粉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将唾液乳杆菌(lactobacillussalivarius)、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rhamnosus)、罗伊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reuteri)和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acidophilus)四种菌分别活化,扩大培养,离心收集菌体,喷雾干燥得到各活菌粉,按照比例混合,获得益生菌粉。

所述铁皮石斛益生菌本草口服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铁皮石斛粉、罗汉果粉、金银花粉、胖大海粉、甘草粉、青果粉、薄荷脑、益生菌粉分别过100~120目筛后,按比例混合均匀;

(2)加入粘合剂(山梨糖醇和微晶纤维素,与其他制备原料的重量份数关系是:铁皮石斛粉1重量份时、山梨糖醇40份、微晶纤维素30份),混合均匀过18目筛造粒,粉碎后过16目筛整粒;

(3)将压片机用75%的乙醇溶液消毒处理,接着将步骤(2)处理后的物料送入压片机,在压片机中加入润滑剂(硬脂酸镁,与其他制备原料的重量份数关系是:铁皮石斛粉1重量份时、硬脂酸镁0.1重量份),进行压片处理,得到铁皮石斛益生菌本草口服制剂。所得口服制剂色泽均一,不掉粉裂片,口感清凉;具有调节人体口腔菌群平衡、祛除口臭、缓解牙周疾病、清咽润喉、生津解渴、滋阴补阳等功效。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首先提供一种铁皮石斛益生菌本草口服制剂,其制备原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铁皮石斛粉10重量份、罗汉果粉30重量份、金银花粉15重量份、胖大海粉15重量份、甘草粉6重量份、青果粉10重量份、薄荷脑0.1重量份,所述制备原料还包括益生菌粉,以制备原料的总重量计,所述益生菌粉中的活菌量为1×109cfu/g。

所述益生菌由唾液乳杆菌(lactobacillussalivarius)、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rhamnosus)、罗伊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reuteri)和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acidophilus)组成,唾液乳杆菌(lactobacillussalivarius)、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rhamnosus)、罗伊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reuteri)和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acidophilus)的重量份数比例为0.01:1:1:1。

所述益生菌粉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将唾唾液乳杆菌(lactobacillussalivarius)、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rhamnosus)、罗伊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reuteri)和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acidophilus)四种菌分别活化,扩大培养,离心收集菌体,喷雾干燥得到各活菌粉,按照比例混合,获得益生菌粉。

所述铁皮石斛益生菌本草口服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铁皮石斛粉、罗汉果粉、金银花粉、胖大海粉、甘草粉、青果粉、薄荷脑、益生菌粉分别过100~120目筛后,按比例混合均匀;

(2)加入粘合剂(山梨糖醇和微晶纤维素,与其他制备原料的重量份数关系是:铁皮石斛粉10重量份时、山梨糖醇30份、微晶纤维素20份),混合均匀过18目筛造粒,粉碎后过16目筛整粒;

(3)将压片机用75%的乙醇溶液消毒处理,接着将步骤(2)处理后的物料送入压片机,在压片机中加入润滑剂(硬脂酸镁,与其他制备原料的重量份数关系是:铁皮石斛粉10重量份时、硬脂酸镁1重量份),进行压片处理,得到铁皮石斛益生菌本草口服制剂。所得口服制剂色泽均一,不掉粉裂片,口感清凉;具有平衡口腔、肠道微生态,调节机体免疫,改善牙周及胃肠道整体状态等功效。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中,首先提供一种铁皮石斛益生菌本草口服制剂,其制备原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铁皮石斛粉0.1重量份、罗汉果粉25重量份、金银花粉12重量份、胖大海粉13重量份、甘草粉10重量份、青果粉8重量份、薄荷脑0.5重量份,所述制备原料还包括益生菌粉,以制备原料的总重量计,所述益生菌粉中的活菌量为1×1010cfu/g。

所述益生菌由唾液乳杆菌(lactobacillussalivarius)、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rhamnosus)、罗伊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reuteri)和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acidophilus)组成,唾液乳杆菌(lactobacillussalivarius)、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rhamnosus)、罗伊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reuteri)和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acidophilus)的重量份数比例为1:0.01:0.01:0.01。

所述益生菌粉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将唾液乳杆菌(lactobacillussalivarius)、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rhamnosus)、罗伊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reuteri)和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acidophilus)四种菌分别活化,扩大培养,离心收集菌体,喷雾干燥得到各活菌粉,按照比例混合,获得益生菌粉。

所述铁皮石斛益生菌本草口服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铁皮石斛粉、罗汉果粉、金银花粉、胖大海粉、甘草粉、青果粉、薄荷脑、益生菌粉分别过100~120目筛后,按比例混合均匀;

(2)加入粘合剂(山梨糖醇和微晶纤维素,与其他制备原料的重量份数关系是:铁皮石斛粉0.1重量份时、山梨糖醇35份、微晶纤维素25份),混合均匀过18目筛造粒,粉碎后过16目筛整粒;

(3)将压片机用75%的乙醇溶液消毒处理,接着将步骤(2)处理后的物料送入压片机,在压片机中加入润滑剂(硬脂酸镁,与其他制备原料的重量份数关系是:铁皮石斛粉0.1重量份时、硬脂酸镁0.5重量份),进行压片处理,得到铁皮石斛益生菌本草口服制剂。所得口服制剂色泽均一,不掉粉裂片,口感清凉;具有平衡口腔、肠道微生态,调节机体免疫,改善牙周及胃肠道整体状态等功效。

实施例4:本发明的口服制剂对口腔异味的抑制作用

龋齿、牙周疾病、口干症都会引起口腔产生挥发性硫化物(volatilesulfurcompounds,vscs)等异味物质,口臭及口气中vscs含量与口腔致病微生物密切相关。

选择150例(18-60岁)口腔异味患者,随机分为三组。

第一组50人(18-60岁)使用本发明实施例1的口服制剂每天含服2次,持续使用4周时间。分别在实验前和第7、14、21、28天观察疗效。检查前2小时内受试者不能食用所述口服制剂,前1天内受试者不能饮酒、不嚼口香糖、不食用大蒜、洋葱等异味强烈的物质。实验数据使用spss16.0统计软件处理,显著性水平α设为0.05。

第二组50人(18-60岁)使用本发明实施例2的口服制剂每天含服2次,持续使用4周时间。分别在实验前和第7、14、21、28天观察疗效。检查前2小时内受试者不能食用所述口服制剂,前1天内受试者不能饮酒、不嚼口香糖、不食用大蒜、洋葱等异味强烈的物质。实验数据使用spss16.0统计软件处理,显著性水平α设为0.05。

第二组50人(18-60岁)使用本发明实施例3的口服制剂每天含服2次,持续使用4周时间。分别在实验前和第7、14、21、28天观察疗效。检查前2小时内受试者不能食用所述口服制剂,前1天内受试者不能饮酒、不嚼口香糖、不食用大蒜、洋葱等异味强烈的物质。实验数据使用spss16.0统计软件处理,显著性水平α设为0.05。

使用仪器halimeter测量vscs方法来评估口腔异味程度。在稳定的环境中使仪器调至工作状态,受试者闭口,用鼻子呼吸1min,含住仪器吸管,始终用鼻子呼吸,仪器稳定显示的最大值即为受试者vscs水平。每位受试者测量3次,取均值。结果如下列表1所示。

表1:口服制剂临床疗效观察

从表1中可以看出,持续使用本发明的口服制剂,患者的vscs显著低于测试前,第14天时vscs值下降到实验前的约55.6%,显示出本产品对常见口腔问题引起的口腔异味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实施例5:本发明的口服制剂对小鼠抗疲劳作用的实验研究

1.动物筛选:试验动物选用balb/c清洁级小鼠,成年雄性,体重18~20g。小鼠经过初步游泳训练,挑选40只游泳能力相近的小鼠备用。

2.负重游泳试验

设生理盐水空白对照组和三个实验组。

第一实验组,设置3个不同剂量组,每个剂量组10只小鼠,分别记为第一实验组-1、第一实验组-2、第一实验组-3,按人与小鼠体表面积等效换算,第一实验组-1、第一实验组-2、第一实验组-3的剂量分别为0.5g/kg、1g/kg、2g/kg,分别每日灌本发明实施例1的口服制剂,2次/天,连续28天。末次给药30min后,将小鼠尾部负重5%,放入水温25±0.5℃、40cm×60cm×36cm内壁光滑,深25cm的水池中游泳,以小鼠头部没入水面下7s不再上浮则判定为疲劳,同时用秒表记录游泳时间。

第二实验组,设置3个不同剂量组,每个剂量组10只小鼠,分别记为第二实验组-1、第二实验组-2、第二实验组-3,按人与小鼠体表面积等效换算,第一实验组-1、第一实验组-2、第一实验组-3的剂量分别为0.5g/kg、1g/kg、2g/kg,分别每日灌本发明实施例2的口服制剂,2次/天,连续28天。末次给药30min后,将小鼠尾部负重5%,放入水温25±0.5℃、40cm×60cm×36cm内壁光滑,深25cm的水池中游泳,以小鼠头部没入水面下7s不再上浮则判定为疲劳,同时用秒表记录游泳时间。

第三实验组,设置3个不同剂量组,每个剂量组10只小鼠,分别记为第三实验组-1、第三实验组-2、第三实验组-3,按人与小鼠体表面积等效换算,第三实验组-1、第三实验组-2、第三实验组-3的剂量分别为0.5g/kg、1g/kg、2g/kg,分别每日灌本发明实施例3的口服制剂,2次/天,连续28天。末次给药30min后,将小鼠尾部负重5%,放入水温25±0.5℃、40cm×60cm×36cm内壁光滑,深25cm的水池中游泳,以小鼠头部没入水面下7s不再上浮则判定为疲劳,同时用秒表记录游泳时间。

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x±sd表示,所得数据进行t检验,比较各组的差异。结果见表2。

表2:口服制剂对小鼠抗疲劳作用的实验研究

3.结果

实验数据可以看出:用0.5g/kg剂量本发明产品对小鼠进行实验后,其负重游泳时间较空白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且随着试验剂量的增加,对负重游泳时间的升高作用更加显著(**p<0.01)。本实验表明本发明所述的口服制剂具有提高机体抗疲劳的功效。

实施例6:本发明的口服制剂对大鼠唾液分泌的影响的实验研究

1.动物筛选:选取体重180g~220g大鼠40只,均为雄性,随机分组,每组10只。

2.唾液分泌测量

设生理盐水空白对照组和三个实验组。

第一实验组,设置3个不同剂量组,每个剂量组10只小鼠,分别记为第一实验组-1、第一实验组-2、第一实验组-3,按人与小鼠体表面积等效换算,第一实验组-1、第一实验组-2、第一实验组-3的剂量分别为0.5g/kg、1g/kg、2g/kg,灌胃给药每日2次,连续给药28天。末次给药30min后,开始测量大鼠的唾液分泌量。方法:将大鼠固定,用止血钳将已称量重量的干棉球放入大鼠舌下,每10min更换1次棉球,连续测定30min,干棉球的前后重量差即大鼠最大唾液分泌量。

第二实验组,设置3个不同剂量组,每个剂量组10只小鼠,分别记为第二实验组-1、第二实验组-2、第二实验组-3,按人与小鼠体表面积等效换算,第二实验组-1、第二实验组-2、第二实验组-3的剂量分别为0.5g/kg、1g/kg、2g/kg,灌胃给药每日2次,连续给药28天。末次给药30min后,开始测量大鼠的唾液分泌量。方法:将大鼠固定,用止血钳将已称量重量的干棉球放入大鼠舌下,每10min更换1次棉球,连续测定30min,干棉球的前后重量差即大鼠最大唾液分泌量。

第三实验组,设置3个不同剂量组,每个剂量组10只小鼠,分别记为第三实验组-1、第三实验组-2、第三实验组-3,按人与小鼠体表面积等效换算,第三实验组-1、第三实验组-2、第三实验组-3的剂量分别为0.5g/kg、1g/kg、2g/kg,灌胃给药每日2次,连续给药28天。末次给药30min后,开始测量大鼠的唾液分泌量。方法:将大鼠固定,用止血钳将已称量重量的干棉球放入大鼠舌下,每10min更换1次棉球,连续测定30min,干棉球的前后重量差即大鼠最大唾液分泌量。

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x±sd表示,所得数据进行t检验,比较各组的差异。结果见表3。

表3:口服制剂对大鼠唾液分泌量的实验研究

3.结果

实验数据可以看出:用0.5g/kg剂量本发明产品对大鼠进行实验后,其唾液分泌量较空白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且随着试验剂量的增加,对唾液分泌量的升高作用更加显著(**p<0.01)。本实验表明本发明所述的口服制剂具有提高机体唾液分泌量的功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任何形式上和实质上的限制,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方法的前提下,还将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这些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当可利用以上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而做出的些许更动、修饰与演变的等同变化,均为本发明的等效实施例;同时,凡依据本发明的实质技术对上述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等同变化的更动、修饰与演变,均仍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