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洗手液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511886发布日期:2018-09-25 16:06阅读:41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日用化学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菌洗手液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洗手液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备的清洁用具,由于其使用方便,近年来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喜爱,但在现有的洗手液产品中,多数是单纯去污的作用,仅能洗去手部的污染物,不能进行彻底消毒,而少数的具有抗菌消毒功效的洗手液也多是通过添加化学成分来实现抗菌消毒的目的,经常使用这种洗手液,不仅刺激皮肤,还会危害环境。寻找一种安全、高效、天然的抗菌物质替代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添加到洗手液中,既可以实现消毒的目的、减少对皮肤的刺激,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桑黄是一种多年生珍稀药用真菌,桑黄的药用价值最早记载于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近年来,由于桑黄特有的抑菌作用,使其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由于桑黄野生资源的稀少以及人工栽培难度较大,所以桑黄从来源上受到了很大制约,利用液态发酵技术可以人工培养获得桑黄发酵液,而人工培养的桑黄发酵液中也含有与桑黄子实体一样的具有抑菌作用的桑黄多糖,所以采用液态发酵技术获得桑黄发酵液是获得桑黄抑菌成分的重要途径之一,这样做既降低了成本,又实现野生桑黄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沙棘又名醋柳、酸刺,为胡颓子科沙棘属的一种浆果植物,是藏医、蒙医习用药材,沙棘黄酮是沙棘的主要功效成分之一,沙棘黄酮对多种微生物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将富含桑黄多糖和沙棘黄酮等抑菌成分的原料添加到洗手液中,不仅可以起到消毒杀菌的作用,还能减少化学抑菌剂对皮肤的刺激、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抗菌洗手液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将沙棘果榨汁、过滤后得沙棘汁,在沙棘汁中加入3-4%的蛋白胨、1-2%的可溶性淀粉、0.1%的磷酸二氢钾、0.05%的硫酸镁,搅拌均匀在121℃下灭菌15-20分钟,冷却至26-30℃得桑黄发酵培养基。

从试管斜面中挑取桑黄菌种接种到桑黄发酵培养基中,在26-30℃、旋转摇床180-220rpm的条件下培养8-10天得桑黄发酵液,将桑黄发酵液过胶体磨得桑黄浆液,按每毫升桑黄浆液4-6个单位的比例加入果胶酶,按每毫升桑黄浆液5-7个单位的比例加入中性蛋白酶,再按照每毫升桑黄浆液6-8个单位的比例加入纤维素酶,在45-50℃条件下酶解2-3小时后过滤得桑黄酶解液。

本发明的抗菌洗手液由制得的桑黄酶解液等几种原料配制而成,具体的组成成分及质量百分比如下:

名称质量百分比

十二烷基硫酸钠15-17%

十二烷基葡萄糖苷3-5%

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2-4%

氯化钠2.6%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0.2%

沙棘香精0.1-0.2%

柠檬黄色素0.1%

桑黄酶解液12-16%

去离子水56-64%

按配方要求称取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葡萄糖苷、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氯化钠、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沙棘香精、柠檬黄色素、桑黄酶解液、去离子水,加热至48-52℃,将原料搅拌至全部溶解后静置,待泡沫完全消失即得成品。

本发明在制作桑黄发酵液的时候,用到了沙棘汁做培养基,沙棘汁为桑黄发酵提供了充足的碳源,沙棘汁中还含丰富的沙棘黄酮,但沙棘汁中的这些沙棘黄酮绝大多数与糖结合成糖苷的形式,这些糖苷型黄酮可以被桑黄分泌的β-葡萄糖苷酶转化成苷元型黄酮,而苷元型黄酮比糖苷型黄酮活性更高,消毒杀菌的能力更强,经过测定,本发明实施例的洗手液中苷元型黄酮占总黄酮的比例可达90%以上,沙棘黄酮可通过破坏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细胞膜的完整性,导致微生物细胞释放胞内成分,引起膜的电子传递、营养吸收、核苷酸合成及atp活性等功能障碍,从而达到抑菌、杀菌的目的。经测定,本发明实施例的洗手液中,黄酮含量为每100毫升4.2毫克,其中苷元型黄酮占90%以上,另外,本发明的洗手液中还含丰富的桑黄多糖,桑黄多糖是桑黄的主要功效成分,其具有明显的抗菌消炎作用。经测定,本发明实施例的洗手液中,桑黄多糖含量为每升2.3克,由于沙棘黄酮和桑黄多糖都具有广谱的抗菌效果,而且不会对皮肤产生刺激也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所以本发明的洗手液是一种安全、环保的抗菌洗手液。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采用的桑黄cfcc81183采购于中国林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

将沙棘果榨汁、过滤后得沙棘汁,在沙棘汁中加入3.5%的蛋白胨、1.5%的可溶性淀粉、0.1%的磷酸二氢钾、0.05%的硫酸镁,搅拌均匀在121℃下灭菌15分钟,冷却至28℃得桑黄发酵培养基。

从试管斜面中挑取桑黄菌种接种到桑黄发酵培养基中,在28℃、旋转摇床200rpm的条件下培养9天得桑黄发酵液,将桑黄发酵液过胶体磨得桑黄浆液,按每毫升桑黄浆液5个单位的比例加入果胶酶,按每毫升桑黄浆液6个单位的比例加入中性蛋白酶,再按照每毫升桑黄浆液7个单位的比例加入纤维素酶,在48℃条件下酶解2.5小时后过滤得桑黄酶解液。

称取十二烷基硫酸钠16kg、十二烷基葡萄糖苷4kg、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3kg、氯化钠2.6k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0.2kg、沙棘香精0.1kg、柠檬黄色素0.1kg、桑黄酶解液14kg、去离子水60kg,加热至50℃,将原料搅拌至全部溶解后静置,待泡沫完全消失即得成品。

本发明抗菌洗手液杀菌效果测试:

按照“gb15979-2002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中附录c的方法来测试本发明实施例的抗菌洗手液的杀菌率,结果见表1:

表1:本发明洗手液的杀菌率

由杀菌率结果可以看出,本发明洗手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的杀菌率均可达90%以上,说明本发明的洗手液有明显的杀菌作用。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日用化学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菌洗手液的制备方法。按配方要求称取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葡萄糖苷、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氯化钠、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沙棘香精、柠檬黄色素、桑黄酶解液、去离子水,加热至48‑52℃,将原料搅拌至全部溶解后静置,待泡沫完全消失即得成品。本发明的洗手液中含丰富的沙棘黄酮和桑黄多糖,沙棘黄酮和桑黄多糖都具有广谱的抗菌效果,而且不会对皮肤产生刺激也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所以本发明的洗手液是一种安全、环保的抗菌洗手液。

技术研发人员:吕庆茂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哈尔滨伟平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7.12
技术公布日:2018.09.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