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MP-14抑制剂在制备治疗血管损伤的药物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99786发布日期:2018-11-20 19:18阅读:305来源:国知局
MMP-14抑制剂在制备治疗血管损伤的药物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mmp-14抑制剂在制备治疗血管损伤的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冠心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在全世界范围内呈逐年升高。近年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等被广泛应用于临床,通过球囊扩张、支架置入以及动脉旁路手术等,虽然可以实现血管重建,有效的疏通阻塞的动脉、改善血供。然而,手术过程中出现的不同程度的机械损伤会引起血管新生内膜的形成,据统计,10%-20%的患者会在术后一段时间内出现血管再狭窄或再次堵塞等情况而导致冠心病复发,这严重影响了pci的远期疗效。因此,pci术后发生的血管再狭窄及问题成为心血管病学研究领域的一项重点问题。

新生内膜增生和血管重塑被认为是血管硬化狭窄及管腔内治疗失败的根本原因。血管受到机械损伤后局部释放炎性介质、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促进新生内膜的形成以及细胞外基质的沉积是导致血管再狭窄的主要病理过程。不论血管损伤激活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smoothmusclecells,vsmcs)从中膜迁移至内膜导致新生内膜增生,还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mesenchymalstemcells,bmscs)被招募至损伤处参与修复,细胞外基质都是细胞迁移必须克服的重要屏障。基质金属蛋白酶通过调节细胞外基质的合成和降解而影响血管重塑,mmp-14即mt1-mmp(membranetype1matrixmetalloproteinase)是第一个被发现的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能够通过降解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matrix,ecm)促进肿瘤细胞的迁移,在肺癌乳腺癌、甲状腺癌、原发性肾母细胞瘤、结直肠癌的浸润、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迄今,尚未见化合物c12h15cl2no对内膜增生性血管重构具有治疗作用的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mmp-14抑制剂在制备治疗血管损伤的药物中的应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主要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mmp-14抑制剂在制备治疗血管损伤的药物中的应用。

作为优选,所述mmp-14抑制剂为nsc405020,分子式为c12h15cl2no。

作为优选,所述mmp-14抑制剂用于抑制血管损伤后新生内膜增生。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血管内膜增生相关血管疾病的药物,所述药物包含上述mmp-14抑制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在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后在各时间点分别应用mmp-14抑制剂,检测了不同组中mmp-14在血管损伤后不同时间点的表达情况,研究了其在新生内膜形成过程中可能发挥的作用,首次提出了mmp-14抑制剂可用于治疗血管损伤等相关疾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球囊损伤组和mmp14抑制剂组在血管损伤后0h、8h、1d及3d血管内膜的形态(he染色,×100);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球囊损伤组和mmp14抑制剂组在血管损伤后7d、14d、21d及28d血管内膜的形态(he染色,×100);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免疫组化检测球囊损伤组和mmp14抑制剂组在血管损伤后7d、14d、21d及28d的mmp-14的表达情况(envision法,×400)。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球囊损伤组与mmp14抑制剂组新生内膜i/m的统计结果,n=5,*:损伤组与mmp14抑制剂组相比,p<0.05;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westernblot检测球囊损伤组及mmp14抑制剂组不同时间点mmp-14的表达情况。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westernblot检测bmscs和vsmcs加入mmp-14抑制剂后mmp-14的表达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westernblot检测bmscs和vsmcs加入mmp-14抑制剂后mmp-14的组间比较情况图。mmp-14抑制剂组与正常组,p<0.05;dmso组与正常组,p<0.05。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以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技术方案、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下述说明中的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

实施例1(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后在各时间点分别应用mmp-14抑制剂)

在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后在各时间点分别应用mmp-14抑制剂,截取靶血管he切片镜下显示损伤组血管新生内膜于术后7d出现明显增生,14d持续增生,28d达最厚;mmp14抑制剂组术后7d未见明显新生内膜增生,14d可见少许新生内膜,28d达最厚,抑制效果最明显的mmp14抑制剂剂量为0.2mg/只。血管新生内膜厚度/中膜厚度(i/mratio)作为评估新生内膜增生程度的标准,结果表明mmp14抑制剂组中,各时间点新生内膜的增生程度小于损伤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检测了不同时间点,损伤组及mmp14抑制剂组的mmp-14蛋白的表达情况。westernblot结果显示,在损伤组中,mmp-14的表达于损伤后1d开始出现,7d达最大值,14d开始减少,28d表达最低。使用mmp14抑制剂后,各个时间点mmp14蛋白的表达均明显降低。将mmp-14蛋白表达条带与β-actin蛋白表达条带的灰度值比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mmp14抑制剂能够显著抑制损伤后血管中mmp14蛋白的表达

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使用mmp-14抑制剂后,mmp14蛋白表达变弱。以上实验结果表明mmp-14抑制剂可以抑制血管损伤后的新生内膜增生。

实施例2(mmp14抑制剂细胞实验)

体外在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smoothmusclecells,vsmcs)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mesenchymalstemcells,bmscs)加入mmp-14抑制剂后,采用westernblot检测方法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smoothmusclecells,vsmcs)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mesenchymalstemcells,bmscs)中mmp14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mmp14的表达降低。

本发明通过在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后在各时间点分别应用mmp-14抑制剂,检测了不同组中mmp-14在血管损伤后不同时间点的表达情况,以及在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smoothmusclecells,vsmcs)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mesenchymalstemcells,bmscs)应用mmp-14抑制剂,研究了其在新生内膜形成过程中可能发挥的作用,首次提出了mmp-14抑制剂可用于治疗血管损伤等相关疾病。

本发明实施例中未尽之处,本领域技术人员均可从现有技术中选用。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上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