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层状液晶相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6057046发布日期:2018-11-24 11:48阅读:792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层状液晶相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日用化妆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层状液晶相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氧化型染发剂是以中间体和耦合剂为染料,这些中间体跟耦合剂渗透进入头发的皮质层后,发生氧化、耦合和缩合反应,形成较大的染料分子,被封闭在头发纤维内,由于中间体与耦合剂的种类,添加比例不同,由此产生色调不同的产物,使头发染上不同颜色。但是,氧化、耦合和缩合反应会因过氧化氢的存在,迅速发生,产生较大的染料分子。而有效直径小于0.6nm的中间体跟耦合剂分子才能有效进入头发内部。

在高色度的染发剂中,中间体跟耦合剂的用量会明显小于低色度染发剂,且需要对头发天然色素进行漂白,往往高色度染发剂上色效果跟固色时间都很难达到消费者所需。

专利cn104093390a公开了一种双剂型碱性染发剂,该氧化染发剂是将包含碱剂的第1剂和包含氧化剂的第2剂混合,其特征在于:在混合上述第1剂和第2剂后,立即含有双连续微乳相或层状液晶相。可以提供受损头发和未受损健康头发好的染色性,并且染发后的色牢度较高。但是,该专利中,要混合后才具有层状液晶相,在两剂型混合并产生层状液晶相的过程中,碱剂会较为快速挥发,无法充分发挥层状液晶相影响碱剂(尤其是氨水)缓慢挥发后带来染发性能、头皮感觉舒适度的提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层状液晶相的组合物,与含有碱剂及氧化型染料的染发剂混合后可以提升染发效果,并且降低皮肤的刺激、减少碱剂对头发的伤害。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具有层状液晶相的组合物,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

表面活性剂0.01-10%;

油脂0.01-10%;

过氧化氢3-12%;

ph调节剂0.01-4%;

螯合剂0.01-0.2%;

水to100%;

ph为1.5-4.5,组合物具有层状液晶相。

优选的,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

表面活性剂0.01-5%;

油脂2-7%;

过氧化氢3-12%;

ph调节剂0.01-2%;

螯合剂0.01-0.1%;

水to100%;

ph为1.5-4.5,组合物具有层状液晶相。

表面活性剂:油脂的质量配比(1:10)-(1:2);优选的,表面活性剂:油脂的质量配比(1:7)-(1:3)。

所述的表面活性剂选自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两性表面活性剂中的至少一种;优选的,所述的表面活性剂选自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复配物。

所述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选自烷基羧酸及其衍生物、烷基羧酸酯及其盐、烷基醇硫酸酯衍生物、烷基醇硫酸酯盐类、烷基醇聚醚硫酸酯盐、烷基磺酸盐、烷基-芳香基磺酸盐、α-烯烃碳磺酸盐、磺基琥珀酸盐、脂肪醇磺基琥珀酸酯盐、聚二甲基硅烷醇磺基琥珀酸酯二钠、peg-n聚二甲基硅氧烷磺基琥珀酸酯二钠、小麦胚油酰mea磺基琥珀酸酯二钠、脂酰羟乙磺酸钠、脂酰牛磺酸钠、α-磺基甲酯、烷基磷酸酯及其盐、脂肪醇磷酸酯及其盐、n-脂酰基谷氨基酸盐、月桂醇聚醚硫酸酯钠、鲸蜡硬脂醇聚醚硫酸酯钠、n-脂酰多肽、n-脂酰肌氨酸盐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的样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选自烷基胺、烷基咪唑啉、季铵化合物、双胺季铵盐、乙氧基化季铵盐、烷基苄基二甲基卤铵盐、杂环铵盐、烷基乙基吗啉硫酸乙酯盐、季铵化烷基聚葡糖苷、烷基甜菜碱、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乙氧基化烷基胺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选自烷基(c8-c16)糖苷、椰油酰胺dea、椰油酰胺mea、椰油酰胺甲基mea、烷基(c8-c16)酰胺丙基氧化物、烷基(c8-c16)基胺氧化物、脂肪(c8-c16)醇聚氧乙烯醚、peg-7甘油椰油酸酯、peg-120甲基葡糖二油酸酯、peg-18甘油油酸酯、peg-55丙二醇油酸酯、peg-200甘油棕榈酸酯、peg-150二硬脂酸酯、异硬脂酰胺mipa、甘油月桂酸酯、聚甘油-3癸酸酯、月桂醇聚醚-4、ppg-5鲸蜡醇聚醚-20、ppg-2羟乙基椰油酰胺、peg-150季戊四醇四硬脂酸酯、peg-6辛酸/癸酸甘油酯、peg-40氢化蓖麻油、peg-45氢化蓖麻油、peg-60氢化蓖麻油、peg-7氢化蓖麻油、peg-60杏仁甘油酯、peg-45棕榈仁油、peg-120甲基葡萄糖三异硬脂酸、脂肪醇聚醚-n、烷基酚聚醚-n、聚氧乙烯/聚氧丙烯(eo/po)共聚物、蔗糖脂肪酸酯、甲基葡糖苷衍生物、乙氧基天然油类、peg-n蓖麻油、烷基醇酰胺类、peg-n脂肪酸酯、乙氧基化烷基醇酰胺、聚甘油脂肪酸酯、山梨坦脂肪酸酯和聚山梨醇酯-n、癸基葡萄糖苷、n-烷基吡咯烷酮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的两性表面活性剂选自烷基乙二胺及其衍生物、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n-烷基氨基酸、亚胺二酸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的油脂选自碳氢化合物、脂肪醇、脂肪酸、动植物油脂、合成酯、硅油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的ph调节剂选自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磷酸、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柠檬酸钠、柠檬酸、乳酸、乳酸钠、氨丁三醇、氨基酸、磷酸氢二钾、碳酸钠、乙酸、乙酸钠、碳酸氢钠中的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的螯合剂选自乙二胺-n,n’-二琥珀酸、乙二胺-n,n’-二戊二酸、2-羟基丙二胺-n,n’-二琥珀酸、甘氨酰胺-n,n’-二琥珀酸、乙二胺-n,n’-双(邻羟苯基乙酸)、乙二胺四乙酸四钠、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羟乙二磷酸、喷替酸五钠、三聚磷酸钠、六偏磷酸钠、焦磷酸钠、氨基三乙酸,二亚乙基三胺五乙酸、羟基亚乙基-1,1-二膦酸、氨基三亚甲基膦酸、二乙烯三胺五亚甲基膦酸、三乙烯四胺六亚甲、双(1,6-亚己基)三胺五亚甲基膦酸、多氨基多醚基四亚甲基膦酸盐或其衍生物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具有层状液晶相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油脂搅拌、加热至80-85℃后得到油相备用,表面活性剂混合水加热至80-85℃得到水相,在搅拌作用下,加入螯合剂,然后油相缓慢加入水相,并搅拌均质5min,冷却至40℃以下,缓慢加入过氧化氢以及ph调节剂,搅拌均匀即可。

本发明具有层状液晶相的组合物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用于与含有碱剂及氧化型染料的染发剂混合后进行染发,其中,具有层状液晶相的组合物与含有碱剂和氧化型染发剂的染发剂的配比为1:1-3:1。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具有层状液晶相的组合物,加入含有碱剂及氧化型染料的染发剂后可以提升染发效果、减少头皮的刺激。这是因为,该组合物能够在氧化、偶合、缩合反应之前提升大量中间体、耦合剂进入头发皮质的渗透率,从而使更多的小分子染料在头发皮质层发生氧化、偶合、缩合反应,提升上色效果;并且,由于层状液晶相的存在,降低了碱剂的释放速度跟释放量会减缓,从而降低头皮的刺激性。

附图说明

图1:组合物用显微镜放大400倍的照片中马耳他十字的多少:多;

图2:组合物用显微镜放大400倍的照片中马耳他十字的多少:中;

图3:组合物用显微镜放大400倍的照片中马耳他十字的多少: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以下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

实施例中具有层状液晶相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将油脂搅拌、加热至80-85℃后得到油相备用,表面活性剂混合水加热至80-85℃得到水相,在搅拌作用下,加入螯合剂,然后油相缓慢加入水相,并搅拌均质5min,冷却至40℃以下,缓慢加入过氧化氢以及ph调节剂,搅拌均匀即可。

各测试、分类方法:

(1)真人头发上色效果测试:25℃,湿度50-55%下,作用同一人头上的毛发,等待30分钟后用香波洗去。在不同真人头发上重复两到三次;优秀、良好、中等、一般、差依次为5、4、3、2、1分,观察者根据上色效果评分,多次的平均得分记录为上色效果。

(2)上色时后脖子皮肤刺激程度测试:后脖子皮肤的3cm*3cm区域;测试环境为:25℃,湿度50-55%,试验前用湿毛巾去除试验部位的皮脂,适应10分钟后,再进行测试;测试方法:在受试者后脖子皮肤刺选取一个3cm*3cm区域,取2g染发产品均匀涂抹在区域中,测试时间为30min;让受试者根据如下表所示的基准给染发产品的刺激性评分,两次的平均得分记录为刺激程度,分别时强烈刺激为4分、明显刺激为3分、轻微刺激为2分、无感觉为1分。

(3)马耳他十字数量:层状液晶相的多少是根据组合物用显微镜放大400倍的照片中马耳他十字的数量来评定的,分为3级,分别为多、中、少,分别对应说明书附图1、附图2、附图3,以数量最接近的级别为准。

(4)保存稳定性:把样品装在密封玻璃瓶中,分别并置于45℃恒温烘箱和常温避光环境中30天,检测样品初始ph值与过氧化氢含量,对比两种环境下ph值与过氧化氢含量的变化值。ph变化值小于0.3且过氧化氢减少量小于10%稳定性为优秀,ph变化值在0.3-0.5之间且过氧化氢减少量小于10%稳定性为良好;ph变化值小于0.3且过氧化氢减少量在10-15%之间稳定性为良好;ph变化值在0.3-0.5之间且过氧化氢变化量在10-15%之间稳定性为中等;ph变化值大于0.5或过氧化氢变化量大于15%稳定性为差。

(5)染发剂与组合物1:1混合后变色快慢速度:把混合后样品放置于无色透明玻璃板上,并暴露于空气中,2分钟后对比无色透明玻璃板上下面的样品颜色,若有明显变化,则判定变色速率为快;5分钟后对比无色透明玻璃板上下面的样品颜色,若有明显变化,则判定变色速率为一般;8分钟后对比无色透明玻璃板上下面的样品颜色,若有明显变化,则判定变色速率为慢。

表1:碱性氧化性染发剂的配方

表2实施例1-7及对比例1-3的各组分配比(重量百分比)及各性能指标测试结果

从实施例1/2可以看出,当油脂的用量不在2-7%的优选范围时,实施例2的上色效果和保存稳定性比实施例1差。

从实施例1/3/4可以看出,使用优选的表面活性剂马耳他十字数量较多、两剂混合后变色速度较慢、刺激较小,上色效果和保存稳定性较好。

从实施例1/6/7可以看出,表面活性剂和油脂的总用量一致,当表面活性剂:油脂的质量配比为(1:7)-(1:3)时,各项性能都较好,保存稳定性较差。

从实施例1和对比例1/2可以看出,当ph不在1.5-4.5这个范围内,各项性能都很差。

从实施例1和对比例3可以看出,当油脂用量大于10%,不能形成膏状,各项性能都很差。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