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治疗高血压的穴位埋植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90546发布日期:2019-01-22 18:47阅读:60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医药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高血压的穴位埋植线。
背景技术
:穴位埋线疗法作为中医疗法由于具有操作便捷、刺激持久、疗效巩固、无副作用、就诊次数少等优点,逐渐被更多人所接受,尤其是对于疼痛性疾患、功能性疾患以及慢性疾病疗效显著。中国专利文献cn1465373a公开一种治疗高血压的降压药线,它是采用十六味中药浓缩液浸泡羊肠线得到;十六味中药包括十味主药夏枯草、桑寄生、草决明、天麻、丹皮、丹参、钩藤、白芍、玄参、牛膝以及六味辅料玉米须、生地、龙胆草、川穹、龙骨、菊花。该文献的不足在于:疗效不佳,治愈率较低,不适合工业化生产。中国专利文献cn103263696a公开了一种新型穴位埋植线及其制备方法,该穴位埋植线是通过纺丝工艺制得,其成分包括中草药多糖提取物以及西药阿司匹林/双氯芬酸钠/异丁苯甲酸中的一种,中草药多糖提取物为从白芨/枸杞子/黄芪/魔芋/党参中的一种或者两种以上提取物的组合。该文献的不足在于:(1)采用西药副作用较大;(2)制备工艺较为复杂;(3)疗效同样不佳,同样不适合工业化生产。中国专利文献cn105536076a公开了一种穴位皮下埋植线,该穴位皮下埋植线是由聚乳酸、癸二酸以及甘油醇酯聚合得到聚乳酸癸二酸甘油醇酯后再与医用淀粉混合挤出模压得到。该文献的不足在于:(1)采用化学成分对人体有害;(2)制备工艺较为复杂;(3)疗效同样不佳,同样不适合工业化生产。红茴香为木兰科八角属植物,其根及根皮可入药,具有活血止痛、祛风除湿之功效,主跌打损伤、风寒湿痹、腰腿痛,广泛用于风湿类疾病以及跌打损伤、颈肩腰等疾病的治疗。目前尚未发现红茴香根、红茴香根皮或者由红茴香根、红茴香根皮提取的红茴香注射液在治疗高血压方面的文献报道。血三七为蓼科植物中华抱茎蓼的根茎,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止痛的功效。主治胃痛、跌打损伤、骨折、劳伤腰痛、风湿疼痛等,主要作用是止血,消肿,止痛。目前尚未发现将其用于治疗高血压方面的文献报道。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制备工艺简单、无副作用、对人体无害、尤其是降压疗效较好、治愈率较高、适合工业化生产的用于治疗高血压的穴位埋植线。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治疗高血压的穴位埋植线,它是采用药液浸泡羊肠线得到;所述药液由下述重量份的组分制成:红茴香根/红茴香根皮10份,梧桐叶10~30份,牛膝5~12份,大黄3~15份,血三七0.6~3份,医用酒精30~100份。所述药液优选由下述重量份的组分制成:红茴香根/红茴香根皮10份,梧桐叶18~25份,牛膝7~10份,大黄5~12份,血三七1~2份,医用酒精40~60份。所述药液最优选由下述重量份的组分制成:红茴香根/红茴香根皮10份,梧桐叶22份,牛膝8.5份,大黄8份,血三七1.5份,医用酒精50份。所述药液的制备方法如下:将红茴香根/红茴香根皮、梧桐叶、牛膝、大黄、血三七各自研磨成颗粒状或者粉末状后,按照上述重量份混合,然后加入上述重量份的医用酒精,浸泡20~30天后,过滤,滤液即为药液。所述用于治疗高血压的穴位埋植线的制备方法如下:将医用羊肠线浸泡在上述药液中,5~10天后取出并烘干,再浸泡5~10天,取出后,经烘干、灭菌后即得。本发明具有的积极效果:本发明的穴位埋植线疗程短,不超过三个月,疗效好,治愈率较高,无副作用,对人体无害,制备工艺简单,适合工业化生产。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本实施例的用于治疗高血压的穴位埋植线是采用药液浸泡羊肠线得到。该药液由下述重量份的组分制成:红茴香根皮10g,梧桐叶22g,牛膝8.5g,大黄8g,血三七1.5g,医用酒精补至100g。该药液具体制备方法如下:将红茴香根皮、梧桐叶、牛膝、大黄、血三七各自研磨成粉末状后,按照上述重量称取并混合,然后加入医用酒精,浸泡25天后,过滤,滤液即为药液。用于治疗高血压的穴位埋植线的制备方法如下:将医用羊肠线浸泡在上述药液中,7天后取出并烘干,再浸泡7天,取出后,经烘干、灭菌后即得。(实施例2)本实施例的用于治疗高血压的穴位埋植线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采用的是红茴香根10g。(对比例1~对比例3)各对比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药液的组成,具体见表1。表1实施例1对比例1对比例2对比例3红茴香根皮10g10g//梧桐叶22g22g22g22g牛膝8.5g8.5g8.5g8.5g大黄8g8g8g8g血三七1.5g/1.5g/医用酒精补至100g补至100g补至100g补至100g(应用例1)张某,男,58岁,平日血压为165mmhg/115mmhg左右,无其它明显疾病。采用实施例1的穴位埋植线进行治疗,每周一次,具体治疗方法如下:常规消毒后,在穿刺针前端放入穴位埋植线,从穿刺针后端插入针芯,分别在百会穴、曲池穴、三阴交穴各注入一支穴位埋植药线。治疗两次之后,血压即降至130mmhg/100mmhg左右;治疗四次之后,血压基本稳定在115mmhg/85mmhg左右。结束治疗,半年后,血压没有明显变化。(应用例2)李某,女,60岁,平日血压为170mmhg/125mmhg左右,患有类风湿关节炎。采用实施例2的穴位埋植线进行治疗,每周一次,具体治疗方法同应用例1。治疗两次之后,血压降至155mmhg/115mmhg左右;治疗四次之后,血压降至140mmhg/95mmhg左右;治疗六次之后,血压基本稳定在120mmhg/80mmhg左右。结束治疗,半年后,血压没有明显变化。(应用例3)采用实施例1的穴位埋植线对100位平日收缩压在160mmhg以上、舒张压在130mmhg以上的高血压患者参考应用例1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有88位经过5~7次治疗后收缩压稳定在110mmhg~130mmhg左右,舒张压稳定在80mmhg~90mmhg左右。结束治疗半年后,这88位中有82位血压没有明显变化。(应用例4)采用实施例2的穴位埋植线对100位平日收缩压在160mmhg以上、舒张压在130mmhg以上的高血压患者参考应用例1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有85位经过5~7次治疗后收缩压稳定在110mmhg~130mmhg左右,舒张压稳定在80mmhg~90mmhg左右。结束治疗半年后,这85位中有77位血压没有明显变化。(对比应用例1)采用对比例1的穴位埋植线对100位平日收缩压在160mmhg以上、舒张压在130mmhg以上的高血压患者参考应用例1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有71位经过7~10次治疗后收缩压稳定在110mmhg~130mmhg左右,舒张压稳定在80mmhg~90mmhg左右。结束治疗半年后,这71位中有45位血压没有明显变化。(对比应用例2)采用对比例2的穴位埋植线对100位平日收缩压在160mmhg以上、舒张压在130mmhg以上的高血压患者参考应用例1的方法进行治疗,只有42位经过7~10次治疗后收缩压稳定在110mmhg~130mmhg左右,舒张压稳定在80mmhg~90mmhg左右。结束治疗半年后,这42位中只有27位血压没有明显变化。(对比应用例3)赵某,男,48岁,平日血压为155mmhg/110mmhg左右,无其它明显疾病。采用对比例3的穴位埋植线进行治疗,每周一次,具体治疗方法同应用例1。治疗四次之后,血压仍然高达150mmhg/105mmhg左右,放弃该治疗方案。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