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女性输尿管支架取出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16286发布日期:2019-04-16 23:18阅读:1273来源:国知局
一种女性输尿管支架取出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女性输尿管支架取出器。



背景技术:

输尿管术中损伤及术后输尿管瘘形成是妇科常会遇到的危险症状之一。根据输尿管走行特点,易损伤部分主要位于盆腔,包括输尿管越过髂内外血管处、子宫动脉下方进入宫骶韧带外侧及主韧带处、膀胱入口处;同时盆腔肿瘤推移变位、肿瘤浸润、子宫内膜异位症、炎症粘连、既往盆腔手术史等导致局部解剖层次、输尿管位置改变,妇科术中大段游离输尿管、剥离过多结缔组织,或过分靠近子宫动脉根部结扎,损伤输尿管血供,引起术后输尿管缺血、坏死,特别是目前广泛应用的腹腔镜手术中因电凝或电切引起输尿管热损伤等,均是妇科手术输尿管损伤发生的原因。

因此,目前临床工作中,如术前评估需行广泛性子宫切除、存在肿瘤推移浸润或子宫内膜异位症及炎症粘连重等输尿管损伤高风险情况时,妇科手术前先行置入双侧输尿管支架,以便更好术中指示输尿管走行避免术中损伤,同时起到支撑保护作用,避免术后缺血、坏死、炎症包裹等引起的术后输尿管狭窄甚至输尿管瘘。预防性置入的输尿管支架通常在术后1个月左右时需取出,传统的取管方式是通过膀胱镜进入尿道,直视下抓钳钳夹双侧输尿管支架“J”型尾端拔出,但这种方式需要麻醉下应用膀胱镜,流程繁琐,不方便,且盆腔妇科术后女性患者尿道局部敏感性增加,易使患者产生疼痛及不适,同时术后盆腔组织结构改变,如操作不当,刚性膀胱镜也会造成不必要的尿道损伤及周围脏器损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女性输尿管支架取出器,其操作简便、无需麻醉且经济成本低。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包括推杆及套设于推杆外的支撑套。

所述推杆穿过该支撑套,该推杆长度大于支撑套长度且推杆可于支撑套内前后移动。

该推杆的一端为一V型分叉结构;该分叉结构的中下部、左右两分叉间设置有用于收拢的V型弹片,该分叉结构的开口端、左右两分叉间设置有缝合线;该分叉结构采用弹性材料,自然状态下,该分叉结构在V型弹片作用下,呈张开状态。

该推杆的另一端穿出支撑套端部,且该端部固连有一环形把手,推杆的另一端依次穿过支撑套该端部及环形把手,且所述支撑套外套设有硅胶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V型弹片的一端与所述分叉结构的左分叉相连,该V型弹片的另一端与分叉结构的右分叉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缝合线采用PVC弹性医用缝合线,所述缝合线的一端与所述分叉结构的左分叉相连,该缝合线的另一端与分叉结构的右分叉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硅胶套与支撑套固连,该硅胶套的材质为医用硅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分叉结构采用微弹性材质,所述推杆的杆体采用PVC材料,该分叉结构与推杆的杆体固连;且分叉结构的左分叉或右分叉的横截面呈圆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推杆可于支撑套内前后移动,沿远离把手的方向拉动推杆杆体伸出把手的一端,V型弹片压缩形变,弹性的分叉结构缩回至支撑套内;(此时,可手持把手将套有支撑套的推杆经尿道至入病患膀胱内);沿靠近把手的方向推动推杆伸出把手的一端,分叉结构伸出支撑套外;V型弹片恢复形变,分叉结构张开;(此时,旋转推杆使缝合线挂于双J管,再拉出推杆,可将双J管取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支撑套与把手的长度之和小于推杆杆体的长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推杆杆体的直径小于支撑套内径及环形把手内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V型弹片采用弹性材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能在术中迅速、便捷的将女性患者膀胱内的输尿管支架圈套住并从尿道取出,无需使用膀胱镜,无需使用麻醉。且硅胶材料与组织无粘性,圈套环柔软性好、无创伤、避免刚性膀胱镜引起副损伤及患者的疼痛及不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不仅局限于以下内容的表述。

图1-2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I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为推杆、2为把手、3为支撑套、4为缝合线、5为V型弹片、6为分叉结构、7为杆体。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推杆1及套设于推杆1外的支撑套3。

所述推杆1穿过该支撑套3,该推杆1长度大于支撑套3长度且推杆1可于支撑套3内前后移动。

该推杆1的一端为一V型分叉结构6;该分叉结构6的中下部、左右两分叉间设置有用于收拢的V型弹片5,该分叉结构6的开口端、左右两分叉间设置有缝合线4;该分叉结构6采用弹性材料,自然状态下,该分叉结构6在V型弹片5作用下,呈张开状态。

该推杆1的另一端穿出支撑套3端部,且该端部固连有一环形把手2,推杆1的另一端依次穿过支撑套3该端部及环形把手2,且所述支撑套3外套设有硅胶套。

优选地,所述V型弹片5的一端与所述分叉结构6的左分叉相连,该V型弹片5的另一端与分叉结构6的右分叉相连。

优选地,所述缝合线4采用采用PVC弹性医用缝合线4,所述缝合线4的一端与所述分叉结构6的左分叉相连,该缝合线4的另一端与分叉结构6的右分叉相连。

优选地,所述硅胶套与支撑套3固连,该硅胶套的材质为医用硅胶。

优选地,所述分叉结构6采用微弹性材料,所述推杆1的杆体7采用塑性PVC材质,该分叉结构6与推杆1的杆体7固连。

优选地,所述推杆1可于支撑套3内前后移动,沿远离把手2的方向拉动推杆1杆体7伸出把手2的一端,V型弹片5压缩形变,弹性的分叉结构6缩回至支撑套3内;(此时,可手持把手2将套有支撑套3的推杆1至入病患尿道内。)沿靠近把手2的方向推动推杆1伸出把手2的一端,分叉结构6伸出支撑套3外;V型弹片5恢复形变,分叉结构6张开;(此时,旋转推杆1使缝合线4挂于双J管,再拉出推杆1,可将双J管取出)。

优选地,所述支撑套3与把手2的长度之和小于推杆1杆体7的长度。

优选地,所述推杆1杆体7的直径小于支撑套3内径及环形把手2内径。

优选地,所述V型弹片5采用弹性材质。

本实用新型能在术中迅速、便捷的将女性患者膀胱内的输尿管支架圈套住并从尿道取出,无需使用膀胱镜,无需使用麻醉,硅胶材料与组织无粘性,分叉结构6柔软性好,无创伤,避免刚性膀胱镜引起副损伤及患者的疼痛及不适。同时,操作简便、快捷,不增加患者痛苦及感染几率,经济成本低,无创操作,容易被患者接受。

结合附图和技术方案阐述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手握支撑套3把手2缓慢将本实用新型前端经尿道置入病患膀胱内,沿靠近把手2的方向推动推杆1伸出把手2的一端,使前端分叉结构6伸出支撑套3外,V型弹片5恢复形变,分叉结构6张开,左右水平移动支撑套3把手2探查膀胱内双J管尾端,随后顺时针旋转支撑套3及推杆1使弹性缝合线4挂于双J管尾端,随后再拉出推杆1回收分叉结构6,连同双J管经尿道取出,重复上述操作取出另一枚双J管。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关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描述,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受限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以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只要满足使用需要,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