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栓剂分级冷却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93933发布日期:2019-06-13 15:51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一种栓剂分级冷却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自动化生产加工技术领域,特指一种栓剂分级冷却设备。



背景技术:

栓剂药液在被灌注到药壳之内后,需要对栓剂内的药液进行冷却,一般情况下,药液在刚灌注进药壳时,其药液的温度维持在五六十度左右,药液温度在四十度以上时是液态的,药液温度在达到三十度左右以后会变成固态,如果药液的冷却速度过快的话,药液在变成固体的过程中,其凝成的固体会断裂掉,因此药液的冷却需要一个渐变式的过程,因此就需要提供一种能够阶段性对药液进行冷却的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将冷却区域划分成三段,并逐级对药液进行冷却的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栓剂分级冷却设备,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将栓剂带从机架一侧传递至另一侧的栓剂传递机构,所述机架上还安装有用于对栓剂传递机构上的栓剂带起冷却作用的若干个冷却箱,所述冷却箱沿着栓剂传递机构的传递方向进行布置,并且冷却箱的冷却温度依次递减;

所述栓剂传递机构包括安装在机架上的第一栓剂带搁架,以及位于第一栓剂带搁架一侧的第二栓剂带搁架,所述第二栓剂带搁架的下方设置有驱动第二栓剂带搁架做上下直线往返运动的升降气缸;

所述栓剂传递机构还包括安装在机架上的传递气缸,传递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升降气缸相连,并带动升降气缸做前后直线往返运动。

进一步,所述第一栓剂带搁架和第二栓剂带搁架上均设置有栓剂带插板,栓剂带插板上设有用于卡住所述栓剂带的卡槽。

进一步,所述机架内设有三个冷却区,所述冷却区内设置有所述冷却箱,并且冷却区与冷却区之间相互用隔板隔开。

进一步,所述第二栓剂带搁架的两侧均设置有升降气缸,并且升降气缸和升降气缸之间对称设置,所述升降气缸与升降气缸之贯通连接有一根联动轴,联动轴的两端均设置有齿轮,所述升降气缸的活塞杆上均设置有齿条,齿条与所述齿轮相啮合。

进一步,所述机架的两侧分别设有上下料辅助机构,上下料辅助机构包括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栓剂带搁架两侧的料槽,料槽上设置有供第二栓剂带搁架伸入的顶料槽。

进一步,所述料槽上还安装有直线导轨,直线导轨的滑台上安装爪手气缸,爪手气缸的活塞杆上安装有栓剂爪手,栓剂爪手上成型有凹槽。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机架内设置若干个沿栓剂带传递方向依次布置的冷却箱,冷却箱的温度是依次递减的,同时栓剂带在第一栓剂带搁架和第二栓剂带搁架的共同作用下,逐步从机架的一侧向另一侧传递,在该过程中,栓剂带先是在冷却温度较高的区域内进行冷却,然后再进入冷却温度较低的区域进行冷却,最后进入冷却温度最低的区域进行冷却,最后完成药液的冷却。如此一来,药液的冷却是呈渐变式的,而非跳跃式的,因此能起到良好的冷却效果,并且不会发生药液凝固断裂的情形。

附图说明

图1为栓剂分级冷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栓剂分级冷却设备中栓剂传递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栓剂分级冷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4为栓剂分级冷却设备的上下料辅助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处局部放大图。

1-机架,2-栓剂传递机构,3-冷却箱,4-第一栓剂带搁架,5-第二栓剂带搁架,6-栓剂带插板,7-卡槽,8-升降气缸,9-传递气缸,10-隔板,11-联动轴,12-齿轮,13-齿条,14-上下料辅助机构,141-料槽,142-顶料槽,143-直线导轨,144-爪手气缸,145-栓剂爪手,146-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和2所示,一种栓剂分级冷却设备,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设有将栓剂带从机架1一侧传递至另一侧的栓剂传递机构2,所述机架1上还安装有用于对栓剂传递机构2上的栓剂带起冷却作用的若干个冷却箱3,所述冷却箱3沿着栓剂传递机构2的传递方向进行布置,并且冷却箱3的冷却温度依次递减;所述栓剂传递机构2包括安装在机架1上的第一栓剂带搁架4,以及位于第一栓剂带搁架4一侧的第二栓剂带搁架5,所述第二栓剂带搁架5的下方设置有驱动第二栓剂带搁架5做上下直线往返运动的升降气缸8;所述栓剂传递机构2还包括安装在机架1上的传递气缸9,传递气缸9的活塞杆与所述升降气缸8相连,并带动升降气缸8做前后直线往返运动。机架1上的冷却箱3一直处于工作状态,其布置的形式为靠近栓剂带上料一侧的冷却箱3的冷却温度最高,接着越靠近栓剂带下料一侧的冷却箱3的冷却温度越低,如此可以满足栓剂带在设备中的冷却过程为渐变式的,而非阶梯式冷却。同时,栓剂带一开始被置放在第一栓剂带搁架4上,第二栓剂带搁架5先在升降气缸8作用下向下运动,然后在传递气缸9的作用向靠近栓剂带上料侧运动,然后在升降气缸8的作用向上运动,将栓剂带从第一栓剂带搁架4上顶走,并位于第二栓剂带搁架5上,在传递气缸9和升降气缸8的作用下,将栓剂带往前运送,并重新放置与第一栓剂带搁架4上,第二栓剂带搁架5就这样反复的在升降气缸8和传递气缸9的共同作用下,不断将栓剂带往前运送,直至送出第一栓剂带搁架4,在这个过程中,栓剂带也从每个冷却箱3的上方经过,得到充分的冷却。

进一步,所述第一栓剂带搁架4和第二栓剂带搁架5上均设置有栓剂带插板6,栓剂带插板6上设有用于卡住所述栓剂带的卡槽7。栓剂带插板6和卡槽7能更好与栓剂带的形状相吻合,使第一栓剂带搁架4和第二栓剂带搁架5对栓剂带的传递效果更佳。

如图1所示,所述机架1内设有三个冷却区,所述冷却区内设置有所述冷却箱3,并且冷却区与冷却区之间相互用隔板10隔开。优选的,第一段冷却箱3的温度为30℃左右,第二段冷却箱3的温度为20℃左右,第三段冷却箱3的温度为10℃左右。

如图3所示,所述第二栓剂带搁架5的两侧均设置有升降气缸8,并且升降气缸8和升降气缸8之间对称设置,所述升降气缸8与升降气缸8之贯通连接有一根联动轴11,联动轴11的两端均设置有齿轮12,所述升降气缸8的活塞杆上均设置有齿条13,齿条13与所述齿轮12相啮合。由于在实际中,第二栓剂带搁架5和第一栓剂带搁架4的长度均是较长的,在栓剂带的传递过程中,又需要整个第二栓剂带搁架5处于整体运动的状态,通过联轴器11、齿轮12和齿条13的配合,再结合设置在第二栓剂带搁架5两侧的升降气缸8,就可以通过以最简便的方式能够实现整个第二栓剂带搁架5的整体运动,并且不会发生抖动和不稳定的情形。

如图4和5所示,所述机架1的两侧分别设有上下料辅助机构14,上下料辅助机构14包括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栓剂带搁架4两侧的料槽141,料槽141上设置有供第二栓剂带搁架5伸入的顶料槽142。栓剂带会在其余辅助设备或者机构或者人为辅助的情况下沿着料槽141传送进来,第二栓剂带搁架5可以从料槽141的顶料槽142处进入料槽141,将位于料槽141内的栓剂带带走,同样的,也可以将栓剂带放置在料槽141内。

进一步,所述料槽141上还安装有直线导轨143,直线导轨143的滑台上安装爪手气缸144,爪手气缸144的活塞杆上安装有栓剂爪手145,栓剂爪手145上成型有凹槽146。爪手气缸144可以沿着直线导轨143进行往复的运动,同时其可以控制栓剂爪手145往前或者往后,当料槽141内有栓剂带时,爪手气缸144可以通过栓剂爪手145在直线导轨143的辅助下辅助栓剂带顺利进入料槽141内或者将其移出。栓剂爪手145上的凹槽146形状为与栓剂的形状类似。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