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椎间孔镜手术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59590发布日期:2019-04-09 21:58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一种椎间孔镜手术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用外科设备的设计与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是公开了 一种椎间孔镜手术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临床工作中,有大量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需要行手术治疗,随着社会的进步、骨科技术的飞速发展,在开放与微创的手术中,微创手术越来越多。椎间孔镜手术是当前最先进的脊柱微创手术,号称“终极技术”,并且创伤较小,对脊柱几韧带损伤极小,绝大部分情况下几乎没有损伤,不会影响脊柱的稳定性。实践操作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在于使用椎间孔设备中的灌注通道进行持续性的水冲洗,这样便于医生操作时的视野更清楚。但是,这样带来一个实际问题,那就是灌注的水常常会通过皮肤的切口流出来,流在患者的身体上,降低患者的体温,造成患者不适或者感冒的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设计一种椎间孔镜手术辅助装置,这种装置能解决手术过程中流水对于患者的刺激,从而保证患者外科手术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椎间孔镜手术辅助装置,包括敷贴,在敷贴上设有排液机构,在排液机构上连接着手术操作视窗装置;排液机构至少包括两层,从上向下为吸水层和疏水层,在吸水层内向外连接引流管;视窗装置中心处设有贯通口,视窗装置周遭与排液机构相连并贯通排液机构。

进一步设计,疏水层为粘胶,其外表面下层设有保护层。

进一步设计,吸水层上面设有带有透水孔的透水层,透水层为疏水材质制成。

进一步设计,敷贴和视窗装置均是由疏水材质制成。

进一步设计,敷贴、排液机构及视窗装置为圆形或矩形或不规则形状。

有益效果:本装置在手术过程中不会有水流在患者身上,避免患者在手术中造成的低体温及不适,值得临床上大力推广。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附图3为透水层的主视结构示意图;附图4为排液机构和视窗装置的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椎间孔镜手术辅助装置,如附图1-4所示,包括敷贴1,在所述的敷贴1上设有排液机构2,在排液机构2上连接着手术操作视窗装置3;所述的排液机构2至少包括两层,从上向下为吸水层21和疏水层22,在吸水层21内向外连接引流管20;所述视窗装置3中心处设有贯通口30,视窗装置3周遭与排液机构2相连并贯通排液机构2。

实践中,所述的疏水层22为粘胶,其外表面下层设有保护层23。

实践中,所述的吸水层21上面设有带有透水孔240的透水层24,所述透水层24为疏水材质制成。

实践中,所述敷贴1和视窗装置3均是由疏水材质制成。

实践中,所述敷贴1、排液机构2及视窗装置3为圆形或矩形或不规则形状。

实际使用中,先用敷贴覆盖在患者需手术的部位,然后取一个排液机构,在排液机构上对应位置剪开一个窗口,将视窗装置穿过这个窗口并与排液机构卡紧;将排液机构底部的保护层撕下来,将排液机构直接粘接在敷贴上,当然敷贴上之前会预留一个与视窗装置对应的手术操作界面;然后连接导流管,在手术前,手术过程中,手术后均可外接加压使得排液机构中的吸水层和导流管外形成正负压,这样便于导流。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