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3D模型和VR技术的冠状动脉疾病模拟诊疗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82553发布日期:2019-06-22 00:12阅读:396来源:国知局
基于3D模型和VR技术的冠状动脉疾病模拟诊疗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虚拟现实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基于3d模型和vr技术的冠状动脉疾病模拟诊疗系统。



背景技术:

虚拟现实技术,简称vr技术,是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仿真系统,它利用计算机生成一种模拟环境,是一种多源信息融合的、交互式的三维动态视景和实体行为的系统仿真使用户沉浸到该环境中。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导致的心脏病,常常被称为“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应用特制的带气囊导管,经外周动脉(股动脉或桡动脉)送到冠脉狭窄处,充盈气囊可扩张狭窄的管腔,改善血流,并在已扩开的狭窄处放置支架,预防再狭窄。

但是,由于病人个体差异和病情复杂多变,冠状动脉疾病的并发症为冠状动脉疾病诊疗设置了重重障碍,导致冠状动脉疾病诊疗操作困难。因此,如何设计一种基于3d模型和vr技术的冠状动脉疾病模拟诊疗系统是我们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基于3d模型和vr技术的冠状动脉疾病模拟诊疗系统,具有为介入医师提供冠心病患者术前手术演练系统,对介入医师进行术前训练,提高介入医师对冠状动脉疾病诊疗的成功率。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基于3d模型和vr技术的冠状动脉疾病模拟诊疗系统,包括建模系统和vr操作系统;

所述建模系统包括数据采集单元、3d建模单元和病变模拟单元;

所述数据采集单元,用于根据大型c臂心脏血管造影x线机采集冠状动脉疾病病人的实时病情数据;所述实时病情数据包括明显冠脉分支走向信息、病变炎症程度信息、有无钙化信息;

所述3d建模单元,与所述数据采集单元连接,用于根据明显冠脉分支走向信息建立经外周动脉至冠脉狭窄处的血管模型;

所述病变模拟单元,与所述数据采集单元、3d建模单元连接和vr操作系统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病变炎症程度信息和有无钙化信息在血管模型内模拟患者的病变部位和病变状态,并将模型信息纳入vr操作系统;

所述vr操作系统包括并发症设定单元、视觉反馈单元和触觉反馈单元;

所述并发症设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实时病情数据输入与所述冠状动脉疾病相关的并发症信息,并将所述并发症信息纳入血管模型;

所述视觉反馈单元,用于反馈血管模型中模拟介入器材在经桡动脉行进到心脏冠脉过程中,工作导丝的位置信息、显示病变部位长度信息、血管狭窄程度信息、血管迂曲信息等信息;

所述触觉反馈单元,用于反馈血管模型中模拟介入器材在经桡动脉行进到心脏冠脉过程中,工作导丝遇到不同硬度组织所反馈的抵抗力;所述抵抗力包括接触动脉壁的触觉反馈、粥样斑块、钙化、动脉瘤、突破病变的落空感等信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为介入医师提供冠心病患者术前手术演练系统,对介入医师进行术前训练,提高介入医师对冠状动脉疾病诊疗的成功率。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与建模系统和vr操作系统连接的表格输出单元;所述表格输出单元,用于将病情数据、并发症信息及相应的视觉反馈信息和触觉反馈信息整理成册后输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表格输出单元,便于将模拟训练数据整理成册,以供术前、术后分析。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数据采集单元连接有第一数据库,第一数据库存储有历史冠状动脉疾病信息和在医冠状动脉疾病信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第一数据库,便于介入医师进行常规训练,提高自身的临床应变能力。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vr操作系统设有视频录制单元和第二数据库;所述视频录制单元与所述第二数据库连接,用于录制所述vr操作系统模拟诊疗全过程,并将录制信息储存至第二数据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视频录制单元和第二数据库,便于对模拟训练全过程进行录制,可作为经验分享材料、医用教学教材、后续诊疗参考资料等。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便于为介入医师提供冠心病患者术前手术演练系统,对介入医师进行术前训练,提高介入医师对冠状动脉疾病诊疗的成功率;利用视频录制单元和第二数据库,便于对模拟训练全过程进行录制,可作为经验分享材料、医用教学教材、后续诊疗参考资料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架构图。

图中:1、建模系统;11、第一数据库;12、数据采集单元;13、3d建模单元;14、病变模拟单元;15、表格输出单元;2、vr操作系统;21、并发症设定单元;22、视觉反馈单元;23、触觉反馈单元;24、视频录制单元;25、第二数据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基于3d模型和vr技术的冠状动脉疾病模拟诊疗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建模系统1和vr操作系统2。建模系统1包括数据采集单元12、3d建模单元13和病变模拟单元14。数据采集单元12用于根据大型c臂心脏血管造影x线机采集冠状动脉疾病病人的实时病情数据。实时病情数据包括但不限于明显冠脉分支走向信息、病变炎症程度信息、有无钙化信息。3d建模单元13与数据采集单元12连接,用于根据明显冠脉分支走向信息建立经外周动脉至冠脉狭窄处的血管模型。病变模拟单元14与数据采集单元12、3d建模单元13连接和vr操作系统2连接,用于根据病变炎症程度信息和有无钙化信息在血管模型内模拟患者的病变部位和病变状态,并将模型信息纳入vr操作系统2。

vr操作系统2包括并发症设定单元21、视觉反馈单元22和触觉反馈单元23。并发症设定单元21用于根据实时病情数据输入与冠状动脉疾病相关的并发症信息,并将并发症信息纳入血管模型。视觉反馈单元22用于反馈血管模型中模拟介入器材在经桡动脉行进到心脏冠脉过程中,工作导丝的位置信息、显示病变部位长度信息、血管狭窄程度信息、血管迂曲信息等信息。触觉反馈单元23用于反馈血管模型中模拟介入器材在经桡动脉行进到心脏冠脉过程中,工作导丝遇到不同硬度组织所反馈的抵抗力。抵抗力包括接触动脉壁的触觉反馈、粥样斑块、钙化、动脉瘤、突破病变的落空感等信息。为介入医师提供冠心病患者术前手术演练系统,对介入医师进行术前训练,提高介入医师对冠状动脉疾病诊疗的成功率。

冠状动脉疾病模拟诊疗系统还包括与建模系统1和vr操作系统2连接的表格输出单元15。表格输出单元15用于将病情数据、并发症信息及相应的视觉反馈信息和触觉反馈信息整理成册后输出。利用表格输出单元15,便于将模拟训练数据整理成册,以供术前、术后分析。

数据采集单元12连接有第一数据库11,第一数据库11存储有历史冠状动脉疾病信息和在医冠状动脉疾病信息。利用第一数据库11,便于介入医师进行常规训练,提高自身的临床应变能力。

vr操作系统2设有视频录制单元24和第二数据库25;视频录制单元24与第二数据库25连接,用于录制vr操作系统2模拟诊疗全过程,并将录制信息储存至第二数据库25。利用视频录制单元24和第二数据库25,便于对模拟训练全过程进行录制,可作为经验分享材料、医用教学教材、后续诊疗参考资料等。

工作原理:为介入医师提供冠心病患者术前手术演练系统,对介入医师进行术前训练,提高介入医师对冠状动脉疾病诊疗的成功率。利用视频录制单元24和第二数据库25,便于对模拟训练全过程进行录制,可作为经验分享材料、医用教学教材、后续诊疗参考资料等。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