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药浸泡装置及浸泡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984056发布日期:2019-06-22 00:17阅读:603来源:国知局
煎药浸泡装置及浸泡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中药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药的煎药浸泡装置及浸泡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工作压力生活压力也越来越大,各种疾病也随即出现。中药炮制过程中通常要对药材进行浸泡处理,目前常用的处理方式是直接将药材放在水槽或水缸中进行浸泡,该步骤的浸泡时间较长,浸泡效果不理想。在进行大批量生产时,由于受到水槽或水缸体积的限制,生产的周期往往较长。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提高中药的浸泡效率,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煎药浸泡装置,包括:用于盛放待浸泡中药包的内胆和用于将所述内胆密封的内胆盖。煎药浸泡装置还包括负压装置,内胆的壁上设置有与负压装置连通的气体管路,其中,通过负压装置控制内胆中的压力交替处于负压与常压状态而能够使被浸泡的中药包反复地进行压缩和膨胀复原。

优选地,内胆中设置有压力传感器,负压装置上设置有用于控制内胆中的压力值及负压装置运转的压力控制装置。

优选地,该内胆形成为用于容纳中药包的单腔体结构或多腔体结构中的任一一种。

优选地,内胆的壁上设置有用于注排液体的液体管路和用于出药或排废的出药排废管路。

优选地,内胆中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内胆的外壁上设置有加热装置。

优选地,内胆盖上设置有用于压住中药包并使中药包没入水中的挤压机构。

优选地,挤压机构包括贯穿内胆盖顶部的压杆、设置在压杆底部内胆中的压盘以及设置在压杆顶部的挤压头;其中,通过操作挤压头能够使压盘在压杆的带动下上下移动。

优选地,挤压机构还包括设置在内胆盖的顶部并用于容纳压杆的压杆套筒,压杆与压杆套筒之间通过螺纹或齿轮的配合方式来实现相对移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中药的浸泡方法,该方法采用了上述的煎药浸泡装置对中药包进行浸泡,该中药浸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抽取内胆中的空气,使内胆内部达到预设的浸泡负压。s2,待负压持续预设的第一段时间后,释放负压并吸收外部空气,使内胆内部与外压平衡。s3,保持常压并持续预设的第二段时间。s4,重复步骤s1至s3,直至达到预设的浸泡时间,完成浸泡。

优选地,在步骤s1之后还包括对内胆中的水进行加热的步骤s1’,所述加热温度为15℃至45℃。

优选地,在步骤s1中,所述预设的浸泡负压为:-0.05mpa至-0.1mpa。

优选地,预设的第一段时间为:0.1min-3min;预设的第二段时间为:2min-8min;预设的浸泡时间为:10min-30min。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1)通过使用本发明的煎药浸泡装置,可以在快速浸泡中药包之后,不需要转移浸泡的中药包,直接在内胆中进行中药的煎煮,实现了在一台机器上进行中药浸泡和中药煎煮的全过程,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也避免了因转移药包而可能面临的二次污染的风险。(2)通过对浸泡在水中的中药包进行反复的负压压缩和释放负压后的膨胀复原,可以让中药包中干燥的药材充分地吸收水分,达到迅速、完全、透彻浸泡的目的,且节省了浸泡时间。

附图说明

在下文中将基于实施例并参考附图来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

图1为本发明的煎药浸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煎药浸泡装置的内胆的截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中药浸泡方法的工艺流程图;

图4为采用本发明的浸泡方法与未采用本发明的浸泡方法所获得的不同种类中药的浸泡吸水值比较曲线图。附图标记说明:

1-负压装置、2-内胆、3-气体管路、4-液体管路、5-负压阀、6-排气阀、7-进水阀、8-出药排废管路、8’-出药排废阀、9-加热装置、10-压力传感器、12-压杆、14-压盘、16-内胆盖、17-压杆套筒、18-挤压头。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s1”、”s2”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煎药浸泡装置,即,煎药浸泡一体机。该煎药浸泡一体机包括:内胆2和将内胆2密封的内胆盖16。煎药浸泡装置还包括负压装置1,内胆2的壁上设置有与负压装置1连通的气体管路3。使用时,现将内胆2中盛放一定量的水,将中药包浸入水中,之后通过负压装置1控制内胆2中的压力交替处于负压与常压状态而使被浸泡的中药包反复地进行压缩和膨胀复原。为了精确地控制内胆2中的压力,内胆2中设置有压力传感器10,负压装置1上设置有用于控制内胆2中的压力值及负压装置1运转的压力控制装置。另外,其中该中药包在本实施例中可以是单味或多味中药包,因此为了方便单味或多味的该中药包的浸泡,内胆2可形成为用于容纳该中药包的单腔体结构,例如,内胆2可以设置成为一个圆筒。而为了一次性进行多个中药包的浸泡,内胆2形成为用于容纳多个中药包的多腔体结构,例如各个处方中药包在多个腔体内独立浸泡,或在一个大容腔内的各个小浸泡桶中分别独立浸泡。

进一步地,内胆2的壁上可以设置有用于注排液体的液体管路4和用于出药或排废的出药排废管路8。优选地,液体管路4可以与气体管路3等高地设置于内胆2的侧壁上,出药排废管路8设置于内胆2的底部。具体地,为了控制各管路的工作,气体管路3上设置有排气阀6,液体管路4上设置有进水阀7,出药排废管路8上设置有出药排废阀8’,压力控制装置上设置有负压阀5。为了便于控制内胆2中的温度,内胆2中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未视出),内胆2的外壁上设置有加热装置9。这样,不需要转移浸泡的中药包,可以直接在内胆2中进行中药的煎煮,实现了在一台机器上进行中药浸泡和中药煎煮的全过程。

进一步地,内胆盖16上设置有用于压住中药包并使中药包没入水中的挤压机构。挤压机构包括贯穿内胆盖16顶部的压杆12、设置在压杆12底部内胆2中的压盘14以及设置在压杆12顶部的挤压头18。这样,通过操作挤压头18能够使压盘14在压杆12的带动下上下移动。进一步地,挤压机构还包括设置在内胆盖16的顶部并用于容纳压杆12的压杆套筒17,压杆12与压杆套筒17之间通过螺纹或齿轮的配合方式来实现相对移动。

使用时,先将中药包放在煎药浸泡一体机的内胆2中,密封好煎药浸泡一体机的内胆盖16,之后通过挤压头18(也可以用手动方式控制压杆12)带动压杆套筒17内的压杆12上下移动。压杆12一端的压盘14将中药包在内2中压住,并没入清水中浸泡,加热内胆2外围,让内胆2中的温度达到相应的浸泡温度(在一定的条件下也可不加热)。同时,负压装置1通过与煎药浸泡一体机内胆2连接的气体管路3抽取煎药浸泡一体机内胆2内的空气,达到需要的浸泡负压。当负压装置上的压力控制装置显示已达到需要的负压值时,关闭负压阀5,切断负压通路。经过一定的时间后,开启排气阀6,释放负压,直至内胆2内的压力与外部的气压平衡。通过反复几次的负压压缩与释放负压后的膨胀复原,能够让中药包中干燥的中药材在浸泡的水中充分的吸收水分,进而达到迅速、完全、透彻浸泡的目的。

如图3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中药的浸泡方法,该方法采用上述的煎药浸泡装置对中药包进行浸泡。中药浸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抽取内胆中的空气,使内胆内部达到预设的浸泡负压。s2,待负压持续预设的第一段时间后,释放负压并吸收外部空气,使内胆内部与外压平衡。s3,保持常压并持续预设的第二段时间。s4,重复步骤s1至s3,直至达到预设的浸泡时间,完成浸泡。

下面通过实施例1(采用了本发明的浸泡方法)和对比例1-3(未采用本发明的浸泡方法)对不同种类药材的浸泡吸水值进行比较。

表1.技术浸泡参数表

表1为实施例1的浸泡参数,表2为实施例1与对比例1-3的不同种类药材的浸泡吸水量。实验工艺具体为:取干燥的中药饮片称重后,装小精丝煎药袋包扎好各2份再称重,包装尽量宽松,然后装入大精丝袋包成大2包进行分别由常规与技术浸泡,浸泡后沥水1分钟,再从大袋中取出后称重小袋并记录。常规浸泡药材测量:根据时间点取出称重,然后在原包装后浸泡,累计浸泡时间。技术浸泡药材测量:结束放压后取出称重。

表2.不同种类药材的浸泡吸水量

表3为不同种类药材(根类、皮类、种子类、茎藤类、木类、淀粉类)的浸泡吸水值比较表。

表3.不同种类药材的浸泡吸水值比较表

图4为采用本发明的浸泡方法(实施例1)与未采用本发明的浸泡方法(对比例1-3)所获得的不同种类中药的浸泡吸水值比较曲线图。从表3和图4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根类、皮类、茎藤类、木类中药材25分钟的技术浸泡效果,明显高于常规浸泡90分钟的效果。种子类的技术浸泡效果也好于25分钟的常规浸泡效果,按曲线比例约相当于45分钟的常规浸泡效果。淀粉类中药材的25分钟浸泡效果有些不稳定,怀疑淀粉类物质部分已经溶入了水中,需要进一步试验观察,或应改变测试方法。

综上所述,采用本发明的煎药浸泡装置及浸泡方法,对根类、皮类、茎藤类、木类以及种子类中药材具有较好的浸泡效果。

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发明实施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