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腰椎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12083发布日期:2020-01-17 18:54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一种腰椎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腰椎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便携式腰椎牵引康复器是直接通过对腰椎作用力,持续有效的牵引可增大腰椎间的间隙,缓解并降低腰椎间盘内向四周的压力,解除肌肉挛缩、减少酸痛。

如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08355616u公开了一种腰椎的辅助支撑装置,该装置利用腰部固定带、胸部固定带以及支撑连接装置,让使用者的腰部得到支撑与牵引,然后通过设置中腰护套,不仅可以使人体腰椎部得到有力地支撑与顶设,而且可以有效地提高人体上半身的支撑牵引作用,避免上半身的重量直接作用于腰椎部,同时,通过利用中腰护套内的反“c”,字形气囊腔体的弧形支撑,使患者的腰部得到更加舒适、合理的支撑,更符合人体腰部生理曲线的结构要求。

但是,上述的一种腰椎的辅助支撑装置,该装置设置有液压升降泵,导致其便携性大大折扣,患者使用起来还是会不方便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了一种腰椎支撑装置,具有方便携带,简单实用的特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腰椎支撑装置,包括:

装置本体,其包括外套紧固带和设置在所述外套紧固带内的伸缩内胆;

所述外套紧固带包括第一紧固套、第二紧固套、多个松紧软连接部以及束紧带;

所述第一紧固套通过所述多个松紧软连接部与所述第二紧固套平行设置,所述多个松紧软连接部分布间隔地垂直设置在所述第一紧固套与所述第二紧固套之间,所述第一紧固套朝向所述第二紧固套的一长侧边上设置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二紧固套朝向所述第一紧固套的一长侧边上设置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第一开口相对设置;

所述束紧带的中部设置有贯通腔,所述束紧带通过所述贯通腔套设在所述多个松紧软连接部的外部并且位于所述第一紧固套与所述第二紧固套之间。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伸缩内胆包括第一气囊、第二气囊以及多个第三气囊,所述第一气囊设置在所述第一紧固套内,所述第二气囊设置在所述第二紧固套内,所述第三气囊设置两个相邻的所述松紧软连接部之间,所述第三气囊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气囊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气囊连通,以使得所述伸缩内胆处于连通状态。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第三气囊由多个单元气囊相互连通构成,所述单元气囊上设置有多个褶皱。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第一气囊上靠近其一端的部位设置有打气按钮;所述第一紧固套上设置有与所述打气按钮相对应的凸起部。

优选的是,其中,还包括:进排气阀,其设置在所述第一气囊或所述第二气囊上;与所述进排气阀相对的通孔,其设置在所述第一紧固套或所述第二紧固套上。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第一紧固套的两端分布设置有相互可拆卸连接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紧固套的两端分布设置有相互可拆卸连接的第二连接部;所述束紧带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相互可拆卸连接的第三连接部。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束紧带包括两个带体,两个所述带体的端部之间缝制连接,其中部相互分离形成所述贯通腔。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带体由内至外依次包括纯棉布层、设置在所述纯棉布层外表面上的弹性海绵层、设置在所述弹性海绵层外表面上的磁性远红外布层以及设置在所述磁性远红外布层外表面上的无纺布层。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磁性远红外布层由远红外碳纤维和维纶纤维丝混合铺网而成。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带体由布料制成。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腰椎支撑装置中的不仅具有便携、简单实用、成本低廉、坚固耐用的特点,还可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使患者能进行调节使用,患者通过按压打气按钮即可快速的向伸缩内胆充气,并且通过进排气阀也可以快速的放气,将本装置收纳起来;使得方便患者随时使用、随时治疗,不影响患者的生活、工作、起居。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腰椎支撑装置,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腰椎支撑装置未充气的结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腰椎支撑装置充气时的结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腰椎支撑装置中第一紧固套的结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腰椎支撑装置中束紧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腰椎支撑装置中带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腰椎支撑装置中单元气囊在充气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套紧固带;2-伸缩内胆;11-第一紧固套;12-第二紧固套;13-松紧软连接部;14-束紧带;15-贯通腔;16-凸起部;17-通孔;21-第一气囊;22-第二气囊;23-第三气囊;24-打气按钮;25-进排气阀;100-装置本体;141-带体;142-纯棉布层;143-弹性海绵层;144-磁性远红外布层;145-无纺布层;231-单元气囊;232-褶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如图1-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腰椎支撑装置,包括:

装置本体100,其包括外套紧固带1和设置在所述外套紧固带1内的伸缩内胆2;

所述外套紧固带1包括第一紧固套11、第二紧固套12、多个松紧软连接部13以及束紧带14;

所述第一紧固套11通过所述多个松紧软连接部13与所述第二紧固套12平行设置,所述多个松紧软连接部13分布间隔地垂直设置在所述第一紧固套11与所述第二紧固套12之间,所述第一紧固套11朝向所述第二紧固套12的一长侧边上设置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二紧固套12朝向所述第一紧固套11的一长侧边上设置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第一开口相对设置;

所述束紧带14的中部设置有贯通腔15,所述束紧带14通过所述贯通腔15套设在所述多个松紧软连接部13的外部并且位于所述第一紧固套11与所述第二紧固套12之间。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本装置在非充气状态时可以折叠起来,折叠后体积小,患者可放置在背包或手提袋中方便携带;当患者需要使用时,将本装置取出来,患者手动地对伸缩内胆2进行充气,即可将伸缩内胆2充鼓起来,如图2所示,伸缩内胆2在充气后将第一紧固套11、第二紧固套12支撑起来,松紧软连接部13也向外伸张,然后患者将本装置呈反“c”装戴在腰部,其中,第一紧固套11对应患者的胸腔(肋骨)部位,第二紧固套12对应患者的髋骨部位。患者也可以调节装置本体100裹在腰部的松紧程度,也可以根据胖瘦来调节装置本体100,具体地,调节束紧带14两端连接的部位、第一紧固套11两端连接的部位、第二紧固套12两端连接的部位。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本装置具有便携、简单实用、成本低廉、坚固耐用的特点,还可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使患者能进行调节使用,方便患者随时使用、随时治疗,不影响患者的生活、工作、起居。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伸缩内胆2包括第一气囊21、第二气囊22以及多个第三气囊23,所述第一气囊21设置在所述第一紧固套11内,所述第二气囊22设置在所述第二紧固套12内,所述第三气囊23设置两个相邻的所述松紧软连接部13之间,所述第三气囊23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气囊21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气囊23连通,以使得所述伸缩内胆2处于连通状态。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伸缩内胆2包括第一气囊21、第二气囊22、多个第三气囊23,在第一紧固套11内在充气后将第一紧固套11支撑起来,第二气囊22在第二紧固套12内在充气后将第二紧固套22支撑起来,多个第三气囊23连通第一气囊21和第二气囊22,并将束紧带14支撑起来。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第一气囊21充气后缠绕在胸腔(肋骨)部位,第二气囊22充气后缠绕在髋骨部位,第一气囊21、第二气囊22将第三气囊23固定在腰椎,并且多个第三气囊23在是在竖直方向设置的,起到对腰椎的支撑作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气囊23由多个单元气囊231相互连通构成,所述单元气囊231上设置有多个褶皱232。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根据充气情况,多个单元气囊231充气后,整个第三气囊23的长度会相应的变长,将整个装置向外撑开,并且单元气囊231上设置有褶皱232,可以进一步在充气状态时增加整个第三气囊23的长度,另外单元气囊231贴在患者整个腰部。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方便患者自由控制第三气囊23的长度,也就是本装置向外撑开的长度;多个单元气囊也对患者腰部的腰椎起到较好的支撑。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气囊22上靠近其一端的部位设置有打气按钮24;所述第二紧固套12上设置有与所述打气按钮24相对应的凸起部16。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患者使用本装置时,手动地按压打气按钮24,打气按钮24的内部与第二气囊22连通,并且打气按钮24为现有技术中常用的,其具体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方便患者快速地对本装置中的第一气囊21、第二气囊22以及第三气囊23进行充气。

在一个实施例中,进排气阀25,其设置在所述第一气囊21或所述第二气囊22上;与所述进排气阀25相对的通孔17,其设置在所述第一紧固套11或所述第二紧固套12上。

以图1、图3所示,进排气阀25设置在第一气囊21上,通孔17设置在第一紧固套11。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进排气阀25上通常会标注箭头,并且对应的会有“in”代表进气状态,“out”代表放气状态,患者将进排气阀25转动相对状态即可。进排气阀25也是现有技术中常用的,其具体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进排气阀25的设计,实现进气、排气两个功能,简单高效。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紧固套11的两端分布设置有相互可拆卸连接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紧固套12的两端分布设置有相互可拆卸连接的第二连接部;所述束紧带14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相互可拆卸连接的第三连接部。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第三连接部均为常见的魔术贴结构。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患者使用,将第一紧固套11两端的第一连接部可相互的连接起来,将第二紧固套12两端的第二连接部相互的连接起来,将束紧带14的两端第三连接部相互连接起来。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方便患者将本装置固定戴在腰部,也方便拆卸下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束紧带14包括两个带体141,两个所述带体141的端部之间缝制连接,其中部相互分离形成所述贯通腔15。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束紧带14由两个带体141缝制而成,中间为贯通腔15,第三气囊23、松紧软连接部13均在贯通腔15中,束紧带14将第三气囊23、松紧软连接部13固定在患者的腰部。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束紧带14由两个带体141缝制而成,其两面相同,所以能够通用,这样方便了患者不用对束紧带14区分左右端地使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带体141由内至外依次包括纯棉布层142、设置在所述纯棉布层142外表面上的弹性海绵层143、设置在所述弹性海绵层143外表面上的磁性远红外布层144以及设置在所述磁性远红外布层144外表面上的无纺布层145。磁性远红外布层144为磁性远红外纤维层;纯棉布层142、弹性海绵层143、磁性远红外布层144、无纺布层145的厚度均可为2~3mm。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带体141由纯棉布层142、弹性海绵层143、磁性远红外布层144、无纺布层145构成。磁性远红外布层144产生远红外线。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纯棉布层142、弹性海绵层143、磁性远红外布层144使得带体141、无纺布层145可对患者腰部起到保健作用,并且吸汗透气,无副作用,可舒缓腰部神经及血管,让血液流通更加畅通的功能。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磁性远红外布层144由远红外碳纤维和维纶纤维丝混合铺网而成。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磁性远红外布层144由远红外碳纤维和维纶纤维丝混合铺网而成,能产生远红外线。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对患者的腰部起到保健作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带体141由布料制成。布料为纯棉布料、亚麻布料、化纤布料中的一种或多种。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带体141由布料制成。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带体141选材多种多样,容易制造,生产成本低,可提供不同材质的带体141供客户选择。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与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