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止血剂导流结构的钉匣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32049发布日期:2020-06-09 20:14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具有止血剂导流结构的钉匣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止血剂导流结构的钉匣组件。



背景技术:

直线切割吻合器被广泛用于外科手术中用于组织切割及切割后的组织缝合。直线切割吻合器的钉匣组件一般包括钉仓、钉砧、缝合钉、推钉器、切割刀等,手术时,切割刀将多余的组织切除,通过推钉器将缝合钉推向钉砧对切割后的组织进行缝合。

为了减少组织出血,通常还会在钉匣组件内储存止血液或止血浆,对切割后的组织切口和缝合位置进行止血;其中,止血液常态时盛装在一密闭容器内,容器被打开后,止血液进入钉仓和钉砧围成的基本封闭的空间内。在切割刀向前运动进行切割时,会将止血液向两侧挤压,从而导致组织切口处的止血液供给不到位或者不均匀,影响止血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止血剂导流结构的钉匣组件,便于引导止血液的流向。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具有止血剂导流结构的钉匣组件,包括钉匣本体以及安装在钉匣本体上的切割刀,所述切割刀上沿切割方向设置有用于引导止血剂流向的导流通道,且在所述切割刀沿切割方向推进切割时,所述导流通道引导止血剂流向所述切割刀切割后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在切割刀上设置导流通道,通过切割刀运动时挤压止血剂,使储存的止血剂沿导流通道流向合适的位置,例如流向切割后的组织切口处;由于止血剂能够沿固定的流道流向切割后轨迹,从而避免止血剂供给不到位的情况,提高了止血剂供给的均匀性,保证止血效果。

可选地,所述导流通道的纵向截面面积前大后小。

可选地,所述导流通道关于切割刀对称设置;或者所述导流通道为一个,且靠近所述切割刀的切割路径。

可选地,所述导流通道从前至后逐渐缩小,且导流通道的内壁为圆锥面或者至少一面为斜面。

可选地,所述钉匣本体包括钉仓和抵钉座,所述抵钉座正面朝向所述钉仓,所述导流通道位于所述抵钉座背离钉仓的一侧,所述抵钉座和钉仓上对应设置有用于切割刀行进的切割槽,所述导流通道使得所述止血剂向所述切割槽流动。

可选地,所述钉匣本体还包括位于抵钉座背离钉仓的一侧并与抵钉座连接的盖体,所述盖体与抵钉座围成容纳止血剂的空间,所述切割刀的一部分位于该空间内,所述导流通道设置在切割刀的该部分上。

可选地,所述切割刀的顶部伸入所述空间内,该顶部向两侧延伸形成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位于抵钉座背离钉仓的一侧,所述导流通道开设在所述延伸部上,在切割时,所述延伸部压在所述抵钉座上。

可选地,所述导流通道为开设延伸部朝向抵钉座的一面的导流槽,所述导流槽前后贯通所述延伸部;或者导流通道为前后贯通所述延伸部的导流孔。

可选地,所述切割刀与所述抵钉座的切割槽间隙配合,所述导流通道与所述抵钉座的切割槽连通。

可选地,所述导流通道为一个,并对应于所述抵钉座的切割槽上方或下方。

可选地,所述导流通道的中心线与所述切割槽平行;或者所述导流通道相对于切割槽在水平方向倾斜,且从前至后逐渐向所述切割刀靠拢;或者所述导流通道在竖直方向倾斜,且从前至后逐渐向所述抵钉座的切割槽靠拢。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在切割刀上设置导流通道,通过切割刀运动时挤压止血剂,使储存的止血剂沿导流通道流向合适的位置,例如流向切割后的组织切口处;由于止血剂能够沿固定的流道流向切割后轨迹,从而避免止血剂供给不到位的情况,提高了止血剂供给的均匀性,保证止血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图(省略盖体);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爆炸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切割刀的结构示意图(导流槽);

图5为图4中a-a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切割刀的结构示意图(矩形导流孔);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切割刀的结构示意图(圆形导流孔,水平倾斜);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切割刀的结构示意图(前高后低地倾斜的导流孔)。

零件标号说明:

1-抵钉座;11-切割槽;2-钉仓;3-切割刀;31-刃部;32-延伸部;33-导流通道;34-内壁;4-盖体;5-组织;b-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本例中,所述前后方向是以操作手术器械时,朝向患者的一方为前方,背离患者的一方(即靠近操作者的一端)为后方;由于夹持组织5时可能有不同操作的方向,使得抵钉座1和钉仓2呈现不同的相对位置,本例中所述上下方位,是以夹持组织5时抵钉座1位于钉仓2上方进行说明;实际操作中也有可能钉仓2位于抵钉座1上方,此时的位置关系与本例中的上下关系相反。

实施例

如图1至图3所示,本例中示例性地提供了一种具有止血剂导流结构的钉匣组件,其中钉匣组件内储存有止血剂(止血液或止血浆等),所述钉匣组件包括钉匣本体以及安装在钉匣本体上的切割刀3,切割刀3上沿切割方向设置有用于引导止血剂的导流通道33,且在所述切割刀3向前推进切割组织5时,所述导流通道33引导止血剂流向所述切割刀3切割后的位置,即切割刀切割位置的后方和/或切割刀的后方。

其中,止血剂通常以容器的方式置于钉匣组件内,在需要时通过执行机构使容器裂开或打开,从而使止血剂流出,填充在切割刀3与钉匣本体之间的空隙等位置;本例中的导流结构的目的在于,在钉匣本体内具有止血剂的基础上,引导止血剂的流动方向;且止血剂的储存方式可采用现有技术中任意一种方式。其中,止血剂为止血液或止血浆等。

在切割刀3上设置导流通道33,通过切割刀3运动时挤压止血剂,使储存的止血剂沿导流通道33流向合适的位置,例如流向切割后的组织5切口处;由于止血剂能够沿固定的流道流向切割后轨迹,从而避免止血剂供给不到位的情况,提高了止血剂供给的均匀性,保证止血效果。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导流通道33的截面面积前大后小,导流通道33从前至后变小,在切割刀3向前运动时,导流通道33对止血剂的挤压作用,利于止血剂沿导流通道33向后流动至切割后的组织5位置,如图5所示。具体地,从前至后,在导流通道横向尺寸不变的情况下,纵向尺寸由宽变窄;在导流通道纵向尺寸不变的情况下,横向尺寸由宽变窄;或者纵向和横向尺寸均由宽变窄。

具体而言,导流通道33从前至后逐渐缩小,且导流通道33内壁34为斜面或锥面,导流通道33可以为周向开放的导流槽,如图4所示;或导流通道33为周向封闭的导流孔如图6至图8所示。导流通道33截面轮廓为c型、矩形、圆形等。

本例中,钉匣本体包括钉仓2和位于钉仓2上方的抵钉座1,钉仓2内安装缝合钉和推钉器等,推钉器推动缝合钉向出钉孔方向运动,从而通过出钉孔将缝合钉顶出钉仓2,被顶出钉仓的缝合钉顶在抵钉座1上后成型,从而完成对组织5的缝合。抵钉座1朝向钉仓2的一侧用于抵住缝合钉,使其成型。而导流通道33设置在切割刀3伸出抵钉座1上方的部分上;使导流通道33位于所述抵钉座1的上方(即抵钉座1背离钉仓2的一侧),抵钉座1和钉仓2上对应设置有用于切割刀3行进的切割槽11,导流通道33引导止血剂向所述切割槽11流动。

图1中抵钉座1背离钉仓2的一侧,指的是抵钉座1上方;若操作时将图1所示夹持状态翻转180°,则抵钉座1背离钉仓2的一侧,指的是抵钉座1下方;若以抵钉座1朝向钉仓2的一面为正面,则背离钉仓2的一面为背面。

钉匣本体还包括位于抵钉座1上方的盖体4,盖体4和抵钉座1连接形成基本封闭的空间,以容纳止血剂,并且便于切割刀3挤压止血剂后使止血剂能够沿导流通道33或抵钉座1的切割槽11流动;储存止血剂的容器储位于基本封闭的空间内,在切割刀向前运动时将容器挤压破裂或者割破,止血剂填充在盖体4和抵钉座1围成的空间内,切割刀3向前运动时,对止血剂进行挤压,使其沿导流通道33流动。其中盖体4和抵钉座1连接形成的空间,用于容纳止血剂,只要满足手术时止血剂能流入该空间即可,不限定止血剂的具体储存位置。例如止血剂可以容器的方式储存在盖体4内壁、抵钉座与盖体之间、抵钉座上等。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切割刀3顶部向两侧延伸形成延伸部32,该延伸部32位于抵钉座1上方,切割刀3用于切割组织的刃部31位于抵钉座1下方,两侧的延伸部32上均设置有导流通道33,导流通道33将止血剂由切割刀3两侧向中间引导。在切割时,延伸部32压在所述抵钉座1上,起到导向并拉紧抵钉座1和钉仓2的作用。而切割刀3与抵钉座1的切割槽11为间隙配合,以便于止血剂沿该间隙b流下,流向切割后的组织5切口和缝合位置等,进行止血。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导流通道33为两个以上,并关于切割刀3对称设置;所述导流通道33的中心线与所述切割槽11平行;即在水平和竖直方向上不偏移,只是从前至后逐渐变小;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导流通道33相对于切割槽11在水平方向倾斜,且从前至后逐渐向所述切割刀3靠拢,如图7所示;该结构利于止血剂向抵钉座1的切割槽11流动。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导流通道33为开设在延伸部32下表面(与抵钉座1接触的一面)的导流槽,导流槽前后贯通所述延伸部32,该导流槽在周向为半封闭结构,如图4和图5所示;当然也可以描述为延伸部32两侧向下翻折形成翻折部,翻折部从前至后逐渐向切割刀靠拢,翻折部、延伸部和切割刀共同围成所述导流槽。为进一步便于止血剂进入组织5切口位置,导流槽底部与抵钉座1的切割槽11连通。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导流通道33为前后贯通所述延伸部32的导流孔,导流孔为矩形或者圆形,从前至后逐渐变小,从而引导止血剂向切割刀3靠拢,如图6和图7所示;为便于导流,导流孔后端可与抵钉座1的切割槽11靠拢或连通。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导流通道33为一个,设置在切割刀3的顶部,导流通道33靠近切割刀3的切割路径,具体是正对于抵钉座1的切割槽11上方,当抵钉座1与钉仓2的上下位置关系对调时,导流通道33时正对于抵钉座1的切割槽11下方。如图8所示,该单个导流通道33从前至后逐渐变小;为便于引流也可以设计为从前至后向下倾斜的结构(前高后低),即从前至后逐渐向所述抵钉座1的切割槽11靠拢。

为便于将止血剂引流至切割后的位置,且避免被切割刀3挤开,导流通道33的后端可超出切割刀3的后端(即超出切割刀3位于切割槽11部分的后端),或者与之平齐。

其中,由于切割前,组织5与抵钉座1下表面贴紧,相当于使盖体4与抵钉座1围成完全封闭的空间,止血剂无法沿切割槽11流下;当切割时,切割刀3会将止血剂向两侧挤压,也会使得止血剂无法到达期望的位置或者不均匀。参见图1所示,本例中,抵钉座1与钉仓2将组织5夹持住,止血剂位于盖体4与抵钉座1围成的空间(可充满或不充满),并能够流动;当切割刀3向前运动进行切割组织5时,切割刀3的延伸部32(或称头部、顶部)挤压止血剂,使其沿导流通道33向后流动,从而将止血剂引流至切割之后的位置,由于组织5被割开,止血剂沿能够抵钉座1的切割槽11和间隙b流下,对组织5切口进行止血。

在切割刀3上设置导流通道33,通过切割刀3运动时挤压止血剂,使储存的止血剂沿导流通道33流向合适的位置,例如流向切割后的组织5切口处;由于止血剂能够沿固定的流道流向切割后的轨迹(即抵钉座1的切割槽11),从而避免止血剂供给不到位的情况,提高了止血剂供给的均匀性,保证止血效果。

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