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骨科临床手术钻孔定位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15402发布日期:2020-10-17 00:46阅读:86来源:国知局
一种骨科临床手术钻孔定位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骨科临床手术钻孔定位器。



背景技术:

骨科是各大医院最常见的科室之一,主要研究骨骼肌肉系统的解剖、生理与病理,运用药物、手术及物理方法保持和发展这一系统的正常形态与功能。

在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常采用手术方式对骨折处进行治疗,在骨科手术过程中,通常需要针对患者的受伤部位进行打孔,以方便对受伤部位加以固定,患者在手术时,患者的肢体处于瘫软肢状态,在骨科临床手术钻孔时,患者的肢体容易发生晃动,从而造成钻孔不够精准,影响患者的治疗。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骨科临床手术钻孔定位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通过约束患者肢体,从而提高钻孔准确度的骨科临床手术钻孔定位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骨科临床手术钻孔定位器包括:底座;支架机构,所述支架机构连接于底座的上表面;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与支架机构连接;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与连接机构连接;束带机构,所述束带机构连接于底座的上表面,且束带机构包括卡件、扣件、束带、转轴、轴承座、第一滑杆、第一伸缩套筒、固定板、侧板、卡槽和通槽,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轴承座,轴承座转动连接有转轴,转轴上固定连接有两个束带,束带远离转轴的一端连接有扣件,且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与扣件相匹配的卡件;所述转轴远离轴承座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滑杆的一端,第一滑杆的另一端滑动连接在第一伸缩套筒内,第一伸缩套筒贯穿固定板开设的通槽设置,且固定板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伸缩套筒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四个呈均匀圆周排列的侧板,且固定板开设有四个呈均匀圆周排列卡槽,卡槽与通槽相互连通,且侧板插设在对应的卡槽内。

优选的,所述束带机构还包括端板,所述第一伸缩套筒远离第一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端板。

优选的,所述支架机构包括顶板、第二滑杆、第一紧固螺栓和第二伸缩套筒,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上端开口的第二伸缩套筒,第二伸缩套筒内滑动连接有第二滑杆,第二滑杆的一端延伸到第二伸缩套筒的上方并固定连接有顶板,且第二伸缩套筒靠近其开口处螺纹连接有用于锁紧第二滑杆的第一紧固螺栓。

优选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螺纹孔、第二紧固螺栓、销轴和圆盘,所述销轴贯穿顶板并与顶板转动连接,且销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导向杆,销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圆盘一侧的转动中心;所述圆盘的边缘处开设有螺纹通孔,螺纹通孔内螺纹连接有第二紧固螺栓,且顶板与圆盘相对的面开设有多个围绕销轴呈均匀圆周排列的螺纹孔,第二紧固螺栓的尾部螺纹连接在螺纹孔内。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开设有弧形凹槽,且导向杆位于弧形凹槽的正上方。

优选的,所述弧形凹槽内固定连接有橡胶垫。

优选的,所述导向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环形led灯。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骨科临床手术钻孔定位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骨科临床手术钻孔定位器,在患者的肢体放置在底座上,束带绕过患者的肢体,把卡件与对应的扣件卡合,在拉动第一伸缩套筒,使得板从对应的卡槽内滑出,然后转动第一伸缩套筒,使得转轴转动,从而使得束带收卷到转轴上,进而使得束带束紧患者的肢体,当束紧患者的肢体后,推动第一伸缩套筒,使得侧板插设在对应的卡槽内,从而避免第一伸缩套筒和转轴转动,从而减小在钻孔过程中,患者的肢体发生晃动的几率,使得手术钻孔更加精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骨科临床手术钻孔定位器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骨科临床手术钻孔定位器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1所示的束带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所示的连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支架机构;11、顶板;12、第二滑杆;13、第一紧固螺栓;14、第二伸缩套筒;2、束带机构;21、卡件;22、扣件;23、束带;24、转轴;25、轴承座;26、第一滑杆;27、第一伸缩套筒;28、固定板;29、侧板;29a、端板;29b、卡槽;29c、通槽;3、橡胶垫;4、弧形凹槽;5、底座;6、导向杆;7、环形led灯;8、连接机构;81、螺纹孔;82、第二紧固螺栓;83、销轴;84、圆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骨科临床手术钻孔定位器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骨科临床手术钻孔定位器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图1所示的束带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2所示的连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骨科临床手术钻孔定位器包括:底座5;支架机构1,所述支架机构1连接于底座5的上表面;连接机构8,所述连接机构8与支架机构1连接;导向杆6,所述导向杆6与连接机构8连接;束带机构2,所述束带机构2连接于底座5的上表面。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束带机构2包括卡件21、扣件22、束带23、转轴24、轴承座25、第一滑杆26、第一伸缩套筒27、固定板28、侧板29、卡槽29b和通槽29c,所述底座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轴承座25,轴承座25转动连接有转轴24,转轴24上固定连接有两个束带23,束带23远离转轴24的一端连接有扣件22,且底座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与扣件22相匹配的卡件21;所述转轴24远离轴承座25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滑杆26的一端,第一滑杆26的另一端滑动连接在第一伸缩套筒27内,第一伸缩套筒27贯穿固定板28开设的通槽29c设置,且固定板28与底座5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伸缩套筒27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四个呈均匀圆周排列的侧板29,且固定板28开设有四个呈均匀圆周排列卡槽29b,卡槽29b与通槽29c相互连通,且侧板29插设在对应的卡槽29b内。

需要说明:装置在使用时患者的肢体放置在底座5上,束带23绕过患者的肢体,把卡件21与对应的扣件22卡合,在拉动第一伸缩套筒27,使得板29从对应的卡槽29b内滑出,然后转动第一伸缩套筒27,使得转轴24转动,从而使得束带23收卷到转轴24上,进而使得束带23束紧患者的肢体,当束紧患者的肢体后,推动第一伸缩套筒27,使得侧板29插设在对应的卡槽29b内,从而避免第一伸缩套筒27和转轴24转动,从而减小在钻孔过程中,患者的肢体发生晃动的几率,使得手术钻孔更加精准,当患者的支腿固定后,钻头穿过导向杆6,对患者肢体进行手术钻孔,导向杆6起到导向和定位的作用,从而进一步提高钻孔的精准度。

参考图3所示,所述束带机构2还包括端板29a,所述第一伸缩套筒27远离第一滑杆2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端板29a。

需要说明:通过端板29a增加扭矩,从而方便医务人员转动第一伸缩套筒27。

参考图1所示,所述支架机构1包括顶板11、第二滑杆12、第一紧固螺栓13和第二伸缩套筒14,所述底座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上端开口的第二伸缩套筒14,第二伸缩套筒14内滑动连接有第二滑杆12,第二滑杆12的一端延伸到第二伸缩套筒14的上方并固定连接有顶板11,且第二伸缩套筒14靠近其开口处螺纹连接有用于锁紧第二滑杆12的第一紧固螺栓13。

需要说明:通过旋松第一紧固螺栓13,使得第二滑杆12可以在第二伸缩套筒14内滑动,从而使得顶板11和导向杆6的使用高度可以调整,提高装置使用的灵活性。

参考图2和图5所示,所述连接机构8包括螺纹孔81、第二紧固螺栓82、销轴83和圆盘84,所述销轴83贯穿顶板11并与顶板11转动连接,且销轴8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导向杆6,销轴8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圆盘84一侧的转动中心;所述圆盘84的边缘处开设有螺纹通孔,螺纹通孔内螺纹连接有第二紧固螺栓82,且顶板11与圆盘84相对的面开设有多个围绕销轴83呈均匀圆周排列的螺纹孔81,第二紧固螺栓82的尾部螺纹连接在螺纹孔81内。

需要说明:通过旋松第二紧固螺栓82,使得第二紧固螺栓82从螺纹孔81内滑出,从而销轴83和圆盘84可以转动,进而导向杆6可以进行转动,使得导向杆6的引导方向可以调整,从而装置可以进行多角度引导和定位,提高装置的实用性。

参考图1所示,所述底座5的上表面开设有弧形凹槽4,且导向杆6位于弧形凹槽4的正上方,弧形凹槽4内固定连接有橡胶垫3。

需要说明:通过弧形凹槽4和橡胶垫3增加底座5与患者肢体的接触面积,使得患者肢体可以更加稳定与束紧在底座5上。

参考图1所示,所述导向杆6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环形led灯7。

需要说明:环形led灯7自带开关和电源,环形led灯7起到照明的作用,有利于医务人员的钻孔操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