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膝关节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95993发布日期:2020-06-23 18:45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膝关节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便携膝关节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艾灸,中医针灸疗法中的灸法,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按摩是以中医的脏腑,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并结合西医的解剖和病理诊断,而用手法作用于人体体表的特定部位以调节机体生理,病理状况,达到理疗目的的方法,从性质上来说,它是一种物理的治疗方法,从按摩的治疗上,可分为保健按摩,运动按摩和医疗按摩。

如今越来越多的青年人,中年人患上了关节炎,究其根本是因为许多职业,岗位长时间坐在椅子上进行工作,并且因每天长时间工作并且工作结束后因太疲惫没有时间进行锻炼,而且上下班的路途一般都是坐公车,挤地铁或是开私家车,走路的时间和机会少,如此极易损伤膝关节,会导致膝关节肿痛发炎,但是现有技术按摩和艾灸都需要去到指定的店铺和场所才可以进行,长时间工作的青年人和中年人一两个月才有时间去做一次按摩或艾灸,效果微乎其微,无法达到保护膝关节的目的,并且两种方式分属于两种不同的医疗体系,两种方法不同时使用,同时久坐对膝关节的伤害是长时间走路对膝关节的三倍的问题。

综上所述,目前需要研发一种携带方便,可以在工作的地方使用,并且可以根据不同使用者膝关节大小和形状以及腿部长短和粗细进行调节,而且可以同时结合按摩,艾灸和锻炼三种保护膝关节的方法的便携膝关节保护装置,来克服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按摩和艾灸都需要去到指定的店铺和场所才可以进行,长时间工作的青年人和中年人一两个才月有时间去做一次按摩或艾灸,效果微乎其微,无法达到保护膝关节的目的,并且两种方式分属于两种不同的医疗体系,两种方法不同时使用,同时久坐对膝关节的伤害是长时间走路对膝关节的三倍的缺点,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携膝关节保护装置。

本发明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便携膝关节保护装置,包括保护装置外壳,控制屏,腿部放置机构,艾片加热烟熏机构,充气筒,按摩盖,模拟走路活动机构和升降调节机构;保护装置外壳左端中部设置有控制屏;保护装置外壳顶端和内顶端以及内底端左部均与腿部放置机构相连接;保护装置外壳左端与按摩盖相连接,并且按摩盖左端中上部与腿部放置机构相连接;保护装置外壳顶端左部与模拟走路活动机构相连接,并且模拟走路活动机构顶端与腿部放置机构相连接;保护装置外壳后端与升降调节机构相连接;腿部放置机构内中下部设置有艾片加热烟熏机构;腿部放置机构内中下部设置有充气筒,并且充气筒顶端与艾片加热烟熏机构相连接。

优选地,腿部放置机构包括伺服电机,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第三传动轮,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第四传动轮,第一电动推杆,第五传动轮,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六传动轮,第三锥齿轮,第四锥齿轮,第一蜗杆,第一蜗轮,第一平齿轮,第二平齿轮,第三平齿轮,第一滑动机构,第一右侧开关机构,第一右侧伸缩外壳,第一气囊,第四平齿轮,第五平齿轮,第二滑动机构,第一左侧开关机构,第一左侧伸缩外壳,第二气囊,第一靠板,第二靠板,第七传动轮,第八传动轮和第九传动轮;伺服电机前端中部与第一传动轮进行转动连接;伺服电机前端中部与第二传动轮进行转动连接,并且第二传动轮前端中部与第一传动轮相连接;第一传动轮左端左方通过皮带与第三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二传动轮顶端上方通过皮带与第七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七传动轮前端中部与第八传动轮进行转动连接;第八传动轮前端中部与第九传动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三传动轮后端中部与第一齿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一齿轮左端中上部与第二齿轮进行啮合;第一齿轮顶端中右部与第三齿轮进行啮合;第三齿轮后端中部与第四传动轮进行转动连接;第四传动轮前端中部与第一电动推杆相连接;第四传动轮左上方通过皮带与第五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五传动轮前端中部与第一锥齿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一锥齿轮前端顶部与第二锥齿轮进行啮合;第二锥齿轮顶端中部通过转轴杆与第六传动轮进行转动连接;第六传动轮顶端中部通过转轴杆与第三锥齿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三锥齿轮右端中部与第四锥齿轮进行啮合;第四锥齿轮右端中部通过转轴杆与第一蜗杆进行转动连接;第一蜗杆前端中部与第一蜗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一蜗轮顶端中部通过转轴杆与第一平齿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一蜗轮顶端中部通过连接杆与第二平齿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一蜗轮顶端中部通过连接杆与第四平齿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二平齿轮右端与第三平齿轮进行啮合;第三平齿轮顶端中部与第一滑动机构相连接;第一滑动机构左端中上部与第一右侧开关机构进行滑动连接;第一右侧开关机构内表面设置有第一右侧伸缩外壳;第一右侧伸缩外壳内表面设置有第一气囊;第四平齿轮左端与第五平齿轮进行啮合;第五平齿轮顶端中部与第二滑动机构相连接;第二滑动机构右端中上部与第一左侧开关机构进行滑动连接;第一左侧开关机构内表面设置有第一左侧伸缩外壳;第一左侧伸缩外壳内表面设置有第二气囊;第二气囊右下方设置有第一靠板;第一靠板前方设置有第二靠板;伺服电机底端与保护装置外壳相连接;第一齿轮后端中部与保护装置外壳相连接;第二齿轮后端中部与保护装置外壳相连接;第四传动轮后端中部与保护装置外壳相连接;第一电动推杆左上部与保护装置外壳相连接;第五传动轮后端中部与保护装置外壳相连接;第二锥齿轮外表面上部与保护装置外壳相连接;第四锥齿轮外表面右侧与保护装置外壳相连接;第一滑动机构顶端与保护装置外壳相连接;第一右侧伸缩外壳内底端顶部与充气筒相连接;第二滑动机构顶端与保护装置外壳相连接;第一左侧伸缩外壳内底端顶部与充气筒相连接;第一靠板底端中部与艾片加热烟熏机构相连接;第八传动轮顶端上方与模拟走路活动机构相连接。

优选地,艾片加热烟熏机构包括艾片加热外壳,加热烟熏抽屉,把手,烟熏孔和加热板;艾片加热外壳右端后部设置有加热烟熏抽屉,加热烟熏抽屉右端中部设置有把手;加热烟熏抽屉右端前部和后部设置有烟熏孔;加热烟熏抽屉内底端设置有加热板;艾片加热外壳顶端与腿部放置机构相连接;艾片加热外壳底端与充气筒相连接。

优选地,按摩盖包括盖子,卡扣,第十传动轮,第五锥齿轮,第六锥齿轮,第十一传动轮,第十二传动轮,第十三传动轮,第一伸缩按摩机构,第一转向传动轮,第十四传动轮和第二伸缩按摩机构;盖子左端上部设置有卡扣;盖子右端中上部设置有第十传动轮;第十传动轮顶端中部通过转轴杆与第五锥齿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五锥齿轮右端中部与第六锥齿轮进行啮合;第六锥齿轮左端中部与通过转轴杆与第十一传动轮进行转动连接;第十一传动轮顶端上方通过皮带与第十二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十二传动轮右端中部通过转轴杆与第十三传动轮进行转动连接;第十三传动轮右端中部通过转轴杆与第一伸缩按摩机构进行转动连接;第十三传动轮顶端上方通过皮带与第一转向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一转向传动轮右方通过皮带与第十四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十四传动轮底端中部通过转轴杆与第二伸缩按摩机构进行转动连接;盖子右端与保护装置外壳相连接;第十传动轮右方与腿部放置机构相连接。

优选地,模拟走路活动机构包括模拟机构外壳,第十五传动轮,第七锥齿轮,第八锥齿轮,往复传动柱,第一滑块,第一传动杆,第二滑块,第一滑轨,第一支撑板,第二滑轨和第三滑轨;模拟机构外壳内左下部设置有第十五传动轮;第十五传动轮右端中部通过转轴杆与第七锥齿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七锥齿轮顶端中部与第八锥齿轮进行啮合;第八锥齿轮顶端中部与往复传动柱进行转动连接;往复传动柱前端底部与第一滑块进行传动连接;第一滑块顶端中部与第一传动杆相连接;第一传动杆顶端与第二滑块相连接;第二滑块后端与第一滑轨进行滑动连接;第一滑轨顶端中部与第一支撑板连接;第一滑轨后端左部与第二滑轨进行滑动连接;第一滑轨后端右部与第三滑轨进行滑动连接;模拟机构外壳顶端与腿部放置机构相连接;第十五传动轮下方与腿部放置机构相连接;第一支撑板内顶端与腿部放置机构相连接。

优选地,腿部放置机构,艾片加热烟熏机构,充气筒和模拟走路活动机构除伺服电机外均设置有两组。

优选地,卡扣设置有三组,分别位于盖子左端上部,中部和下部,并且在保护装置外壳前端右部有与之相匹配的凹槽。

优选地,升降调节机构内设置有升降架。

优选地,两组模拟走路活动机构交互工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为解决现有技术按摩和艾灸都需要去到指定的店铺和场所才可以进行,长时间工作的青年人和中年人一两个才月有时间去做一次按摩或艾灸,效果微乎其微,无法达到保护膝关节的目的,并且两种方式分属于两种不同的医疗体系,两种方法不同时使用,同时久坐对膝关节的伤害是长时间走路对膝关节的三倍的问题,设计了腿部放置机构,艾片加热烟熏机构,充气筒,按摩盖,模拟走路活动机构和升降调节机构,首先将该装置放置于工作座位前方并接通电源,然后腿部放置机构开始工作,将按摩盖打开至如图所示位置,同时将腿部放置机构也打开,将推放置于腿部放置机构内,然后通过腿部放置机构改变方向将按摩盖盖下同时腿部放置机构闭合,同时充气筒向腿部放置机构内充气,使其完全包裹住使用者的腿部,此时通过控制屏调节按摩盖恰好对腿部进行按摩,并通过控制屏控制升降调节机构升高至符合使用者腿长的位置,然后艾片加热烟熏机构开始加热并散发出艾香,对腿部和膝关节进行艾灸,腿部放置机构通过传送带带动模拟走路活动机构开始工作,模拟走路活动机构将腿部放置机构顶部向上顶起,然后再放下,以此来模拟走路来活动膝关节,实现了对膝关节进行按摩和艾灸的同时,通过模拟走路的方式来活动膝关节到达保护和锻炼膝关节作用并且可以根据不同使用者腿部的长短和粗细程度可以进行调节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2为本发明腿部放置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艾片加热烟熏机构左上方四十五度视图;

图4为本发明按摩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模拟走路活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升降调节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第二靠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保护装置外壳,2-控制屏,3-腿部放置机构,4-艾片加热烟熏机构,5-充气筒,6-按摩盖,7-模拟走路活动机构,8-升降调节机构,301-伺服电机,302-第一传动轮,303-第二传动轮,304-第三传动轮,305-第一齿轮,306-第二齿轮,307-第三齿轮,308-第四传动轮,309-第一电动推杆,3010-第五传动轮,3011-第一锥齿轮,3012-第二锥齿轮,3013-第六传动轮,3014-第三锥齿轮,3015-第四锥齿轮,3016-第一蜗杆,3017-第一蜗轮,3018-第一平齿轮,3019-第二平齿轮,3020-第三平齿轮,3021-第一滑动机构,3022-第一右侧开关机构,3023-第一右侧伸缩外壳,3024-第一气囊,3025-第四平齿轮,3026-第五平齿轮,3027-第二滑动机构,3028-第一左侧开关机构,3029-第一左侧伸缩外壳,3030-第二气囊,3031-第一靠板,3032-第二靠板,3033-第七传动轮,3034-第八传动轮,3035-第九传动轮,401-艾片加热外壳,402-加热烟熏抽屉,403-把手,404-烟熏孔,405-加热板,601-盖子,602-卡扣,603-第十传动轮,604-第五锥齿轮,605-第六锥齿轮,606-第十一传动轮,607-第十二传动轮,608-第十三传动轮,609-第一伸缩按摩机构,6010-第一转向传动轮,6011-第十四传动轮,6012-第二伸缩按摩机构,701-模拟机构外壳,702-第十五传动轮,703-第七锥齿轮,704-第八锥齿轮,705-往复传动柱,706-第一滑块,707-第一传动杆,708-第二滑块,709-第一滑轨,7010-第一支撑板,7011-第二滑轨,7012-第三滑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

一种便携膝关节保护装置,如图1-7所示,包括保护装置外壳1,控制屏2,腿部放置机构3,艾片加热烟熏机构4,充气筒5,按摩盖6,模拟走路活动机构7和升降调节机构8;保护装置外壳1左端中部设置有控制屏2;保护装置外壳1顶端和内顶端以及内底端左部均与腿部放置机构3相连接;保护装置外壳1左端与按摩盖6相连接,并且按摩盖6左端中上部与腿部放置机构3相连接;保护装置外壳1顶端左部与模拟走路活动机构7相连接,并且模拟走路活动机构7顶端与腿部放置机构3相连接;保护装置外壳1后端与升降调节机构8相连接;腿部放置机构3内中下部设置有艾片加热烟熏机构4;腿部放置机构3内中下部设置有充气筒5,并且充气筒5顶端与艾片加热烟熏机构4相连接。

所述,腿部放置机构3包括伺服电机301,第一传动轮302,第二传动轮303,第三传动轮304,第一齿轮305,第二齿轮306,第三齿轮307,第四传动轮308,第一电动推杆309,第五传动轮3010,第一锥齿轮3011,第二锥齿轮3012,第六传动轮3013,第三锥齿轮3014,第四锥齿轮3015,第一蜗杆3016,第一蜗轮3017,第一平齿轮3018,第二平齿轮3019,第三平齿轮3020,第一滑动机构3021,第一右侧开关机构3022,第一右侧伸缩外壳3023,第一气囊3024,第四平齿轮3025,第五平齿轮3026,第二滑动机构3027,第一左侧开关机构3028,第一左侧伸缩外壳3029,第二气囊3030,第一靠板3031,第二靠板3032,第七传动轮3033,第八传动轮3034和第九传动轮3035;伺服电机301前端中部与第一传动轮302进行转动连接;伺服电机301前端中部与第二传动轮303进行转动连接,并且第二传动轮303前端中部与第一传动轮302相连接;第一传动轮302左端左方通过皮带与第三传动轮304进行传动连接;第二传动轮303顶端上方通过皮带与第七传动轮3033进行传动连接;第七传动轮3033前端中部与第八传动轮3034进行转动连接;第八传动轮3034前端中部与第九传动轮3035进行转动连接;第三传动轮304后端中部与第一齿轮305进行转动连接;第一齿轮305左端中上部与第二齿轮306进行啮合;第一齿轮305顶端中右部与第三齿轮307进行啮合;第三齿轮307后端中部与第四传动轮308进行转动连接;第四传动轮308前端中部与第一电动推杆309相连接;第四传动轮308左上方通过皮带与第五传动轮3010进行传动连接;第五传动轮3010前端中部与第一锥齿轮3011进行转动连接;第一锥齿轮3011前端顶部与第二锥齿轮3012进行啮合;第二锥齿轮3012顶端中部通过转轴杆与第六传动轮3013进行转动连接;第六传动轮3013顶端中部通过转轴杆与第三锥齿轮3014进行转动连接;第三锥齿轮3014右端中部与第四锥齿轮3015进行啮合;第四锥齿轮3015右端中部通过转轴杆与第一蜗杆3016进行转动连接;第一蜗杆3016前端中部与第一蜗轮3017进行转动连接;第一蜗轮3017顶端中部通过转轴杆与第一平齿轮3018进行转动连接;第一蜗轮3017顶端中部通过连接杆与第二平齿轮3019进行转动连接;第一蜗轮3017顶端中部通过连接杆与第四平齿轮3025进行转动连接;第二平齿轮3019右端与第三平齿轮3020进行啮合;第三平齿轮3020顶端中部与第一滑动机构3021相连接;第一滑动机构3021左端中上部与第一右侧开关机构3022进行滑动连接;第一右侧开关机构3022内表面设置有第一右侧伸缩外壳3023;第一右侧伸缩外壳3023内表面设置有第一气囊3024;第四平齿轮3025左端与第五平齿轮3026进行啮合;第五平齿轮3026顶端中部与第二滑动机构3027相连接;第二滑动机构3027右端中上部与第一左侧开关机构3028进行滑动连接;第一左侧开关机构3028内表面设置有第一左侧伸缩外壳3029;第一左侧伸缩外壳3029内表面设置有第二气囊3030;第二气囊3030右下方设置有第一靠板3031;第一靠板3031前方设置有第二靠板3032;伺服电机301底端与保护装置外壳1相连接;第一齿轮305后端中部与保护装置外壳1相连接;第二齿轮306后端中部与保护装置外壳1相连接;第四传动轮308后端中部与保护装置外壳1相连接;第一电动推杆309左上部与保护装置外壳1相连接;第五传动轮3010后端中部与保护装置外壳1相连接;第二锥齿轮3012外表面上部与保护装置外壳1相连接;第四锥齿轮3015外表面右侧与保护装置外壳1相连接;第一滑动机构3021顶端与保护装置外壳1相连接;第一右侧伸缩外壳3023内底端顶部与充气筒5相连接;第二滑动机构3027顶端与保护装置外壳1相连接;第一左侧伸缩外壳3029内底端顶部与充气筒5相连接;第一靠板3031底端中部与艾片加热烟熏机构4相连接;第八传动轮3034顶端上方与模拟走路活动机构7相连接。

所述,艾片加热烟熏机构4包括艾片加热外壳401,加热烟熏抽屉402,把手403,烟熏孔404和加热板405;艾片加热外壳401右端后部设置有加热烟熏抽屉402,加热烟熏抽屉402右端中部设置有把手403;加热烟熏抽屉402右端前部和后部设置有烟熏孔404;加热烟熏抽屉402内底端设置有加热板405;艾片加热外壳401顶端与腿部放置机构3相连接;艾片加热外壳401底端与充气筒5相连接。

所述,按摩盖6包括盖子601,卡扣602,第十传动轮603,第五锥齿轮604,第六锥齿轮605,第十一传动轮606,第十二传动轮607,第十三传动轮608,第一伸缩按摩机构609,第一转向传动轮6010,第十四传动轮6011和第二伸缩按摩机构6012;盖子601左端上部设置有卡扣602;盖子601右端中上部设置有第十传动轮603;第十传动轮603顶端中部通过转轴杆与第五锥齿轮604进行转动连接;第五锥齿轮604右端中部与第六锥齿轮605进行啮合;第六锥齿轮605左端中部与通过转轴杆与第十一传动轮606进行转动连接;第十一传动轮606顶端上方通过皮带与第十二传动轮607进行传动连接;第十二传动轮607右端中部通过转轴杆与第十三传动轮608进行转动连接;第十三传动轮608右端中部通过转轴杆与第一伸缩按摩机构609进行转动连接;第十三传动轮608顶端上方通过皮带与第一转向传动轮6010进行传动连接;第一转向传动轮6010右方通过皮带与第十四传动轮6011进行传动连接;第十四传动轮6011底端中部通过转轴杆与第二伸缩按摩机构6012进行转动连接;盖子601右端与保护装置外壳1相连接;第十传动轮603右方与腿部放置机构3相连接。

所述,模拟走路活动机构7包括模拟机构外壳701,第十五传动轮702,第七锥齿轮703,第八锥齿轮704,往复传动柱705,第一滑块706,第一传动杆707,第二滑块708,第一滑轨709,第一支撑板7010,第二滑轨7011和第三滑轨7012;模拟机构外壳701内左下部设置有第十五传动轮702;第十五传动轮702右端中部通过转轴杆与第七锥齿轮703进行转动连接;第七锥齿轮703顶端中部与第八锥齿轮704进行啮合;第八锥齿轮704顶端中部与往复传动柱705进行转动连接;往复传动柱705前端底部与第一滑块706进行传动连接;第一滑块706顶端中部与第一传动杆707相连接;第一传动杆707顶端与第二滑块708相连接;第二滑块708后端与第一滑轨709进行滑动连接;第一滑轨709顶端中部与第一支撑板7010连接;第一滑轨709后端左部与第二滑轨7011进行滑动连接;第一滑轨709后端右部与第三滑轨7012进行滑动连接;模拟机构外壳701顶端与腿部放置机构3相连接;第十五传动轮702下方与腿部放置机构3相连接;第一支撑板7010内顶端与腿部放置机构3相连接。

所述,腿部放置机构3,艾片加热烟熏机构4,充气筒5和模拟走路活动机构7除伺服电机301外均设置有两组。

所述,卡扣602设置有三组,分别位于盖子601左端上部,中部和下部,并且在保护装置外壳1前端右部有与之相匹配的凹槽。

所述,升降调节机构8内设置有升降架。

所述,两组模拟走路活动机构7交互工作。

工作原理:使用前,首先将该装置放置于工作座位前方并接通电源,然后腿部放置机构3开始工作,将按摩盖6打开至如图所示位置,同时将腿部放置机构3也打开,将推放置于腿部放置机构3内,然后通过腿部放置机构3改变方向将按摩盖6盖下同时腿部放置机构3闭合,同时充气筒5向腿部放置机构3内充气,使其完全包裹住使用者的腿部,此时通过控制屏2调节按摩盖6恰好对腿部进行按摩,并通过控制屏2控制升降调节机构8升高至符合使用者腿长的位置,然后艾片加热烟熏机构4开始加热并散发出艾香,对腿部和膝关节进行艾灸,腿部放置机构3通过传送带带动模拟走路活动机构7开始工作,模拟走路活动机构7将腿部放置机构3顶部向上顶起,然后再放下,以此来模拟走路来活动膝关节,实现了对膝关节进行按摩和艾灸的同时,通过模拟走路的方式来活动膝关节到达保护和锻炼膝关节作用并且可以根据不同使用者腿部的长短和粗细程度可以进行调节的功能。

所述,腿部放置机构3包括伺服电机301,第一传动轮302,第二传动轮303,第三传动轮304,第一齿轮305,第二齿轮306,第三齿轮307,第四传动轮308,第一电动推杆309,第五传动轮3010,第一锥齿轮3011,第二锥齿轮3012,第六传动轮3013,第三锥齿轮3014,第四锥齿轮3015,第一蜗杆3016,第一蜗轮3017,第一平齿轮3018,第二平齿轮3019,第三平齿轮3020,第一滑动机构3021,第一右侧开关机构3022,第一右侧伸缩外壳3023,第一气囊3024,第四平齿轮3025,第五平齿轮3026,第二滑动机构3027,第一左侧开关机构3028,第一左侧伸缩外壳3029,第二气囊3030,第一靠板3031,第二靠板3032,第七传动轮3033,第八传动轮3034和第九传动轮3035;伺服电机301前端中部与第一传动轮302进行转动连接;伺服电机301前端中部与第二传动轮303进行转动连接,并且第二传动轮303前端中部与第一传动轮302相连接;第一传动轮302左端左方通过皮带与第三传动轮304进行传动连接;第二传动轮303顶端上方通过皮带与第七传动轮3033进行传动连接;第七传动轮3033前端中部与第八传动轮3034进行转动连接;第八传动轮3034前端中部与第九传动轮3035进行转动连接;第三传动轮304后端中部与第一齿轮305进行转动连接;第一齿轮305左端中上部与第二齿轮306进行啮合;第一齿轮305顶端中右部与第三齿轮307进行啮合;第三齿轮307后端中部与第四传动轮308进行转动连接;第四传动轮308前端中部与第一电动推杆309相连接;第四传动轮308左上方通过皮带与第五传动轮3010进行传动连接;第五传动轮3010前端中部与第一锥齿轮3011进行转动连接;第一锥齿轮3011前端顶部与第二锥齿轮3012进行啮合;第二锥齿轮3012顶端中部通过转轴杆与第六传动轮3013进行转动连接;第六传动轮3013顶端中部通过转轴杆与第三锥齿轮3014进行转动连接;第三锥齿轮3014右端中部与第四锥齿轮3015进行啮合;第四锥齿轮3015右端中部通过转轴杆与第一蜗杆3016进行转动连接;第一蜗杆3016前端中部与第一蜗轮3017进行转动连接;第一蜗轮3017顶端中部通过转轴杆与第一平齿轮3018进行转动连接;第一蜗轮3017顶端中部通过连接杆与第二平齿轮3019进行转动连接;第一蜗轮3017顶端中部通过连接杆与第四平齿轮3025进行转动连接;第二平齿轮3019右端与第三平齿轮3020进行啮合;第三平齿轮3020顶端中部与第一滑动机构3021相连接;第一滑动机构3021左端中上部与第一右侧开关机构3022进行滑动连接;第一右侧开关机构3022内表面设置有第一右侧伸缩外壳3023;第一右侧伸缩外壳3023内表面设置有第一气囊3024;第四平齿轮3025左端与第五平齿轮3026进行啮合;第五平齿轮3026顶端中部与第二滑动机构3027相连接;第二滑动机构3027右端中上部与第一左侧开关机构3028进行滑动连接;第一左侧开关机构3028内表面设置有第一左侧伸缩外壳3029;第一左侧伸缩外壳3029内表面设置有第二气囊3030;第二气囊3030右下方设置有第一靠板3031;第一靠板3031前方设置有第二靠板3032;伺服电机301底端与保护装置外壳1相连接;第一齿轮305后端中部与保护装置外壳1相连接;第二齿轮306后端中部与保护装置外壳1相连接;第四传动轮308后端中部与保护装置外壳1相连接;第一电动推杆309左上部与保护装置外壳1相连接;第五传动轮3010后端中部与保护装置外壳1相连接;第二锥齿轮3012外表面上部与保护装置外壳1相连接;第四锥齿轮3015外表面右侧与保护装置外壳1相连接;第一滑动机构3021顶端与保护装置外壳1相连接;第一右侧伸缩外壳3023内底端顶部与充气筒5相连接;第二滑动机构3027顶端与保护装置外壳1相连接;第一左侧伸缩外壳3029内底端顶部与充气筒5相连接;第一靠板3031底端中部与艾片加热烟熏机构4相连接;第八传动轮3034顶端上方与模拟走路活动机构7相连接。

使用前,首先接通电源,然后伺服电机301首先开始工作,伺服电机301带动第一传动轮302和第二传动轮303开始同轴跟随转动,第一传动轮302通过皮带带动第三传动轮304开始转动,第三传动轮304带动第一齿轮305开始同轴转动,第一齿轮305带动与之啮合的第二齿轮306和第三齿轮307开始转动,第三齿轮307带动第四传动轮308开始同轴转动,第四传动轮308通过皮带带动第五传动轮3010开始转动,第五传动轮3010带动第一锥齿轮3011同轴转动,第一锥齿轮3011带动与之啮合的第二锥齿轮3012开始转动,第二锥齿轮3012通过转轴杆带动第六传动轮3013开始转动,第六传动轮3013通过转轴杆带动第三锥齿轮3014开始转动,第三锥齿轮3014带动与之啮合的第四锥齿轮3015开始转动,第四锥齿轮3015通过转轴杆带动第一蜗杆3016开始转动,第一蜗杆3016带动第一蜗轮3017开始转动,第一蜗轮3017通过转轴杆带动第一平齿轮3018开始转动,并且第一蜗轮3017顶端通过连接杆带动第二平齿轮3019和第四平齿轮3025跟随转动,第二平齿轮3019向前侧运动的同时与第三平齿轮3020啮合并使第三平齿轮3020向右侧滑动,第三平齿轮3020带动第一滑动机构3021向右侧滑动,第一滑动机构3021带动第一右侧开关机构3022向右侧滑动,第一右侧开关机构3022带动第一右侧伸缩外壳3023向内收缩,第一右侧伸缩外壳3023带动第一气囊3024向下运动,同时第四平齿轮3025向后侧运动的同时与第五平齿轮3026啮合并使第五平齿轮3026向左侧滑动,第五平齿轮3026带动第二滑动机构3027向左侧滑动,第二滑动机构3027带动第一左侧开关机构3028向左侧滑动,第一左侧开关机构3028带动第一左侧伸缩外壳3029向内收缩,第一左侧伸缩外壳3029带动第二气囊3030向下运动,两侧同时运动将其完全打开,然后将腿放置于第一靠板3031上,并将膝盖回弯处后侧放置于第二靠板3032上,然后通过控制屏2控制第一电动推杆309向左上方收缩,与第二齿轮306进行啮合,改变第三齿轮307转动方向,使第一滑动机构3021带动第一右侧开关机构3022向左侧滑动,第一右侧伸缩外壳3023和第一气囊3024向上运动,同时第二滑动机构3027带动第一左侧开关机构3028向右侧滑动,第一左侧伸缩外壳3029和第二气囊3030向上运动,使其闭合,最后向第一气囊3024和第二气囊3030内充气膨胀至贴合腿部,停止充气,同时,在模拟走路活动机构7工作时,腿部向前抬起的同时,第二靠板3032向下收缩,紧贴膝关节后侧,实现了自动打开和闭合并且可以根据不同使用者腿的粗细程度不同来调节向两个气囊内充入气体的多少,使气囊贴合腿部的功能。

所述,艾片加热烟熏机构4包括艾片加热外壳401,加热烟熏抽屉402,把手403,烟熏孔404和加热板405;艾片加热外壳401右端后部设置有加热烟熏抽屉402,加热烟熏抽屉402右端中部设置有把手403;加热烟熏抽屉402右端前部和后部设置有烟熏孔404;加热烟熏抽屉402内底端设置有加热板405;艾片加热外壳401顶端与腿部放置机构3相连接;艾片加热外壳401底端与充气筒5相连接。

使用前,先向加热烟熏抽屉402内部加入一片艾片,待腿部放置机构3完成工作后,加热板405首先开始加热,一分钟后,即可使艾片散发出艾烟,并经过烟熏孔404进入腿部放置机构3内对腿部和膝关节进行艾灸,实现了通过加热艾片产生艾烟的功能。

所述,按摩盖6包括盖子601,卡扣602,第十传动轮603,第五锥齿轮604,第六锥齿轮605,第十一传动轮606,第十二传动轮607,第十三传动轮608,第一伸缩按摩机构609,第一转向传动轮6010,第十四传动轮6011和第二伸缩按摩机构6012;盖子601左端上部设置有卡扣602;盖子601右端中上部设置有第十传动轮603;第十传动轮603顶端中部通过转轴杆与第五锥齿轮604进行转动连接;第五锥齿轮604右端中部与第六锥齿轮605进行啮合;第六锥齿轮605左端中部与通过转轴杆与第十一传动轮606进行转动连接;第十一传动轮606顶端上方通过皮带与第十二传动轮607进行传动连接;第十二传动轮607右端中部通过转轴杆与第十三传动轮608进行转动连接;第十三传动轮608右端中部通过转轴杆与第一伸缩按摩机构609进行转动连接;第十三传动轮608顶端上方通过皮带与第一转向传动轮6010进行传动连接;第一转向传动轮6010右方通过皮带与第十四传动轮6011进行传动连接;第十四传动轮6011底端中部通过转轴杆与第二伸缩按摩机构6012进行转动连接;盖子601右端与保护装置外壳1相连接;第十传动轮603右方与腿部放置机构3相连接。

使用时,第十传动轮603首先在腿部放置机构3的带动下开始转动,第十传动轮603通过转轴杆带动第五锥齿轮604开始转动,第五锥齿轮604带动与之啮合的第六锥齿轮605开始转动,第六锥齿轮605通过转轴杆带动第十一传动轮606开始转动,第十一传动轮606通过皮带带动第十二传动轮607开始转动,第十二传动轮607通过转轴杆带动第十三传动轮608开始转动,第十三传动轮608通过转轴杆带动第一伸缩按摩机构609开始转动,使其空转,同时第十三传动轮608通过皮带带动第一转向传动轮6010开始转动,第一转向传动轮6010通过皮带带动第十四传动轮6011开始转动,第十四传动轮6011通过转轴杆带动第二伸缩按摩机构6012开始转动,使其空转,在将腿部放置于腿部放置机构3内部后,通过控制屏2控制腿部放置机构3反转转向后,第十传动轮603转动方向改变,通过转轴杆使盖子601向右侧转动,并覆盖于使用者的大腿部,卡扣602扣紧后,通过控制屏2调节第一伸缩按摩机构609和第二伸缩按摩机构6012的长度使其贴合使用者的膝盖并开始按摩,实现了配合腿部放置机构3自动开关以及根据使用者膝关节大小形状不同进行调节并按摩的功能。

所述,模拟走路活动机构7包括模拟机构外壳701,第十五传动轮702,第七锥齿轮703,第八锥齿轮704,往复传动柱705,第一滑块706,第一传动杆707,第二滑块708,第一滑轨709,第一支撑板7010,第二滑轨7011和第三滑轨7012;模拟机构外壳701内左下部设置有第十五传动轮702;第十五传动轮702右端中部通过转轴杆与第七锥齿轮703进行转动连接;第七锥齿轮703顶端中部与第八锥齿轮704进行啮合;第八锥齿轮704顶端中部与往复传动柱705进行转动连接;往复传动柱705前端底部与第一滑块706进行传动连接;第一滑块706顶端中部与第一传动杆707相连接;第一传动杆707顶端与第二滑块708相连接;第二滑块708后端与第一滑轨709进行滑动连接;第一滑轨709顶端中部与第一支撑板7010连接;第一滑轨709后端左部与第二滑轨7011进行滑动连接;第一滑轨709后端右部与第三滑轨7012进行滑动连接;模拟机构外壳701顶端与腿部放置机构3相连接;第十五传动轮702下方与腿部放置机构3相连接;第一支撑板7010内顶端与腿部放置机构3相连接。

所述,待腿部放置机构3和按摩盖6完成工作后,第十五传动轮702在腿部放置机构3的带动下开始转动,第十五传动轮702通过转轴杆带动第七锥齿轮703开始转动,第七锥齿轮703带动与之啮合的第八锥齿轮704开始转动,第八锥齿轮704通过转轴杆带动往复传动柱705开始转动,往复传动柱705转动后,即可使第一滑块706沿其凹槽开始首先向上滑动,第一滑块706带动第一传动杆707向上滑动的同时左右移动,第一传动杆707带动第二滑块708在第一滑轨709内左右移动,同时带动第一滑轨709在第二滑轨7011和第三滑轨7012内向上滑动,第一滑轨709带动第一支撑板7010向上运动,将腿部放置机构3向前上方顶起四十五度,然后第一滑块706在往复传动柱705内凹槽中运动到顶端,继续向下滑动,并最终带动第一支撑板7010向下运动,将腿部放置机构3向下放下至恢复原位,然后继续上述操作,实现了通过模拟走路的方式来保护和锻炼膝关节的功能。

所述,腿部放置机构3,艾片加热烟熏机构4,充气筒5和模拟走路活动机构7除伺服电机301外均设置有两组,伺服电机301带动上述两组机构工作,设置有两组实现了同时对使用者的左腿膝关节和右腿膝关节同时进行保护和锻炼的功能。

所述,卡扣602设置有三组,分别位于盖子601左端上部,中部和下部,并且在保护装置外壳1前端右部有与之相匹配的凹槽,扣紧后,即可实现在模拟走路活动机构7工作的工程中保证装置安全平稳工作的功能。

所述,升降调节机构8内设置有升降架,可以根据使用者的需求调节该装置的高低,实现了可以根据使用者腿部长度和使用需求调节装置高低的功能。

所述,两组模拟走路活动机构7交互工作,左腿向前伸出的同时右脚收回,实现了模拟走路过程的功能。

提供以上描述仅是为了例示本发明的技术构思,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在不改变本发明的基本特征的情况下可进行各种改变和修改。因此,本发明的示例实施方式仅出于例示性目的提供,而非旨在限制本发明的技术构思。本公开的技术构思的范围不限于此。因此,应该理解,上述示例性实施方式在所有方面均为例示性的,而非限制本公开。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应该基于权利要求书来解释,其等同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构思应该被解释为落入本公开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