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动静脉瘘的区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71769发布日期:2020-11-10 12:21阅读:6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动静脉瘘的区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施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动静脉瘘的区分装置。



背景技术:

临床上很多尿毒症患者有动静脉瘘,动静脉瘘侧肢体严禁做任何侵入性操作(包括测量血压、血糖、输液穿刺),对于这类病人护理工作者,要对每位尿毒症患者的情况比较了解,还要熟悉这些患者哪侧肢体有瘘,或者对一个个患者进行瘘的询问,这样很耽误工作,很容易存在忘记询问或者查看患有有无瘘而进行护理操作,或者有些患者知道自己有瘘,但是不知道该侧肢体不可以进行任何护理操作,这样就容易导致医疗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用于动静脉瘘的区分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动静脉瘘的区分装置,包括腕带本体,所述腕带本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插杆,另一端设置有供所述第一插杆穿插的通孔,通过所述第一插杆插入所述通孔以实现所述腕带本体的首尾连接,且所述腕带本体上设置有病人信息。

进一步,所述腕带本体采用硅胶材质。

进一步,所述通孔的数量为多个且沿所述腕带本体的长度方向等间距均布。

进一步,所述腕带本体上至少设置一排所述通孔。

进一步,还包括标识牌,所述标识牌的正面设置有左手有瘘/右手有瘘的所述病人信息,反面设置有与通孔插接配合的第二插杆以实现所述标识牌与所述腕带本体连接。

进一步,所述第一插杆与所述通孔配合的一端设置有球头,且所述球头的截面积大于通孔的开口面积。

进一步,所述腕带本体还设置有连通所述通孔的容纳腔,所述第一插杆插入所述通孔时,所述球头位于所述容纳腔内以卡接所述第一插杆。

进一步,所述腕带本体内混有荧光粉。

进一步,所述腕带本体的表面设置有反光条。

进一步,所述腕带本体设置为不同的颜色以区分左手有瘘和右手有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动静脉瘘的区分装置结构与众不同,操作方便,通过增设一所述腕带本体,并将所述腕带本体的一端设置的插杆插入另一端的通孔内实现可拆卸连接,从而将所述腕带本体的首尾连接形成完成环形以套在病人的手腕上,并通过设置在所述腕带本体上的病人信息获取病人哪只手上有瘘,起到提醒临床护理工作者,哪些患者手上有瘘以及该患者的哪个手上有瘘,即每一个位入院的有动静脉瘘的尿毒症患者,就给他们有瘘侧手戴上本装置即可,方便临床工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附图1为一种用于动静脉瘘的区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一种用于动静脉瘘的区分装置的a-a剖视图。

附图3为另一种实施例一种用于动静脉瘘的区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附图3一种用于动静脉瘘的区分装置的a-a剖视图。

附图5为一种用于动静脉瘘的区分装置中标识牌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6为附图3一种用于动静脉瘘的区分装置首尾相连的示意图。

图中:1.腕带本体,2.通孔,3.容纳腔,4.第一插杆,5.球头,6.病人信息,7.标识牌,8.第二插杆,9.反光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6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的一种用于动静脉瘘的区分装置,包括腕带本体1,具体地,所述腕带本体1为长条带状,优选地,所述腕带本体1具有伸缩弹性,所述腕带本体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插杆4,另一端设置有供所述第一插杆4穿插的通孔2,所述第一插杆4与通孔2为过盈配合,通过插拔实现可拆卸连接,通过所述第一插杆4插入所述通孔2以实现所述腕带本体1的首尾连接,方便套装在病人手上,拆装简单,且所述腕带本体1上设置有病人信息6,所述病人信息6可以为病人的个人信息、那个手上有瘘,需要说明的是,通过护理人员直接观察病人是否带有本装置以判断该病人是否有瘘,且通过观察该所述腕带本体1在哪个手部以判断该手上有瘘,即将本装置佩戴在有瘘的手上,简单直观,提高护理效率;

应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动静脉瘘的区分装置时,通过增设一所述腕带本体1,并将所述腕带本体1的一端设置的插杆插入另一端的通孔2内实现可拆卸连接,从而将所述腕带本体1的首尾连接形成完成环形以套在病人的手腕上,并通过设置在所述腕带本体1上的病人信息6获取病人哪只手上有瘘,起到提醒临床护理工作者,哪些患者手上有瘘以及该患者的哪个手上有瘘,即每一个位入院的有动静脉瘘的尿毒症患者,就给他们有瘘侧手戴上本装置即可,方便临床工作;

避免护理人员因为工作繁忙或者对病人不熟而误在患者有瘘侧肢体进行护理操作了,也可以很好得提醒刚下临床实习经验不足的护士。

优选地,所述腕带本体1采用硅胶材质,采用硅胶材质贴合人体皮肤,柔软度合适,保证人体佩戴的舒适性,也符合所述腕带本体1具有伸缩弹性的特质,在佩戴后,通过所述腕带本体1的自身收缩的特性保证所述插杆和通孔2的连接处具有预紧力,使连接的更加稳定,紧紧包裹在手上,避免掉落。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通孔2的数量为多个且沿所述腕带本体1的长度方向等间距均布,即通过所述插杆与不同位置的通孔2连接使所述腕带本体1适应不同人的手部尺寸,且优选地,所述通孔2可以不满所述腕带本体1,保证所述腕带本体1佩戴在手上后,手上的透气性。

具体地,所述腕带本体1上至少设置一排所述通孔2,具体设置几排所述通孔2,需要根据所述腕带本体1的具体宽度决定,在腕带本体1较宽时,通过增加所述通孔2的排数,且相应的所述插杆也增加排数,保证与所述通孔2的排数对应,从而避免连接处发生旋转,导致腕带本体1的连接处歪斜,且相应的增加所述插杆能够增加所述腕带本体1首尾相连的稳定性,降低所述腕带本体1掉落的可能性。

为了更好的技术效果,还包括标识牌7,所述标识牌7的正面设置有左手有瘘/右手有瘘的所述病人信息6,具体地,所述病人信息6还包括病人的个人身份信息,优选地,所述病人信息6设置为二维码进行扫描查询,所述标识牌7与病人一一对应,反面设置有与通孔2插接配合的第二插杆8以实现所述标识牌7与所述腕带本体1连接,通过将所述腕带本体1佩戴在病人的手上后,将设置有病人信息6的标识牌7通过所述第二插杆8固定在所述腕带本体1上,后期针对不同的病人只需要跟换所述标识牌7即可重复使用所述腕带本体1,降低成本,避免浪费资源,另外,可以针对左手有瘘和右手有瘘的病人公用统一的所述腕带本体1,只需要跟换所述标识牌7即可,通过所述标识牌7以区别左手有瘘和右手有瘘。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插杆4与所述通孔2配合的一端设置有球头5,且所述球头5的截面积大于通孔2的开口面积,即通过所述第一插杆4推动所述球头5挤压所述通孔2使所述通孔2变形从而穿过所述通孔2,在所述球头5穿过所述通孔2后,由于所述球头5的截面积大于所述通孔2的开口面积,从而在不受外力的情况下,所述通孔2卡滞所述球头5,防止所述第一插杆4从通孔2内脱离,进一步保证所述腕带本体1首尾相连的稳定性。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腕带本体1还设置有连通所述通孔2的容纳腔3,所述第一插杆4插入所述通孔2时,所述球头5位于所述容纳腔3收内以卡接所述第一插杆4,即所述第一插杆4插入所述通孔2后,所述球头5被收纳在所述容纳腔3内,避免所述球头5突出于所述腕带本体1的表面与病人的皮肤接触,造成病人手部不舒适,通过设置设置容纳腔3收纳所述球头5,保证所述腕带本体1与病人皮肤接触的一侧的平整光滑性,提高舒适度,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容纳腔3的截面尺寸大于通孔2,从而保证所述球头5进入所述容纳腔3内同样实现卡滞所述球头5防脱离的作用,且所述容纳腔3可以设置在所述腕带本体1的一侧,也可以设置在其内部,在此不做具体的限定,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优选地,所述腕带本体1内混有荧光粉,以实现夜里或昏暗的环境下,起到醒目的作用,从而达到提示护理人员的目的。

同时,所述腕带本体1的表面设置有反光条9,在护理人员检查的过程中,吸引护理人员的注意力,进一步,提升醒目作用,保证白班和夜班的护理人员均能够注意到病人的情况,避免进行错误的护理操作,保证病人安全。

为了更好的技术效果,所述腕带本体1设置为不同的颜色以区分左手有瘘和右手有瘘,将两种颜色代表的左手有瘘和右手有瘘进行普及以形成常识,这样就不会出现病人在护理需要或者其他原因取下所述腕带本体1后带错手臂,而护理人员没有仔细辨别,从而造成对护理人员造成误导,进行错误的操作,通过设置对应不同的颜色更加能够直观的辨别,提高护理人员工作效率,避免出现医疗事故,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将所述腕带本体1设置为红色对应左手有瘘,而将所述腕带本体1设置为蓝色对应右手有瘘。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