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除臭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75083发布日期:2020-09-29 09:31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一种除臭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臭机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除臭机。



背景技术:

除臭机可用于鞋柜、卫生间等处的杀菌、除味,它主要通过散发臭氧,利用臭氧的强氧化性分解鞋柜、卫生间内的臭味、细菌及其他气味物质,从而实现除臭机对鞋柜、卫生间进行杀菌、除味的目的。

现有技术中,如图1所示,除臭机包括向空气中提供臭氧的除臭机本体100、与除臭机本体100电连接的电源线110,电源线110远离除臭机本体100的一端连接有插头120。使用除臭机时,将插头120插入插座后,启动除臭机,除臭机本体100向空气中散发臭氧,以实现除臭机对空气的净化。

现在人们旅行时会携带一个除臭机对入驻的酒店进行杀菌除味,当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中的除臭机时,使用者通过将插头120与电源插接后启动除臭机,实现对房间的杀菌、除味,当使用完除臭机后,使用者需要拔下插头120,为了节省空间方便收纳除臭机,操作人员通常手动将电源线110收卷,但是电源线110一般比较长,导致电源线110收卷操作比较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除臭机,通过转轴与转动卷簧的设置,便于电源线的收卷,实现提高电源线收卷操作便捷性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除臭机,包括除臭机本体、底座,所述底座内开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置有转轴,所述除臭机本体的电源线穿入容纳腔内绕卷在转轴上,所述转轴两端与容纳腔侧壁转动连接以将电源线收起,所述容纳腔内设置有转动卷簧,所述转动卷簧一端与转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容纳腔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容纳腔内设置有调节转轴与容纳腔侧壁转动角度的调节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控制调节组件,以使使用者将电源线拉出,转动扭簧发生形变,除臭机使用完成后,控制调节组件,使得转轴在转动卷簧恢复形变力的作用下转动,实现电源线的自动收起,从而实现提高电源线收卷操作便捷性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调节棘轮、调节棘爪、调节弹簧、调节绳,所述调节棘轮与转轴同轴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棘爪一端与容纳腔侧壁转动连接,另一端朝向调节棘轮设置,所述调节绳一端与调节棘爪连接,另一端连接有调节键,所述调节键沿底座周向与底座滑移连接,以改变调节绳的张紧状态,所述调节弹簧一端与调节棘爪固定,另一端与容纳腔腔底固定连接,在调节弹簧的弹力作用下,调节棘爪与调节棘轮抵接以使调节棘轮单向转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沿底座周向滑移调节键使得调节绳松弛,在调节弹簧弹力作用下,调节棘爪与调节棘轮抵接,使得调节棘轮只能单向转动,从而使得除臭机工作时,电源线不易在转动卷簧作用下自动收卷,从而提高了除臭机的工作稳定性;滑移调节键使得调节绳张紧,调节弹簧发生形变,调节绳拽动调节棘爪,使得调节棘爪与调节棘轮的抵接状态解除,转轴在转动卷簧作用下发生转动,从而实现电源线的自动收卷。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底座上开设有沿其周向的滑槽,所述调节键沿滑槽长度方向与滑槽滑移连接,所述调节键包括定位板、连接板和限位板,所述限位板设置在容纳腔内并与调节绳连接,且限位板与容纳腔侧壁抵接,所述连接板一端与定位板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滑槽与限位板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板靠近限位板的一侧与滑槽侧壁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板与限位板的设置使得调节键不易与容纳腔发生脱离,从而提高了调节键与容纳腔侧壁滑移连接的稳定性;推动定位板,使定位板带动连接板、限位板移动,以改变调节绳的张紧程度,从而改变调节棘爪与调节棘轮的抵接状态。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定位板远离限位板的一侧开设有防滑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滑纹的设置使得使用者推动定位板时,不易出现打滑现象。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底座上开设有用于容纳插头的卡槽,所述卡槽与容纳腔连通,所述电源线远离除臭机本体的一端从容纳腔穿入卡槽内与插头连接,卡槽槽口位于卡槽远离容纳腔的一侧,以使插头进入卡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槽的设置便于插头收纳,使得插头不易在转动卷簧作用下被带入至容纳腔内,从而实现便于使用者拽动插头将电源线拽出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两块挡板,两块所述挡板沿底座周向向相互靠近或远离的方向与底座滑移连接,以调节卡槽槽口的闭合状态,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用于控制两块挡板沿底座周向滑移距离的控制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插头收入卡槽后,调节控制件使得两块挡板均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以封住卡槽槽口,从而使得灰尘等不易进入卡槽内,从而使得插头上不易沾染杂质。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控制件包括控制绳,所述控制绳两端分别与两块挡板连接,且所述控制绳位于插头的运动轨迹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除臭机工作完成后,控制调节键使得调节绳带动调节棘爪与调节棘轮的抵接状态解除,使得转轴在转动卷簧恢复形变力的作用下发生转动,并使电源线收卷在转轴上,电源线带动插头使插头移动至卡槽,插头与控制绳抵接,并带动控制绳向远离卡槽槽口的方向移动,从而使得控制绳带动两块挡板向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从而实现卡槽槽口的闭合。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两块所述挡板远离底座的一侧均开设有防滑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滑纹的设置便于使用者将两块挡板向相互远离的方向拽动,使得控制绳带动插头向靠近卡槽槽口的方向移动,从而使得插头突出卡槽,以便于使用者拽动插头。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底座侧面固定连接有臭氧浓度检测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室内臭氧浓度过高时,臭氧浓度检测器报警,以便于使用者及时关闭除臭机,从而提高了除臭机使用时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控制调节组件,以使使用者将电源线拉出,转动扭簧发生形变,除臭机使用完成后,控制调节组件,使得转轴在转动卷簧恢复形变力的作用下转动,实现电源线的自动收起,从而实现提高电源线收卷操作便捷性的目的;

2.卡槽的设置,便于使用者收纳插头,且挡板的设置使得灰尘等不易进入卡槽内,从而使得插头上不易沾染灰尘等,同时使得灰尘不易进入容纳腔内;

3.挡板上开设有防滑纹,使得使用者推动挡板时,不易发生打滑现象;

4.臭氧浓度检测器监测室内空气中的臭氧浓度,以便于使用者在室内臭氧浓度过高时及时关闭除臭机,从而实现提高除臭机使用安全性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中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示图。

附图标记:100、除臭机本体;110、电源线;120、插头;200、底座;210、容纳腔;211、转轴;212、转动卷簧;220、滑槽;230、卡槽;240、滑移槽;300、调节组件;310、调节棘爪;320、调节棘轮;330、调节弹簧;340、调节绳;350、调节键;351、限位板;352、连接板;353、定位板;400、挡板;410、控制绳;500、臭氧浓度检测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2,一种除臭机,包括除臭机本体100、底座200。

参照图2和图3,底座200上开设有容纳腔210,容纳腔210内设置有竖直的转轴211,除臭机本体100的电源线110穿入底座200绕卷在转轴211上,转轴211两端与容纳腔210腔底与腔顶转动连接以将电源线110收起,容纳腔210内设置有转动卷簧212,转动卷簧212一端与转轴21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容纳腔210侧壁固定连接。

参照图3,容纳腔210内设置有调节转轴211与容纳腔210侧壁转动角度的调节组件300。调节组件300包括调节棘爪310、与转轴211同轴固定连接的调节棘轮320,调节棘爪310一端朝向调节棘轮320设置,另一端与容纳腔210腔底转动连接。调节棘爪310上连接有调节弹簧330,调节弹簧330远离调节棘爪310的一端与容纳腔210腔底固定连接,在调节弹簧330弹力作用下,调节棘爪310与调节棘轮320抵接,以使转轴211在调节棘爪310与调节棘轮320的作用下只能向电源线110松弛的方向转动。为了便于转轴211反向转动,以将电源线110收起,调节组件300还包括调节绳340,调节绳340一端与调节棘爪310连接,另一端连接有调节键350,调节键350沿底座200周向与底座200滑移连接,以便于使用者移动调节键350以使调节绳340绷紧,以使调节弹簧330被压缩,调节棘爪310与调节棘轮320抵接状态解除,从而使得转轴211在转动卷簧212作用下反向转动,实现电源线110的收起。

参照图2和图3底座200上开设有沿其周向的滑槽220,调节键350沿滑槽220长度方向与滑槽220滑移连接。调节键350包括一体成型的定位板353、连接板352、限位板351。限位板351设置在容纳腔210内并与调节绳340连接,限位板351远离调节绳340的一侧与容纳腔210侧壁抵接,连接板352一端与限位板351连接,另一端穿过滑槽220与定位板353连接,且定位板353靠近连接板352的侧壁与滑槽220侧壁抵接。

为了使得使用者推动调节键350时不易发生打滑现象,定位板353远离限位板351的一侧开设有防滑纹。

底座200上开设有用于容纳插头120的卡槽230,卡槽230与容纳腔210连通,电源线110远离除臭机本体100的一端从容纳腔210插入卡槽230内与插头120连接。卡槽230槽口设置在卡槽230远离容纳腔210的一侧,以使电源线110在转轴211作用下收卷时,插头120由槽口进入卡槽230。

为了使得灰尘不易进入卡槽230粘在插头120上,底座200上设置有两块挡板400,底座200上开设有两条沿其周向的滑移槽240,一条滑移槽240与一个挡板400对应,且挡板400沿对应的滑移槽240长度方向与滑移槽240滑移连接,实现挡板400与底座200的滑移连接,从而使两块挡板400向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时将卡槽230槽口封住。

底座200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挡板400沿底座200周向滑移距离的控制件。控制件包括控制绳410,控制绳410两端分别与两块挡板400连接,且控制绳410位于插头120的运动轨迹上,以使插头120向靠近容纳腔210的方向移动时,拽动控制绳410,使得控制绳410张紧,以使两块挡板400在控制绳410作用下向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从而实现卡槽230槽口的闭合。

为了便于使用者滑移挡板400,两块挡板400远离底座200的一侧均开设有防滑纹。

为了提高除臭机使用时的安全性,底座200侧面粘接有臭氧浓度检测器500,臭氧浓度检测器500优选为众星环保zx-mic-o3型臭氧浓度检测仪,以使臭氧浓度检测器500检测室内的臭氧浓度,从而实现提高除臭机使用安全性的目的。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向调节绳340松动的方向滑移调节键350,使得调节棘爪310在调节弹簧330弹力作用下与调节棘轮320抵接,然后向两块挡板400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两块挡板400,控制绳410张紧,使得插头120在控制绳410作用下伸出卡槽230,拽动插头120,使电源线110被拉出,此时转动卷簧212发生形变,将插头120插在插座上,除臭机工作。

除臭机工作完成后,向调节绳340张紧的方向滑移调节键350,使得调节弹簧330被压缩,在调节绳340的作用下,调节棘爪310与调节棘轮320的抵接状态解除,转轴211在转动卷簧212恢复形变力的作用下转动,使得电源线110绕卷在转轴211上。电源线110收起时,插头120在电源线110作用下,移动至与控制绳410抵接的位置,电源线110带动插头120继续移动时,控制绳410被张紧,从而使得两块挡板400向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实现卡槽230槽口的闭合。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