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孔微量注射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313882发布日期:2021-03-19 10:51阅读:79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孔微量注射针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基础医学研究中动物实验相关的实验器械,具体涉及一种多孔微量注射针。



背景技术:

在神经科学研究中,经常会涉及到大脑局部核团进行药物或病毒微量注射。一般注射针只能用于大脑组织内或局部核团的单点注射,而单点注射的药物或病毒不易扩散至周围区域,使得药物或病毒作用效果受到限制。此外,使用普通注射针头进行大脑组织内或局部核团的多点注射过程繁琐,耗时长,且影响实验进程和结果。为此,我们设计一种多孔微量注射针,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多孔微量注射针。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传统注射针头单点注射药物或病毒不易扩散以及无法一次性进行多点注射的问题。而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孔微量注射针,可以使注射药物或病毒扩散更广,且快速达到多点注射的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一种多孔微量注射针,它是由针头(1)、针体(2)和针孔内管(3)组成,所述的针孔内管(3)可置于针体(2)内,针体和针孔内管上分布有同样大小的圆形凹孔(4),且针孔内管(3)上的圆形凹孔可移动到针体相应的圆形凹孔(4)处。针体上圆形凹孔直径为0.2mm,间隔为2mm;所述的针孔内管有一个直径为0.2mm的圆形凹孔。

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作为一种多孔微量注射针,不需重新定位,可快速将注射物扩散到注射区域,可用于神经科学研究中药物注射和病毒注射等。

(2)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孔微量注射针,因针体微小,大大减轻了动物组织损伤,而且,还大大缩短了实验微量注射时间,明显提高了实验效率。

(3)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孔微量注射针的结构简单、实用,且成本低廉、来源方便,有利于普及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附图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孔微量注射针示意图。

图2:附图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孔微量注射针针孔内管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为针头;2为针体;3为针孔内管;4为圆形凹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和图2,一种多孔微量注射针,它是由针头(1)、针体(2)和针孔内管(3)组成,所述的针孔内管(3)可置于针体(2)内,针体和针孔内管上分布有同样大小的圆形凹孔(4),且针孔内管(3)上的圆形凹孔可移动到针体相应的圆形凹孔(4)处。针体上圆形凹孔直径为0.2mm,间隔为2mm;所述的针孔内管有一个直径为0.2mm的圆形凹孔。

本实用新型具体使用方法如下:

①首先将需要注射的注射物吸取并充满至针孔内管(3)。②将针孔内管(3)置于针体(2)内,并将针孔内管(3)上的圆形凹孔移动到针体相应的圆形凹孔处(4),即可以将注射液从注射针相应圆形凹孔处注射。③停针结束后,轻轻移动针孔内管至下一个针体圆形凹孔处,即可继续注射。



技术特征:

1.一种多孔微量注射针,它是由针头(1)、针体(2)和针孔内管(3)组成,所述的针孔内管(3)可置于针体(2)内,其特征在于,针体和针孔内管上分布有同样大小的圆形凹孔(4),且针孔内管(3)上的圆形凹孔可移动到针体相应的圆形凹孔(4)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孔微量注射针,其特征在于,针体上圆形凹孔直径为0.2mm,间隔为2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孔微量注射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针孔内管有一个直径为0.2mm的圆形凹孔。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孔微量注射针,它是由针头、针体和针孔内管组成,其特征在于针体和针孔内管上分布有同样大小的圆形凹孔;其特征在于针体上圆形凹孔直径为0.2mm,间隔为2mm;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针孔内管有一个直径为0.2mm的圆形凹孔。本实用新型作为一种多孔微量注射针,不需重新定位,可快速将注射物在注射区域扩散,提高了注射物在注射区域效果,缩短了实验微量注射时间,明显提高了实验效率;此外,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有利于普及推广应用。

技术研发人员:左夏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0.02.24
技术公布日:2021.03.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