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管双腔注射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777972阅读:335来源:国知局
一种单管双腔注射泵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单管双腔注射泵。本实用新型包括泵体轴套、注射轴、壳体和密封装置,泵体轴套上开有介质进口端和出口端;注射轴的外侧壁开有两条凹槽,且两条凹槽的一端均封闭,另一端均开放且开放端分别与注射轴两端齐平;注射轴设置在泵体轴套内,泵体轴套的一端与密封装置密封连接,注射轴的一个端面、泵体轴套内侧壁以及密封装置构成一侧腔体,注射轴的另一个端面、泵体轴套内侧壁以及与壳体上圆柱孔的内底面构成另一个腔体,注射轴的外圆与泵体轴套的内圆紧密配合,分隔了两个腔体。注射轴能在泵体轴套内沿轴向前后往复运动,不断改变两个腔体的容积,并在转向的时候对换凹槽与进出口的对应关系;使得注射泵能持续单方向输出介质。
【专利说明】
一种单管双腔注射泵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单管双腔注射栗。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市场上传统注射栗其工作方式是间歇性的。所谓间歇性是指注射栗吸入介质的时候,会失去栗出介质的能力;而在栗出介质的时候,会失去吸入介质的能力。如果需要同时工作,则需要两个栗协同交替运作共同实现持续输送介质的功能。为了保持注射栗的高精度、宽泛的输出压强范围等特点,同时排除或者极大地消除其间歇性工作的缺陷,兹发明了这一款单管双腔注射栗。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产品功能和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单管双腔注射栗O
[0004]本实用新型包括栗体轴套、注射轴、壳体和密封装置,且栗体轴套上开有轴套介质进口端和轴套介质出口端;注射轴的外侧壁开有两条长条形的凹槽,且两条凹槽的一端均封闭,另一端均开放且开放端分别与注射轴两端齐平;注射轴设置在栗体轴套内,栗体轴套的一端与密封装置密封连接,使得注射轴的一个端面、栗体轴套内侧壁以及密封装置构成一侧腔体;注射轴的另一个端面、栗体轴套内侧壁以及与壳体上圆柱孔的内底面构成另一个腔体,注射轴的外圆与栗体轴套的内圆紧密配合,分隔了两个腔体。注射轴能在栗体轴套内沿轴向前后运动,从而改变两个腔体的容积。
[0005]所述的轴套介质进口端和轴套介质出口端设置在栗体轴套侧壁的中间位置,且轴套介质进口端和轴套介质出口端对称设置。
[0006]所述注射轴上的两个凹槽位置以注射轴中轴的中心为准对称。
[0007]所述的注射轴中间开有通孔,丝杆贯穿该通孔后与注射轴通孔内侧壁紧密相连;其超出注射轴的一端贯穿密封装置,且与密封装置密封连接。
[0008]所述的壳体设置在栗体轴套外部,壳体上设置有与轴套介质进口端和轴套介质出口端位置对应的进出口端;且壳体上的介质进出口端能够根据需要进行方向的变动,具体的:可根据方向在壳体内设置介质进、出口通槽。壳体的圆柱孔内壁与栗体轴套外壁密封,壳体上圆柱孔的内底面起到密封栗体轴套一个端面的作用。
[0009]所述的密封装置内设置有密封圈,该密封圈与丝杆紧密连接,且密封装置与壳体通过紧固件密闭装配连接,起到密封栗体轴套一个端面的作用。
[0010]所述的密封装置上设置有对称的介质溢流孔,使得溢漏的介质能通过密封装置上的溢流孔流出而不会直接通过丝杆到达电机。
[0011 ]所述的栗体轴套和注射轴的材料均为陶瓷。
[0012]所述的壳体和密封装置均为金属材质,优选为金属铝和钢。
[0013]本实用新型使用过程具体如下:
[0014]首先壳体上的介质进口端和介质出口端均与外置的介质输入装置和介质输出装置密封连接;注射轴的两条凹槽分别正对轴套介质进口端和轴套介质出口端;通过丝杆推动注射轴,使得与轴套介质出口端经一侧凹槽连通的介质腔容积变小,腔体内介质(初始的时候有空气或者空气与介质的混合体)经凹槽栗出;同时,与轴套介质进口端经另一侧凹槽连通的介质腔容积变大,且介质经该侧的凹槽被吸入腔体;当丝杆推动注射轴行走到端面时,通过旋转丝杆将注射轴转动180°,使得其两侧凹槽位置互换,原来正对轴套介质进口端的一侧凹槽变成正对轴套介质出口端,此时与该凹槽相通的介质腔内充满了介质并与轴套介质出口端连通;原来正对轴套介质出口端的另一侧凹槽变成正对轴套介质进口端,与该凹槽相通的介质腔已排空介质并与轴套介质进口端连通;反向拉动丝杆和注射轴,改变两侧腔体的容积,使一侧腔体继续栗出介质的同时,另一侧腔体吸入介质。如此循环往复,除了在转换注射轴凹槽位置时有短暂停止外,该发明装置可持续不断栗出介质。
[00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0016]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且注射轴上的两条凹槽开口分别在注射轴的两个不同端面,结合丝杆拉动注射轴运动方向不同,使得一个介质腔在向出口端注射介质的同时,另一个介质腔从进口端吸入介质。往复运动并在转向的时候对换凹槽与进、出口的对应关系,使得该注射栗具备持续单方向输出介质的能力。
[0017]本实用新型通过丝杆传动,通过高精度的进给控制,实现高精度的计量控制能力。
[0018]本实用新型的栗体轴套和注射轴的材料以陶瓷为佳,尤其是针对高粘度的介质,能够以高精度配合起到密封作用以隔离两个介质腔,并且有耐磨、转动滑动阻力小的效果。
[0019]本实用新型的栗体轴套和注射轴也可以采用其他材料和密封方法,具体的:金属材料和橡胶密封技术,以针对水、清油和气体等流动性强、粘度低的介质。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图;
[0021 ]图2(a)和(b)为本实用新型栗体轴套结构图;
[0022]图3(a)、(b)和(C)为本实用新型注射轴结构图;
[0023]图4为本实用新型壳体结构图。
[0024]图中,壳体1、栗体轴套2、注射轴3、密封挡片4、密封圈5、密封装置6、丝杆7、轴套介质进口端1-1、轴套介质出口端1-2、注射轴凹槽3-1、注射轴凹槽3-2、通孔3-3。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26]如图1、图2和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栗体轴套2、注射轴3、壳体I和密封装置6,且栗体轴套2上开有轴套介质进口端1-1和轴套介质出口端1-2;注射轴3的外侧壁开有两条长条形的凹槽:注射轴凹槽3-1和注射轴凹槽3-2;且两条凹槽的一端均封闭,另一端均开放且开放端分别与注射轴3两端齐平;参看图2(a)和(b),图3(a)、(b)和(c);注射轴3设置在栗体轴套2内,栗体轴套2的一端与密封装置6密封连接,使得注射轴3的一个端面、栗体轴套2内侧壁以及密封装置6构成一侧腔体,注射轴3的另一个端面、栗体轴套2内侧壁以及与壳体I上圆柱孔的内底面构成另一个腔体,注射轴3的外圆与栗体轴套2的内圆紧密配合,分隔了两个腔体。注射轴3能在栗体轴套2内沿轴向前后运动,从而改变两个腔体的容积。
[0027]所述的轴套介质进口端1-1和轴套介质出口端1-2设置在栗体轴套2侧壁的中间位置,且轴套介质进口端1-1和轴套介质出口端1-2对称设置。
[0028]所述注射轴3上的两个凹槽位置以注射轴3中轴的中心为准对称。
[0029]所述的注射轴3中间开有通孔3-3,丝杆7贯穿该通孔后与注射轴3通孔内侧壁紧密相连;其超出注射轴3的一端贯穿密封装置6,且与密封装置6密封连接。
[0030]如图4所示,所述的壳体I设置在栗体轴套2外部,壳体I上设置有与轴套介质进口端1-1和轴套介质出口端1-2位置对应的进出口端;且壳体I上的介质进出口端能够根据需要进行方向的变动,具体的:可根据方向在壳体I内设置介质进、出口通槽。壳体I的圆柱孔内壁与栗体轴套2外壁密封,壳体I上圆柱孔的内底面起到密封栗体轴套2—个端面的作用。
[0031]所述的密封装置6内设置有密封挡片4和密封圈5,该密封圈5与丝杆7紧密连接,且密封装置6与壳体I通过密封挡片4密闭装配连接,起到密封栗体轴套2—个端面的作用。
[0032]所述的密封装置6上设置有对称的介质溢流孔,使得溢漏的介质能通过密封装置6上的溢流孔流出而不会直接通过丝杆7到达电机。
[0033]所述的栗体轴套2和注射轴3的材料均为陶瓷。
[0034]所述的壳体I和密封装置6均为金属材质,优选为金属铝和钢。
[0035]本实用新型使用过程具体如下:
[0036]首先壳体I上的介质进口端和介质出口端均与外置的介质输入装置和介质输出装置密封连接;注射轴3的两条凹槽分别正对轴套介质进口端1-1和轴套介质出口端1-2;通过丝杆7推动注射轴3,使得与轴套介质出口端1-2经一侧凹槽连通的介质腔容积变小,腔体内介质(初始的时候有空气或者空气与介质的混合体)经凹槽栗出;同时,与轴套介质进口端1-1经另一侧凹槽连通的介质腔容积变大,且介质经该侧的凹槽被吸入腔体;当丝杆7推动注射轴3行走到端面时,通过旋转丝杆7将注射轴3转动180°,使得其两侧凹槽位置互换,原来正对轴套介质进口端1-1的一侧凹槽变成正对轴套介质出口端1-2,此时与该凹槽相通的介质腔内充满了介质并与轴套介质出口端1-2连通;原来正对轴套介质出口端1-2的另一侧凹槽变成正对轴套介质进口端1-1,与该凹槽相通的介质腔已排空介质并与轴套介质进口端1-1连通;反向拉动丝杆7和注射轴3,改变两侧腔体的容积,使一侧腔体继续栗出介质的同时,另一侧腔体吸入介质。如此循环往复,除了在转换注射轴3凹槽位置时有短暂停止外,该发明装置可持续不断栗出介质。
【主权项】
1.一种单管双腔注射栗,其特征在于包括栗体轴套、注射轴、壳体和密封装置,且栗体轴套上开有轴套介质进口端和轴套介质出口端;注射轴的外侧壁开有两条长条形的凹槽,且两条凹槽的一端均封闭,另一端均开放且开放端分别与注射轴两端齐平;注射轴设置在栗体轴套内,栗体轴套的一端与密封装置密封连接,使得注射轴的一个端面、栗体轴套内侧壁以及密封装置构成一侧腔体,注射轴的另一个端面、栗体轴套内侧壁以及与壳体上圆柱孔的内底面构成另一个腔体,注射轴的外圆与栗体轴套的内圆紧密配合,分隔了两个腔体;注射轴能在栗体轴套内沿轴向前后运动,从而改变两个腔体的容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管双腔注射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套介质进口端和轴套介质出口端设置在栗体轴套侧壁的中间位置,且轴套介质进口端和轴套介质出口端对称设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管双腔注射栗,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轴上的两个凹槽位置以注射轴中轴的中心为准对称。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单管双腔注射栗,其特征在于注射轴中间开有通孔,丝杆贯穿该通孔后与注射轴通孔内侧壁紧密相连;其超出注射轴的一端贯穿密封装置,且与密封装置密封连接。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单管双腔注射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设置在栗体轴套外部,壳体上设置有与轴套介质进口端和轴套介质出口端位置对应的进出口端;且壳体上的介质进出口端能够根据需要进行方向的变动,可根据方向在壳体内设置介质进、出口通槽;壳体的圆柱孔内壁与栗体轴套外壁密封,壳体上圆柱孔的内底面起到密封栗体轴套一个端面的作用。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单管双腔注射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装置内设置有密封圈,该密封圈与丝杆紧密连接,且密封装置与壳体通过紧固件密闭装配连接,起到密封栗体轴套一个端面的作用。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单管双腔注射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装置上设置有对称的介质溢流孔,使得溢漏的介质能通过密封装置上的溢流孔流出而不会直接通过丝杆到达电机。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管双腔注射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栗体轴套和注射轴的材料均为陶瓷。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单管双腔注射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和密封装置均为金属材质。
【文档编号】A61M5/168GK205460177SQ201620110981
【公开日】2016年8月17日
【申请日】2016年2月3日
【发明人】高波, 项建龙
【申请人】龙木信息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