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诊疗用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031295发布日期:2021-07-27 13:38阅读:98来源:国知局
一种诊疗用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护装置,涉及诊疗用防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诊疗用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肿瘤放射治疗是利用放射线治疗肿瘤的一种局部治疗方法。放射线包括放射性同位素产生的α、β、γ射线和各类x射线治疗机或加速器产生的x射线、电子线、质子束及其他粒子束等。大约70%的癌症患者在治疗癌症的过程中需要用放射治疗,约有40%的癌症可以用放疗根治。放射治疗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和地位日益突出,已成为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放射疗法虽仅有几十年的历史,但发展较快。在ct影像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发展帮助下,现在的放疗技术由二维放疗发展到三维放疗、四维放疗技术,放疗剂量分配也由点剂量发展到体积剂量分配,及体积剂量分配中的剂量调强。现在的放疗技术主流包括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rt)和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rs)。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rt)包括三维适形放疗(3dcrt)、三维适形调强放疗(imrt);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rs)包括x刀(x-knife)、伽玛刀(y刀)和射波刀(cyberknife),x刀、伽玛刀和射波刀等设备均属于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范畴,其特征是三维、小野、集束、分次、大剂量照射,它要求定位的精度更高和靶区之外剂量衰减的更快。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1、诊疗用防护装置存在因为医生粗心大意导致忘记为患者盖上防护服从而造成患者受到辐射伤害最终留下终生的后遗症的问题;

2、对一些诊疗用防护装置来说会因为防护板中心缝隙过小导致放射治疗失败或过大导致患者受到放射辐射伤害的问题,进而达不到安全放射治疗的使用初衷,该诊疗用防护装置的适用性变差,因此需要进行结构创新来解决具体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诊疗用防护装置,其中一种目的是为了具备定位接收器和定位发射器,解决因为医生粗心大意导致忘记为患者盖上防护服从而造成患者受到辐射伤害最终留下终生的后遗症的问题;其中再一种目的是为了具备液压泵杆和防护伸缩板,方便通过内部的液压泵的液压力可带动杆自由的进行伸缩,从而带动防护伸缩板进行自由的伸缩,有利于提高防护的效果和实用性,解决了因为防护板中心缝隙过小导致放射治疗失败或过大导致患者受到放射辐射伤害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诊疗用防护装置,包括放射机座,所述放射机座的顶部设置有放射机架,所述放射机架的底部左侧设置有放射机,所述放射机座的左方设置有防护板,所述防护板的下方设置有床板,所述放射机的左侧设置有定位发射器,所述防护板的内侧设置有防护伸缩板。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床板的内部左侧设置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右侧设置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右侧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右侧设置有丝杆,且所述丝杆的数量为两个,所述丝杆活动安装在床板的两端。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丝杆的外壁贯穿有支架,所述支架的顶部设置有防护板,所述防护板的内侧两端设置有液压泵杆,所述液压泵杆的一端均设置有防护伸缩板。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电动机的正面设置有定位接收器,所述定位接收器设置在床板的内侧,所述床板的底部设置有滑块。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床板的下方设置有平移座,所述平移座的顶部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侧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设置在平移座的顶部,所述滑块的顶部设置有床板。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平移座的底部设置有底箱,所述底箱设置在放射机座的左方,所述底箱设置在床板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定位发射器设置在防护板的上方,所述床板的右侧均贯穿有丝杆。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诊疗用防护装置,通过设计精妙,采用定位接收器和定位发射器的结合,方便通过通过定位发射器将定位到数据信息发射至定位接收器上,方便了定位接收器直接控制电动机限位转动,方便带动丝杆转动调节,从而通过丝杆上的支架带动防护板调节至合适的位置,有利于在放射治疗时自动利用防护板对患者不需要放射的位置进行保护,避免了因为医生粗心大意导致忘记为患者盖上防护服从而造成患者受到辐射伤害最终留下终生的后遗症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诊疗用防护装置,通过采用液压泵杆和防护伸缩板的组合设置,可以实现利用液压泵杆的一体设置,通过内部的液压泵的液压力可带动杆自由的进行伸缩,从而带动防护伸缩板进行自由的伸缩,有效的减少了零部件,提高了防护板的便捷性,有利于提高防护的效果和实用性,避免了因为防护板中心缝隙过小导致放射治疗失败或过大导致患者受到放射辐射伤害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护结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护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放射机架;2、放射机;3、放射机座;4、床板;5、防护板;6、支架;7、平移座;8、滑槽;9、滑块;10、底箱;11、安装座;12、电动机;13、丝杆;14、液压泵杆;15、防护伸缩板;16、定位接收器;17、定位发射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诊疗用防护装置,包括放射机座3,放射机座3的顶部设置有放射机架1,放射机架1的底部左侧设置有放射机2,放射机座3的左方设置有防护板5,防护板5的下方设置有床板4,放射机2的左侧设置有定位发射器17,防护板5的内侧设置有防护伸缩板15。

在本实施例中,利用定位发射器17发射出放射机所定位的需要放射的位置,通过定位接收器16接收到位置信息通过电动机12带动丝杆12调节防护板5的位置。

如图1-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定位接收器16和定位发射器17的结合,方便通过通过定位发射器17将定位到数据信息发射至定位接收器16上,方便了定位接收器16直接控制电动机12限位转动,方便带动丝杆13转动调节,从而通过丝杆13上的支架6带动防护板5调节至合适的位置。

如图1-图4所示,优选的,液压泵杆14和防护伸缩板15的组合设置,可以实现利用液压泵杆14的一体设置,通过内部的液压泵的液压力可带动杆自由的进行伸缩,从而带动防护伸缩板15进行自由的伸缩。

实施例2

如图1-图4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床板4的内部左侧设置有安装座11,安装座11的右侧设置有电动机12,电动机12的右侧设置有转轴,转轴的右侧设置有丝杆13,且丝杆13的数量为两个,丝杆13活动安装在床板4的两端,丝杆13的外壁贯穿有支架6,支架6的顶部设置有防护板5,防护板5的内侧两端设置有液压泵杆14,液压泵杆14的一端均设置有防护伸缩板15,电动机12的正面设置有定位接收器16,定位接收器16设置在床板4的内侧,床板4的底部设置有滑块9。

实施例3

如图1-图4所示,在实施例1、实施例2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床板4的下方设置有平移座7,平移座7的顶部设置有滑槽8,滑槽8的内侧设置有滑块9,滑块9设置在平移座7的顶部,滑块9的顶部设置有床板4,平移座7的底部设置有底箱10,底箱10设置在放射机座3的左方,底箱10设置在床板4的下方,定位发射器17设置在防护板5的上方,床板4的右侧均贯穿有丝杆13。

下面具体说一下该诊疗用防护装置的工作原理。

如图1-4所示,当在患者针对放射治疗时,放射机架1上的放射机2会做好准备工作,此时平移座7可通过顶部设置的滑槽8带动滑块9移动,滑块9则带动顶部的床板4进行平行移动,将床板4移动到合适的位置,随后放射机2定位好需要放射的位置时,放射机2上的定位发射器17则会发射处位置信号,随后传输到电动机12上的定位接收器16,定位接收器16则会命令电动机12进行转动,带动丝杆13转动,调节防护板5的位置移动,另外防护板5上还设置了防护伸缩板,可通过液压泵杆14的伸缩调节其位置大小,方便对需要放射的地方进行有效的放射治疗的同时保护其他部位不被辐射到。

上文一般性的对本实用新型做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做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于技术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思想精神的修改或改进,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