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病人搬运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48553阅读:6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医用病人搬运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医用病人搬运车涉及一种运送病人的医用设备。
医院目前所使用的病人推车,是一担架下设有简单四轮车架,活动受限的患者上下车时,至少需四人搬抬。这种方法医务人员劳动强度大,工作人员需要较多,而且由于搬抬不够平直,病人也容易受到人为的再损伤。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病人搬运车设备,它不仅能代替医护人员搬抬病人,减轻劳动强度,而且整个过程平稳,减轻了病人的痛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病人搬运车具有一个活动的台面,台面可沿升降架上的导向槽,借助滚动轴承向推车的一侧水平推出,台面上裹有一层软质传送带,传送带在台面下分为三段条形带分别固定在升降架同一侧,因此传送带可随台面的移动作同步旋转。在患者上车时,使其侧卧身体,只需一个工作人员将台面推至患者背后,使患者半侧身体卧于台面上,拉回台面,患者即随传送带的旋转动作,完全移至台面中央位置。下车时,只要推出台面,患者即随传送带的反向旋转被移至车外。该车通过丝扛对剪式支撑臂的传动,来完成升降动作,以满足病床、手术台及部分检测设备的高度。为了防止台面推出后推车翻倒,特设计了侧支撑稳定机构。由于对台面的柔软度及传送带与台面、传送带与病人之间摩擦力的要求较高,特设计为台面为不锈钢管外架内嵌纤维板,板上覆有用高压聚乙烯塑料薄膜包裹的软垫,传送带为尼龙布材料,传送带的台面部分粘以人造革面料。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病人搬运车的主视图。
图2是病人搬运车的台面推出后的侧视图。
图3是病人搬运车台面运动的俯视图。
图中1.台面2.升降架3.丝扛4.底架5.轨道槽6.7.剪式支撑臂8.摇把9.压板10.付支脚11.付支脚万向轮12.传送带13.钩轮14.托辊15.弹簧合页16.扶手17.升降架导向槽18.台面导向槽α为剪式支撑夹角搬运车由台面上下升降机构、台面推出机构、行走机构及侧支撑稳定机构组成。
下面结合
图1来说明车的升降情况。上下升降机构由双剪式支撑臂(6)、(7)及相应的丝扛(3)和摇把(8)等组成。支撑臂(6)、(7)一端分别固定在升降架(2)和底架(4)上,另一端在轨道槽(5)内滑动。一对剪式支撑臂(7)滑动的一端通过连杆连接,连扛中央与丝扛(3)连接,当丝扛(3)长度变化时,角度(α)随之改变,从而完成推车的升降动作。
下面结合图2、图3说明活动台面的运动细节。台面(1)卧于横向导向装置之上,横向导向装置由升降架导向槽(17)及台面导向槽(18)对合组成。在每一对导向槽内都有与台面(1)相连的四个滚动轴承,起着滑动和支撑作用。台面(1)被软质传送带(12)包裹,传送带(12)的延长条形带绕过台面(1)两侧的托辊(14),由压板(9)固定在升降架(2)上。为了防止台面(1)推出后翻倒,特设计了钩轮(13),钩轮(13)上与台面(1)连接,下钩住升降架导向槽(17)的底面。当患者卧于病床上,使其稍侧身体,通过扶手(16)将台面(1)推至其背后,患者半侧身体躺在台面(1)上,拉回台面(1),患者即随传送带(12)的旋转转运动,移至车中央位置。患者下车时,推出台面(1),患者随传送带(12)的反向旋转运动移至车外。
为了保持台面推出后车的稳定性,特在推出侧设置了两个付支脚(10)。付支脚(10)一端用弹簧合页(15)与底架(4)连接,另一端有小万向轮(11)接地,车行走时,付支脚(10)可在水平平面内折叠固定在底架(4)的边侧。
本实用新型采用普通型钢焊接及普通机加工方法制作,结构简单,可大幅度减少医务人员的劳动强度及人数,避免患者人为再损伤。此设备可满足病床、手术台等不同高度。
权利要求1.一种医用病人搬运车,由车架、台面及侧支撑等组成,其特征是a.台面(1)上的台面导向槽(18)内固定有四个滚动轴承,可在升降架导向槽(17)内滑动,使台面(1)向车的一侧水平推出,台面(1)另设有钩轮(13),钩住升降架导向槽(17)底面,传送带(12)覆盖在台面(1)上,传送带(12)的延长条形带绕过台面(1)两侧的托辊(14),由压板(9)固定在升降架(2)上;b.剪式支撑臂(6)、(7)一端分别固定在升降架(2)和底架(4)上,另一端可在轨道槽(5)内滑动,剪式支撑臂(7)通过连杆与丝扛(3)连接,丝扛(3)的端头为摇把(8);c.付支脚(10)由弹簧合页(15)固定在底架(4)上,通过支脚万向轮(11)与地面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医用病人搬运车,其特征是台面(1)框架为不锈钢管,框架内嵌纤维板,板上覆有用高压聚乙烯塑料薄膜包裹的软垫,传送带(12)为尼龙布材料,传送带(12)的台面部分粘以人造革面料。
专利摘要医用病人搬运车,涉及到医院内活动受限患者的移动搬运。本实用新型针对医院使用的担架车,在病人换床时,医护人员劳动强度大,患者易受到人为再损伤的问题进行设计的。其特征是该车具有一个可横向移动的活动车面,由横向导向装置连接在车的升降架上,车面上包裹一层软质传送带,该传送带可随车面的移动而作同步旋转,用以患者平稳地上下车,同时该推车具有升降功能以适应不同的高度。该搬运车能较大幅度地减轻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节省人力,平稳运送病人。
文档编号A61G3/00GK2164817SQ93241430
公开日1994年5月18日 申请日期1993年10月12日 优先权日1993年10月12日
发明者马晔楠 申请人:马晔楠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