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邪止痛胶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34240阅读:4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祛邪止痛胶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成药。
已知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措施有手术疗法及西药止痛药卡马西平等,但副作用多且易复发,无根治效果。中医常用针剌及封闭疗法止痛,但一般疗效短暂,难做为长期或根治治疗手段。
在中医著作中对治疗三叉神经痛没有专门记载,只在中医治疗痛风或面痛中找到类似描述。如《张氏医通》一书中记载“面痛……不能开口言语、手触即痛,此是阳阴经络受风毒,传入经络,血凝滞而不行。”中医认为面痛多与风湿瘀滞有关,故治则多用祛风通络,清热化瘀或舒肝理气等法。虽然有一定疗效,但针对性差,对治疗三叉神经痛疗效仍不理想。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活血祛风、平肝温肾、化瘀止痛的方法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祛邪止痛胶囊中成药。
为实现上述目的,祛邪止痛胶囊的主要药物组成为当归,牛黄,细辛,荜菝,荆芥,鹤虱,花椒,防风,川芎,元参,升麻等;其中当归与牛黄,细辛,荜菝,花椒之重量比为1~1.2∶0.60~0.75∶0.13~0.33∶0.8~1.0∶0.7~0.9;荜菝与荆芥,鹤虱,花椒,防风,川芎,元参,升麻之重量比为1∶1,将上述各味中药洗净焙干,筛除杂质,研成细末,将细末用Co60照射消毒灭菌,装人胶一号胶囊中,每粒胶囊内含中药粉剂0.4~0.5克,即得祛邪止痛胶囊中成药。
本中成药的服用方法是,视三叉神经痛患者病程长短及体质状况,每天服用2~3次,每次口服10~14粒。服用十天为一疗程,第一疗程结束后停药两天,继续服用一个疗程。一般两个疗程能获痊愈,个别者,最多服用三个疗程则能痊愈。
本发明组方合理,其中,当归活血化瘀,牛黄清热毒,息风止疼;细辛是理想的止痛良药,荜菝温中止痛;花椒治脾虚疼痛;防风可行痉止痛,荆芥发散邪毒,鹤虱为苦辛类药,有祛瘀作用;川芎活血化瘀,元参养阴补肾,清热解毒,升麻有升阳发散作用。因些,对三叉神经痛有针对性的止痛解痉,活血祛邪功效,可在短期内缓解三叉神经痛的症状,具有见效快,简便易行,疗程短等优点,目前较国内中医疗法效果突出,具有标本兼治作用,临床统计100例,有效率达90%,并经1~3年观察,疗效巩固,治愈者基本无再复发现象。
10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疗效统计表
<p>10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中,男46人,女54人;年龄30~40岁12人,40~50岁44人,50~60岁26人,60岁以上18人,大部份患者年龄为40~60岁。100例患者中,来就诊前均在省内外各大医院确诊,并经各种中西医药物多方治疗效果不理想,仍继续发作,其中8例患者曾做过神经阻断手术,且仍未根治。100例患者中,均为治疗一个疗程以上的病人,在治疗1~2次后不再来就诊者,疗效无法判断者不例人统计范围。疗效判断标准为完全缓解是口服本发明中成药后,在两个疗程内疼痛停止,观察三个月来复发者。缓解是服药两个疗程后,疼痛有所减轻或发作间隔期有所延长,患者一般可正常工作和生活者。无效是服药前后症状基本无改变者。
本发明经2万余患者服用后,均未发现不良副作用,安全可靠。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两个疗程的用量组方为当归15~18g,牛黄8~10g、细辛2~5g、荜菝12~14g、荆芥12~14g、鹤虱12~14g、花椒10~12g、防风12~14g、川芎12~14g、元参12~14g、升麻12~14g。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祛邪止痛胶囊,其特征是,主要药物组成为当归,牛黄,细辛,荜菝,荆芥,鹤虱,花椒,防风,川芎,元参,升麻等,其中当归与牛黄,细辛,荜菝,花椒之重量比为1~1.2∶0.60~0.75∶0.13~0.33∶0.8~1.0∶0.7~0.9;荜菝与荆芥,鹤虱,花椒,防风,川芎,元参,升麻之重量比为1∶1,将上述比例中药研末,装于胶囊中即得成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祛邪止痛胶囊,其特征是,两个疗程的用量组方为当归15~18g,牛黄8~10g、细辛2~5g、荜菝12~14B、荆芥12~148、鹤虱12~14g、花椒10~12g、防风12~14g、川芎12~14g、元参12~14g、升麻12~14g,将上述比例中药研末,制成每粒含0.4~0.5克的胶囊。
全文摘要
祛邪止痛胶囊是以当归,牛黄,细辛,荜菝,荆芥,鹤虱,花椒,防风,川芎,元参,升麻等组成的中成药,对治疗三叉神经痛有显著疗效,具有止痛解痉,活血化阏之功效,可在短期内缓解三叉神经痛的症状,有见效快,简便易行,疗程短等优点。以临床统计,有效率为90%,并经1~3年观察,疗效巩固,治疗者基本无再复发现象。
文档编号A61K9/48GK1118265SQ9411596
公开日1996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1994年9月10日 优先权日1994年9月10日
发明者栗清华 申请人:栗清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