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痨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37069阅读:6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抗痨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多种中药材为原料制作的治疗骨与关节结核病症的药物组合方法和制剂方法。
骨与关节结核的治疗是目前国内外医学界的难点之一。在骨科疾病中,其危害性仅次于骨癌。治疗本病的各种手段其使用方法或其疗效均有不满意之处。单纯的西药治疗方法,其疗程长、药物毒副作用大,病人常常难以坚持到底;手术治疗的方法给病人带来的病苦大、费用高,还要配合长时间的药物治疗,病人常不易接受。寻找新的效果可靠、简便可行的治疗骨与关节结核的方法和药物是医学发展的需要。中医的某些特点可以适合这种需要,因此,从中医药的途径寻找治疗骨与关节结核的方法和药物就成为医学工作者,特别是中医药工作者的一项任务。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治疗骨与关节结核有肯定疗效、成本较低、使用方便、无毒副作用的药剂。
按本发明这一任务可以用本抗痨中药制剂来解决。其丸剂成药称抗痨扶正丸。以下对本抗痨中药制剂的药物组方和其重量构成作出说明。
一、药物组方抗痨中药制剂由以下19种原料药组成百部、猫爪草、白芨、黄精、大贝、蜈蚣、黄芪、茯苓、当归、何首乌、覆盆子、生地、枸杞子、金银花、焦三仙、黄柏、玄参、陈皮、甘草。
二、药物重量组成按以上19种原料药的组方,除蜈蚣外,其余18种原料药的重量百分比为,百部4-7猫爪草8-14 白芨3-4 黄精4-7 大贝4-7黄芪7-10 茯苓3-4 当归3-4何首乌4-7 覆盆子3-4生地4-7枸杞子5-10 金银花8-14 焦三仙4-7 黄柏3-4玄参3-4 陈皮4-7 甘草3-4以上18种原料药重量总和每150克左右配蜈蚣一条。
三、制剂方法
1.将黄芪、茯苓、当归、何首乌、焦三仙、黄柏、玄参、甘草等共8种原料药煎煮3次,过滤、加热浓缩成浸膏。
2.将百部、猫爪草、白芨、黄精、大贝、蜈蚣、覆盆子、生地、枸杞子、金银花、陈皮等共11种原料药研末过筛,混合均匀,与上述浸膏调和均匀制成丸剂,每丸约重0.5克。
成年病人每次服8-10丸,每日三次,每日服用量约相当于原料药100克。一般15天为一疗程。
本发明抗痨中药制剂的配方也可作煎剂使用,每副煎剂的原料药总重量为300克左右,煎煮两次,分两天口服。
本发明抗痨中药制剂的配方也可将所有原料药均按常规方法研末制成胶囊剂,每次服用量约相当于原料药10-15克,每日三次。
现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制取一名成年病人一个月(30天)用量的丸剂的原料药用量百部 150克猫爪草300克 白芨120克 黄精150克大贝 150克 蜈蚣20条 黄芪250克 茯苓120克当归 120克何首乌150克 覆盆子120克 生地150克枸杞子200克金银花300克 焦三仙150克 黄柏100克玄参 120克 陈皮150克 甘草100克将黄芪、茯苓、当归、何首乌、焦三仙、黄柏、玄参、甘草等共8种原料药煎煮3次,过滤、加热浓缩成浸膏。将百部、猫爪草、白芨、黄精、大贝、蜈蚣、覆盆子、生地、枸杞子、金银花、陈皮等共11种原料药研末过筛,混合均匀,与上述浸膏调和均匀制成丸剂,每丸约重0.5克。
实施例二制取一副煎剂的原料药用量(一名成年病人两天用量)百部 15克 猫爪草30克白芨12克 黄精15克 大贝15克蜈蚣 2条 黄芪25克茯苓12克 当归12克 何首乌15克覆盆子12克生地15克 枸杞子20克 金银花30克 焦三仙15克黄柏 10克玄参12克陈皮15克 甘草10克将以上药物按常规方法煎煮口服,次日复煎一次口服。
本抗痨中药制剂丸剂经北京骨伤学院、哈尔滨市骨伤医院、郑州市骨科医院、安徽淮南第三矿工医院等五省十家医疗和医学科研单位对343例骨结核患者临床使用观察,痊愈298例,好转41例,无效4侧,总有效率为98.8%,且无毒副作用。同时作对照观察,单纯用抗结核西药治疗该病114例,痊愈17例,好转70例,无效27例,总有效率为76.3%。两组经用Ridit检验,疗效有显著差异。
应用现代药理方法对本发明所选中药进行研究观察,有下列综合作用抑制结核杆菌的生长繁殖,增强细胞免疫功能,提高血清蛋白,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富含钙磷成份,有利于被破坏的骨质修复与再生。
临床观察还证实,本发明抗痨中药制剂对血红蛋白偏低的患者能使其明显升高(两组对比经用Ridit检验有显著差异);对血沉增高的患者可使其明显降低(两组对比,经X2检验P<0.001);具有明显的保肝作用。
临床对41例(治疗组31例,对照组10例)骨结核患者用药前后进行了细胞免疫学测定,本抗痨中药制剂丸剂治疗组Ea-RFC与LTT数值明显增高,与对照组相比,经用Ridit检验,疗效有显著差异,证明本发明能明显提高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
权利要求
1.一种抗痨中药制剂,特别适用于骨与关节结核病的治疗,其特征在于,它的配方组分为百部、猫爪草、白芨、黄精、大贝、蜈蚣、黄芪、茯苓、当归、何首乌、覆盆子、生地、枸杞子、金银花、焦三仙、黄柏、玄参、陈皮、甘草等19种原料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痨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其配方19种原料药,除蜈蚣外,其余18种原料药的重量百分比为,百部4-7猫爪草8-14 白芨3-4 黄精4-7 大贝4-7黄芪7-10 茯苓3-4 当归3-4何首乌4-7覆盆子3-4生地4-7枸杞子5-10金银花8-14 焦三仙4-7 黄柏3-4玄参3-4 陈皮4-7 甘草3-4按以上18种原料药总重量每150克左右配蜈蚣一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痨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配方中的黄芪、茯苓、当归、何首乌、焦三仙、黄柏、玄参、甘草等共8种原料药煎煮3次,过滤、加热浓缩成浸膏,配方中的百部、猫爪草、白芨、黄精、大贝、蜈蚣、覆盆子、生地、枸杞子、金银花、陈皮等共11种原料药研末过筛,混合均匀,与上述浸膏调和均匀制成丸剂。
全文摘要
一种抗痨扶正的中药配方及其制剂,其丸剂成药称抗痨扶正丸,特别适用于骨与关节结核病的治疗,配方包括百部、猫爪草、白芨、黄精、大贝、蜈蚣等19种中药,按常规方法制成丸剂口服。也可制成胶囊剂,或直接煎服。经对343例骨结核患者临床使用观察,痊愈298例,好转41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8.8%,且无毒副作用。
文档编号A61K35/64GK1140601SQ96100010
公开日1997年1月22日 申请日期1996年2月28日 优先权日1996年2月28日
发明者杨树亮, 杜学盘, 杨敏, 杨洁, 李清堂 申请人:杨树亮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