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腹部牵开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60657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上腹部牵开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院用的手术器械。
目前,在医院手术中,一旦病人手术部位切开,其切口均靠人工拉开,通常要配置3-4个辅助医生进行拉开切口的操作,让主刀医生动手术,其劳动强度大,费时费力,操作也很不方便。尤其是上腹部肋缘下斜切口的手术,还要开胸,弄断两根肋骨,不仅创伤大,病发症也多。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上腹部牵开器,它无需人工就可在手术过程中一直将切口拉开,既方便了医生的手术,又能减小病人的创伤。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一种上腹部牵开器,其特征在于它由纵向调节杆(1)、球座(2)、钩板拉杆(3)及其钩板(4)组成,其中球座(2)下部的直管体(5)活动连接在调节杆(1)的上部内孔中,球座(2)上端为球形内圆孔的座体(6),钩板拉杆(3)由内拉杆(7)和外拉套(8)构成,外拉套(8)中部设有一与球座(2)球形内圆孔相吻合的圆球(9),钩形拉杆(3)穿过球座(2)的座体(6),其圆球(9)位于座体(6)的内圆孔内,并能全方位转动,内拉杆(7)位于外拉套(8)内,它们为螺纹连接,其内拉杆(7)的外端与钩板(4)相连。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针对腹部肋缘下切口手术的暴露需要而设计的,其牵引力量大,暴露效果好,配合肋缘下切口,能将肋弓向外上方牵开8-12cm,使上腹部深部的腹腔脏器完全显露在手术视野,从而保证了手术方便和容易成功。这是以往任何手术拉钩和人工牵引所做不到的。本实用新型适用的手术范围广,明显减轻手术创伤,避免了以往的肝切除术及胃贲门癌根治术,需开胸并切断肋骨,行胸腹联合切口的复杂过程,使用本牵开器可免除开胸之苦,仅需经腹手术即很方便。因此非常适用于肝移植术、肝切除术、贲门癌切除术、脾切除术、胆道手术、食管胃底周围血管离断术等。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国产及进口的所有手术床,其结构简单,操作灵便,省时省力,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并可根据需要,可双侧使用,也可单侧使用。牵开的力量及范围可粗调也可微调。可调节牵引的方向或角度,由于重量轻,消毒及出诊时携带都很方便,而且本实用新型牵引稳定,极大地节省了人力。使手术者能专心于操作,效果十分理想。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1,本实用新型钩板(4)后端的直杆上设有一排调节孔(10),以便选择合适的调节孔与内拉杆(7)前端的弯钩(11)钩接为一体,钩板(4)前端为弯钩形弧形板,以用于钩拉住切口。本实用新型的纵向调节杆上设有十字节(12),它一方面调节纵向调节杆(1)的上下高度,另一方面与手术床相应侧的横杆(13)连接为一体。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先将纵向调切杆(1)通过十字节(12)调节好高度并与手术床相连,根据手术需要,调节钩板(4)上的合适调节孔(10)与内拉杆(7)前端的弯钩(11)钩接。此时钩板(4)前端的弯钩形弧形板即可插入病人手术切口内。如果需要双向拉开,可在手术床另一侧再安置一个本实用新型的牵开器即可。病人切口的拉开度大小通过钩板拉杆(3)的外拉套(8)后端的摇柄(14)来完成。当转动摇柄(14)时,外拉套(8)转动,它通过内螺纹使内拉杆(7)作水平移动,由于外拉套(8)中部设有圆球(9),它与球座(2)之间可任意转动,而且球座(2)与纵向调节杆(1)为活动连接,则在牵拉过程中,本实用新型始终自动调节和自动定向,保证钩板拉杆(3)始终处于与病人切口合适的角度,从而将病人切口拉开至合适开度,方便医生手术。同时由于钩板拉杆(3)的内拉杆(7)和外增套(8)之间的螺纹连接结构,就可使钩板拉杆(3)的拉力度大大增加,一般的肋骨都能拉弯以暴露切口,便于手术,最后再将肋骨复位即可,这样可避免开胸之苦。
权利要求1.一种上腹部牵开器,其特征在于它由纵向调节杆(1)、球座(2)、钩板拉杆(3)及其钩板(4)组成,其中球座(2)下部的直管体(5)活动连接在调节杆(1)的上部内孔中,球座(2)上端为球形内圆孔的座体(6),钩板拉杆(3)由内拉杆(7)和外拉套(8)构成,外拉套(8)中部设有一与球座(2)球形内圆孔相吻合的圆球(9),钩形拉杆(3)穿过球座(2)的座体(6),其圆球(9)位于座体(6)的内圆孔内,并能全方位转动,内拉杆(7)位于外拉套(8)内,它们为螺纹连接,其内拉杆(7)的外端与钩板(4)相连。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腹部牵开器,其特征在于钩板(4)后端的直杆上设有一排调节孔(10),以便选择合适的调节孔与内拉杆(7)前端的弯钩(11)钩接为一体,钩板(4)前端为弯钩形弧形板。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腹部牵开器,其特征在于纵向调节杆(1)上设有十字节(12)。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院用的手术器械,它由纵向调节杆、球座、钩板拉杆及其钩板组成,球座下部的直管体活动连接在调节杆上部内孔中,其上端为球形内圆孔座体,钩板拉杆由内拉杆和外拉套构成,外拉套中部的圆球位于球座的内圆孔中,内拉杆位于外拉套内,它们为螺纹连接,其内拉杆的外端与钩板相连。本实用新型无需人工就可在整个手术中将病人切口始终拉开至合适开度,方便医生手术。
文档编号A61B17/02GK2262406SQ96223948
公开日1997年9月17日 申请日期1996年10月28日 优先权日1996年10月28日
发明者钱建民, 戴小洪 申请人:钱建民, 戴小洪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