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全方位牵开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60659阅读:3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腹腔全方位牵开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院手术器械。
目前在医院的腹腔手术中,均用人工将切口拉开,让主刀医师动手术,通常要配置3-4个辅助医生进行拉开操作,时间都在数小时以上,劳动强度大,费力费时,操作也很不方便,而且几个医生同时向不同方向拉开,用力不均,容易损伤病人内脏,协作难度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性能可靠、操作方便而无需人工就可将切口拉开的腹腔全方位牵开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一种腹腔全方位牵开器,其特征在于它主要由调节装置、坏形圈及其钩板组成,其中调节装置由纵向调节杆(1)、水平调节杆(2)和转动座(3)构成,纵向调节杆(1)上端与转动座(3)相连,水平调节杆(2)穿过转动座(3),其一端与环形圈(4)作可松紧连接,环形圈(4)上至少设有两块L型钩板(5),它们与环形圈(4)亦为可松紧连接。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仅由撑杆、固定钩板的环形圈及相应的连接件及钩板组成,手术中安装仅需1分钟左右。可与国内外所有手术床配套。本实用新型匹配有多种不同形状的钩板供选用,并可根据手术需要改变钩板的深浅和方向。钩板固定的方位、牵引的力度可任意调节。牵引稳定,避免了人工牵引的钩板经常脱钩影响手术视野暴露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极大地节省了人工。使用本牵开器时,任何腹部直切口手术仅需2名术者即可完成,其适用范围广。普外科、妇产科、泌尿外科的所有腹部直切口手术都适用。手术时间长、手术切口大、手术过程复杂时使用尤见其妙用。如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盆腔清扫术、直肠癌根治术、前列腺切除术等。本实用新型消毒、携带方便,因此从大型综合性医院到农村卫生院均可普及推广,效果十分理想。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水平调节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本实用新型的纵向调节杆(1)上设有十字节(10),以与手术床相应一侧的横杆(11)连接。环形圈(4)上最好设有多个L型钩板(5),其数目根据病人切口大小及拉开度来确定。L型钩板(5)的竖直面朝下,用于牵拉病人手术切口,其平面板上开有长通槽(12),相应地在环形圈(4)表面上对应各钩板(5)亦开有弧形通槽(13),它们通过调节螺钉(14)作可松紧连接。转动座(3)上端的调节螺钉(15)用于控制水平调节杆(2)的伸缩长度,其下部转轴上的调节螺钉(16)用于控制转动座(3)自身的转动角度。本实用新型的水平调节杆(2)见图2,它由内拉杆(6)、内螺母(7)、外壳杆体(8)组成,内拉杆(6)位于外壳杆体(8)内,其前端为一钩体,其后端与内螺母(7)螺纹连接,内螺母(7)位于外壳杆体(8)内的后部,并通过销钉(18)与外壳杆体(8)活动连接,销钉(18)穿过外壳杆体(8)位于螺母(7)后部的销槽内,使得内螺母(7)只能在外壳杆体(8)内转动而不能前后移动,内螺母后端伸出外壳杆体,连有把手(17)。在外壳杆体(8)前端内设有四方头(9),它套在内拉杆(6)前部,保证内拉杆(6)只能平移不能转动,外壳杆体(8)前端为一U型槽,用于放置环形圈(4)的圈壁。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先通过十字节(10)调节纵向调节杆(1)至合适高度并与手术床横杆(11)连为一体,再调转动座(3)的调节螺钉(15)、(16)使水平调节杆(2)及环形圈(4)的长度位置及角度正好。此时环形圈(4)位于病人腹腔切口处。如果需转动调节环形圈(4)时,可转动水平调节杆(2)后端的把手(17),它转动时就带动内螺母转动,而内螺母(7)的转动又使内拉杆(6)在四方头(9)的限制下只能向前移出,其前端钩体脱开环形圈(4)对应位置的内圈壁,此时即可转动调节环形圈(4)至合适位置。如果脱开度再大些,还可取下环形圈(4)及其钩板(5),这在搬运时十分有利。按上述过程的反过程操作,就可使内拉杆(6)前端钩头紧紧钩住外壳杆体(8)前端U型槽内的环形圈(4)的内圈壁,使它们紧密为一整体。最后调节钩板(5),将各钩板(5)的竖直面板插入病人切口内,其各平面板沿环形圈(4)的直径方向和圆周方向移动至合适位置,再用调节螺钉(14)将各钩板(5)固紧,就使病人切口完全按要求被拉开露出,让主刀医生手术操作,效果十分理想。
权利要求1.一种腹腔全方位牵开器,其特征在于它主要由调节装置、环形圈及其钩板组成,其中调节装置由纵向调节杆(1)、水平调节杆(2)和转动座(3)构成,纵向调节杆(1)上端与转动座(3)相连,水平调节杆(2)穿过转动座(3),其一端与环形圈(4)作可松紧连接,环形圈(4)上至少设有两块L型钩板(5),它们与环形圈(4)亦为可松紧连接。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腹腔全方位牵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平调节杆(2)由内拉杆(6)、内螺母(7)、外壳杆体(8)组成,内拉杆(6)位于外壳杆体(8)内,其前端为一钩体,其后端与内螺母(7)螺纹连接,内螺母(7)位于外壳杆体(8)内的后部,并通过销钉(18)与外壳杆体(8)活动连接。在外壳杆体(8)前端内设有四方头(9),它套在内拉杆(6)前部,保证内拉杆(6)只能平移不能转动,外壳杆体(8)前端为一U型槽,用于放置环形圈(4)的圈壁。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腹腔全方位牵开器,其特征在于纵向调节杆(1)上设有十字节(10),以与手术床相应一侧的横杆(11)连接。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腹腔全方位牵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钩板(5)的竖直面板朝下,其平面板上开有长通槽(12),相应地在环形圈(4)表面上对应各钩板(5)亦开有弧形通槽(13),它们通过调节螺钉(14)作可松紧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院手术器械,它主要由调节装置、环形圈及其钩板组成,其中调节装置由纵向调节杆、水平调节杆和转动座构成,纵向调节杆上端与转动座相连,水平调节杆穿过转动座,其一端与环形圈作可松紧连接,环形圈上至少设有两块L形钩板,它们亦为可松紧连接。本实用新型无需人工即可将病人切口拉开,使主刀医生方便操作。
文档编号A61B17/02GK2262407SQ96223970
公开日1997年9月17日 申请日期1996年10月29日 优先权日1996年10月29日
发明者钱建民, 戴小洪 申请人:钱建民, 戴小洪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