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三根电极实现同步双导联监测的微型心电监护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61565阅读:6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三根电极实现同步双导联监测的微型心电监护仪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仪器,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三根电极实现同步双导联监测的微型心电监护仪器。
现有的同步双导联心电监护仪,一般使用四根或五根电极来采集同步双导心电图。使用、佩戴不方便,同时也不利于同步双导联心电监护仪的微、小型化。
本实用新的目的就是在保证采集同步双导心电图符合医学要求的前提下,提供一种用三根电极实现同步双导联监测的微型心电监护仪。
一种用三根电极实现同步双导联监测的微型心电监护仪,包括含A/D的单片微型计算机、电源电路、存贮器电路、报警电路、液晶显示电路、液晶片、按键电路等,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三根电极和双导心电信号放大电路,三根电极与双导心电信号放大电路相连,双导心电信号放大电路与含A/D的单片微型计算机相连。
由于本实用新型仅使用三根电极来实现对双导联心电信号进行监测,大大简化了佩戴、使用过程。同时也为该种仪器的避一步微、小型化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节省了元器件。


图1是一种用三根电极实现同步双导联监测的微型心电监护仪器的原理方框图;图2是三根电极A在人体对应的位置示意图;图3是
图1中双导心电信号放大电路B的电路原理图。
下面就结合实例和附图详细说明。

图1所示,电极A与双导心电信号放大电路B相连,双导心电信号放大电路B与含A/D的单片微型计算机C相连,含A/D的单片微型计算机C与存贮器电路E、液晶显示电路F、报警电路H、电话发送器I、按键电路J、接口电路K相连,电源电路D提供各个电路的工作电源,液晶显示电路F与液晶片G相连。
如图2所示,电极1位置胸骨柄;电极2位置脚骨右缘第4-6肋间;电极3位置左腋前线第5肋。
如图3所示,双导心电信号放大电路采用双通道的差动放大方式,电路可划分成I、II两部分,在I部分电路,运算放大器A1正相输入端与参考地之间,运算放大器A2正相输入端与参考地之间分别并接一个电阻R1、R2,R1的取值可大到无穷大,即开路;R2的取值可小到零,即短路,运算放大器A1、A2、A3,以及R3、R4、R5、R6、R7、R8、R9组成一个典型的差动放大电路;其中的电容C1、C2超前后级耦合作用,也可取消C1、C2,采用直接耦合方式。
同样在II部分电路中,运算放大器A’2正相输入端与参考地之间,运算放大器A’1正相输入端与参考地之间,分别并接一个电阻R’1与R’2,R’1的取值可大到无穷大,即开路;R’2的取值可小到零,即短路。运算放大器A’1、A’2、A’3与R’3、R’4、R’5、R’6、R’7、R’8、R’9的组成一个典型的差动放大电路,其中的C’1、C’2电起前后级耦合作用,也可取消C’1、C2采用直接耦合方式。
在双导心电信号放大电路中,运算放大器A2的正相输入端与运算放大器A’1的正相输入端相连,电极2与A1的正相输入端相连,电极1与A2的正相输入端相连,电极3与A2的正相输入端相连。
导联一的心电信号通过电极1、2送往放大电路I部分进行放大处理,导联二的心电信号通过电极1、3送往放大电路II部分进行放大处理。放大后的信号送给单片微型计算机C的A/D口,经过单片微计算机C采样、分析,将异常的心电数据存储于存储器中。
患者使用对,将三根电极粘贴在如图2所示的人体特定部位,监护仪通过电极引线自动采集、分析心电数据,并存储异常的心电数据,患者将数据送往医院,即可供医生进行诊断、分析。
权利要求1.一种用三根电极实现同步双导联监测的微型心电监护仪,包括含A/D的单片微型计算机、电源电路、存贮器电路、报警电路、液晶显示电路、液晶片、按键电路等,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三根电极和双导心电信号放大电路,三根电极与双导心电信号放大电路相连,双导心电信号放大电路与含A/D的单片微型计算机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心电监护仪,其特征在于双导心电信号放大电路采用双通道的差动放大方式,运算放大器A1正相输入端与参考地之间,运算放大器A2正相输入端与参考地之间分别并接一个电阻R1、R2;运算放大器A’2正相输入端与参考地之间,运算放大器A’1正相输入端与参考地之间,分别并接一个电阻R’1与R’2;电板2与A1的正相输入端相连,电板1与A2的正相输入端相连,电极3与A’2的正相输入端相连,运算放大器A2的正相输入端与运算放大器A1的正相输入端相连。
专利摘要一种用三根电极实现同步双导联监测的微型心电监护仪,由三根电极和双导联心电信号的放大电路、含A/D的单片微型计算机、电源电路、存贮器电路、液晶显示电路、液晶片、报警电路、按键电路、接口电路等组成。本实用新型改进了用四根或五根电极来采集双导心电信号的传统方式,简化了佩带使用过程,为该仪器的进一步微、小型化提供了有利条件。
文档编号A61B5/0402GK2280493SQ9623760
公开日1998年5月6日 申请日期1996年10月9日 优先权日1996年10月9日
发明者游景玉, 任鹏飞, 黄仲平, 庄国林, 林峰, 卢仲石 申请人:亚洲仿真控制系统工程(珠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