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循环导流反搏急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62715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辅助循环导流反搏急救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医疗器械领域。
目前各种心脏疾病所致的急性泵衰竭,尤其是心脏指数低,肺毛嵌压高这一类型的心衰,临床病死率高,治疗棘手。各种病因所致的心源性休克亦是如此。如何改善急性心肌梗塞的血流动力学参数,以提高主动脉舒张压,冠脉灌注压,逆转其病理生理过程,降低病死率未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当前治疗心功能衰竭采用的手段有1.药物治疗。如洋地黄类药物已应用200余年,非洋地黄类正性肌力药物如多巴酸丁胺,血管扩张剂,利尿药物的应用等,虽有一定的疗效,但是仍未达到令人满意的疗效。
2.器械治疗。
a)人工心肺机。人工心肺机现已常规应用于心外科的心脏直视手术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时,需要人体心脏,同时肺脏暂时停止搏动和呼吸功能。为维持手术期间的人体的生命活动,必须安装人工心肺机。当心脏手术结束后,心脏开始复跳,为辅助心肺功能,常以人工心肺机与人体心脏共同工作一段时间,才能撤掉人工心肺机。这个过程称为辅助循环。人工心肺机的不足之处只能用于心脏直视手术,需要开胸插管,对病人的创伤太大,因此其利用受限制。另外,人工心肺机维持病人的血液循环,是种恒流,没有脉冲流与同步装置,不能达到有选择性地提高主动脉舒张压的作用。
b)反搏技术。目前世界上有两种反搏模式,即体内球囊反搏术和体外反搏术。体内球囊反搏是将一球囊导管从患者的股动脉插入,其球囊置于主动脉根部,用机械气泵装置,取患者自身的心电图的R波,通过延迟触发电路,使其在舒张期球囊充气扩张,阻断一部分主动脉的血液,提高冠状动脉舒张期压力,继而提高冠状动脉的灌注压,治疗心源性休克,改善心功能。体外反搏技术与体内反搏技术的不同之处在于体外反搏技术是将患者的四肢甚至腹部用气袋包裹,通过气泵泵气阻断一部分供给四肢的血液以提高冠状主动脉舒张期压力,改善心肌供血,治疗心源性休克。
上述两种反搏技术,只能改善主动脉的力学状态(提高压力)而对血液的生化性能毫无改变,且对改善前负荷作用亦甚微。另外对血流受阻的四肢末端易造成缺血性损害。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能克服人工心肺机手术创伤大,血流没有脉冲流,不能有选择性地提高舒张压的缺陷,同时又能克服体内球囊反搏术及体外球囊反搏术只改变了主动脉的力学状态,不能改变血液的生化性能以及易使血流受阻末端的肢体造成缺血性损害的缺陷的辅助循环导流反搏急救装置。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方式实施的。
辅助循环导流反搏急救装置,包括血泵(3)、氧合肺系统(2)、及导管(1),其特征在于导管(1)的一端经人体的股静脉或颈静脉或锁骨下静脉插入腔静脉,另一端与氧合肺系统(2)相连,氧合肺系统(2)与血泵(3)之间亦有导管(1)连接,血泵(3)通过导管(1)与主动脉相连,血泵(3)由心电路仪的R波延时触发器(4)控制。在人体、氧合肺系统(2)、血泵(3)之间可通过导管(1)连接有量子血仪或低能激光仪或吸咐装置(5)。在人体腔静脉与氧合肺系统(2)之间可通过导管(1)连接有负压血泵(6),负压血泵(6)的运行由心电图仪的R波延时触发器(4)控制。
本发明与目前公认较好的体内外球囊反搏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体内外球囊反搏只能改善血液动力系统的物理状态,不能改善血液的生化状态,而本发明中有人工肺,根据需要还可加入人工肾,光量子血等,在心电图的R波的延时触发下通过血泵泵入体,通过增加血容量改善血液动力学状态参数,又改善了血液的生化状态,这是体内、外球囊反搏无法实现的。
2.体内、外球囊反搏不能直接减少心脏的前负荷。本发明可将部分静脉血引流出体外,直接降低淤血的高压高容量状态的前负荷,迅速降低肺毛嵌压和左室容量负荷,减少心肌张力,降低心肌耗氧量,并能通过人工血泵将血泵入主动脉,迅速提高主动脉压力(尤其是舒张压),迅速增加冠脉灌注压,改善心肌和全身组织的血氧供应,改善血液的酸中毒,逆转病理状态,达到康复的目的。
3.体内、外球囊反搏常造成下肢缺血性损伤,本发明则可完全避免之。


图1为本发明的原理及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图。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描述本发明。
如图1中,先在氧合肺系统(2)内加入400毫升预充血液,再通过心导管法将导管(1)经股静脉或锁骨下静脉插入腔静脉,将病人部分静脉血导流到氧合肺系统(2)与氧气氧合为动脉血,经血泵(3)将血液经插入主动脉的导管(1)泵入主动脉,从而形成了一个体外辅助循环的血流通道。血泵(3)的运行是由心电图的R波延时触发器(4)控制的,该触发器与传统的体内外球囊反搏术采用的R波延时触发器相同,从而改传统的人工心肺机的恒流为脉冲流,且实现了在心脏舒张期泵血,通过增加血液总容量从而增压,保证了心脏,大脑重要器官的血液灌注,达到了反搏的目的。
如图2中,在本发明的循环通道上可分别加入量子血仪,低能激光血疗仪,人工吸咐装置(5)以达到不同的治疗目的。由于静脉血压力小,可在腔静脉与氧合肺系统(2)之间安装负压血泵(6)增加引流效果,负压血泵(6)与血泵(3)同步运行,都由心电图仪的R波延时触发器(4)控制。由于采用了导管插管方法,因此可方便地采取主动脉、中心静脉压和血氧含量、心电图等生物信息,通过计算得到心排血量、射血分数,既可用于急救治疗,又可用于检测心功能。
权利要求
1.辅助循环导流反搏急救装置,包括血泵(3)、氧合肺系统(2)、及导管(1),其特征在于导管(1)的一端经人体的股静脉或颈静脉或锁骨下静脉插入腔静脉,另一端与氧合肺系统(2)相连,氧合肺系统(2)与血泵(3)之间亦有导管(1)连接,血泵(3)通过导管(1)与主动脉相连,血泵(3)由心电路仪的R波延时触发器(4)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循环导流反搏急救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人体、氧合肺系统(2)、血泵(3)之间通过导管(1)连接有量子血仪或低能激光仪或吸咐装置(5)。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辅助循环导流反捕急救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人体腔静脉与氧合肺系统(2)之间通过导管(1)连接有负压血泵(6),负压血泵(6)的运行由心电图仪的R波延时触发器(4)控制。
全文摘要
辅助循环导流反搏急救装置,由血泵、氧合肺系统组成,其间由导管连接,人体的静脉血管与氧合肺系统之间,血泵与人体的动脉血管之间亦有导管连接,血泵由心电图仪的R波经延时后控制。本发明既克服了传统人工心肺机在使用时需开胸插管,创伤大的缺陷,又克服了传统的体内球囊后搏和体内球囊反搏在使用过程只能改善血液的动力学参数而不能改善血液的生化参数,以及容易给病人下肢造成缺血性损伤的缺陷。
文档编号A61H31/00GK1195561SQ9710906
公开日1998年10月14日 申请日期1997年4月7日 优先权日1997年4月7日
发明者李凤翥 申请人:李凤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