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抗肝癌的聚乙二醇改性甘草次酸和姜黄素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_4

文档序号:8388479阅读:来源:国知局
8h。反应结束后,反应混合物冷却至室温,旋转蒸发,除去无水乙醇,残留物溶于适量二氯甲烷,转移至分液漏斗,加入蒸馏水除去水合肼,少量多次用二氯甲烷洗涤水相,合并有机相。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静置过夜,抽滤,将滤液旋转蒸发,得到的浓缩溶液在剧烈搅拌的条件下,加入大量无水乙醚至出现白色沉淀,抽滤,白色滤饼通风除去残留的无水乙醚,得到纯化后的产物3即为mPEG-NH2。
[0046](4)聚乙二醇单甲醚-甘草次酸(mPEG-18 β-GA)的制备
将6.0 mmol单端氨基单甲氧基聚乙二醇(mPEG_NH2),2.0 mmol 18 β-GA溶于适量精制的二氯甲烷中,加入DCC6.0 mmol和6.0 mmol NHS,室温下搅拌反应72 h,反应结束后,抽滤,滤液经无水乙醚沉淀后真空干燥,干燥后的产物溶于蒸馏水中,用氢氧化钾调节PH至8.0?9.0后,多次抽提。经过无水乙醚沉淀后再经过活性炭介质分离。用pH为4.0的醋酸缓冲液作为洗脱液,收集吸收波长在248 nm的聚乙二醇组分并用二氯甲烷抽提,无水乙醚沉淀得到mPEG-18 β -GA轭合物。
[0047](5)聚乙二醇改性甘草次酸和姜黄素复合物(mPEG-GA和⑶R复合物)的制备
取 6.0mmoImPF,G-18 β -GA, 6.0mmol 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CC),溶于 6.0mmol N,N- 二甲基甲酰胺(DMF),加入2.0mmol姜黄素,搅拌,反应至TLC检测无DCC时,反应液冷至室温,有针状晶体析出,滤出晶体,滤液浓缩,后用水沉降,过滤,保留固体,固体烘干后用丙酮洗涤,滤去不溶物,烘干滤液中的丙酮,即得粉末状mPEG-GA和CUR复合物。
[0048]本发明中mPEG主链在各步反应中未发生断裂,各步产物纯化处理均采用二氯甲烷溶解后用无水乙醚沉淀,简单易得。
[0049]本发明采用三乙胺为缚酸剂,毒性小,反应回收简单。
[0050]二氯甲烷直接作本发明反应中的溶剂,减少了操作步骤,操作简单,并可减少反应成本。
[0051]通过检识反应、红外光谱与核磁共振氢谱分析共同证实了最终反应产物与目标分子mPEG-18 β -GA的结构相吻合。
[0052]mPEG-OTs 收率为 84.54% 以上,mPEG-PI 收率为 88.96% 以上,mPEG-NH2 收率为88.72% 以上,mPEG-18 β -GA 收率为 82.43% 以上。
[0053]mPEG-OTs 的纯度为 95.74% 以上,mPEG-PI 的纯度为 96.88% 以上,mPEG_NH2的纯度为99.51%以上,mPEG-18 β -GA的纯度为99.65%以上,mPEG-GA和⑶R复合物的收率为83.31以上,纯度为99.78%以上。
[0054]常用于评价靶向制剂的参数为靶向指数TI [TI= (AUC)1^P (AUC)wg],其定义为:靶向制剂治疗组小鼠器官AUC与对照的普通制剂治疗组小鼠器官中AUC的比值,如果te值大于1,则表明该靶向制剂对该器官具有靶向作用,如果te值小于1,则说明该靶向制剂没有靶向作用。参数大于1,说明该制剂有靶向性,越大越好。本发明通过DAS20版的药动软件对各组织的靶向参数进行计算,与姜黄素的羧甲基纤维素钠混悬液相比较,小鼠尾静脉注射给药,mPEG-GA和⑶R复合物TI值为3.462,对肝的靶向参数大于1,具有十分明显的靶向作用。由此得出结论mPEG-GA和⑶R复合物具有肝靶向性。
[0055]本发明产物的水溶性高,延长了体内循环时间,高效发挥保肝抗炎作用。因为肝细胞表面具有丰富的GA结合位点,因此还可作为药物载体材料,负载抗肿瘤药物主动靶向于肝脏病变部位,从而为后续实验研宄提供科学依据。
[0056]联合用药用于肿瘤治疗产生的协同作用可增强药物的疗效,减少药物用量而不改变药物的疗效,同时控制或降低药物毒副作用。本发明制得的以单甲氧基聚乙二醇为骨架的水溶性甘草次酸和姜黄素复合物,具有肝细胞靶向性,复合物的趋肝性更强,双药协同抗肿瘤效果更加显著。经实验,本发明产物的抗癌有效率达90%以上,康复率达75%以上。
[0057]以上所述为本发明最佳实施方式的举例,其中未详细述及的部分均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任何基于本发明的技术启示而进行的等效变换,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用于抗肝癌的聚乙二醇改性甘草次酸和姜黄素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聚乙二醇单甲醚-对甲苯磺酸酯(mPEG-OTs)的制备;(2)聚乙二醇单甲醚-邻苯二甲酰亚胺(mPEG-PI)的制备;(3)单端氨基聚乙二醇单甲醚(mPEG-NH2)的制备;(4)聚乙二醇单甲醚-甘草次酸(mPEG-180-GA)的制备;(5)聚乙二醇改性甘草次酸和姜黄素复合物(mPEG-GA和⑶R复合物)的制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抗肝癌的聚乙二醇改性甘草次酸和姜黄素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抗肝癌的聚乙二醇改性甘草次酸和姜黄素复合物的制备方法中采用的有机溶剂为:无水乙醚,二氯甲烷和N,N- 二甲基甲酰胺(DMF)。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抗肝癌的聚乙二醇改性甘草次酸和姜黄素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乙二醇单甲醚-对甲苯磺酸酯(mPEG-OTs)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反应步骤;其中聚乙二醇单甲醚(mPEG)与对甲苯磺酰氯(TsCl)的摩尔比为1?3:3?9 ;(2)提纯步骤。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抗肝癌的聚乙二醇改性甘草次酸和姜黄素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乙二醇单甲醚-邻苯二甲酰亚胺(mPEG-PI)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反应步骤;其中聚乙二醇单甲醚-对甲苯磺酸酯(mPEG-OTs)与邻苯二甲酰亚胺钾(PPI)的摩尔比为1?6:3?18 ;(2)提纯步骤。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抗肝癌的聚乙二醇改性甘草次酸和姜黄素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端氨基聚乙二醇单甲醚(mPEG-NH2)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反应步骤;(2)提纯步骤。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抗肝癌的聚乙二醇改性甘草次酸和姜黄素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乙二醇单甲醚_甘草次酸(mPEG-18 0 -GA)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反应步骤;其中单端氨基单甲氧基聚乙二醇(mPEG-NH2)、18 0-GA、DCC和NHS的摩尔比为:3?12:1 ?4:3 ?12:3 ?12 ;(2)提纯步骤。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抗肝癌的聚乙二醇改性甘草次酸和姜黄素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乙二醇改性甘草次酸和姜黄素复合物(mPEG-GA和CUR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反应步骤;其中mPEG-180-GA、环己基碳二亚胺(DCC)、N,N-二甲基甲酰胺(DMF)和姜黄素的摩尔比为:3?12:3?12:3?12:1?4 ; (2)提纯步骤。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抗肝癌的聚乙二醇改性甘草次酸和姜黄素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PEG-OTs收率为84.54%以上,mPEG-PI收率为88.96%以上,mPEG-NH2 收率为 88.72% 以上,mPEG-18 β -GA 收率为 82.43% 以上,mPEG-GA 和 CUR 复合物的收率为83.31以上。
9.一种用于抗肝癌的聚乙二醇改性甘草次酸和姜黄素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制备的聚乙二醇单甲醚-甘草次酸,其特征在于:所述mPEG-OTs的纯度为95.74%以上,mPEG-PI的纯度为96.88%以上,mPEG-My^纯度为99.51%以上,mPEG-18 β -GA的纯度为99.65%以上,mPEG-GA和⑶R复合物的纯度为99.78%以上。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抗肝癌的聚乙二醇改性甘草次酸和姜黄素复合物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聚乙二醇单甲醚-对甲苯磺酸酯(mPEG-OTs)的制备;(2)聚乙二醇单甲醚-邻苯二甲酰亚胺(mPEG-PI)的制备;(3)单端氨基聚乙二醇单甲醚(mPEG-NH2)的制备;(4)聚乙二醇单甲醚-甘草次酸(mPEG-18β-GA)的制备;(5)聚乙二醇改性甘草次酸和姜黄素复合物(mPEG-GA和CUR复合物)的制备;其中mPEG-OTs收率为84.54%以上,mPEG-PI收率为88.96%以上,mPEG-NH2收率为88.72%以上,mPEG-18β-GA收率为82.43%以上。mPEG-OTs的纯度为95.74%以上,mPEG-PI的纯度为96.88%以上,mPEG-NH2的纯度为99.51%以上,mPEG-18β-GA的纯度为99.65%以上,mPEG-GA和CUR复合物的收率为83.31以上,纯度为99.78%以上。
【IPC分类】A61K31-12, A61P1-16, A61P35-00, A61K31-56, A61K47-48, A61P29-00
【公开号】CN104707148
【申请号】CN201510073504
【发明人】郑增娟, 于英杰, 张维芬, 管宇
【申请人】郑增娟
【公开日】2015年6月17日
【申请日】2015年2月12日
当前第4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