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用紧固件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8398813阅读:来源:国知局
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改进过的导程角和螺旋螺纹的紧固件,这个改进过的导程角和螺旋螺纹结合先前所列举的目的引发在负载下有益的力分布。
[0045]从另一优点看,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多个自攻刀头的紧固件,这些自攻刀头使得切割出的骨头碎片前进至一个整体成形沟槽中并且远离紧固件的螺纹。
[0046]从另一优点看,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基本为零的螺纹角的紧固件。
[0047]从另一优点看,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侧面小平面基本上平行于彼此的螺纹紧固件。
[0048]从另一优点看,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其中一个螺纹部分的牙根直径基本等于一个无螺纹轴部分的一个直径的一种紧固件。
[0049]从另一优点看,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大于单头螺纹紧固件的螺旋角。
[0050]从另一优点看,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紧固件移除及安装的刀头O
[0051]从另一优点看,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通过增加骨头与螺纹小平面之间的表面积来提供对松质骨在负载下隆起的阻力。一种增加表面积并增加对隆起和所造成的剪切的阻力的方式是对这些小平面的表面进行更改。
【附图说明】
[0052]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紧固件的沿其一侧的透视图。
[0053]图2是详细描绘顶部、近端的另一个透视图。
[0054]图3是详细描绘底部、远端的另一个透视图。
[0055]图4是紧固件的一个远端的另一个透视图,该图详细描绘起始螺纹、定心导件(centering pilot)以及自攻刀具结构(self-tapping cutter structure)。
[0056]图5是图3和图4的不同的透视图。
[0057]图6是小平面上用于抵抗剪切的锯齿状“V”形凹槽的透视图。
[0058]图7是紧固件的沿其纵向轴线截得的该截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59]参考附图,其中相同数字反映相同部分,参考数字10指示本发明的紧固件(螺杆)。螺杆10具有一个细长轴13,该细长轴沿其长度基本上呈圆柱形的,并且在其中心具有一个线性长轴线100。螺杆可以具有一个头部6,该头部在其顶表面上被设有一个驱动面5。面5可以被赋予轮廓以容纳一个螺丝套头(drive socket)、螺杆起子尖端、“梅花形”配合件、通用扳手等,以推进该螺杆。
[0060]已构想了多个螺旋螺纹,并且附图示出了一个两螺纹实施例。具有一个第一螺纹12的一个第一螺旋螺纹示出比具有一个第二螺纹24的一个第二螺旋螺纹更大的一个牙顶直径。优选地,这两个螺纹以180度彼此间隔开来,并且享有相同螺距。因此,图7示出,在截面中,一个第一较大牙顶螺纹12始终沿整个螺纹路径与一个第二较小牙顶螺纹24在直径上是相对的。已将骨“齿”(松质骨)保留在螺纹之间。
[0061]不像通过一个锯齿螺纹(其仅包括沿整个紧固件从牙根直径到牙顶直径具有恒定尺寸的一个“V”形状)保持骨头那样,本发明中所保持的骨齿25产生一个锯齿状或钝锯齿状外观。重要的是,该骨齿的高低区域也沿整个螺纹图案是180度相对的,这样使得在一方面一个最小骨体积的区域通过其对应的最大骨体积以180度相对在直径上强化。
[0062]当面对作用于紧固件上的负载时,相对骨齿和较大/较小牙顶螺纹共同作用以对抗这些负载并且将负载在整个松质骨上分散成无害的(可管理的)矢量。事实上,所施加的负载有助于整个松质骨中循环血液。
[0063]由于双头螺纹结构,像这样的一个双头螺纹的螺旋角20(图7)明显要比一个单头螺纹大一定量(典型地,正好小于2倍)。此螺旋角规定绕轴13成螺旋的螺纹12、24的斜率(或坡度)。例如,一个单头螺纹可以具有一个11度的螺旋角,而本发明的双头螺旋角20将是21度(从“水平面”来计,即,横向于长轴线100)。类似地,该紧固件所面对的负载也遇到了这个较大的螺旋角,并且被分散成无害矢量而进入到(比现有技术中出现的情况)更大体积的松质骨中。
[0064]每个螺纹被成形为具有上部小平面(更接近与头部6相邻的近端)和相反的下部小平面的侧面。螺纹12具有上部小平面21和下部小平面22 ;螺纹24具有上部小平面28和下部小平面27。图7揭示享有基本上平行的关系的小平面对(21,22)和(27,28)。即,小平面21、22、27、28全都彼此平行并且基本上垂直于长轴线100。这种结构尤其擅于分散平行于长轴线100的负载,并且这些螺纹的牙顶直径很适合平行于但轴向偏离中心线长轴线100的负载,这主要是由于所保持的松质骨的更大体积以及其与不同牙顶直径的相互作用。如图所示,螺纹12享有比螺纹24更大的一个牙顶直径。
[0065]不平行于该长轴线的扭转负载和其他负载通过以下项而受到抵抗:体积增大的松质骨围绕该紧固件蜿蜒的蛇形线、这些螺纹图案较大的螺旋角、以及在相邻侧面之间的空间。应当注意,轴13插在侧面之间。该松质骨在小平面的交接处并未遇到一个“V”(正如在锯齿螺纹中那样),而是遇到圆柱形轴13的一个平滑阔区(expanse)。因此,在该部位并不存在“V形”压点,而替代地在骨头与螺杆之间存在一个平滑切向配准区域。
[0066]由于这些侧面小平面平行于彼此,该螺纹角(通过延伸相邻的上部小平面和下部小平面而形成的角度)为零。因此,在该松质骨上也不存在由该角度所导致的压点(附加矢量)O
[0067]在一个零螺纹角和平行的小平面的情况下,在松质骨与侧面的小平面之间传递的负载是剪切的;即,平行于它们的接合处。对剪切负载的阻力可以通过纹理化侧面来增强,它的一个实例在图6中不出。此处被体现为一系列“V”形凹槽42的锯齿40嵌入一个或多个小平面21、22、27和28中。这些凹槽将松质骨25接收在其内。
[0068]如上所述,松质骨可进行压缩和膨胀这两者。安装期间,骨头略被压缩,此后,其膨胀并填充凹槽42。剪切负载(平行于小平面表面)是由这个结构所导致的增大的摩擦力进行对抗。凹槽42可以形成一个螺旋、可以是同心的、或替代地可以仅被视为一个纹理化的、滚花或无光的表面。因此,松质骨的隆起是由这个增大的摩擦力进行对抗。
[0069]图4和图5示出了导件59、刀头200以及凹形骨头碎片保持沟槽55,该沟槽在圆柱形轴13的一个环形外表面上基本上平行于螺杆10的长轴线100。导件59的特征是锥形尖端,该锥形尖端以一定角度过渡至圆柱形轴13,从而产生一个径向导引部分60。主要骨头刀头200始于沟槽55的“左手”侧。这意味着,当该紧固件前进至骨头中(传统上是经由“顺时针的”或“向右手的”旋转)时,刀头200的活动表面移除刀头。每个刀头200具有朝螺杆的近端仅一较短距离(I个或多个螺纹)的一个活动螺旋表面。
[0070]刀头200对骨头碎片的实际切割是由刀头200的底部处形成的锋利切割前缘53所导致的,并且具有略钝化的切割后缘51。因此,放置在刀头200附近的一个凹形沟槽55从锋利切割前缘53接收由钝化后缘51切断的碎片。沟槽55各自策略性地放置在刀头的底部。沟槽55看起来像非常浅的细长椭圆,具有其上沟槽55向上渐尖至轴13的弯曲端壁49以及其间沟槽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