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酮洛芬缓释片工艺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517963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一种酮洛芬缓释片工艺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非留体抗炎药物制剂范畴的新剂型药物制剂,特别涉及一种酮洛芬缓释片工艺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缓释片属于近年来的高技术新剂型,应用药代动力学原理用特殊辅料制成,其主要通过可逆性制环氧酶和脱氧酶,从而抑制前列腺素和白三烯的生物合成,发挥解热、镇痛、和抗炎作用,但是长期频繁使用该药物的患者,大多会不同程度地出现消化道出血、溃疡等不良反应。酮洛芬缓释片具有多方面的优势,可以最大程度地避免“峰谷”现象,提高生物利用度,减少给药频率,从而减轻胃肠道的刺激,提高患者用药的依从性,其关键点,是各配方的剂量以及合理的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酮洛芬缓释片工艺及其制备方法,以提高其疗程,增强用药的安全性和依从性。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酮洛芬缓释片,所述酮洛芬缓释片主要由酮洛芬、羟丙甲纤维素、乳糖、乙基纤维素、吐温80、PVP乙醇溶液、硬脂酸镁以及微粉硅胶组成,以压片1000片为基数,所用酮洛芬为111.5克,羟丙甲纤维素为20.58克,乳糖用量为29.88克,乙基纤维素用量为39.55克,吐温80为2.1-2.25毫升,5%的PVP乙醇溶液
0.3-0.8晕升,硬脂酸镁60晕升,微粉娃胶35晕升。
[0005]本发明还公开了酮洛芬缓释片工艺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0006](I)将酮洛芬、羟丙甲纤维素、乳糖、乙基纤维素等按所用量均匀混合;
[0007](2)加入5 %的PVP乙醇溶液和吐温80,湿法制粒,过15目筛制软材;
[0008](3)采用干燥机干燥后用18目整粒,加入硬脂酸镁和微粉硅胶,充分混匀后压片,即制得酮洛芬缓释片。
[0009]采用上述工艺和制备方法,可有效避免普通片剂多次给药所致血药浓度峰谷现象,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加病人用药的适应性和安全有效性。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下面采用【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0011]实施例1
[0012]以压片1000片为基数,具体配方所用含量为:酮洛芬为111.5克,羟丙甲纤维素为20.58克,乳糖用量为29.88克,乙基纤维素用量为39.55克,吐温80为2.1-2.25毫升,5%的PVP乙醇溶液0.3-0.8晕升,硬脂酸镁60晕升,微粉娃胶35晕升。
[0013]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0014](I)将酮洛芬、羟丙甲纤维素、乳糖、乙基纤维素等按所用量均匀混合;
[0015](2)加入5%的PVP乙醇溶液和吐温80,湿法制粒,过15目筛制软材;
[0016](3)采用干燥机干燥后用18目整粒,加入硬脂酸镁和微粉硅胶,充分混匀后压片,即制得酮洛芬缓释片。
[0017]经药品检验部门检测,本发明主药含量、含量均匀度、释放度和国家规定的片剂项下其它检验项目,均符合标准规定。
[0018]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酮洛芬缓释片,所述酮洛芬缓释片主要由酮洛芬、羟丙甲纤维素、乳糖、乙基纤维素、吐温80、PVP乙醇溶液、硬脂酸镁以及微粉硅胶组成,其特征在于,以压片1000片为基数,所用酮洛芬为111.5克,羟丙甲纤维素为20.58克,乳糖用量为29.88克,乙基纤维素用量为39.55克,吐温80为2.1-2.25毫升,5%的PVP乙醇溶液0.3-0.8毫升,硬脂酸镁60晕升,微粉娃胶35晕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酮洛芬缓释片工艺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1)将酮洛芬、羟丙甲纤维素、乳糖、乙基纤维素等按所用量均匀混合; (2)加入5%的PVP乙醇溶液和吐温80,湿法制粒,过15目筛制软材; (3)采用干燥机干燥后用18目整粒,加入硬脂酸镁和微粉硅胶,充分混匀后压片,即制得酮洛芬缓释片。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酮洛芬缓释片,所述酮洛芬缓释片主要由酮洛芬、羟丙甲纤维素、乳糖、乙基纤维素、吐温80、PVP乙醇溶液、硬脂酸镁以及微粉硅胶组成,以压片1000片为基数,所用酮洛芬为111.5克,羟丙甲纤维素为20.58克,乳糖用量为29.88克,乙基纤维素用量为39.55克,吐温80为2.1-2.25毫升,5%的PVP乙醇溶液0.3-0.8毫升,硬脂酸镁60毫升,微粉硅胶35毫升;本发明还公开了酮洛芬缓释片工艺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可有效避免普通片剂多次给药所致血药浓度峰谷现象,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加病人用药的适应性和安全有效性。
【IPC分类】A61P29-00, A61K9-22, A61K31-192, A61K47-38
【公开号】CN104840441
【申请号】CN201510224325
【发明人】王芳宁, 韩丽萍
【申请人】王芳宁
【公开日】2015年8月19日
【申请日】2015年5月6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