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窥镜处理器具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8546931阅读:来源:国知局
3a的两端部利用钎焊、电阻焊接等固定在扩径部72。
[0104](结构:处理器具主体40的连结构件63)
[0105]连结构件63构成为,在连结部主体76的顶端部具有钩部77,并且在连结部主体76的基端部形成有贯通孔76a。连结部主体76中的与钩部77相对的面形成为倾斜面76b。
[0106]使环部73的线73a的折回部贯穿于贯通孔76a,从而连结构件63以能够相对于环部73以与相对方向X平行的轴线为中心地转动(能够向图2中的箭头D方向转动)的方式与该环部73连接。
[0107]连结构件63的宽度(以钩部77处于顶端侧的方式配置时的连结部主体76的与中心轴线Cl正交的方向的外径。)稍稍小于螺旋弹簧36的内径、线圈护套66的内径、以及顶端构件67的内径。即,连结构件63在压管31内和护套部61内无法自以钩部77处于顶端侧的方式配置的状态相对于环部73转动。换言之,利用压管31、护套部61限制夹具主体11与钩部77之间的径向的相对移动。
[0108]这里所说的“连结构件63无法相对于环部73转动”的意思是指像后述那样,直到钩部77与中央部14之间的卡合被解除为止连结构件63无法相对于环部73转动。因而,“连结构件63无法相对于环部73转动”的意思并不是指像文字那样连结构件63相对于环部73连一点点角度都无法转动。
[0109]将中央部14配置于连结构件63的钩部77与倾斜面76b之间,从而钩部77能够卡合于中央部14。在钩部77相对于环部73向方向D(参照图2)转动时,钩部77与中央部14之间的卡合被解除。这样,连结构件63以能够相对夹具主体11装拆的方式与该夹具主体11连结。连结构件63位于压管31内。
[0110](结构:处理器具主体40的操作部100)
[0111]如图1所示,操作部100具有操作部主体101、滑动件102、断裂机构64。操作部主体101安装在线圈护套66的基端部。滑动件102外嵌于操作部主体101,以能够相对于操作部主体101在轴线方向Y上滑动的方式设置。断裂机构64与操作线62的基端部和滑动件102连接。
[0112]操作部主体101形成为沿轴线方向Y延伸的棒状,在其基端部设有勾指部101a。在勾指部1la的基端侧,为了易于用两手也能握持操作部100而设有平面部1lc (参照图4)。在操作部主体101上形成有沿轴线方向Y延伸的狭缝101b。
[0113]滑动件102形成为圆筒状。在滑动件102的外周面的整周上形成有凹部102a。一对凸缘部102b、102c以在轴线方向Y上凹部102a位于一对凸缘部102b、102c之间的方式形成在滑动件102。一对凸缘部102b、102c在轴线方向Y上观察时具有椭圆形状(参照图4和图8)。由此,滑动件102易于握持,在将内窥镜处理器具I的操作部100捆包时能够谋求节省空间。如图5所示,在滑动件102的筒孔102d中形成有沿正交方向Z延伸的槽102e。
[0114]滑动件102卡合于操作部主体101的狭缝101b,从而限制滑动件102相对于操作部主体101在轴线方向Y上的移动范围。
[0115](结构:处理器具主体40的断裂机构64)
[0116]如图4和图5所示,断裂机构64配置在滑动件102的筒孔102d内。换言之,断裂机构64内置在操作部100中。
[0117]如图9和图10所示,断裂机构64具有第一支承构件80、第二支承构件81、断裂预定构件82、弹性构件83。第一支承构件80与操作线62的基端部连接。第二支承构件81配置在第一支承构件80的基端侧。断裂预定构件82和弹性构件83均与第一支承构件80和第二支承构件81连接。
[0118]在该例子中,断裂机构64具备一对第一支承构件80、一对第二支承构件81以及一对弹性构件83。一对第一支承构件80、一对第二支承构件81以及一对弹性构件83以在图9所示的俯视时相对于轴线Cl呈线对称的方式配置。
[0119]如图9和图10所示,第一支承构件80具有支承部主体85和壁部86。支承部主体85形成为沿轴线方向Y延伸的板状。壁部86从支承部主体85的顶端部沿正交方向Z、且沿远离轴线Cl的方向竖立设置。在支承部主体85的轴线Cl侧的面的顶端部形成有沿正交方向Z延伸的槽85a。在支承部主体85的轴线Cl侧的面的基端部形成有容纳部85b。第一支承构件80由树脂等材料形成。
[0120]线固定部62a固定在操作线62的基端部,具有比操作线62大的直径。线固定部62a与操作线62 —体形成,其以从两侧被夹持的方式卡合于各第一支承构件80的槽85a。由此,在操作线62的基端部连接有各第一支承构件80。
[0121](结构:处理器具主体40的第二支承构件81)
[0122]第二支承构件81以在与轴线方向Y正交的面上与第一支承构件80相对的方式配置。具体地讲,第二支承构件81具有支承部主体87和壁部88。支承部主体87形成为沿轴线方向Y延伸的板状。壁部88从支承部主体87的基端部沿正交方向Z、且沿远离轴线Cl的方向竖立设置。在支承部主体87的轴线Cl侧的面的顶端部形成有容纳部87a。在壁部88竖立设置的竖立设置方向(远离轴线Cl的方向)的顶端面形成有突起88b。突起88b卡合于滑动件102的槽102e。壁部86的基端面86a和壁部88的顶端面88a在轴线方向Y上相对。
[0123](结构:处理器具主体40的断裂预定构件82)
[0124]断裂预定构件82利用不锈钢等金属形成为板状。断裂预定构件82具有第一端部89、第二端部90、中央断裂部91。第一端部89与第一支承构件80的支承部主体85连接。第二端部90与第二支承构件81的支承部主体87连接。中央断裂部91配置在第一端部89与第二端部90之间。断裂预定构件82构成为中央断裂部91的宽度窄于第一端部89的宽度和第二端部90的宽度。
[0125]在第一端部89上形成有透孔89a。使设于支承部主体85的容纳部85b的销92贯穿于透孔89a,从而第一端部89与第一支承构件80连接。在第二端部90上形成有透孔90a。使设于支承部主体87的容纳部87a的销93贯穿于透孔90a,从而第二端部90与第二支承构件81连接。在销92与透孔89a之间、以及销93与透孔90a之间形成有间隙。即使是第一支承构件80和第二支承构件81经由断裂预定构件82连接的状态,也能够利用支承部主体87的顶端面将支承部主体85的基端面向顶端侧推出。因此,能够利用由后述的滑动件102推入操作线62的操作来抑制对断裂预定构件82作用载荷。其结果,能够抑制在断裂预定构件8中发生加工固化、脆性破坏而断裂预定构件82断裂的抗拉强度发生变化。
[0126]就相对于在轴线方向Y上拉伸的力的抗拉强度而言,中央断裂部91低于第一端部89和第二端部90。断裂预定构件82能够通过将金属板冲压加工等而一体形成。
[0127](结构:处理器具主体40的断裂预定构件82的强度)
[0128]断裂预定构件82的中央断裂部91比第一支承构件80和第二支承构件81脆弱。断裂预定构件82在轴线方向Y上利用较低的抗拉强度而断裂。断裂预定构件82断裂的抗拉强度高于(大于)为了使容纳在压管31中的夹具主体11相对于压管31向基端侧移动而设为卡定状态所需要的力。此外,断裂预定构件82断裂的抗拉强度低于夹具主体11、连结构件63、环部73、扩径部72、以及操作线62的抗拉强度。此外,断裂预定构件82断裂的抗拉强度低于夹具主体11与连结构件63之间、连结构件63与环部73之间、环部73与扩径部72之间、扩径部72与操作线62之间各自的连接强度。
[0129]利用具体的数值说明断裂预定构件82断裂的抗拉强度。在像后述那样将夹具10设为越过状态所需要的力量(力)Fl是20N?50N左右的情况下,考虑到插入部60内的摩擦力等而将断裂预定构件82断裂的抗拉强度设定为100N左右。
[0130](结构:处理器具主体40的弹性构件材83)
[0131]在本实施方式中,弹性构件83由螺旋弹簧构成。弹性构件83的端部分别与壁部86的基端面86a和壁部88的顶端面88a连接。弹性构件83在以断裂预定构件82断裂的抗拉强度被向轴线方向Y拉伸时,也不会塑性变形而是弹性变形。
[0132]这些支承构件80、81配置在滑动件102的筒孔102d内,从而被限制为支承构件80,81相对于滑动件102仅沿轴线方向Y移动。
[0133]第二支承构件81的突起88b卡合于滑动件102的槽102e,从而第二支承构件81与滑动件102连接,第二支承构件81与滑动件102成为一体地相对于操作部主体101沿轴线方向Y滑动。第一支承构件80经由断裂预定构件82和弹性构件83连接于第二支承构件81。
[0134](处理器具主体40的动作)
[0135]接着,说明处理器具主体40的动作。
[0136]利用以上的结构,第一支承构件80、第二支承构件81、断裂预定构件82能够一体地向基端侧移动。即,在向基端侧拉动第二支承构件81时,断裂预定构件82向基端侧移动,第一支承构件80随之向基端侧移动。
[0137]由于第一支承构件80与操作线62连接,因此,在向基端侧拉动第二支承构件81时,能够向基端侧拉动操作线62。因而,通过向基端侧拉动第二支承构件81,能够将夹具主体11相对于压管31拉回,逐渐闭合夹具10,最终使卡定部32与第一被卡定部16、17、第二被卡定部21、22卡定。
[0138]在进行操作以使第二支承构件81向顶端侧移动时,第二支承构件81的支承部主体87的顶端面与第一支承构件80的支承部主体85的基端面抵接。由此,在向顶端侧操作第二支承构件81时,第一支承构件80向顶端侧移动,能够使操作线62向顶端侧移动。
[0139]第一支承构件80的销92、第二支承构件81的销93的外径稍稍小于断裂预定构件82的透孔89a、90a的内径。因此,在销92、93的外径与透孔89a、90a的内径之间形成有间隙。另一方面,构成为设于第一支承构件80与第二支承构件81之间的间隙小于上述间隙。因而,构成为即便使第二支承构件81向顶端侧移动,断裂预定构件82也不会立即向顶端侧移动,在断裂预定构件82中不产生轴线方向Y上的压缩力。因而,不会发生由断裂预定构件82变形引起的加工固化等、断裂力量变化这样的断裂预定构件82的变形。
[0140]利用以上那样的结构,在使第二支承构件81向顶端侧移动时,能够使夹具主体11相对于压管31向顶端侧移动。通过使滑动件102相对于操作部主体101沿轴线方向Y滑动,能够沿轴线方向Y进退操作操作线62。
[0141](作用:初始状态)
[0142]接着,说明利用像以上那
当前第3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