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窥镜处理器具的制作方法_5

文档序号:8546931阅读:来源:国知局
[0177]在断裂的冲击作用下,断裂片91a和第一支承构件80分别欲向顶端侧跃出。但是,第一支承构件80和第二支承构件81利用弹性构件83连接,从而被限制向顶端侧移动。夹具10不会自支承构件69脱离。在断裂预定构件82断裂之后,能够利用弹性构件83维持第一支承构件80与第二支承构件81之间的连结状态。
[0178]中央断裂部91断裂的冲击被传递到把持操作部100的使用者。即,断裂机构64利用断裂预定构件82的断裂让使用者认识到夹具10在闭合状态下被固定的情况。断裂机构64设置于操作部100,从而使用者能够更可靠地认识到该冲击。
[0179]使用者认识到传递来的冲击,从而知晓夹具10成为卡定状态,保持着目标组织T被结扎的状态。即使进一步拉回滑动件102而使滑动件102抵接于操作部主体101的狭缝1lb的基端部,使用者也能够认识到夹具10成为了卡定状态。
[0180]由于第一支承构件80和第二支承构件81利用弹性构件83连接,因此,在进一步拉回滑动件102时,弹性构件83伸展。由于夹具10是卡定状态,因此,操作线62不会向基端侧移动。
[0181]图12所示的区域R5包含断裂状态和相比于断裂状态拉回了滑动件102的状态。在图12所示的区域R5中,在断裂预定构件82断裂之后弹性构件83伸展,从而随着滑动件102被拉回,拉回滑动件102所需要的力量在暂时减少之后又增加。在区域R5中,夹具10保持闭合状态。由于连结构件63配置在护套部61内,因此,能够保持钩部77与中央部14之间的卡合。断裂机构64的断裂预定构件82断裂。
[0182](作用:夹具10的分离)
[0183]之后,使夹具10自处理器具主体40分离。
[0184]使夹具10自处理器具主体40分离的步骤具体如下。在推入滑动件102时,如图23所示,第一支承构件80的基端面被第二支承构件81的顶端面挤压,操作线62相对于线圈护套66向顶端侧移动。如图24所示,扩径部72的顶端面抵接于台阶部68,环部73相对于顶端构件67突出到作为最大突出量的长度L2。
[0185]在连结构件63突出到比顶端构件67靠顶端侧的位置时,夹具主体11和压管31 —体地向顶端侧移动。由于连结构件63位于压管31之外,因此,连结构件63能够相对于环部73转动。在推入滑动件102而使操作线62向顶端侧移动时,连结构件63的倾斜面76b与结扎目标组织T的夹具10的中央部14的基端面接触。如图25所示,钩部77被倾斜面76b引导而与连结部主体76 —同向方向D转动,钩部77与中央部14之间的卡合被解除。由此,结扎目标组织T的夹具10被留置在体内。
[0186]S卩,在自区域R5的状态推入滑动件102而如图24所示使连结构件63突出到比顶端构件67靠顶端侧的位置的状态下,夹具10保持闭合状态。能够解除钩部77与中央部14之间的卡合。断裂机构64的断裂预定构件82断裂。
[0187](作用:手术最后的处理)
[0188]拉回滑动件102,将连结构件63容纳在护套部61内。
[0189]自内窥镜的通道拉拔而取出内窥镜处理器具I。自患者的体内取出内窥镜的内窥镜插入部。之后进行所需要的处理,完成一连串的手术。
[0190](效果)
[0191]采用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处理器具1,在夹具10的初始状态下,夹具主体11以第一被卡定部16、17、第二被卡定部21、22位于比卡定部32靠顶端侧的位置的方式容纳在压管31中。在该夹具10的初始状态下,使环部73突出至由顶端构件67容许的最大突出量时,使连结构件63位于压管31内,从而防止夹具10与连结构件63之间的连结被解除。另一方面,在夹具10的卡定状态下,夹具主体11以第一被卡定部16、17、第二被卡定部21、22超过卡定部32而位于基端侧的方式移动。在该夹具10的卡定状态下,使环部73突出至由顶端构件67容许的最大突出量时,连结构件63位于压管31之外。由此,能够解除夹具10与连结构件63之间的连结。
[0192]这样,在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处理器具中,在将夹具10从初始状态切换为卡定状态之后使环部73突出最大突出量,从而夹具10自连结构件63分离。因此,能够使自连结构件63、即处理器具主体40分离夹具10的状态稳定。
[0193]在此,在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处理器具中,能够利用夹具主体11与钩部77之间的径向的相对移动而切换夹具10与连结构件63之间的连结以及夹具10与连结构件63之间的连结的解除。因此,拆除夹具10与连结构件63之间的连结结构的操作容易。
[0194]采用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处理器具1,在护套部61上形成台阶部68,并且在线状构件74设有扩径部72。因此,在推入了操作线62时,扩径部72与台阶部68抵接。因此,能够限制夹具10自护套部61向顶端侧突出的长度。此外,由于护套部61具有支承构件69,因此,在夹具10是初始状态时,压管31的基端被支承构件69收纳,从而能够抑制夹具10相对于支承构件69晃动。
[0195]以上,参照附图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但具体的结构并不限定于该实施方式,也包含不脱离本发明主旨的范围的结构的变更等。
[0196]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支承构件69设为了形成为圆筒状的结构。但是,支承构件69的形状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是,由绕轴线Cl互相分开地配置、并且相对于轴线Cl每隔相等角度地配置的2个以上构件构成支承构件。在这种情况下,从轴线Cl到各构件的距离被设定得稍稍大于压管31的外径的一半。
[0197]在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处理器具I中,也可以不具备外套管50。其原因在于,存在夹具10在打开状态时的外径较小,在插入到内窥镜的通道等时即使没有外套管50也不会产生妨碍的情况。
[0198]在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处理器具I中,也可以不具备操作部100。其原因在于,通过使操作线62相对于线圈护套66进退,也能够操作夹具10。
[0199]在本实施方式的护套部61上形成有台阶部68,在线状构件74设有扩径部72。但是,像在操作线62上设有标识的情况等那样,在易于知晓操作线62相对于护套部61的插入量的情况等时,也可以不设置台阶部68、扩径部72。
[0200]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主旨的范围内改变各实施方式的构成要素的组合、或者对各构成要素施加各种变更或进行删除。本发明并不被前述的说明所限定,仅被添附的权利要求的范围所限定。
[0201]产业h的可利用件
[0202]采用上述内窥镜处理器具,能够提供一种维持夹具与连结构件之间的连结结构以及解除该维持的操作容易、而且能够使自处理器具主体分离夹具的状态稳定的内窥镜处理器具。
[0203]附图标记说曰月
[0204] 1、内窥镜处理器具;10、夹具单元;11、夹具主体;12、第一臂部;13、第二臂部;16、
17、第一被卡定部(被卡定部);31、压管;32、卡定部;61、护套部;62、操作线(线状构件);63、连结构件;67、顶端构件(止挡部);69、支承构件;77、钩部。
【主权项】
1.一种内窥镜处理器具,其中, 该内窥镜处理器具包括: 夹具单元,其具备:具有第一臂部和第二臂部的夹具主体、形成为能够容纳所述夹具主体的筒状且随着所述夹具主体向内窥镜处理器具的基端侧移动而使所述第一臂部的顶端部和所述第二臂部的顶端部接近的压管、设于所述压管的基端部的内周面的卡定部、以及设于所述夹具主体的被卡定部; 护套部,其在顶端侧配置所述夹具单元; 线状构件,其与所述夹具主体连结,以能够进退的方式贯穿于所述护套部内; 连结构件,其设于所述线状构件的顶端,以能够装拆的方式与所述夹具主体连结;以及 止挡部,其用于限制所述线状构件相对于所述护套部突出的突出量, 在所述夹具主体以所述被卡定部位于比所述卡定部靠顶端侧的位置的方式容纳在所述压管中的状态下,使所述线状构件突出至由所述止挡部容许的最大突出量时,所述连结构件位于所述压管内,从而防止该连结构件与所述夹具主体之间的连结被解除, 在所述夹具主体以所述被卡定部超过所述卡定部而位于基端侧的方式移动了的状态下,使所述线状构件突出至由所述止挡部容许的最大突出量时,所述连结构件位于所述压管外,从而构成为能够解除该连结构件与所述夹具主体之间的连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处理器具,其中, 所述连结构件具有用于与所述夹具主体卡合的钩部, 在所述连结构件位于所述压管内的状态下,利用所述压管限制所述夹具主体与所述钩部之间在径向上的相对移动,从而防止所述钩部与所述夹具主体之间的卡合被解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窥镜处理器具,其中, 所述护套部在其顶端侧具有能够收纳所述压管的基端的支承构件, 在所述夹具主体以所述被卡定部位于比所述卡定部靠顶端侧的位置的方式容纳在所述压管中的状态下,使所述线状构件突出至由所述止挡部容许的最大突出量时,所述压管的基端侧的至少一部分被所述支承构件收纳。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窥镜处理器具,其中, 所述止挡部设于所述护套部的顶端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窥镜处理器具,其中, 所述连结构件与所述夹具主体的基端连结, 在所述夹具主体以所述被卡定部超过所述卡定部而位于基端侧的方式移动了的状态下,所述夹具主体的基端自所述压管的基端突出,从而所述连结构件构成为位于所述压管外而能够解除连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窥镜处理器具,其中, 所述钩部以能够以与所述线状构件的长轴正交的方向为中心地转动的方式与所述线状构件连接。
【专利摘要】上述内窥镜处理器具包括:具备夹具主体、压管、卡定部以及被卡定部的夹具单元、护套部、线状构件、连结构件、以及止挡部。在所述夹具主体以所述被卡定部位于比所述卡定部靠顶端侧的位置的方式容纳在所述压管中的状态下,使所述线状构件突出至由所述止挡部容许的最大突出量时,所述连结构件位于所述压管内,从而防止该连结构件与所述夹具主体之间的连结被解除,在所述夹具主体以所述被卡定部超过所述卡定部而位于基端侧的方式移动了的状态下,使所述线状构件突出至由所述止挡部容许的最大突出量时,所述连结构件位于所述压管外,从而构成为能够解除该连结构件与所述夹具主体之间的连结。
【IPC分类】A61B17-12
【公开号】CN104869917
【申请号】CN201480003705
【发明人】佐竹基, 上阪健辅
【申请人】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公开日】2015年8月26日
【申请日】2014年4月22日
【公告号】WO2014181676A1
当前第5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