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发式的脏器固定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290508阅读:291来源:国知局
连发式的脏器固定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主要用于胃瘦造设术(PEG:percutaneous endoscopic gastrostomy)的脏器固定器。
[0002]本申请基于2013年2月22日在日本申请的日本特愿2013-033027号、以及2013年3月22日在日本申请的日本特愿2013-059321号主张优先权,并在此援用其内容。
【背景技术】
[0003]在以前的胃瘘造设术中,将两条穿刺针从体表穿刺至胃壁,从穿刺针的一方插入缝合线,利用从另一方插入的环体将该缝合线勾住而捕捉缝合线,由此形成为环。通过将形成为环状的缝合线拉起而将胃吊起,并且通过将缝合线彼此相互捆绑而对体壁与胃壁进行固定。之后,将引导线、扩张器从体表深深地穿刺而在体壁与胃壁形成大的贯通孔,并在此处留置留置导管而造设胃瘘。
[0004]在一般的胃瘘造设术中,体壁与胃壁需要在至少三处位置(根据情况有时为四处位置)进行固定以包围胃瘘造设预定部。在胃瘘的造设后,切断缝合线并进行拔线。
[0005]若采用该方式,则由于需要在各固定位置穿刺两根穿刺针,所以侵袭度高,并且有时由于医生的技能不同导致难以在胃中以环体捕捉缝合线。
[0006]与此相对,根据专利文献I的器具(先行技术),如其图11等所示,由于能够仅以一根穿刺针将胃壁固定于体壁,所以侵袭度低且能够实现容易的手术操作。根据该手术操作,不是连结两条缝合线,而是通过将在棒状的卡止部的中央卡合有缝合线的T字状的缝合器插入胃内并吊起胃壁,从而能够以一根穿刺针实施手术操作,并且无需使缝合线形成为环。
[0007]专利文献I的器具为在穿刺针的内部收容有多个缝合器并能够将它们分别推出的形态(以下,称为连发式)。具体而言,将四个缝合器收容于穿刺针。因此,在一次手术操作中在3?4处位置将胃壁固定于体壁时,能够利用一个器具来实现该操作。因此,无需废弃、开封、倒手器具等更换作业,因而简便。
[0008]在专利文献I的缝合器中,在卡止部卡合有一条缝合线。在将上述缝合器固定于体表时,将该缝合线与其他缝合器的缝合线在体表相互连结。
[0009]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有使用了相同的T字状的缝合器的脏器固定器。该器具使用使形成为环的一条缝合线相对于棒状的卡止部(杆)进行了卡合的缝合器。该脏器固定器为在穿刺针的内部仅装备有一个缝合器的形态(以下,称为单发式)。在缝合线安装有垫状的缓冲材料。将缓冲材料按压于体表,并且将缝合线的环切断而形成为两条绳的状态,在此基础上,使之相互交缠并捆绑于缓冲材料。由此,在3?4处位置的固定位置,按照各个缝合器将其固定于体表。
[0010]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296914号公报
[0011]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0-154883号公报
[0012]专利文献I的脏器固定器将四条缝合线全部插通穿刺针的内部,因此存在缝合线彼此容易缠绕的课题。若缝合线缠绕,则在欲将前端的卡止部从穿刺针推出并将穿刺针从体壁拔去时,存在拉出至其他卡止部的担忧。
[0013]另外,专利文献I的脏器固定器存在穿刺针粗而侵袭度高的课题。即,对于专利文献I的脏器固定器而言,若在穿刺针的内部收容四个缝合器,则与最上段即推出装置侧的穿刺针的内部连通的卡止部的周围分散地配置有四条缝合线。因此,穿刺针的内径至少需要卡止部的外径加上其两侧的两条缝合线的两个粗细而得的尺寸。因此,与仅收纳有一个缝合器的单发式的情况相比,专利文献I的脏器固定器的穿刺针的外径变粗。
[0014]因此,专利文献I的器具虽然具有基于连发式的手术操作上的优点,但是存在缝合线缠绕而变得操作困难的风险、以及穿刺针粗而侵袭度高的课题。
[0015]另外,专利文献2的脏器固定器为单发式,因此胃壁与体壁的每一处固定都需要一个器具,从而存在器具的更换繁琐且成本高的课题。

【发明内容】

[0016]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课题而产生的,提供具有减少废弃、开封、倒手器具等的更换作业的简便的连发式的优点,并且相比现有的连发式的脏器固定器更加抑制缝合线的缠绕而提高动作的稳定性并且使穿刺针细径化而能够实现侵袭度低的脏器固定器。
[0017]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形态,提供一种连发式的脏器固定器,其具有:多个缝合器,它们由棒状的卡止部以及与上述卡止部连结的缝合线构成;和穿刺针,其收纳多个上述卡止部,通过操作部主体的操作而将上述多个卡止部从上述穿刺针一个一个地推出,该连发式的脏器固定器的特征在于,与上述多个卡止部中的至少一个卡止部连结的缝合线插通于上述穿刺针的内部,其他缝合线从上述穿刺针的内部被导出至外部。
[0018]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形态,提供一种连发式的脏器固定器,其具有:多个缝合器,它们由棒状的卡止部以及端部与上述卡止部连结的缝合线构成;和穿刺针,其将多个上述卡止部沿末端基端方向排列地收纳,通过操作部主体的操作而将上述多个卡止部从上述穿刺针一个一个地推出,该连发式的脏器固定器的特征在于,用于将收纳于末端侧的上述缝合器的缝合线在上述穿刺针的内部插通的线通路,形成于收纳于基端侧的其他上述缝合器的上述卡止部。
[0019]根据上述第一形态的发明,能够减少通过穿刺针的内部的缝合线的条数。因此,提供能够减少缝合线在穿刺针的内部的缠绕而提高动作的稳定性,并能够防止穿刺针的外径的放大的连发式的脏器固定器。
[0020]根据上述第二形态的发明,能够通过形成于卡止部的线通路将缝合线插通于穿刺针的内部。由此,能够实现能够具有连发式的优点并能够使穿刺针细径化而使侵袭度低的脏器固定器。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形态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脏器固定器的局部剖视图。
[0022]图2是表示第一形态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脏器固定器的简要立体图。
[0023]图3是表示第一形态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脏器固定器的局部侧视图。
[0024]图4是表示第一形态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脏器固定器的内部机构的局部透视图。
[0025]图5是表示第一形态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操作部的侧视图。
[0026]图6是表示第一形态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操作部的其他侧视图。
[0027]图7是表示将第一形态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操作部的卡合爪推入的状态的侧视图。
[0028]图8是表示将第一形态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脏器固定器穿刺于腹部的状态的剖视图。
[0029]图9是表示第一形态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脏器固定器的操作部下降的状态的剖视图。
[0030]图10是表示第一形态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脏器固定器中的卡止部与胃壁的内部卡合的状态的剖视图。
[0031]图11表示第一形态的第一实施方式,且是沿图1的A-A线的剖视图。
[0032]图12表示第一形态的第一实施方式,且是沿图1的B-B线的剖视图。
[0033]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形态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脏器固定器的局部剖视图。
[0034]图14表示第一形态的第二实施方式,且是沿图13的C-C线的剖视图。
[0035]图15表示第一形态的第二实施方式,且是沿图13的D-D线的剖视图。
[0036]图1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形态的第三实施方式的脏器固定器的局部剖视图。
[0037]图17是表示第一形态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穿刺针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0038]图18是表示第一形态的第三实施方式的脏器固定器的剖视图。
[0039]图1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形态的第四实施方式的穿刺针的局部侧视图。
[0040]图20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形态的第四实施方式的脏器固定器的简要立体图。
[0041]图2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形态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脏器固定器的剖视图。
[0042]图22是表示第二形态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脏器固定器的局部剖视图。
[0043]图23是表示第二形态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脏器固定器的简要立体图。
[0044]图24是表示第二形态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脏器固定器的局部侧视图。
[0045]图25是表示第二形态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脏器固定器的内部机构的局部透视图。
[0046]图26是表示第二形态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操作部的侧视图。
[0047]图27是表示第二形态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操作部的其他侧视图。
[0048]图28是表示将第二形态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操作部的卡合爪推入的状态的侧视图。
[0049]图29是表示将第二形态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脏器固定器穿刺于腹部的状态的剖视图。
[0050]图30是表示第二形态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脏器固定器的操作部下降的状态的剖视图。
[0051]图31是表示第二形态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脏器固定器中的卡止部与胃壁的内部卡合的状态的剖视图。
[0052]图32是表示第二形态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脏器固定器的剖视图。
[0053]图3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形态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卡止部的俯视图。
[0054]图34是表示第二形态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缝合器的剖视图。
[0055]图3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形态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缝合器的局部剖视图。
[0056]图36是表示第二形态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缝合器的局部立体图。
[0057]图37是表示第二形态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缝合器的剖视图。
[0058]图3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形态的第四实施方式的缝合器的局部剖视图。
[0059]图39是表示第二形态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卡止部的立体图。
[0060]图40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形态的第五实施方式的缝合器的局部立体图。
[0061]图4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形态的第六实施方式的卡止部的局部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62]<第一形态>
[0063]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第一形态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中,有时对于相同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0064]<第一实施方式>
[0065]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形态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脏器固定器的局部剖视图,图2是表示脏器固定器的简要立体图,图3是表示脏器固定器的局部侧视图,图4是表示脏器固定器的内部机构的局部透视图,图5是表示操作部的侧视图,图6是表示操作部的其他侧视图,图7是表示将第一实施方式的操作部的卡合爪推入的状态的侧视图,图8是表示将脏器固定器穿刺于腹部的状态的剖视图,图9是表示脏器固定器的操作部下降的状态的剖视图,图10是表示卡止部与胃壁的内部卡合的状态的剖视图,图11是沿图1的A-A线的剖视图,图12是沿图1的B-B线的剖视图。
[0066]如图1以及图2所示,脏器固定器100具备:缝合器20、20a、穿刺针30、以及具有操作部主体63的推出装置40。
[0067]如图1所示,缝合器20、20a由棒状的卡止部21、21a、以及与卡止部21、21a连结的缝合线22、22a构成。
[0068]穿刺针30至少能够收纳多个卡止部,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能够收纳两个卡止部
21、21a。
[0069]推出装置40通过操作部主体63的操作而将多个(例如两个)卡止部21、21a从穿刺针30 —个一个地推出。
[0070]以上述构造为前提,缝合器20、20a的特征在于,如图1所示,将多个(例如两个)卡止部21、21a的一部分的缝合线22a插通穿刺针30的内部,其他缝合线22在穿刺针30的轴线方向的侧面从穿刺针30的内部被导出至外部。应予说明,在本说明书中,将穿刺针30的针尖31侧称为末端侧,将穿刺针30的固定于推出装置40的一侧称为基端侧。
[0071]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的缝合器20、20a详细地进行说明。
[0072]如图1所示,在脏器固定器100装填有多个例如两个缝合器20、20a,缝合器20、20a连发式地使用。
[0073]缝合器20、20a从穿刺针30的针尖31侧即穿刺针30的末端侧依次构成为第一段的缝合器20、和位于下一段的第二段的缝合器20a。以下,缝合器的段数是指从穿刺针30的末端侧观察时的顺序。
[0074]卡止部21、21a为例示为不锈钢的金属制的棒状,例如为圆柱形。其中,也可以利用树脂等非金属材料制成卡止部21、21a。
[0075]缝合线22、22a为各一条,并将其一端部热熔接或者粘合固定、或通过对卡止部21、21a的周围进行压紧而固定于卡止部21、21a的长度(轴线方向)的中途部分、例如卡止部21、21a的中央部分等。缝合线22、22a的另一端部通过穿刺针30的内部或者外部而被导出至脏器固定器100的外部。
[0076]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的穿刺针30详细地进行说明。
[0077]穿刺针30为由不锈钢制的圆筒构成的注射针,如图1所示,穿刺针30的内部成为供卡止部21、21a自由插通的收纳部32。
[0078]收纳部32能够沿穿刺针30的轴芯方向收纳多个例如两个卡止部21、21a。
[0079]收纳部32的一端部向针尖31敞开,另一端部与推出装置40连通。
[0080]收纳部32为中空,其全长被设定为两个卡止部21、21a的两个长度以上。
[0081]收纳部32的内径即穿刺针30的内径为卡止部21、21a的短径加上缝合线22、22a的短径而得的第一总长以上,并且不足卡止部21、21
当前第1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