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补气益血的微丸的制作方法_5

文档序号:9312341阅读:来源:国知局
,并与现有技 术进行比较。
[0224] 表10辅料的考察
[0225]
[0226] 结论:本发明八珍丸产品,所用辅料对本产品微丸的成丸情况有很大的改善。
[0227] 3. 3制备方法的研究:
[0228] 中国专利CN103520357A中已经给出了八珍丸微丸的制备方法,所述专利采用泛 丸法制备八珍丸素丸后,加入包衣辅料制得。对此,将本发明中的微丸制备方法与中国专利 CN103520357A中的制备方法进行比较,检查各微丸的溶散时限,结果见表6。
[0229] 表11不同方法制备的八珍丸微丸的比较
[0230]
[0231] 结论:经过比较可知,本发明中的八珍丸微丸溶散时限低于现有技术中的八珍丸 微丸,能快速溶散,生物利用度高。
[0232] 实验例4动物实验
[0233] 4. 1本发明产品对气血两虚心率失常大鼠血流动动力学影响
[0234] 本发明产品八珍丸微丸,是一种具有补气益血功能的中药,能够改善气血两虚症 候,改善心肌供血,升高气血两虚型贫血患者Hb、RBC、IgG的含量。
[0235] 针对本发明产品所针对的病症,采用相应的动物实验,进行研究。
[0236] 动物:实验室用SD大鼠110只,性别随机挑选,体重200g左右。
[0237] 方法:所有SD大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采用戊巴比妥那(40mg/kg)麻醉,用 Powerlab电生理记录仪采集心电图,筛选出心电图正常的大鼠。
[0238] 随机挑选心电图正常的75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乌头碱组,气血两虚+乌头碱 组(模型组),八珍丸微丸组,每组25只。
[0239] 造模及给药:模型组大鼠,在实验的第1-9天,每隔一天眼眶后静脉昂学5. 6ml/ kg,在实验的第2-8天,每隔1天腹腔注射0.4%环磷酰胺(20mg/kg)生理盐水溶液,首剂 加倍(40mg/kg);于实验的第9天用20%乌拉坦(1.2g/kg)麻醉后,左心室插管和股动脉插 管,然后舌下静脉注射0.002%乌头碱(IOyg/kg)的生理盐水溶液诱导心率失常,并同步 观察血流动力指标的变化。
[0240] 对照组和乌头碱组大鼠在第9天舌下静脉注射乌头碱导致心率失常。
[0241] 八珍丸微丸组的造模方法和观察指标同模型组,并从第一天开始每天灌胃给药八 珍丸微丸药液l〇g/kg,连续9天。
[0242] 观察指标:大鼠心率失常的潜伏时间、维持时间;同步观察血流动力学和心电图 的变化情况。
[0243]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1. 5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剂量资料是比较采用 One-WayANOVA分析。
[0244] 结果:(1)心率失常的变化情况:从表12可知,用乌头碱诱导心率失常后,与乌头 碱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心率失常的潜伏时间显著缩短,维持时间明显延长。八珍丸微丸组 心率失常的潜伏时间较模型组明显延长,维持时间较模型组显著缩短。
[0245] (2)血流动力学变化:表13和14,同步观察的血流动力学图和心电图结果显示, 模型组大鼠造模后,左心室收缩压(LVSP),左心室舒张末期压(LV-EDP)、左心室压最大上 升率(+dp/dt_)、动脉收缩压(SBP)、动脉舒张压(DBP)以及平均动脉压(MBP)与对照组 和乌头碱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〇. 05),八珍丸微丸组与模型组比较,个指标均差异显著 (P〈0. 05) 〇
[0246] 表12八珍丸微丸对气血两虚心率失常大鼠的影响
[0247] (X土s,n=15)

【主权项】
1. 一种补气益血的微丸,其特征在于:其组方包党参109重量份;炒白109重量份;茯 苳109重量份;甘草55重量份;当归164重量份;白苟109重量份;川穹82重量份;熟地黄 164重量份;其辅料包括淀粉、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和甘油中的一种或几种。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补气益血的微丸,其特征在于:其辅料为淀粉,羟丙基甲基纤 维素和甘油。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补气益血的微丸,其特征在于:其辅料淀粉为微孔淀粉。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补气益血的微丸,其特征在于:其辅料淀粉为玉米微孔淀粉。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补气益血的微丸,其特征在于:所述微丸的制备方法为(1) 白芍的炮制:取处方量的芍药根,洗净,除去须根后置沸水中略煮,阴干;(2)白术、当归和 川穹挥发油的提取取处方量的白术、当归和川穹,过15-25目筛后投入超临界CO 2萃取器 的挥发油提取罐中,加入150_300ml乙醇做夹带剂;对萃取釜、分离釜I,分离釜II进行加 热,当萃取温度显示34-45°C,分离釜I温度为30-40°C时,打开CO 2气瓶,直至萃取釜压力 25-40MPa,分离釜I压力为8-10MPa时,开始循环萃取,调节0)2的流量为10-18kg/h,恒温 恒压萃取,120-220 min后,收集白术和当归的混合挥发油粗油;接着,保持各压力不变,对 萃取釜、分离釜I,分离釜II进行加热,当萃取釜温度60-70°C,分离釜I温度为50-60°C, 恒温恒压萃取,70-120min后,收集川穹的挥发油;最后,保持此时各温度不变,加入与此时 萃取罐内物料相同温度、相同压力的95%的乙醇150-300ml,稳定后,对萃取釜进行加压,当 萃取釜压力为35-45MPa,调节0) 2的流量为23-30kg/h时,恒温恒压萃取,70-120min后,收 集川穹的挥发油;(3)白芍、熟地黄、甘草、茯苓和党参有效成分的提取 取处方量的白芍、熟地黄、甘草、茯苓和党参粉碎成最粗粉,将药粉与步骤(2)中的药渣 混合均匀后,加入7-10倍量的水,回流提取2次,每次l-3h,合并滤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 密度为1. 3-1. 35 (20°C)的稠膏,并喷雾干燥制成干浸膏;(4)微丸的制备: 将步骤(2 )的混合挥发油,在均匀搅拌状态下缓缓滴入玉米微孔淀粉中,玉米微孔淀粉 与挥发油的比例(g/ml)为1:1-3:1,使混合物料能手握成团,一触即散,用手捏紧挤压时表 面无明显油感为止,再搅拌30min以上使挥发油能充分被微孔淀粉均匀吸收,然后称重过 筛即为粉末挥发油;将处方量的羟丙甲纤维素先用95%乙醇分散均匀,再加入水至乙醇浓 度为50-80%,搅拌5-10min,调节羟丙甲纤维素的浓度2~4%,过滤,滤液中加入处方量的甘 油,使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与甘油的比例(g/ml)为0.6:1-1. 2:1 ;将粉末挥发油和步骤(3)的 提取物粉末混合均匀,加入适量的羟丙甲纤维素溶液,制软材,软材过筛制粒,湿颗粒滚圆, 60 °C干燥,制成微丸即得。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补气益血的微丸,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方法为(1)白芍的炮 制: 取处方量的芍药根,洗净,除去须根后置沸水中略煮,阴干;(2)白术、当归和川穹挥发 油的提取取处方量的白术、当归和川穹,过20目筛后投入超临界C02萃取器的挥发油提取 罐中,加入200ml乙醇做夹带剂;对萃取釜、分离釜I,分离釜II进行加热,当萃取温度显示 为38°C,分离釜I温度为35°C时,打开C02气瓶,直至萃取釜压力为35MPa,分离釜I压力为 8. 5MPa时,开始循环萃取,调节0)2的流量为13. lkg/h,恒温恒压萃取,200min后,收集白术 和当归的混合挥发油粗油;接着,保持各压力不变,对萃取釜、分离釜I,分离釜II再次进行 加热,当萃取釜温度65°C,分离釜I温度为52°C时,恒温恒压萃取,90min后,收集川穹的挥 发油;最后,保持各温度不变,加入与此时萃取罐内物料相同温度、相同压力的95%的乙醇 200ml,稳定后,对萃取釜进行加压,当萃取釜压力为42MPa,分离釜I压力为7. 2MPa,调节 〇)2的流量为28kg/h时,恒温恒压萃取,IOOmin后,收集川穹的挥发油;(3)白芍、熟地黄、甘 草、茯苓和党参有效成分的提取取处方量的白芍、熟地黄、甘草、茯苓和党参粉碎成最粗粉, 将药粉与步骤(2)中的药渣混合均匀后,加入8倍量的水,回流提取2次,每次2h,合并滤液 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1.35 (20°C)的稠膏,并喷雾干燥制成干浸膏;(4)微丸 的制备:将步骤(2)的混合挥发油,在均匀搅拌状态下缓缓滴入玉米微孔淀粉中,玉米微孔 淀粉与挥发油的比例(g/ml)为1:1,使混合物料能手握成团,一触即散,用手捏紧挤压时表 面无明显油感为止,再搅拌30min以上使挥发油能充分被微孔淀粉均匀吸收,然后称重过 筛即为粉末挥发油;将处方量的羟丙甲纤维素先用95%乙醇分散均匀,再加入水至乙醇浓 度为50-80%,搅拌5-10min,调节羟丙甲纤维素的浓度2~4%,过滤,滤液中加入处方量的甘 油,使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与甘油的比例(g/ml)为0. 9:1 ;将粉末挥发油和步骤(3)的提取物 粉末混合均匀,加入适量的羟丙甲纤维素溶液,制软材,软材用14目筛过筛制粒,湿颗粒滚 圆,60 °C干燥,制成微丸即得。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补气益血的微丸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所述微丸为八珍丸,本发明所述八珍丸微丸的制备方法中通过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方法,多次变换萃取条件,一步提取白术、当归和川穹混合挥发油,能够提高出油率,节省时间;通过采用玉米微孔淀粉吸附挥发油,使制备更加简便且能避免渗油;通过采用本发明中丸剂的制备方法,能够制备丸径小于2.5mm的微丸。本发明所得微丸,其中有效成分含量高,溶散时限短,且副作用低,安全性高,能够达到补气益血,改善气血两虚等功效。
【IPC分类】A61P1/14, A61K36/804, A61P15/00, A61K9/16
【公开号】CN105031005
【申请号】CN201510357415
【发明人】李细海
【申请人】北京康远制药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1月11日
【申请日】2015年6月25日
当前第5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