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黄体功能不全性不孕症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_2

文档序号:9312680阅读:来源:国知局
全年可采,洗净晒干。【性味】甘、微苦、涩,温。【功能主治】补血调经,养阴。 用于月经不调,阴虚潮热,头晕目眩,妇女虚劳。【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0031] 藤三七:【别名】藤子三七。【来源】落葵科藤三七,以藤上块茎入药。【性味】微苦, 温。【功能主治】滋补,壮腰膝,外用消肿散瘀。主治腰膝痹痛,病后体弱。外用治跌打损伤, 骨折。【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0032] 野料豆:【别名】零乌豆、马料豆(《本草汇言》),细黑豆、稽豆、料豆(《本经逢原》), 马豆(《本草经解》)。【来源】为豆科植物崂豆的种子。秋季果实成熟时,割取全株,晒干, 打开果荚,收集种子,再晒至足干。【性味】甘,凉。【归经】①《本经逢原》:〃入肾经血分。〃 【功能主治】补益肝肾,祛风解毒。治阴亏目昏,肾虚腰痛,盗汗,筋骨疼痛,产后风痉,小儿疳 疾。【摘录】《中药大辞典》
[0033] 铜罗伞:【别名】胡豆、岩藤、柳条叶罗伞、泡颈亮。【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庭 藤的根或全草。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洗妆,晒干或鲜用。【性味】辛;酸;性平。【归经】 肝;肾经。【功能主治】续筋接骨;散瘀止痛。主跌打损伤;痛经;血瘀经闭;风湿痹痛。【摘 录】《中华本草》
[0034] 黑脂麻:【别名】胡麻、巨胜(《本经》),狗虱(《吴普本草》),鸿藏(《别录》),乌 麻、乌麻子(《千金方》),油麻(《食疗本草》),交麻(《大业拾遗录》),黑芝麻(《三元延 寿书》),巨肚子(《品汇精要》),小胡麻(《中国药学大辞典》)。【来源】为胡麻科植物脂麻 的黑色种子。8、9月间果实呈黄黑色时采收,割取全草,捆成小把,顶端向上,晒干,打下种 子,除去杂质,再晒干。【性味】甘,平。【归经】入肝、肾经。【功能主治】补肝肾,润五脏。治 肝肾不足,虚风眩晕,风痹、瘫痪,大便燥结,病后虚羸,须发早白,妇人乳少。【摘录】《中药 大辞典》
[0035] 寒莓根:【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寒莓的根。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洗 净,切片,晒干或鲜用。【性味】苦;酸;寒。【归经】肝;肾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止 痛。主湿热黄疸;产后发热;小儿高热;月经不调;白带过多;胃痛叶酸;痔疮肿痛;肛门漏 管。【摘录】《中华本草》
[0036] 萝蘑:【别名】白环藤、奶浆藤、天浆壳、婆婆针线包,青小布。【来源】萝蘑科萝蘑属 植物萝蘑Metaplexisjaponica(Thunb.)Makino,以块根、全草和果壳入药。秋季采果,夏 季采块根及全草,晒干。【性味】根:甘,温。果壳:辛,温。全草:甘、微辛,温。【功能主治】 根:补气益精。用于体质虚弱,阳痿,白带,乳汁不足,小儿疳积;外用治疔疮,五步蛇咬伤。 果壳:补虚助阳,止咳化痰。用于体质虚弱,痰喘咳嗽,百日咳,阳痿,遗精;外用治创伤出血 (用种毛贴患处)。全草:强壮,行气活血,消肿解毒。用于肾虚遗精,乳汁不足;外用治疮疖 肿毒,虫、蛇咬伤。【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0037] 前胡:【来源】为伞形科植物白花前胡或紫花前胡的根。秋、冬地上部分枯萎时采 收,挖出主根,除去茎叶、须根、泥土,晒干或炕干。【性味】苦辛,凉。【归经】入肺、脾经。【功 能主治】宣散风热,下气,消痰。治风热头痛,痰热咳喘,呕逆,胸膈满闷。【摘录】《中药大辞 典》
[0038] 南烛叶:【别名】南烛枝叶。【来源】药材基源:为杜鹃花科植物乌饭权的叶或枝叶。 采收和储藏:8_9月间采收,拣净杂质,晒干。【性味】酸;涩;性平。【归经】心;脾;肾经。【功 能主治】益肠胃;养肝肾。主脾胃气虚;久泻;少食;肝肾不足;腰膝乏力;须发早白。【摘录】 《中华本草》
[0039] 紫梢花:【别名】紫霄花、淡水海绵。【来源】淡水海绵科动物脆弱骨针淡水海绵或刻 盘淡水海绵,以干燥群体入药。9~12月间采收,晒干。【性味】甘,温。【功能主治】补肾, 益精,助阳。用于阳痿遗精,小便失禁,白带。【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0040] 石耳:【别名】灵芝、石木耳、岩菇、脐衣、石壁花、地耳。【来源】药材基源:为脐衣科 植物石耳的地衣体。【性味】甘;性凉。【归经】肺;心;胃经。【功能主治】养阴润肺;凉血止 血;清热解毒。主肺虚劳咳;吐血;衄血;崩漏;肠风下血;痔漏;脱肛;淋浊;带下;毒蛇咬 伤;烫伤和刀伤。【摘录】《中华本草》
[0041] 小草:【别名】细草、青小草。【来源】药材基源:为远志科植物细叶远志和西伯利亚 远志的全草。【性味】辛;苦;性平。【归经】心;肾经。【功能主治】祛痰;安神;消痈。主咳 嗽痰多;虚烦;惊恐;梦遗失精;胸痹心痛;痈肿疮疡。【摘录】《中华本草》
[0042] 石蕊:【别名】山石蕊、石花、石伤药、太白树。【来源】地衣类石蕊,以地衣体入药。 【性味】咸,寒。【功能主治】清热除湿,镇痛,凉血止血。主治刀伤,风湿痛,咳血,头痛,偏头 痛。【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0043] 所述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如下:白蝶花5~10份,金丝带10~20份, 百味参10~15份,刺五加5~10份,滴血根15~20份,凤尾七10~15份,藤三七20~ 30份,野料豆15~20份,铜罗伞10~25份,黑脂麻5~15份,寒莓根10~20份,萝蘑 15~25份,前胡5~15份,南烛叶15~25份,紫梢花20~30份,石耳10~20份,小草 20~35份和石蕊15~25份。
[0044] 所述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可以优选为:白蝶花8~10份,金丝带15~ 20份,百味参12~15份,刺五加7~10份,滴血根15~18份,凤尾七12~15份,藤三七 25~30份,野料豆17~20份,铜罗伞15~25份,黑脂麻10~15份,寒莓根15~20份, 萝蘑20~25份,前胡10~15份,南烛叶18~25份,紫梢花25~30份,石耳15~20份, 小草25~35份和石蕊20~25份。
[0045]所述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也可以优选为:白蝶花8份,金丝带16份, 百味参12份,刺五加7份,滴血根15份,凤尾七15份,藤三七26份,野料豆17份,铜罗伞 20份,黑脂麻11份,寒莓根16份,萝蘑21份,前胡12份,南烛叶20份,紫梢花25份,石耳 16份,小草28份和石蕊21份。
[0046]所述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也可以优选为:白蝶花10份,金丝带20份, 百味参15份,刺五加10份,滴血根18份,凤尾七12份,藤三七30份,野料豆20份,铜罗伞 25份,黑脂麻15份,寒莓根20份,萝蘑25份,前胡15份,南烛叶25份,紫梢花30份,石耳 20份,小草35份和石蕊25份。
[0047]当所述中药的剂型为胶囊剂时,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48]第一步,将所述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放入砂锅中炒20分钟~40分钟,用粉碎机 粉碎成细末,过筛成100目~200目的粉末;
[0049]第二步,加入相对于第一步获得的粉末质量2~4倍的醇浓度为70~80%的乙 醇,加热回流1~3小时,提取2~3次,合并提取液,过滤获得醇提液,醇提液减压浓缩,回 收至无醇味;过滤获得的药渣再加入相对于滤渣质量4~8倍的蒸馏水,每次煎煮1~3小 时,煎煮2~3次,分别滤过,合并滤液得水提液,水提液减压浓缩,与前面获得的醇提液的 浓缩液混合,进一步减压浓缩,除去溶剂,干燥,获得干膏;
[0050] 第三步,将所述干膏粉碎成200目~400目的粉末,在获得的粉末中加入赋形剂和 崩解剂混合、干燥、粉碎,加入助流剂,最后装入胶囊中,得到胶囊剂;
[0051]所述赋形剂为淀粉、糊精、羧甲基淀粉、磷酸氢钙或其他药用辅料,其在所述胶囊 剂中的重量含量为10~50%;
[0052]所述崩解剂为羧甲基纤维素钠或羟丙基纤维素,其在所述胶囊剂中的重量含量为 5 ~20% ;
[0053]所述助流剂为硬脂酸镁、微分硅胶或其他具有助流作用的药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